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怪味糖 正文 第三章 有兴趣?

所属书籍: 怪味糖

    第三章有兴趣?

    世事无绝对,时愿预想中的腥风血雨并没来。

    方梨竟然秒回:【知道,随她吧。】

    时愿:【?】

    对方回了通视频,傲娇地只肯露出一对鼻孔:“腱鞘炎犯了,手疼。”

    时愿平躺在沙发上,伸直双臂举着手机,故意吐槽:“胖了。”

    “瞎说。”方梨忙调整镜头角度,顺利从双下巴变成了线条流畅的瓜子脸。她留着齐肩短发,套了件领口变形的褪色T恤,依旧戴着那副方正呆板的黑框眼镜。

    “周末还死宅?”时愿捏着面颊上的肉,暗自感叹老天可真不公平,明明只差十分钟,却给了她一张圆润鼓囊的鹅蛋脸。

    “没什么好玩的。”方梨将手机固定在一处,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镜片反光出一片密密麻麻的英文。“回国开会要准备好多材料。”她不耐烦地轻砸几下鼠标:“你们公司也开始卡年假了?我本来还计划去长沙吃臭豆腐。”

    时愿嘟起嘴,委屈巴巴:“哎,身不由己…”

    方梨心不在焉地提议:“去扬州泡澡堂?”

    时愿没作声,眼神绕着方梨侧脸打转。她很快便嫌木头硌得慌,抓了个抱枕垫背,又顺手从茶几捞起个草莓抓夹,别起刘海,露出饱满的额头。

    可惜视频只能传递对方的一举一动,无法精准捕捉每一次眼波流转和蹙眉皱鼻。她忍不住问道:“你怎么了?”

    “我怎么了?”方梨无所谓地耸耸肩。

    “你不对劲。”莫名其妙同意相亲,坦然接受旅游计划变动,竟无丁点不快,这可不是方梨的作风。

    对方滑动鼠标的食指顿了顿,目光炯炯,聚精会神。

    时愿身子不断前倾,直至小腹贴合住大腿,跟折叠手机似的。她佯装做拉伸,纠结该不该坦言相告。

    姐妹间的对峙从来都是她输。

    时愿弯眼挑眉,漫不经心:“我听说那个谁快结婚了。”她又等了一小会,见方梨纹丝未动,索性跑雷区边缘蹦跶:“喂。人家快结婚了,可以放下了吗?”

    方梨无动于衷,数秒后才将视线挪至镜头,却没能成功对焦。她嫣然一笑:“早放下了。你不会忘记是我提的分手吧?”

    时愿捕捉到她眸光里一闪而过的黯淡,继续捅人心肺:“我哪知道你会不会想吃回头草。”

    方梨歪着脑袋,字正腔圆:“当初是我甩的人,后悔也好,难过也罢,我认了。结婚嘛,领个证的事,我也可以。”

    “你别胡闹。”时愿蹭地回弹,板起脸,“疯了啊!”

    “逗你的。”方梨隔空挑了挑时愿的下巴:“我真得准备资料。跟妈说别选太多,我没时间。”

    “哦。确定?”

    “多认识人没坏处。挂了啊。”她语气轻飘飘的,像初夏傍晚的一阵无名风,裹满了燥,又染了丝丝凉意。

    “好。”

    时愿没再像小时候那般打破砂锅问到底。都是成年人,做事自有分寸。再说了,谁有本事能撬开方梨的嘴?

    屋子早已空空荡荡。

    方卫荣每周末雷打不动去世纪公园钓鱼,时慧玲则穿梭于社区活动中心、人民公园和同事们组织的合唱团,忙得不见踪影。

    时愿也没闲着,利索收拾好之后,美滋滋出了门。

    自工作以来,她几乎每周末都要抽空去华大附近转转。一是因为咖啡店往往人满为患,偶尔还要被迫观赏顾客和店员争吵斗殴的戏码,闹心。二是她习惯坐在学校正门对面的全家敲打键盘,稍擡眼便是绿树丛荫,没有都市圈的浮夸和精致,连学校门牌都朴实无华,散满了学术气息。

    久而久之,便混了个脸熟。

    熟悉的曲调响起,店员小伙第一时间擡头:“来了。”

    “来杯冰甜豆浆。”时愿熟稔地招呼,走至窗边最角落的位置,翻出包里的电脑和纸笔,迅速布置出一小片办公区域。

    她目光停留在空白页上,习惯性先在脑海里组织下期提纲。

    自开播以来,「七上八下」基本维持三周一次的更新频率。

    平台自然流量小,得从其他平台引流。时愿担心掉马甲,不敢在朋友圈吆喝,便定期在小红书上发布提醒,成效甚微。至今不足四位数的订阅者,完播率堪堪突破40%,单集播放量七八百左右,纯为爱发电,但不妨碍她乐在其中。

    「七上八下」主打陪伴型聊天,没什么硬核知识或观念输出,多选在周末晚八点档更新。一开始她只邀请熟友,聊的多是“追rubbish的糗事二三”、“那些年我们搞砸的人际关系”亦或“让你辗转反侧的错发信息”。之后她尝试从播客群里征集合拍的嘉宾,分享求学和求职路上遇到的困境、糗事或“不值一提”的失败。

    成年人的烦心事如黄梅季瓷砖上冒出的水珠,层出不穷。提了矫情,不提憋屈。

    然而未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亡,只不过暂时被活埋,并将在未来以更加丑陋的方式涌现。

