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大秦帝国II:国命纵横》->正文

第八章 连横奇对 第二节 第一国王与第一丞相

    当特使车队驶进咸阳宫时,已经是初更时分了。

    张仪虽然对咸阳城有了大体了解,但对咸阳宫却是一无所知。在他高傲的心目中,天下宫殿当首推洛阳的天子王宫。洛阳虽然破旧了,但那种承天命而鸟瞰天下的恢弘器局却是万世不朽的。其次便是大梁王宫,华贵博大,层层叠叠六百亩,溶山水风光于奇巧构思之中,那种实实在在的富丽舒适是天下绝无仅有的。老秦人朴实无华,起造咸阳城时还正在元气刚刚养成之时,能与临淄王宫媲美就已经不错了,还能如何呢?但是,当轺车驶进咸阳宫正门时,他立即被一种强烈的气势震撼了!

    刚从少有灯火的国人区驶出,面前这片汪洋灯海简直与尚商坊可一争高下。然而这片灯海弥漫出的却不是尚商坊那种令人沉醉的酒色财气,而是一种令人凛然振作的新锐之气。那简洁得只有两道黑色石柱夹一座青石牌楼的宫门,那挤满车马的白玉广场,那耸立在夜空中的小屋顶宫殿,那弥漫出隐隐涛声的松柏林海,那灯火通明的东西两片官署,那斧钺生光甲胄整肃的仪仗,那偏门不断进出的急骤马蹄声,那脚步匆匆而又毫无喧哗的来往官员……这里与张仪熟悉的六国宫殿截然不同,然而又绝不仅仅是宫殿的感觉。张仪也曾经听人说起过秦宫高耸的小屋顶的奇特,但也只是一笑了之。今日亲临,张仪是实实在在的感到了一种新鲜强烈的冲击!与其说是宫殿的冲击,毋宁说是气氛的冲击。走进这卓尔不群的宫殿区,便能感到这里绝不是奢华享乐的靡靡之地,而是如同农夫耕耘工匠劳作一样的昼夜忙碌之地,一股新锐的气息在这里流动弥漫,连冬夜的寒风也无法使这里变得冷清。

    一路看来,张仪不禁暗暗感慨:“上苍有眼,这正是我心中的秦国气象了。”“先生请看,国君亲自在阶下迎候呢。”嬴虔的声音从车下飘了上来。张仪恍然醒悟,却见轺车已经在正殿阶下停稳,几名高冠大袖的黑衣人正快步走来。及至张仪被嬴虔扶住下车,为首黑衣人已到面前深深一躬:“先生安好,嬴驷等候多时了。”嬴驷?那不是当今秦公的名号么?张仪惊讶的睁大眼睛:“你?不是胡人王子么?”后边的黑矮胖子哈哈大笑:“我等冒昧,尚请先生鉴谅了。”

    张仪心思机敏,恍然大笑一躬:“我竟当真了呢,张仪多有不敬,秦公恕罪了。”嬴驷双手扶住张仪笑道:“不入风尘,焉知英雄本色?先生使嬴驷大开眼界,原是我等君臣敬贤不周了。来,先生请。”说着便亲自来扶张仪。

    张仪拱手笑道:“秦公若再多礼,张仪便不自在了。秦公请。”

    “敬贤本是君道之首则,也是嬴驷本心敬佩先生。老秦人不讲虚礼,先生尽管自在便是。来,你我同步了。”嬴驷自来稳健厚重而不苟言笑,今日却是豁达爽朗,拉起张仪的手便上了红毡铺地的台阶。张仪也不再谦让,便与秦公执手而上。到得灯火通明的大殿,嬴驷请张仪坐了东边上位,自己与几位大臣便拱着张仪坐成了个小方框。张仪见秦公竟连国君面南的礼制座次都变成了师生宾主的座次,知道嬴驷为的是让自己洒脱说话,不禁心下一热,觉得自己今日让秦国君臣等候了半日竟有些过分了,便拱手笑道:“张仪狂放不羁,为等朋友辞行,竟让秦公并诸位大人空等半日,多有唐突。太傅年高、太子年少,均未进食,张仪委实不安。”嬴虔大笑:“这算甚来?打起仗来三天不咥都是有的,他们一样,也没咥呢。”“听完先生高论一起咥!如何?”樗里疾嘿嘿笑着。

    嬴驷笑道:“我等先说,厨下便做,做好了就上,要甚讲究?”转身一摆手,便有一个老内侍匆匆去了。嬴驷回头道:“先生认识一番了:这位是上大夫樗里疾,祖籍西戎大驼。这位是国尉司马错,兵家之后。”两人一齐拱手道:“见过先生!”张仪笑道:“上大夫智计过人,张仪佩服。”樗里疾嘿嘿笑道:“雕虫小技,何足道哉。”张仪看着顶盔贯甲的司马错,却是站了起来深深一躬:“张仪生平第一次谈兵,便被将军断了一条腿,张仪敬佩将军。”司马错连忙站起还礼:“原是先生疏忽而已,司马错何敢当先生敬佩?”张仪慨然笑道:“张仪原本狂傲,自司马错出,而知天外有天,岂能不敬佩将军?”

