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毛泽东传》->正文

第十二章 建设(1953—1956) 第十二章(1)

    第十二章建设(1953-1956)

    1954年,毛泽东在其政府的外观上作了一些变动,这反映出了1953年间其内部的倾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毛泽东在三个方面进行了让步。

    他让民主党派在政府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尽管他对他们并不十分信赖;他让军队参与国家的统治,虽然他坚信军队属于人民;另外,他允许六个行政大区有许多自主权,尽管这具有削弱他个人权力的危险。

    到1954年,毛泽东想使权力更加集中。在朝鲜停战,城市经济基本稳定和成功地完成了土地改革之后,更多地加强中央集权似乎成为可能。

    1954年9月,共有1226名代表云集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毛泽东在大会上的发言不满一页纸,其主要观点却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样闪耀夺目:“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I]这一句话就决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

    1954年9月15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刘少奇代表宪法起草委员会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乳

    毛泽东撤销了六大行政区,包括不久升迁更高职务的邓小平所在的西南局。他削减了军队参与政府的直接管理任务。总之,在1954年的新宪法颁布之后,党对国家的控制加强了,各种“独立王国”被废除。

    有一个特殊的独立王国,这就是东北领导人高岗的独立王国,在1953年一度起来对毛泽东构成威胁。毛泽东摧垮了它—但这并没有使他心情转好,他感到党内团结发生了动摇。

    高岗是位左派,性格活泼,脆弱,是毛泽第十二章建设(1953-1956)273东所喜欢的人物。高岗念念不忘的是,他为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提供立足之地起过巨大作用。高岗常常回忆说,长征队伍到达陕北时“就像破衣烂衫的乞丐”。他甚至自诩,“要是我当时不接受毛,他哪里会有今天?”[2l高岗的幼稚还表现在,他把毛泽东的讽刺性评价“只有高岗同志不犯错误”[3]当作自己一贯正确的证据天真地经常加以引述。

    毛泽东不是新中国成立时期第一个会见斯大林的中共领导人。早在1949年中期,高岗曾代表东北地区去莫斯科与苏联签订了一个贸易协定。根据1950年毛泽东和斯大林的协定,中国的工业重地东北仍处于苏联的控制之下。1950年,苏联同意援助的50项工程中有30项是在高岗的王国中。[4]

    数年后,毛泽东曾把东北和新疆说成是解放初期的“两个殖民地’,。

    高岗凌驾于毛泽东之上与斯大林交往。他给苏联人以特别情报(这与斯大林赠给高岗一辆小轿车不无关系)。[6]结果,按照赫鲁晓夫的说法,高岗被中国看作是“俄国的人”。

    苏联的消息来源说,1949年高岗在莫斯科提议东北成为苏联的第17个加盟共和国。半年后,毛泽东去莫斯科会见斯大林时在沈阳作了停留。他视察东北的城市时,在高岗的这块基地内看到斯大林的像比他自己的像大得多。回到列车上,毛泽东下令将高岗(和林彪)赠给斯大林的礼物箱搬下车。东北已不是中国的一部分?他动怒了。

    斯大林让人把高岗和苏联驻北京大使关于中国事务的谈话记录转交给了毛泽东。“天晓得斯大林怎么想到会这样做”,这是赫鲁晓夫的恰当评价。[;

    在毛泽东眼中,高岗的最大错误是对毛泽东的批评进行解释,这涉及刘少奇、周恩来为他的政治派别活动开绿灯,高岗想取代刘少奇以推举为毛泽东的接班人云云。他的冒险计划开始于1953年下半年,其同盟者是上海的领导人饶漱石。高岗甚至许诺将来任职后,他的政权中由这个或那个同僚组成。一些高级官员,包括林彪,出于种种动机都出现在高、饶身旁,但是邓小平和陈云将这个计划向毛泽东和盘托出。当毛泽东与高岗谈话时触274Mao:ABiography及了高岗的动机,因而毛泽东迅即部署反对高、饶。

    斯大林一死,毛泽东就开始整高岗。毛泽东之所以拿高岗开刀,是为了阻止在高岗以后有任何阴谋出现,也是为了杀一做百。

    高岗还有其他同伙。当时,毛泽东收到了几位高级领导人的一封信,信中敦促毛泽东“去休养”。[al这封信最初可能来自饶漱石的王国(饶漱石没有赢得毛泽东的好感,因为他评论说,世界上最伟大的政治家是亚伯拉罕?林肯和富兰克林?罗斯福)。

