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盗夸非道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惟施是畏。大道其夷,而人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我们本来应该有一个深刻与坚决的认识,就是要皈依大道,按大道行事。大道怕的是偏离于它,而走上邪路。大道本来是平坦周正的,偏偏人们,尤其是当权者们不肯那样走,他们更喜欢走小径乃至于邪魔外道。
朝廷里相当腐败,田园里一片歉收,仓库里业已空虚,为政者却穿着鲜花着锦的华丽服装,佩带着锃亮耀眼的锐利宝剑,享受着奢侈无度的精美饮食,而且是一身的珠光宝气。这
是在欺世盗名,这是在自欺欺人,这是在伪作强大,这才是对于大道的全然背离呀!
老子很早就发现了一个大问题: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人们尤其是当政者的非道性——不按公认的大道行事的特性。
果然,儒家讲仁义道德、仁政、以德治国,那么请问,标榜尊孔的历代统治者,有几个人做到了四维八纲五德周公孔圣人的教诲了呢?道家讲清静无为,讲以百姓之心为心,还有其他各家包括各种宗教的理论与清规戒律,谁又认真做到了呢?法国大革命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基督教提倡的宽恕,佛教提倡的慈悲,一些宗教提倡的救世苦行与奉献牺牲,不错,是有人做到了,然而没有做到的人更是多得多。
旧中国的国民党讲三民主义,他们做到了吗?如果他们做到了,会在内战中败得那样惨吗?
我们今天的指导思想非儒非道非某种宗教,我们讲的是马克思主义,讲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讲八荣八耻,等等。党与人民正在努力躬行这些指导思想的要求,这并无疑问,但同时,社会上包括身居高位者中,仍然有大量的不讲指导思想,只讲跑官跑级;不讲原则,只讲关系;不讲理想,只讲利益;不讲清正廉明,只讲徇情舞弊,乃至贪污腐化、损害公共利益,成为国家的罪人,成为罪犯的无数事例。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不仅在我国,就是在欧洲,也有许多理想主义的信念是建筑在大致的性善论基础上的,例如利他主义的提倡,例如对于欲望的克制等,在理念上常常所向无敌,没有人敢于、好意思于公开反对,即没有什么人敢于公然地暴露自己的自私、利己、多欲、粗鄙。但人性中又确有不那么大公无私的一面,有自己的私密,有自己的弱点,有自己的局限,这是理论难以完全与实际合榫的首要缘故。
其次,原则理念的收效需要时间,而一些邪路斜径小道后门的收效常常立竿见影。人们,包括为政者常常难以完全拒绝小道斜径的诱惑,原因是小径已经被认定为捷径。何况还有体制上的不足,为各种斜径小道开了方便之门。例如人际关系,你本事再大,学问再好,人际关系不好,好办事吗?当然不灵光了,你也就难以责备有些人只忙于搞关系了。
再有就是客观世界的千变万化,理念、大道、主义在其面前常常显得捉襟见肘,难以对付。国人自古追求以不变应万变,以一个大道,一个“一画”,一个一以贯之应对世界上的一切问题: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医疗、养生、绘画、音乐、用兵??这是我们的传统的本质主义、整体主义、整合主义、主导主义的体现。我们追求的是共同性、一贯性、整体性,而有时忽略了差异性、变异性、具体性、分类分科性。这是我们的文化传统的一个特色,优劣短长另议,但是它会更加造成吾道其夷而莫之行(我指出的大道非常平坦正直,但人们不去实行)、大道其夷而人好径(大道很平坦正直,人们却偏偏更喜欢走小径)的令伟大的老子大发牢骚的局面。
从中也可以看出人的成色与分量。什么叫庸人,什么叫俗人,什么叫没有觉悟的人?就是那些没有原则、没有理念、只看蝇头小利、随风摇摆、任人或任风驱赶的人。而一个精英,一个仁人志士,一个有识之士,一个智者,一个大写的人,就不然,他应该懂得更多的根本的道理,更接近于历史与世界的大道,更自觉地有所为有所不为,敢于拒绝,敢于说“不”,
时时有自己的清醒、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坚守与投入。时间不断地逝去,历史不断地发展,投机者、夤缘时会者、搭车者、逢迎之徒、无耻小人,或快或慢,总会暴露自己的面目,成为笑柄,成为反面教材。在最好的情况下,是热乎一段,然后被人遗忘。
这样的反面教材、反面教员,老子已经勾画出来一个。他讲得其实很生动,官事腐败,农田荒芜,仓廪空虚,却还要穷奢极欲,耀武扬威,装腔作势,自欺欺人,这样的人是无法逃脱可耻灭亡的命运的。
明初开国重臣刘基——刘伯温,也提出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著名说法,他描绘一些堂堂皇皇、张牙舞爪的人物,其实内里非常空虚,与老子的说法一脉相承,是值得引为教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