    “好!”嬴虔拍案:“我就喜欢这种磊落汉子!莫怪……”却是突然打住了。“手有十指,各有短长。先生大智大勇,见事透彻,昨夜可是大显威风呢。”樗里疾知道嬴虔心事,嘿嘿笑着适时插上,倒是为嬴虔遮过了尴尬。

    嬴驷笑道:“先生昨夜所言,大开我等胸襟。今日请为秦国谋划,望先生不吝赐教。”张仪成算在胸,微微笑道:“昨日略言大势,今日当谋对策。目下之秦国,直接压力自是合纵。然则长远看去,合纵之势乃是山东六国与秦国真正抗衡的开始。以秦国论,既要破除合纵挤压,更要立足长远抗衡,绝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跟在六国之后疲于奔命。从此开始,秦国之每一对策,都要立足主动,变后法为先法。”寥寥数语,嬴驷君臣便是眼睛大亮无不点头。嬴虔不禁拍案赞叹:“先生刀劈斧剁,料理得清楚!愿闻应对之策。”

    “秦国应对之策有四:其一曰连横,其二曰扩军,其三曰吏治,其四曰称王。”“愿闻其详。”嬴驷悚然动容,竟禁不住向张仪座案移动,生怕听不清楚。“先说其一。六国为南北,是为合纵。秦与六国为东西,是为连横。连横之意,便是秦国东出函谷关,与中原六国展开邦交斡旋,分化合纵,而后各个击破。连横之要:在于秦将六国看成一个可变同盟,不断选择其中之薄弱环节渗透,瓦解其盟约链条,与一国或两三国结成那怕暂时的盟友,孤立攻击最仇视秦国的死敌。以整体言之,秦乃新兴之国,山东六国乃旧式邦国。新旧之间,水火不容,势不两立,任何一国都是秦国的敌人。惟其有此根本之别,六国才能闻所未闻的迅速结成盟约。期间根本,并不在于六国卑秦。正因如此,秦国不能对六国抱有任何幻想,实施连横必须无所不用其极,以求最大限度的分化敌国。力行连横,合纵必破!此其一也。”座中君臣听得大是兴奋。黑矮胖子樗里疾搓着双手嘿嘿嘿直笑:“妙哉连横!先生与苏秦真乃棋逢对手,天下做棋盘,列国做棋子,旷古奇闻也!”

    嬴驷摆摆手:“且听先生下文。”

    张仪侃侃道:“其二,合纵既立,秦国必有大战恶战。说到根本,战场乃连横之后盾,非战场胜利不足以大破合纵,不足以使连横立威。闻得秦国只有不到十万新军,远不足以与六国联军做长期抗衡。当此之时,秦国扩军时机已到。连横之力,大约可保秦国一年之内无战事。这一年之内,秦国若能成新军二十万,打得一场大胜仗,连横威力便当大显。”“大是!”嬴虔对军事的直感极为敏锐,拍案高声道:“老夫招募兵员,国尉只管练兵便是!”一向沉稳的司马错也慨然拱手道:“君上,先生之策深谙兵国之道。有太傅鼎力扶持,臣若一年不成军二十万,甘当军法!”嬴驷倒是冷静了下来:“听先生下文,完后一体安顿便是。”

    张仪道:“其三便是吏治。国政清明,方能使民以国为家,愿效死力保家卫国。此乃千古常理,断无二致。目下秦国变法已经三十年,秦公即位忙于外忧,未及整肃内政,朝野已有积弊之患。官员执法有所懈怠,庶民守法已不甚严谨,官场中已隐隐然有怠惰荒疏阿谀逢迎之风。奋发惕厉、法制严明之气象已经有所浸蚀。张仪在六国官场多次遭遇不测之祸,深知吏治积弊乃国家大危祸根。一国为治,绝无一劳永逸之先例,须得代有清明,方可累积强大国力,完成一统大业。六国合纵,秦国暂取守势,若能借此良机大力扫除积弊,刷新吏治,振奋民心,犹如秦孝公借守势退让而变法,使秦国实力更上层楼,则秦国大有可为也。”