    时愿做节目的初心很简单:与其耿耿入怀憋出病,不如笑着说出口。

    周遭座无虚席。

    时愿定了会神,落笔时胸有成竹。笔尖和白纸摩擦出轻微的声响,石墨渗入纹理,拗出好看的字迹。

    她沉醉于眼前的一笔一划,心无旁骛地列完了提纲,伸了个克制的懒腰。她指尖在触摸板划拉,快速清理垃圾邮件,下意识搜寻熟悉的邮箱域名。某一刻扯了扯唇,迫不及待地点开。

    「你好Mia,

    最近有些忙,抱歉过了好几天才回复你的邮件。

    恭喜晋升,希望你能顺利找到下一个合适的项目。

    在我看来,你不用过于焦虑可能会有的坐冷板凳时间。咨询本就属于周期性行业,对客户来说是锦上添花,而非必需品。你不妨趁这段时间了解一下其他业务和行业热点,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

    如果需要的话,我也可以和你分享些汽车行业或新能源行业的相关信息。

    祝好。

    Seth」

    Seth是时愿读研期间学校职业规划中心匹配的职场导师。

    她那会对职场充满好奇,隔三差五便敲一封邮件。对方耐性十足,有问必答,不时还会分享些有用的面经。后来她毕业回国,依然保持了和他定期邮件交流的习惯,倾诉些职场上遇到的困境。

    其他业务…时愿转着笔,陷入沉思。

    她习惯在熟知的领域大展身手。一旦涉及陌生话题,她总难免畏畏缩缩,连开会都不敢多吱声,生怕露怯。对她来说,舒适区无非是扎根在一处做精做专,没什么不好。

    时慧玲:【邮件收到了?有合适的伐?】

    时愿忙跳读最新一封未读邮件,双击点开。1个G?她不禁惊叹出声:这得有多少人?

    时愿:【收到了,刚点开。】

    时慧玲:【帮帮忙,发了两个小时了。】

    时愿:【妈我很忙。】

    时慧玲:【快挑,别被人抢了。】

    时愿:【这么抢手呐?】

    时慧玲:【当然了。】

    时愿撇撇嘴,依序点开1号选手,不到一分钟便左键叉除。每张照片都是对着健身房镜子自拍秀肌肉,好恶心。

    她接连看了三个,越看越萎靡,又架不住时女士一个劲催促,索性搜了今天的幸运数字:6。行,她扫一眼简历,哟,还是校友,长着显小的娃娃脸,笑容人畜无害,兴趣爱好:爬山、做数学题、吃火锅。

    她没一会便拿定主意:【六号嘉宾,谢谢。】

    时慧玲几乎秒转发对方的名片,【没了?】

    时愿:【一个还不够?】

    时慧玲:【有十个人!】

    时愿叹口气:【先见了这个再挑?总不至于几天内全跑光了吧?】

    时慧玲回了条语音,咬牙切齿:“这么热的天,我都快中暑了。结果二小姐只看上一个?”

    “我找时间再挑挑。”

    “多挑几个。不说了,我还得给你姐找。晚上回家吃饭吗?”

    “我在外面随便吃点。”

    “好。”

    时愿觑着对方的头像,一只蠢萌的长颈鹿,正龇牙咧嘴地笑。恰逢六月最后一周,她没着急添加好友,本季度社交额度已满,下个月再说吧。

    临近傍晚,街头热闹了许多。

    时愿见时候不早,挎起帆布包和店员道别。等红绿灯时,她犹豫一瞬,随后逆着外出觅食的学生流,改朝学校里走。

    校园主干道两旁的梧桐树交错出一大片绿荫,几乎漏不出半点阳光。

    时愿顺着主路,右拐路过外院,沿大草坪一路向东。她步履轻快,神色愉悦,远远便听见篮球场传来的指令声、球撞到篮框的声音,或几声击掌欢呼。

    她绕至铁门口,探着脑袋东瞧西瞧,没敢进去。读书时别人都能在篮球场上觅得如意郎君,而她只会被球砸得四处乱窜,狼狈至极。

    “吴欢!”

    球场上只有零星几个身影,对方穿着经典的8号球衣,蹦蹦跳跳,窜得跟猴似的。听见呼喊,他忙不叠回头,气喘吁吁:“等会!快结束了!”

    时愿比了个OK,还没来得及收敛唇角,便对上另一人的眉眼。她怔了怔,约莫能将眼前的人和昨日西装革履的那位联系到一起。

    对方正耸起右肩,揪起衣袖擦汗。他抛来不经意的一瞥,亦愣怔几秒,朝她点了点头。

    时愿眉头略微上扬,颔首微笑,转身踱步到一旁。

    几分钟之后,球局散场。

    吴欢甩着膀子小跑上前,“你怎么突然跑来了?也不打个招呼,万一我今天没打球呢?”

    时愿努努嘴:“不是特意来找你的,不在就不在咯。”

    “切。”吴欢翻出包里的大浴巾,擦了擦脸和脖子,“馋食堂的菜了?”

    “想吃教职工食堂。”

    “吃,随便点。”

    “那人你认识?”

    “哪个?”吴欢扭过身子倒着走,眯眼定焦数秒,“没穿球服那个?不认识。”

    “不认识还一起打球?”

    “打球为什么要认识?他瞧着眼生,球技还可以。”

    “哦。”

    “怎么?有兴趣?”

    时愿跟看智障似的:“是个男人我就得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