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烹饪课
1998年,在美国待了四年多之后,时益恒被派回了上海。
他工作的那家药企当时才刚在中国建立管理中心,正筹备把总部和研发中心设于上海。他自己做过医生,又在本地行业内有些人脉,一下成为高管身份。
而且,他并没有跟朱岩离婚。
职工楼里的邻居又开始议论,说朱岩命好,换了别个男人,跟妻子分开那么多年,去的又是资本主义花花之地,早在那边另外找了新妇,生了新儿子,根本不会回来了。
医院同事似乎能看到事情背后的更深层的原因,朱岩虽然远没有丈夫收入高,但也是博后三甲医生,导师是血液肿瘤方面的权威专家,对她很器重。时益恒跟她自然是离不了的,因为他在本地业内的人脉有一部分就来自于她。
但不管是邻居还是同事,当面自然只会说他们医学院多年同窗,金童玉女,感情基础深厚,两人当时也才三十多岁,站在一起,仍旧是才貌相当的一对。
无论真正原因是什么,既然夫妻团圆,两人买房子安了新家,也把时为接回身边同住。
时为离开职工楼的那天,还以为和从前一样,只是去母亲那里小住,马上就会回来的。他的衣服、玩具、图画书都没有拿全,甚至没跟丛欣走一遍十里相送的流程。因为那一天,他不用走路去车站等电车,时益恒开了一辆黑色宝马候在路边,直接把他和朱岩接走了。
丛欣垫脚趴在四楼自家窗台往下望,在车子开动的那一瞬拼命挥手,可惜隔着一层车窗玻璃,车开得又很快,她根本看不清他有没有回应。
其他各家窗口也有不少眼睛窥伺着,议论朱师傅的女婿比从前更气派了,可这么多年没回来,怎么都不去丈人家里坐一会儿,甚至连车都没下呢?
接下来的那几个月,是丛欣有生以来过得最寂寞的一个夏天。
她经常跑去隔壁问:“为为什么时候回来?他为什么还不回来啊?”
要是碰上朱明常,并不会给她一个答案。他只是牵她的手带她出去,买个雪糕给她吃,让她暂时忘了这件事。
沈宝云倒是会给她解释,说:“为为马上上学了,他爸爸妈妈要他回家好好学习。”
丛欣当时并不太懂,她本以为时为的家就在这里,距离她家两米之遥的一扇房门后面,用一个衣柜隔出来的小空间,他睡觉的小床、衣服、玩具、图画书都没带走。但大人们突然告诉她,他还有另一个叫做家的地方。
而且,她也要上小学了,张茂燕和丛甘霖还是跟过去一样,自己上班下班,随便她在家里看电视,玩玩具,或者跟着隔壁外公外婆出去转悠一圈,有时候是公园,有时候是菜场。
整件事让她疑惑,又有些受伤。
直到某天,她听到张茂燕跟丈夫嘀咕,说:“……带外孙带了这许多年,还要被亲家嫌鄙把小孩带坏了,师父真是吃力不讨好。朱岩也是的,怎么可以让人家这么说自家爷娘?”
丛甘霖道:“有啥办法啦,人家婆家有钞票,朱师傅不能比的呀?”
张茂燕听见这话更气了,说:“随便啥事情只看钞票的吗?”
“钞票你不喜欢啊?”丛甘霖笑着反问。
张茂燕回:“我只羡慕她有这么好的爷娘。”
丛欣听得半懂不懂,插嘴问母亲:“那为为到底什么时候回来啊?”
张茂燕自然没法跟小孩子解释大人之间的矛盾,调转枪头数落她,说:“人家为为现在天天补课,不好好学习就要吃生活。你呀,也应该收收骨头了。”
丛欣一听,只觉可怕,大叫:“虐待儿童犯法,电视里说的!”