    一席话毕,座中尽皆肃然。准确的说,是由惊讶而沉默。

    战国时代,吏治本是天下为政革新的主题。所谓变法,一大半国家实际上就是在整肃吏治。韩国的申不害变法、齐国的齐威王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都是在吏治上下工夫。就连魏文侯的李悝变法,除了部分废除耕地贵族化、推行土地平民私有、土地可自由买卖的“尽地力之教”外,也是将整肃吏治作为变法最主要的大事。其所以如此,一则是彻底变法太难,阻力太大,所需要的内外情势条件未必每个国家都能遇到;二则是整肃吏治是亘古不朽的为政大道,只要君主振作,辅助得力,推行起来阻力小、见效快、最容易直接争取民心。正因为这种“吏治变法”成为一种时尚,法家名士申不害还创立了“申术”,将“法”与“术”并列,使这种以驾驭臣下、防止奸佞的权术学说成为法家的一部分。到了后来,韩非将权术论更加系统,将法家学说变成了“法、术、势”的三位一体,使商鞅坚持力行的以法为本、唯法是从、法制至上的正宗法家发生了极大的变异。这是后话。在这种“术变”潮流中,商君在秦国的变法最彻底,开创了真正的变法时代,被战国之世称为“千古大变”。商鞅变法与同时代其他变法的根本不同,在于他将根本放在“立法立制”与“执法守法”两个立足点上,从权力体制到土地分配乃至庶民生活,都颁发了系统的法令。

    这种变法之下,秦国便真正翻新成为一个全新型的国家,吏治在大变法中便只是一个环节,只是大法推行的一种必然结果。所以,在秦国君臣心目中,只要坚持商君法统,国家便会自然清明,从来没有想过将吏治作为一个专门大事来对待。今日,张仪却鲜明的将吏治作为治内大策提了出来,座中君臣确实一时愕然。秦国的吏治有那么令人忧虑么?若象山东六国那样轰轰烈烈的当作变法来推行,秦国还能全力对付合纵么?另一层更深的疑虑便是:整顿吏治会不会改变秦国法制?秦法威力昭彰,已经成为秦人立足天下的基石,秦国朝野对任何涉及商君法制的言行,都是极为敏感的。

    事关政事,主持国政的上大夫樗里疾便特别上心,他嘿嘿笑道:“果如先生所言,整顿吏治当如何着手?”言外之意,你得先说清办法,从你的办法便可以看出是否可行?

    张仪何等机敏,见举座愣怔,哈哈大笑道:“张仪志在维护商君法制,岂有他哉!办法么?十六个字:惩治法蛊,震慑荒疏,查究违法,清正流俗!”

    “好!”樗里疾拍案赞叹:“先生十六字可谓治内大纲也。改日当登门求教。”座中顿时轻松起来。嬴虔高声道:“先生还有第四策呢!”

    嬴驷沉吟道:“此时称王,是否操之过急了?”

    “不迟不早,正当其时。”张仪轻轻叩着书案:“秦国早当是名副其实的王国了。孝公未称王,有韬光养晦之意。犀首苏秦主张称王,而公未称王者,是不想因一名号而招致东方敌意。时也势也,皆非本意也。今日时势大变,称王却有三重必要:其一,六国合纵以秦为死敌,秦国已无示弱之必要;其二,秦国既立抗衡六国之雄心,称王正可彰显秦国决然不向六国退让的心志与勇气;其三,大敌当前,称王可大大激励秦国朝野士气,使秦人之耕战精神得以弘扬。国君名号,原本便不是国君一己之事,诸位以为然否?”“大是!”除了嬴驷,其余人竟是拍案同声,连少年太子也分外兴奋。嬴虔竟激昂骂道:“直娘贼!山东列国欺压老秦多少年了?老是让让让,鸟!该出这口恶气了,称王!先生说到老秦人心坎里了!”

    “臣亦赞同君上称王!”樗里疾与司马错异口同声,而这两人在犀首、苏秦提出称王时是一致反对的。嬴驷也很兴奋,拍案道:“好,先咥饭痛饮,为先生庆功!边咥边说了。”“咥——!”异口同声的呼喝中,一长串侍女层层叠叠摆上了大鼎大盆大爵,觥筹交错,高谈阔论,一通酒直饮到雄鸡长鸣。回到渭风古寓,张仪已经醉了,跌倒榻上便呼呼大睡。

    午后时分,绯云突然发现:这座幽静庭院的几个出口有了游动的黑色身影。绯云顿时起了疑心!这个地方除了衣饰华贵的客商,连游学士子都很少有,如何有如此三三两两的布衣走动?看这些人的走路架势,显然都是习武之人,他们卡住这些出口门户用意何在?张仪没醒来,绯云心中着急,便到另一座院子找应华商议,一问之下,应华竟然已经辞房走了!绯云大急,这里房金贵得吓人,应华一走如何了得?看应华的做派也不象个等闲人物,如何便突然不辞而别了?绯云多年来跟着张仪历经磨难,也算长了许多见识,怔怔思忖一阵,觉得一定是张仪又得罪了秦国国君或那个权臣,这个人物又要陷害张仪!对,除了权力这个只讲势力不讲道理的东西,又有甚样危险,能让应华这样的富贵公子逃之夭夭?看来,得赶快设法逃出咸阳!