    最后的摊牌是在1954年圣诞节前夕的一次政治局会议上。

    毛泽东向高岗、饶漱石发起攻击,并撤销他们的职务。然后毛泽东去了浙江,四个月没有露面,官方称他在“休假”。这是以前常见的情况,高度紧张使毛泽东病倒了。他隐退很长一段时间,然后带着恢复过来的充沛精力再次投人战斗。“高饶事件”是新中国成立后给毛泽东带来严重心理创伤的第一个事件。

    当毛泽东仍在离休思考问题时,1954年2月中央委员会开会,毛泽东因“休假”缺席而引人注目。这是自1950年中期以来召开的第一次中央委员会。直到1955年4月,才又召开了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对高岗、饶漱石进行了正式清洗。毛泽东或许不想在现场看到结局。[9]

    刘少奇主持会议。高岗、饶漱石被轮流叫进会场接受大家的批判。高岗进来后,表白他是清白的,没有任何反党阴谋。然后他拔出了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旁边的人抓住他的胳膊肘,子弹射穿了天花板。[10]

    这仅仅是死期的延缓,后来高岗在狱中服毒自杀。他是第一个(但不是最后一个)与毛泽东较量而亡命的党的高级领导人。

    毛泽东并不愿意高岗事件如此结局,这可以从他在处理高岗事件的第二次会议的讲话中看出来。他引用了一句文言比喻说:“人是需要帮助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1955年春天的这个讲话的主要意义在于,毛泽东号召相互帮助、集体领导,并在同志之间建立合作的态度。

    毛泽东清楚地意识到,高岗的“余毒”并没有随着他的死亡而消失。

    然而,最终结局是这样,毛泽东并不能坚持将反对高岗的斗争神圣化。6个月后,毛泽东找到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把高岗称为是那种“不继续革命的人”。“高饶事件”恰恰不是“对什么黄金时代造成了破坏”。正是这第一次尝试使难以捉摸的毛泽东被周期性地吸取到这一社会工程的极端,恰恰滋生了可疑动机,并去寻找尽可能的政治稳定之梦。

    1954年9月29日,苏共中央第一书i己赫普晓夫率领苏联政府代表团来中国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周年纪念活动,并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毛泽东在欢迎赫香晓夫的到来。

    与毛泽东一起倚坐在北京的一个游泳池边上的人是谁?那是尼基塔?赫鲁晓夫。世界上的两位马克思主义巨头,在刚好容下他们硕大身躯的游泳池内争论着核战争。

    我们这个时代许多重大争论中的一个就这样开始了。在这两个巨头中,究竟谁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斯大林的真正继承者?谁的路线将在对美国扩张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取得成功?与大多数乌克兰农民一样,赫鲁晓夫向来不喜欢游泳,因此,这一轮谈话暂时是毛泽东占上风。

    赫鲁晓夫是作为贵宾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5周年国庆的。

    他参加检阅游行,出席盛大招待会并发表祝词。赫鲁晓夫后来回忆说,毛泽东的热情友好是他未曾料到的。他们俩热烈拥抱互吻面颊。整个世界对不可遏制的共产主义堡垒甚为不安(1954年秋,东南亚条约组织成立,美国与蒋介石也缔结了盟约)o

    从个人特点看,他们俩除了都有一个大肚子外,很少有共同点。毛泽东的思想不轻易外露,炮筒子赫鲁晓夫曾说:“我从来也不敢保证我完全摸准了毛的话。”毛泽东爱好读书;赫鲁晓夫则喜欢玉米棒子。毛泽东(用赫鲁晓夫的话说)“行动起来像熊一样沉着迟缓”[121;赫鲁晓夫则像公牛到处乱撞。毛泽东放眼世界未来;赫鲁晓夫则天天想着怎样对付美国的实力挑战。

    这次毛泽东和赫鲁晓夫276在北京的会谈,是五年来中苏最高领导人的第一次会晤。周恩来曾去过莫斯科两次;刘少奇去过一次(历时三个月)。较低等级的苏联领导人也曾访问过中国,但这五年来毛泽东从未离开过中国。

    尽管毛泽东没有这样明说,但斯大林死后莫斯科确实对毛泽东更信任,也更慷慨了。以前在莫斯科的公文袋里堆积的有关两党的所有分歧,在1953年到1954年期间得到解决。令人吃惊的姿态变化是,《真理报》甚至称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赫鲁晓夫欣然来到北京—这是他第一次访问亚洲—似乎也是更加友好的信号。

    这次中苏最高级会晤的具体成果对毛泽东有利。毛泽东得到了更多的贷款,收回了在苏联人控制下的东北的两个港口。

    毛泽东不喜欢的中苏联合股份公司被解散,这比毛泽东和斯大林所签协定规定的日期提前了25年。苏联的报道史无前例地称中国为“平等伙伴”。

    然而赫鲁晓夫是在闷闷不乐中离开中国的。在回到莫斯科后,他告诉同僚:“与中国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11[131

