想起小时候 关于读书
我第一次读契诃夫的文章,是在上小学低年级的时候。“什么?小孩子怎么可能读得懂契诃夫的书?!”要是个俄国孩子也就罢了,还是一个日本孩子!可是我确实读过。当然,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契诃夫是俄国最杰出的剧作家,写过《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姐妹》和《樱桃园》等等。后来,因为偶然的机缘我成了一名女演员,在很多方面受到了契诃夫的恩惠,回想起我小时候就读过契诃夫的作品,真是非常有意思,也是非常巧的事情。我还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读了契诃夫的文章,就佩服得五体投地,尽管是个小孩子,也感觉
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那篇文章就是契诃夫27岁那年写给哥哥的一封信。不过,多年以来我已经淡忘了这件事,这还是最近刚刚回想起来的,是美智子皇后陛下在电视上发表以《儿时读书的回忆》为主题的演讲时想起来的。皇后陛下是为了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国际儿童图书评议会而发表这次演讲的。演讲由NHK转播,我也观看了演讲的情景。皇后陛下讲述了自己儿时读过的书,以及读书的感想和关于读书的思考等等,实在非常精彩,令我深受感动。陛下还谈及了自己读这些书时的那个年代,对这一切我深表赞同。如果大家想一睹陛下演讲的全文,这篇题为《架起桥梁》的文章,已经由末森书库出版,我极力推荐大家读一读。在文中,皇后陛下从日本少年文库出版的《世界名作选》中,列举了自己读过的几本书。陛下记得真是非常清楚,听陛下一说,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出了那套书的美丽的花纸封面,还有我过去经常去的那家书店的店面和书架的样子,真令人不胜怀念。当时我想,也许再也不会见到那本书了吧?可是,以皇后陛下的演讲为契机,这套新潮社在昭和十一年(1936年)出版的《世界名作选(一)·(二)》再版了。而且,其中还收入了我觉得“非常了不起”的契诃夫的那封信,使我不禁回忆起当年读这封信时的情景。上面说的是我小时候读契诃夫作品的事儿,不知不觉就说了这么多。
现在回头重读这套书,我深深感到山本有三先生主编的这套书真是非常优秀,书的各个角落都洋溢着山本有三先生的“要给孩子们最好的东西”这一思想。关于当年编书时的情景,石井桃子女士曾经写文章描述过,当时有多少博学之士聚集一堂,从世界名著之中遴选精品,才编成了这套书啊!而且,在翻译上又花费了多少心血啊!山本有三先生反复强调,翻译“一定要用孩子们一听就能明白的语言”。所以,这虽然是一本给孩子们看的书,但现在再看,会吃惊地发现书上列着的都是超一流的翻译家的名字。书中有小说、书信、传记,也有诗歌。山本有三等诸位先生毫不谄媚孩子们,也毫不怀疑孩子们能否觉得这些东西有趣而去读它们,(我想,应该是这样的吧)给我们选出了这么优秀的作品,我衷心地感谢山本等诸位先生。
再说契诃夫的那封信吧。那是27岁的契诃夫写给和他年纪相仿的哥哥的。仅仅27岁,就能够写出这样的信来,真不愧是契诃夫啊!我现在虽然懂得了这些,但小时候当然是似懂非懂。但是,这封信给我的印象非常深,我也非常喜欢。我觉得最有趣的是洋溢在信的全文中的幽默感。我很想把信的全文介绍给诸位,可是那样未免太长了,所以我把自己特别赞叹的部分摘录在这里。值得庆幸的是,文章中的难字上都注有发音,所以当时低年级学生也能看得懂。
下面就是契诃夫的《写给哥哥的信》:
致尼古拉·巴甫洛维奇·契诃夫:
你经常对我抱怨:“别人不理解我!”歌德和牛顿都没有过这样的抱怨吧。不过,基督倒是这样抱怨过,可他也并不是说别人不理解他自身的那个“我”,而是指别人不理解他的教义。不要说这样的话了吧,因为人们是非常理解你的啊!(中略)
我可以对天发誓,我作为你的兄弟,而且,作为和你性格相近的人,我理解你,并且对你怀着发自内心的同情……我非常了解你出类拔萃的性格,正如我了解自己的五根手指头一样。我尊重你的性格,并且对之怀有深深的无上敬意。(中略)
不过,你有一个缺点。(中略)那就是,你极为缺乏教养。请原谅我这么说,不是有句话叫做“真理要大于友情”吗?……如果你想在有才之士的圈子里保持愉快的心情——也就是说,为了使你在他们中间不至于感到低人一等,不至于感到拘束无趣,那就必须要使自己有一定程度的教养。(中略)
在我看来,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他们尊重人格。他们总是很宽容、很温和、很殷勤、很谦逊。他们不会为一把锤子或者找不到橡皮而吵得四邻不安。和别人一起生活的时候,他们既不指望沾光,分别的时候,也决不会说什么“和你在一块儿简直没法过日子”。他们容忍噪音,容忍寒冷,容忍肉烤得太老,容忍别人待在自己的家里。
二、他们不仅仅对乞丐和猫怀有同情,他们还会因为普通人的眼中看不到的事情而忧心。他们会为了帮助别人,为了替伙伴付上大学的费用,为了让母亲穿暖而彻夜难眠。(中略)
四、他们非常诚实,他们害怕说谎如同害怕烈火。即便是无足轻重的小事情,他们也从不说谎。谎言不仅是对倾听者的侮辱,也使得说话者在倾听者眼中显得卑俗。(中略)
七、他们尊重自己的才能,如果自己确有才能的话。他们为了发展才智,愿意牺牲平安、美色、美酒和虚荣。他们为自己的才能而自豪。他们深知一个道理,即自己不仅是和别人一同生活,而且还负有教育、影响他人的使命。(中略)
八、他们注重在内心中培养美好的情感。他们不会穿着衣服睡觉,不会盯着墙缝看里面趴着的臭虫,不会去呼吸污浊的空气,不会往自己行走的地板上吐唾沫,也不会去吃那些低廉、劣质的饭菜……
他们不会一边走路一边喝酒,不会去胡乱拨拉柜子搜寻一点吃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和猪有所区别。他们只是在闲暇的时候,偶尔会喝一点酒。这是因为他们追求一个有着健全灵魂的健全的躯体。
嗯,大致就是这样子吧!有教养的人就是这样的啊。(中略)
我们需要的是每时每刻不间断的努力,坚持不懈的读书、研究和意志。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中略)
快到我这里来吧。把酒瓶砸碎,好好坐下来读书吧!至少读一读你还没碰过的屠格涅夫的作品吧!