    可是,当绯云匆匆回到庭院时,却是惊呆了。一队顶盔贯甲手执长矛的武士已经封住了庭院的正门口,三个小门也是警戒森严。进得院中,只见一队车马仪仗已经在庭院摆开成一片,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内侍正站在昨日特使站的那个地方,却是一动也不动。绯云又大起疑窦,害人抓人有如此恭敬的么?莫非张兄有好事了?虽然是心念一闪,绯云却狠狠骂了自己一句:“吔,村傻!有好事人家不嚷嚷报喜?有此等安宁?一定又是个忒阴毒的人物要消遣张兄!”绯云想到这里,倒是坦然了起来,既然逃不了,就只有与他们周旋了,怕甚来?绯云但随张仪出游,都是男装,便咳嗽一声,大摇大摆的向屋前走来。

    “敢问小哥,可是张仪童仆?”白发苍苍的老内侍恭谨的做礼询问。

    “正是吔。前辈何事啊?”绯云拉长了声调。

    “秦公有命,请张仪接诏。”

    怪道如此排场,原来是国君害人!绯云冷笑道:“我家主人酒醉未醒,国君敬贤,总不成让我家主人饭也不吃吧?”“小哥说得是,我等在此恭候便是。”

    绯云冷冷一笑,昂首挺胸走进了门厅。进得屋中,绯云快步来到张仪寝室,摇晃着沉睡的张仪压低声音急急道:“张兄快起来!出大事了吔!”张仪懵懵懂懂坐起来打了个长长的哈欠:“呀,好睡!哎,你说出事了?”绯云急急道:“张兄,你有没得罪秦国权势?”张仪揉揉眼睛:“那种事谁能说准?”绯云立即胀红了脸:“吔,外边又是一大队人马!应华也走了!快起来,走!”张仪看着绯云的急迫样儿,不禁哈哈大笑:“你呀,就不作兴我来一次好事?是秦公请我去议事,别担心,啊。”绯云见张仪坦然自若,也笑了:“吔,人家倒也恭敬呢,原是我不放心,你回来又没说。那就快梳洗吧,教人家老是等不好吔。”张仪笑着站了起来:“好好好,梳洗吧。”绯云利落之极,片刻间便帮张仪收拾妥当。张仪走出门厅遥遥拱手道:“昨夜酒醉,多劳特使等候,我这便随你进宫。”“张仪接诏——!”老内侍苍老尖锐的声音,象在宫中宣呼一般响彻了庭院。张仪愣怔片刻,国君对一个布衣之士下诏,实在突兀!略一思忖,张仪躬身一礼:“布衣张仪,愿闻君命。”言外之意,我还不是秦国臣工,无须大礼接诏,先听听再说。

    老内侍展开一卷竹简高声宣读:“张仪我卿,谋划深远,才兼军政,今特命张仪为秦国丞相,封爵大良造!诏书到日,着即入主丞相府理事。秦公嬴驷冬月诏。”

    张仪真正的惊讶了!他如何能想到秦国君臣有如此宏阔的气魄,一旦认准人才,竟是毫不吝惜高官重爵,一举将他推到人臣最高位!更重要的是,秦国从来也没有设置过丞相职位,就是商鞅,也是以大良造职位摄政的。如今对他张仪,竟是破天荒的设置了丞相,爵位竟是大良造!刹那之间,张仪感动了,他深深一躬:“臣,张仪接诏。”双手恭敬的接过了那卷毫无华贵装饰的竹简。“车马仪仗已经齐备,恭请丞相登车入府。”老内侍恭敬的施了一礼。

    张仪慨然笑道:“特使啊,许我半个时辰准备了。”

    “但凭丞相吩咐。”

    突然,庭院入口处传来一阵嘿嘿笑声:“丞相大人,黑胖子接你来了!”随着笑声,便见樗里疾摇晃着鸭步悠然摆了过来。张仪笑道:“上大夫,张仪还没醒来呢。”

    樗里疾嘿嘿笑着:“君上可是一直还没睡觉呢。你走了,君上与我等一直商议到天亮,又下诏书,又选府邸,方才刚刚回宫。剩下的大雅之曲啊,就要你丞相来唱了呢。”

    张仪听得感慨万端,喟然一叹:“秦公如此重托,张仪何以为报也?”