张茂燕笑了,从来逃不过她的可爱大法,收骨头也就说说而已,照样让她放羊一直放到小学开学。
反正上的也就是附近划区块招生的对口小学,步行不超过十分钟,途中经过朱师傅常去买菜的马路菜场,字面意思上的菜小。
再看到时为,已经是次年春节了。
丛欣原本还替他担心,天天“吃生活”一定很可怜,但真人倒是好好的,一点看不出被“生活”磨砺的痕迹,个子长高了,穿得也比在职工楼的时候漂亮。邻居们都出来看他,说他像个小少爷。
只是大半年没见,两个孩子忽然变得有些生分。等丛欣拿零食给他吃,告诉他自己学校里的事情,两人好不容易熟络起来,他又要走了,只来得及说了一个她根本没听过的校名。她过耳就忘,后来还是听父母议论,说那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的私立学校,从小学开始就要寄宿。
“这么小的孩子就住读,以后跟父母不亲的。”张茂燕小声唏嘘。
丛甘霖却说:“这有啥啦?朱岩跟爷娘也不亲,现在不要太好。”
张茂燕没话了,刚刚才听朱岩在讲,要给父母买套商品房,改善下居住环境。
但沈宝云和朱明常婉拒了女儿的孝心,说在职工楼住习惯了不想搬家,而且此地传说就要拆迁了,还是等拆迁吧。大约也是因为和亲家之间有点心结,更加不愿意动用他们小家庭的钱。
张茂燕自问没有这样的实力,1999年的上海已进入城市基建大开发的时期,各种住宅楼盘开得到处都是。而职工楼正一年年地破败下去,她跟丛甘霖也想买房搬出这座老楼,只是不知道钱在哪里。
那之后的两三年,差不多都是这个样子。
朱岩偶尔带着孩子回一趟职工楼看望父母,时益恒只负责接送,从来不上去。再后来,朱岩自己学会开车,他也就不来的。
邻居们看见时为,还是会调侃一句:“小少爷回来啦。”
是因为他格外干净的穿着,越来越沉静的表情,看起来真的跟职工楼里的孩子不太一样。
在丛欣看来,他们之间的友谊已经淡了,终有一天消失不再。
也许是因为不住在一起,也不在同一所学校上学,一年只见一两次,聊天少了共同话题。又或者只是男孩女孩之间的差异,长大一点便玩不到一块儿去了。
而且,耳边总有人在提醒他们之间的不同,说时为家住的地方有多高级,读的学校有多好,参加了什么什么夏令营,还在学小提琴,以后会成为跟职工楼的小孩完全不一样的人。
丛欣有时候会有些生气,因为她觉得自己也是很好的,在学校成绩不错,还是班干部,参加了鼓号队,也在学电子琴。
更多的只是怅然,她又交了很多新朋友,一起写作业的,一起跳橡皮筋的,一起聊电视剧的,但终归少了他一个。
而在时为看来,他们之间的友谊是单方面破裂的。
又一年春节,他初二去外婆家拜年,丛欣却和同学约了出去玩。
他们在楼下大声叫她的名字:“丛欣——丛欣——”
她也大声回应,说:“我马上就来——”
然后跟他打了个招呼,小跑着下楼去,他只看到她穿着新衣服,马尾辫跳跃的背影。
那天,是沈宝云看出来他情绪不对,带他进屋,悄悄问他怎么了。
他本以为自己不会说的,父亲总在强调坚强,自律,努力,说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虽然他当时不过十岁,读四年级。
但外婆的语气还是跟他小时候听到的一模一样,以及他们促膝坐着的床沿,铺的还是他小时候睡过的床单,枕边放着他的旧玩具,都洗得很干净,却不知为什么好像还能闻到过去的味道。
他忽然就开了口,也悄悄地说:“丛欣跟别人做朋友,我以后没有朋友了。”
沈宝云说:“她跟别人做朋友不是说就不跟你做朋友了呀。”
时为说:“可是我没有其他朋友,我很孤单的……”
很小的一件事,他不知道为什么就哭了,沈宝云也哭了,抱他在胸前轻轻拍,安慰了很久。
也是那天,离开职工楼回去的路上,朱岩破天荒地与他谈心。
她一边开车一边对他说:“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没什么朋友,人都是这样的。”
时为只觉突然,在他的印象中,母亲总是很忙,哪怕在他身边也总是陷入思索,有许多重要的事情要考虑。也许是因为沈宝云对她说了什么,才让她想要跟他谈谈。
也许因为天已经黑了,车里很暗,让时为也有勇气对她说:“但我看见医院里很多人跟你打招呼。”
朱岩轻轻笑了,给他解释:“那只是我的同事或者病人,我们认识而已。”