    毛泽东向赫鲁晓夫提出了蒙古问题。他曾同意斯大林坚持外蒙古可以独立的意见—他当时不得不这样做。但他认为莫斯科把乌兰巴托变成了关在笼中的猴子。[141毛泽东后来说:“我们提出了这个问题,但他们(赫鲁晓夫和布尔加宁)拒绝回答我们。”

    从文化背景上看,这次会晤像是黑夜中交臂而过的两艘战舰。赫鲁晓夫说:“每当我们要改变话题时,中国人就送来茶—请喝茶,请,请……按照中国的文化习惯,如果你不立刻喝光,他们就会把杯子拿走,再泡上一杯,放在你面前—如此接连不断。”[15],b胸狭窄的赫鲁晓夫感到毛泽东是在捉弄他。

    赫鲁晓夫曾要求中国派100万工人去苏联开发西伯利亚地区,毛泽东觉得这有些冒犯了他。赫鲁晓夫放弃了要求,毛泽东(按照赫鲁晓夫的说法)却说这个计划可以试一试。这时赫鲁晓夫失去了勇气,但他只得履行他所提出的建议。20万中国工人去了西伯利亚。这个计划夭折了。

    赫鲁晓夫愈来愈感到毛泽东过于精明,“他知道怎样制服我们’}Lte]0

    毛泽东和赫普晓夫确实曾在一件事情上达成一致意见,但很快就被遗忘了,这件事20年后在不同的情况下重新被提了出来。当时赫手晓夫曾提议就欧洲安全问题召开会议,毛泽东说这是一个好主意。于是,赫香晓夫向23个欧洲国家和美国发出了邀诗,但西方不感兴趣。后来当赫尔辛基会议在1975年召开时,毛泽东指责这是对苏维埃的背叛。

    当毛泽东和赫鲁晓夫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国庆游行队伍时,赫鲁晓夫像是一个察看庄稼长势的农民。焰火使毛泽东兴致勃勃,赫鲁晓夫则不然。忽然周恩来发现了毛泽东的夫人,就走上前去要把她介绍给赫鲁晓夫,但被毛泽东阻止了。他带着江青迅速地穿过紫红色平台。走到稍远的角落,夫妻在那里一起观看焰火。[17]

    很难说究竟是毛泽东不想让赫鲁晓夫见江青,还是他不想让江青见赫鲁晓夫。

    令赫鲁晓夫吃惊的是,毛泽东蔑视美国的威胁。在游泳池边,毛泽东对赫鲁晓夫表达了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的观点。赫鲁晓夫后来说:“我努力要他相信,一两枚导弹就足以把整个中国化为灰烬。,,[,:]

    1954年的这次讨论,使人想起毛泽东对9年前广岛上原子弹爆炸的看法。中国共产党最初的反应是与其他国家一样的。在美国的原子弹袭击广岛之后,重庆的共产党报纸《新华日报》说:“这是军事技术的一次革命。”但毛泽东不同意这种看法。

    “原子弹能决定战争?”毛泽东在四天后的一次讲演中问道,“不能。”这是毛泽东本人投下的一颗炸弹。他批评道:“我们有些同志也相信原子弹了不起,这是很错误的。"[19]毛泽东极其严肃,“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他向来自内布拉斯加州的关心中国革命的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重申了这一观点,“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划《解放日报》不得不纠正原来的看法。

    直到1954年,毛泽东仍然相信人的意志比武器重要。对赫鲁晓夫来说,一样东西,如果你能吃或能触摸到,那它就是真实具体的。而毛泽东则是一个很自信的预言家,他坚信中国以及整个世界都将螺旋式地向共产主义过渡,资本主义必将灭亡。赫鲁晓夫感到毛泽东把他看成是一个懦夫。‘

    赫鲁晓夫访问毛泽东以后,随之而来的是低毁。几个月后,赫鲁晓夫向西德总理阿登纳暗示,中国“可能会给西方带来麻烦”。毛泽东毫不怀疑,苏联人把中国共产党看作是“儿子党”或仅仅是“爱国党”。5年以后,赫鲁晓夫还对艾森豪威尔说,他和毛泽东“是好朋友”(211,看来这话不可信。

    游泳池的那一幕不过是中苏分裂的开端。究竟有无必要害怕战争?这一问题使毛泽东和赫鲁晓夫的分歧愈来愈大。圈在赫鲁晓夫抵达北京的当晚,毛泽东就表明了他的立场。作为“意图的测试”[231(这是北京的说法),他下令猛烈炮击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大小岛屿。炮声将引起更大的回响。

上一页 《毛泽东传》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