    樗里疾笑道:“老秦人做事实在,丞相无须多虑,更无须以官场权术费力周旋,但以谋国做事为上便了。事做不好,老秦人也翻脸不认人呢。嘿嘿嘿,樗里疾爱说丑话,丞相毋怪便了。”

    张仪哈哈大笑:“上大夫此话,张仪却听着对劲儿塌实!一国君臣但能以做事为上,天下何事不成?”又突然压底声音笑道:“樗里兄,日后私下场合你我互称兄长如何?丞相上大夫的,不上口。”樗里疾笑不可遏:“嘿嘿嘿,好好好,对我老黑子脾胃呢。走,张兄,老黑子帮你收拾,看看你的家底了。”

    两人进入屋中,绯云高兴得抹着眼泪做礼道:“吔,胡大哥也来了?快快请坐。”樗里疾耸耸肩笑道:“不不不,从今日起便不是胡大哥了。”绯云惊讶:“吔!你要在咸阳做商人了?”樗里疾又是连连耸肩:“不不不,胡大哥要跟张大哥讨个官儿做。”绯云急道:“吔!那可不行,人家秦国任人唯贤呢,胡大哥就会‘不不不’,能做甚?”樗里疾竟是乐得大笑不止。张仪道:“绯云啊,胡大哥不是胡大哥,是秦国上大夫樗里疾大人呢。”绯云脸红了:“上大夫?哪?那一位小单于呢?”张仪笑道:“那便是秦国国君了。”绯云当真是惊讶了,愣怔着笑道:“吔!我也见到国君了么?这秦国就是不一样,连国君都跟平头百姓一样吔。”樗里疾嘿嘿笑着耸耸肩:“不不不,你日后还会见到的,平常得紧呢,有甚希奇?”

    一番笑谈,绯云只让两人在厅中饮茶,一个人不消片刻便将所有行装物事收拾齐整。张仪道:“樗里兄,我是与一个朋友一起来咸阳的,昨夜他却不辞而别,这却该如何处置?”樗里疾道:“张兄啊,我已经到前堂问过,那位小哥倒是利落,已经将账目结清了。山不转水转,也许还能见到呢,终不成在这里等他?”张仪笑道:“也只好如此了,我倒真是想再见到他呢。”绯云笑道:“吔,好办,我留心他便了。”张仪被高车骏马接出渭风古寓的时候,整个尚商坊都被惊动了!

    游学士子与富商大贾们争相涌上街头,都要亲眼一睹这位秦国第一丞相的风采气度。眼见张仪布衣散发站在六尺车盖下只是平静的微笑,竟是毫无神奇,人们欢呼着感慨着叹息着,尚商坊竟是万人空巷了。人们为天下又出了一个布衣英雄喝彩,为秦国在商鞅之后再次大胆重用山东名士叫好!感慨者说:此人命好,犀首苏秦都在秦国碰壁,惟独此人入秦即起,竟做了这天下第一强国的第一位丞相,时也命也!叹息者说:可惜这个英雄名士坐上了燎炉,非得烤焦烤糊了不可,商君旷古奇才都栽在了秦国,这个张仪能有好结果么?说也奇怪,一出尚商坊进入国人街区,却是平静如常,店铺照常经营,行人照常匆匆,似乎从身边辚辚驶过的车马仪仗与他们毫无瓜葛。车行顺利,片刻之间便到了宫城外一条幽静的大街。车马停稳,樗里疾便晃着鸭步走过来:“请张兄下车,这便是丞相府了。”进入街口,张仪便开始留意打量,这条街颇为奇特,很宽很短,苍松夹道,竟只有一座显赫孤立的府邸!隔街的高墙之内,便是绿色小屋顶高耸的咸阳宫,隐隐可见斜对府门的宫墙还开有一道拱门。一座府邸能建在如此位置,竟然还有直通宫中的门径,定然是一座极不寻常的府邸,也绝非仓促间专门修建的。

    “樗里兄,鸠占鹊巢,可是不能做呢。”张仪下车笑道。

    “张兄不知,君上为这丞相府邸费神了呢,进宗庙祷告占卜,才定在这里的。”张仪不禁又是惊讶了——国君赴宗庙祷告占卜那可是非同小可的大事,不是事关国家兴亡,小事是绝不会祷告祖先祈求上天的。如此说来,这座府邸的启动在秦国是极不寻常的事了?猛然,张仪心中剧烈的一跳:“樗里兄,这却是何人府邸?”“这是商君府,一直封存未启。”惯常诙谐的樗里疾竟是一脸肃穆。

    骤然之间,张仪感慨万端,对着府门深深的一躬:“商君之灵在上:张仪入主秦国丞相,定然效法商君,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若有欺心,甘受商君法治!”

    樗里疾也是深深一躬,兀自嘟哝着:“商君啊商君,商於郡守樗里疾来了……”暮色之中一阵清风掠过,仪仗幡旗“啪啪啪”大响,原本关闭着的厚重的铜钉大木门竟是隆隆大开了!全体护卫甲士无不惊讶肃然,拜倒高呼:“商君法圣,佑护大秦——!”