隔了会儿,她又说:“我小时候跟你一样,也觉得孤独,但人都是这样的,长大就好了。”
时为没再说什么,母亲的建议对他并没多少帮助,长大是个太过漫长的过程。
朱岩也没再说什么,只是把着方向盘,看着车灯照亮的前路。
她其实有点生气,沈宝云对她转述时为的话的时候,她感觉到一种无形的责备,作为母亲,她是不是真像别人说的那样没能给到他足够的安全感,所以才让他觉得孤独?但明明,明明,曾经的她也是孤独的,就在那幢热闹的职工楼里,父母陪伴在侧。
与此同时,她也第一次感觉到了与这个孩子之间的连结,哪怕丈夫总在批评他内向,逃避困难,没有恒心,但他与她是相似的。这让她放了心,相信他的性格里一定也有她的其他部分,长大就好了。
这或许是一种自我安慰,也是无奈之举。
生育之后的这些年,身边总有人在说她没尽到母亲的责任,或明或暗。她的婆婆可能是最坦率的一个,已经几次提出要她换个轻松些的工作,多花些时间在孩子的教育上,说时为给她父母带坏了,染上了小市民散漫的习惯,所以才不如他们时家亲戚的孩子优秀。
她其实觉得奇怪,婆婆有什么资格说这样的话。时家确实住花园洋房,祖上出过一个名医,后辈也多得是留学读书回来,从事西医一行的。但到了时益恒父母那一辈,解放的时候都才十几岁,起初日子好过,照旧跳舞打网球,后来遇上特殊年代,书只读到初中毕业,也不是没过过苦日子。
直到这几年,儿子事业发达,婆婆才又重新跳起舞来,更有了骄傲的资本,要求她相夫教子,甚至还曾经提出让她每个周末去花园洋房烧一顿饭。
这似乎只是个尽孝的要求,但她不确定其中是否还带着对她父亲职业的鄙视。
她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想停下来,是出于对工作的责任和热爱,也是想要证明些什么,为什么,凭什么。
也是在那几年,上海房价如雨后春笋般涨上去,时家老洋房的身价更是翻得看不懂。
医药公司的中国总部已经成立,办公室在中信泰富,时益恒平常就在那里上班,公司研发中心又设在浦东药谷,他便在南京西路买了一套豪宅公寓,浦东也买了别墅。
消息传回职工楼,大家都很艳羡,自然也包括张茂燕。
但那几年,她自己家的日子也过得很不错。
虽然江亚饭店的效益越来越不行,丛甘霖还是有本事的,被一个常来锦绣厅吃饭的台湾老板看中,请他去自己新开的餐馆做经理。他于是便办了留职停薪,离开了外滩老大楼里的国营饭店,转去那种新建购物中心里的餐馆工作。
张茂燕起初还有些忐忑,但丛甘霖挺争气,大厨是他通过朱师傅的关系挖来的,后续也把餐厅管理得很好,一连几年生意兴隆。台湾老板甚至给了他一点干股,让他从打工仔一跃成为小股东,收入一涨再涨。
丈夫在外面混得好,张茂燕与有荣焉,在单位里的脾气似乎也大了点。
房务部的领导春节没给她手下的合同工发福利,她直接去找总经理要。
工会组织女职工妇科检查,医生不拉帘子,排着队一个个宣判谁谁谁炎症谁谁谁宫颈糜烂,她直接上去开怼:怎么做医生的你?!
有人喜欢她这脾气,也有人就等着看她笑话,觉得丛甘霖那个人迟早外插花。
三十多岁的丛甘霖,钱挣的多了,仍旧是职工楼里最帅的男人,每天穿笔挺的西装,锃亮的皮鞋,只是头发不再吹炮台,换了更加潮流的款式,而且还开上了台湾老板配给他的桑塔纳2000。
但他们想要看到的状况一直都没出现,丛甘霖还是那个嘴甜的丈夫和父亲,从来对妻子和女儿不吝赞美,反衬得职工楼里其他老爷们儿一无是处,更加被老婆嫌鄙。
丛欣小时候,他会抱着皱巴巴的她说:“你们谁见过这么好看的小毛头?”
待她上了中学,他还是会突然开车去她学校门口接她,看着她走出来,说:“这谁家的孩子啊,怎么这么好看?”
保安只当哪来的流氓,丛欣也觉无地自容,却又有点得意,因为哪怕她对同学解释,他们也都不信这靠在车边的帅哥真就是她父亲。
2005年,上海的楼市稍稍横盘,丛甘霖更是找准时机,在老西门那里一个新建小区买下一套期房。房子三室一厅,一百二十八平米,是他们在职工楼那间小屋的十倍还多。当然,是贷了款的。但以他当时的收入,还贷毫无压力。
交完首付,办妥手续,他带着张茂燕去江亚饭店西餐厅吃了顿烛光晚餐。
微醺中,两人还在露台上跳了段交谊舞,戏称自己是“江亚饭店最浪漫的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