一定要抛弃虚荣心,因为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你马上就到30岁了吧?已经到时候了!
盼望着你来……我们都在盼望着你。
你的安顿
1886年于莫斯科
这封信之所以能够打动我,大概是因为我从中体会到了契诃夫善良的心地吧。读这封信时,我最感兴趣的是“有教养的人是怎样的”这一点,当然,一个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还不明白“有教养”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我还是看懂了这封信好像写的是一个人怎样才能成为很好的人。我还看懂了要成为有教养的人就应该读书。所以我就决定读书。在那之前我虽然已经识字,而且也会看书了,可是这回我第一次决定要“读书”。
另外,皇后陛下还提及了这套《世界名作选》中的凯斯特纳的诗作《绝望NO.1》。我记得凯斯特纳的另一篇作品,那是被收入这套书的第一辑的《小不点和安东》。文章讲的是一个像点点一样小的小姑娘的故事,让人捧腹大笑。自从看了这篇故事以后,我成了凯斯特纳的忠实读者。后来,我终于忍不住给凯斯特纳作品的译者、德国文学专家高桥健二先生写了信,蒙先生厚谊,与先生有了书信往来。那是我上大学时的事了。高桥先生提议在我们书信的末尾写上“暗号:凯斯特纳”。我们的书信往来一直持续到最近先生以95岁高龄辞世为止。高桥先生也是一位幽默的人,由于先生的帮助,我还收到了凯斯特纳的书信。多蒙高桥先生的指点,我不仅能尽情阅读凯斯特纳的作品,也能够读懂歌德、黑塞和格雷厄姆的书了。细想一下,以小学低年级读过的书为机缘,竟然能够引出这么美好的故事来。
说起书来,还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我上高中的时候,或许再晚些时候,我迷上了英国女作家达夫妮·杜穆里埃。只要她的新书一出版,我就找来读。一般说来,杜穆里埃的作品中,《蝴蝶梦》因为被拍成了电影而比较有名,不过我最喜欢的是《爱情至上》,另外,《只要爱了》也很好。光听作品的名字,给人一种甜腻的感觉,但作品本身却蕴涵着一种让人难以想像的神秘之感。不过,我虽然一直是杜穆里埃的忠实读者,可是不知不觉之中我的手头就找不到她的书了。几年前我特别想读她的书,在书店里四处搜寻,又拜托熟识的旧书店
帮我留意,可总是没办法凑齐她的全集。后来,我在《彻子的小屋》节目中,不知和哪位嘉宾交谈的时候,说起了书的事情,我说了自己想要收集杜穆里埃的作品的心愿。没想到不久之后,我就收到了杜穆里埃作品的译者大久保康雄先生的儿媳写来的信,信中写道:“我们手头还有少许父亲留下的全集,如果您喜欢的话,我们想送您一套。”这真是让人喜出望外的好消息。
我年轻时想读的杜穆里埃的书大部分都是大久保康雄先生的译作,所以我真是久仰大久保康雄先生的大名。遗憾的是先生已经去世,但先生的儿媳却愿意惠赠我一套全集,这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我立即回信说“愿意欣然领赐”。现在,我的书桌上就摆着杜穆里埃的全集,一共10册。我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读她的书,到了现在的年纪再回头重读,细细地体味着只有在书中才能得到的韵味,越发感觉她是一位有个性的作家。这也是有关书的一段佳话,所以我也把它写下来了。
再说契诃夫的那封信,除了读书这件事,我还注意到第二条中的“他们还会因为普通人的眼中看不到的事情而忧心”这句话。“为了……眼中看不到的东西?莫非是妖怪吗?还是什么?”当时我看到这句话,只能这么胡思乱想,可是我却记住了这句话。随着自己慢慢长大,我渐渐明白了普通人眼中看不到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正像我在心中决定要好好读书那样,我还决定“也要为眼睛看不到的事情而忧心”。小学低年级时的我,在大人们看来,只是一个让人无计可施的差劲的孩子。那时候谁能想像得到,我正在思考怎样才能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因而在一字一句地读着契诃夫的文章呢?一个刚上了小学一年级几个月就被退了学的孩子,居然在想着怎么去做一个有教养的人,而且还是一个人在默默地思考着!即使大家都觉得我毛病很多,比如天天蹿来蹦去,没有一刻安静,一发现什么有趣的事情马上凑上去,见了任何一个坑都要跳进去,不听大人的话等等。可是我仍然在听,仍然在思考着。
现在的孩子们虽然没有这样的习惯,但假如没有电子游戏之类的东西,他们去读书的话,一定会和我一样喜欢契诃夫的信。因为孩子们一生下来就从神明那里得到了这样的能力。
凯斯特纳说:
“孩子们是用心灵去领会着文字的。”
确实如此,我就是这样去读契诃夫的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