    樗里疾高兴道:“张兄,商君请你了!进府吧。”

    张仪又是深深一躬:“多谢商君。”拉着樗里疾便大步进入府中。

    庭院中已经是灯火通明,先行派来的侍女仆人正在院中列队等候,见张仪到来便做礼齐声:“恭迎丞相入府!丞相万岁!”樗里疾嘿嘿笑道:“这是我从官署仆役中挑选的,都是商君府原来的老人。若不中意,张兄可随时替换。”张仪笑道:“好说好说,粗疏布衣,何有忒多讲究?但按商君旧例便了,各司其职去吧。”“是。”侍女仆役们便井然有序的散开了。樗里疾带着张仪与绯云巡视了一周,熟悉了国事堂、出令室、大书房、官署厅等要害处所,最后来到跨院:“张兄啊,惟独这寝室是原先的琴房棋室刷新改的,若不中意,日后便新建了。”绯云指着灯光下熠熠生辉的华贵家什与低垂的纱帐笑道:“吔!和大梁贵公子一般了,教人发晕呢。”张仪皱皱眉笑道:“另建自是不必了。这太得奢靡,绯云另行收拾一番便了。”樗里疾嘿嘿笑道:“这也是君上主张,说先生是魏国人,要让先生过自己熟悉的日子。”张仪不禁大笑:“君上好心了。魏国人如何都能如此过日子?张仪倒要看看商君与公主的寝室,是否也这般华贵?”樗里疾笑道:“张兄要看,这便去看了。”

    一个已经生出白发的老侍女,领着他们来到了与大书房相连的寝室。一路走来,张仪笑道:“樗里兄不觉怪异么?这里竟毫无尘封多年的迹象,倒象是天天都有人居住一般呢。”樗里疾笑道:“嘿嘿,我也觉得忒煞作怪。”掌灯领路的老侍女低声道:“丞相恕罪,这是我等老仆天天夜里进来打扫,多年没有断过呢。”樗里疾倒是惊讶了:“我如何不知道?你等却如何进来?”老侍女笑道:“驻守军士与管辖我等的吏员,都知道我等是商君府老仆,没有不给方便的,上大夫且勿怪罪他们才是呢。”张仪听得大为感慨:“民心悠悠,可比苍天。人死如商君者,死亦无憾也!”樗里疾却是久久默然,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进得商君寝室,几个人竟都愣怔了。里外两进:宽大的外间只有六张长案而已,里间是真正的寝室,却也竟是青砖铺地、四面白墙、一张卧榻两床布被、一面铜镜、一座燎炉、一张长案而已。没有厚厚的红毡铺地,没有艳丽的轻纱帐幔,甚至寝室连带必有的坐榻、绣墩都没有,简单粗朴得令人惊讶!这是任何一个寻常布衣士子都可以拥有的寝室,然而,它却恰恰是爵封商君权倾朝野一妻富甲天下一妻贵为公主的商鞅的寝室!

    绯云鼻头发酸,竟抽抽搭搭的哭了。

    张仪眼中闪烁着晶晶泪光,却是喟然长叹:“苏秦啊苏秦,你我吃得数年之苦,比起商君终生清苦,却是两重天地了。极心无二虑,唯商君之谓也!”

    这天夜里,张仪久久不能入睡,索性披衣而起在圆中漫步,听得咸阳城楼上刁斗打响了五更,张仪便驾车进宫了。

    嬴驷也没有入睡。

    张仪的长策谋划,拨开了久久笼罩在他心头的阴霾,彷徨心绪一扫而去,看清了秦国的位置,明白了该做的事情,也强烈的意识到:秦国将在自己手里开始大大的转折,对山东六国即将展开长期的正面的抗衡!当初,公父秦孝公与商鞅肝胆相照,才创下了秦国无与伦比的根基。今日,秦国战车要碾碎山东六国的合纵大梦,就要与张仪同心携手!是的,秦国不能没有张仪。长夜应对之后,一个大胆的决定便在嬴驷心中形成了。张仪走后,他留下嬴虔、樗里疾与司马错共议,征询他们对张仪的官职任命。嬴虔说了客卿,要先看一段再说实职。司马错说了上卿,以为客卿太虚。樗里疾则说了左庶长,说张仪大才,当按商君入秦同等对待。当嬴驷断然说出“丞相”两个字时,三位大臣都惊讶得良久沉默。

    嬴驷拍案慷慨:“苏秦合纵于六国艰危,竟身佩六国相印!张仪受命于秦国危难之际,我老秦人如何能惜官惜爵,竟不如山东六国?”一语落点,三人恍然大悟,异口同声的赞同拜张仪为秦国丞相。嬴驷在用人上极有器量,立即想到要将封闭多年的商君府赐予张仪,但又担心宗族大臣生出额外议论,天亮后便到宗庙祷告占卜,得出的竟是“龙战于野”的振兴卦象!便立即将卦象诏告朝野,并同时下诏将商君府赐予张仪做丞相府,由樗里疾立即操持开府事宜。上应天命,元老大臣们也无话可说,朝局竟是出奇的稳定。嬴驷舒了一口气,午间小憩片刻,便令内侍急召嬴华进宫,与嬴华密谈了整整一个时辰,已是暮色时分,草草用过晚餐,恰恰樗里疾便来禀报日间进展。嬴驷静静听完,大是舒心,便与樗里疾继续商议给张仪配备辅佐官吏,又是整整一个时辰。樗里疾走后,嬴驷便倒头大睡,直到五更刁斗,他才习惯性的警觉起身,梳洗一罢,便来到庭院在寒风中练剑。“禀报君上,丞相晋见。”

    “噢?快请进来。”嬴驷说着便连忙收剑整衣。张仪黎明进宫,嬴驷还真有些没有想到。对待张仪,嬴驷是做好了准备的,绝然不会拿张仪做寻常朝臣对待,一心要充分接纳这个东方名士的洒脱不羁。一个人真有本事,不拘小节又有何妨?更何况老秦部族本来就是粗犷豪放的,除了行军打仗,谁也不习惯在细节上扣掐别人。昨日张仪醉倒在君臣小宴,众人非但没有责怪他,反而觉得这位名士本色可人,竟是一叠连声的争着送张仪回去。依嬴驷想法,张仪今日就是大睡一天一夜,他也丝毫不以为怪。想不到张仪如此敬事,竟然五更进宫,嬴驷当真是怦然心动了,隐隐约约的,嬴驷觉得张仪已经与秦国溶成了一体,真是天意!

    “君上勤政奋发,臣敬佩在心。”张仪深深一躬,全无寻常挂在脸上的那种调侃笑意。“一旦大任在肩,立见英雄本色。丞相弃独居之风,毅然树执政典范,才当真令嬴驷敬佩呢。请入座。本想明日才能见到丞相呢。”爽朗的笑容罕见地溢满嬴驷黝黑的脸膛。

    “君上,臣想立即筹划君上称王大事。王号一立,臣便当立即以秦王特使东出。”“对朝局,丞相有何想法?”国君称王,官员权力结构便必然的要有所变化。嬴驷之意,便是要听张仪的整体谋划。张仪思忖道:“朝局官制,秦国与楚国一样,历来有不同于中原的旧制法统。其弱点在于职爵混淆、事权不明。孝公商君未能破之,不是不破,而是虑及世族难以接受。臣以为,目下秦国已成天下第一大国,不能以僻处西陲之习俗,自外于天下文明潮流,不能以当年军民一体之旧制为设官根基,当破除旧制法统,仿效中原官制。”

    “大是!嬴驷也有此想法,丞相便一并筹划之。”

    “既如此,臣不日当上书详陈。”

    “丞相啊,商君当年执政变法,可是有文武两大辅佐呢。我想将樗里疾派为丞相政事辅佐,你意如何?”“上大夫辅佐?未免太得屈才了。”张仪有些意外,然仔细一想,自己要着力连横斡旋,内政的确不能尽全力;樗里疾本来就是上大夫主持内政,说是辅佐,实际上是给自己派一个分管内政的大臣,以免内政与邦交脱节;可是樗里疾乃秦国资深老臣,名义确实不顺当,思忖至此张仪道:“臣以为,当以樗里疾为右丞相,与臣共执国政为好。”

    “有胸襟!”嬴驷赞叹一声:“不过事先言明:不是共执国政,而是右丞相辅佐丞相,以便丞相出使,政事不至于紊乱可也。”张仪笑道:“如此安排,臣心中便大是实在了。”

    一经说定,张仪便告辞出宫。一路之上,越想竟越是佩服这位秦公的权力调度之能,樗里疾与自己携手共事,可谓相得益彰,既大大增强了丞相权力的一统,又使樗里疾原先的“上大夫主持国政”在设置丞相后有了一个最好的归宿,非但不现尴尬,而且还有所晋升。更重要的是,一举消弭了老秦权臣与山东名士之间无形的鸿沟。剩下的便是将司马错安置妥当,秦国便是文武协力的大好局面!张仪已经想好了司马错的位置,他相信秦公也一定是这样想的,只是要由自己这个丞相提出来而已。

    用过早膳,张仪便走进了书房。

    这个书房,正是当年商鞅处置政务的主要场所。说是书房,实际上由四个隔开的政令典籍室与一间宽大敞亮的批阅公文厅组成。与寝室相比,商君这书房可是罕见的大气派,既实用又讲究。在樗里疾督促下,又增加了秦国近年来所有的公文副本,足不出户便可了解秦国政令。书房老仆前来请示:“丞相若觉何处不当,我等重行摆置便了。”张仪爽朗笑道:“甚好甚好!若需更改,我随时吩咐了。”说完,便走进典籍室开始浏览起来。

    张仪天赋极强,读书奇快,又几乎是过目不忘,浏览这公文典籍更是一目十行!老仆人在门外只听得竹简一卷一卷哗哗响,以为张仪在搬动竹简,几次三番匆匆进来:“丞相,但有搬简粗活儿,小老儿来做便了。”张仪头也不抬的接连打开三卷竹简:“我在读简,没有搬,你去吧。”老仆人怔怔的看了一会儿,终于忍不住惊叹:“丞相如此读书,当真是旷古未闻!还是小老儿来给你展卷吧,我熟悉呢,丞相只说要哪卷便是。”张仪笑道:“也好,顺着次序拿,一次展开十卷,我走过你便收起上架。”老仆人惊讶乍舌,便从书架上一次抱下十卷,在厅中头尾相接全部展开。张仪从边上慢步走过,便是一轮读完。不到一个时辰,老仆人搬上搬下展开阖起,竟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张仪关切笑道:“老伯啊,歇息片刻吧,日后找个年轻帮手了。”老仆人擦着汗连连感慨:“小老儿一辈子照料书房,当真是头一遭儿,搬书的竟没有读书的快!”张仪不禁哈哈大笑:“都是公文,好看好懂,不用揣摩的。”老人连连摇头:“那也得一个字一个字过不是?丞相天神!若能记得住,就更神了。”张仪又是一番大笑。

    “何等美事?张兄如此开怀?”随着声音,樗里疾便从书房外摆了进来。“樗里兄啊,来得正好。”张仪走出典籍室来到书房正厅:“我正在浏览典籍,樗里兄请坐便了。”待樗里疾坐定,张仪便将与国君商定的事儿说了一遍,末了道:“就实而论,我这丞相与商君不同。商君治内为主,大良造便是总摄国政。今日却是外事为主,张仪担连横之任,便无暇内政。你我合力,便是内外不误。只是樗里兄屈居张仪名下,却要担待一二了。”“张兄见外了,樗里疾吉星高照,做了右丞相还敢不满么?”樗里疾嘿嘿嘿笑着:“君上原本与黑肥子说好的,依当年景监车英例:我左迁一级,做丞相府长史辅佐张兄。偏是张兄抬举,君上临时一昏,竟让黑肥子拣了个肥羊腿,你说我还能抱怨谁去?”“樗里兄当真可人也!”张仪不禁大笑:“秦国内事,张仪便拜托了!”樗里疾肃然拱手:“丞相毋忧,樗里疾定按丞相方略行事,一力承担!”两人又商讨了秦公称王的诸般细节与秦国新官制的构想,便到了正午时分。一顿粗简便饭过后,樗里疾便匆匆走了。张仪却依旧走进了书房,他给自己的期限是:三日之内,通读所有的典籍政令;秦公称王之日,熟悉秦国所有的政事官署。这天晚上,他整整在书房呆到五更,前半夜阅读,后半夜草拟了《王国新官制书》,直到天色放亮才回到寝室。

    经过近一个月的紧张筹划,秦国终于在这年初冬举行了称王大典。

    大典简朴而又隆重。嬴驷在咸阳北阪举行了祭天大礼,向上天禀报了“称王靖乱,解民倒悬”的宏愿,又隆重的拜祭了太庙,祈求列祖列宗佑护秦国。正午时分,嬴驷在咸阳宫正殿即位称王,史称秦惠文王。称王大朝会的第一件事,便是由张仪宣布推行新官制。这种新官制不涉及爵位,而只框定了政务大格局:

    丞相开府总摄军国政务,设行人、属邦等专门官署

    右丞相辅佐丞相处置政务,主内政民治

    上将军全国军队最高统帅,战时开府

    国尉掌军事行政,于丞相府设置官署

    长史掌王室机要并日常事务

    大田掌全国农耕土地,设太仓、大内、少内等粮食物资属官

    司空掌全国工程、商市并作坊制造,设工师、关市、工曹等属官

    司寇掌国中治安、行刑、牢狱并各种形式的罪犯

    廷尉掌国中司法审讯

    国正监掌官员监察(后来的御史台)

    太史掌文事并编撰国史等,设太庙、太祝、卜、史等属官

    内史掌京师军政,设中尉(京师卫戍)等属官

    新官制事权明确,归属顺当,比较于老秦国的重叠掣肘确是面目一新。但更令朝臣们兴奋的是,秦以大国规模设官,官署机构与吏员数目都有相应扩大,几乎是人人升官!张仪宣读完毕,大殿中便是一片“秦王万岁!”的欢呼声。新国王嬴驷亲自宣布了任张仪为丞相、樗里疾为右丞相、司马错为上将军的诏书,大殿中又是一阵欢呼。

    当天夜里,咸阳城彻夜欢腾,连尚商坊这个六国商贾区域也是彻夜聚酒,一片慷慨。老秦人有了大国子民的骄傲,顿时扬眉吐气!六国商贾与游学士子们,则是慷慨中大有迷惘:十多年以来,列国称王者多了,可没有一次象秦国称王这样的冲击。秦为王国,将给天下带来如何变化?人们说不清道不明,但却实实在在的相信,这是战国以来最值得记住的日子之一。

上一页 《大秦帝国II:国命纵横》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