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繁园里的夏天 正文 30.韭菜

所属书籍: 繁园里的夏天

    30.韭菜

    出差两天,程知微最惦记的除了爷爷,就是她办公桌上那盆番茄。

    周一,她比往常早了10分钟回气象局,食堂也没去,直奔办公室。

    心想着这几天又是暴晒,又是暴雨,也不知道它的小番茄被摧残成什么模样了。

    她那盆还是周叙精心养了好久换给她的,可别又给养坏了。

    这么想着,程知微上楼的脚步又快了些。

    这个点,办公室空荡荡的,其他人还没上班,哪怕已经来了的,也都到楼下饭堂用餐。

    程知微回了工位,可桌面上并不见那盆番茄的身影。

    她伸头再一看,周叙那盆也消失不见。

    程知微纳闷,这年头谁还会偷两盆果苗?

    边想着她边往外走,下楼之前,见阳台门打开,她突然想到什么,直直往阳台的方向走去。

    今天的阳光很好,丝毫未受昨天暴雨影响,程知微看到阳台地面上摆了好几盆绿植,定睛一看,那不就是她跟周叙的小番茄吗?庄瑶那棵西瓜苗跟火龙果苗也在其中。

    几日没见,叶子好像茂盛了些,翠绿了些。风一吹,所有叶子往一边倒,颇有“郁郁葱葱”之势。

    而尤婧斐,正蹲在那排果苗前,垂眸不知道在想什么。

    程知微放轻了脚步,也在她身旁蹲下,低声问:“你看什么呢?”

    尤婧斐吓得一哆嗦,扭头看她:“你走路怎么没声音?”

    “你太入神了。”程知微笑笑。

    “出差回来了?”

    “昨晚到的。”

    “广州暴雨,我看很多航班都延误停飞,以为你们改签了。”尤靖斐说完,又笑道:“你的小番茄我帮你浇水了。”

    “我都不知道,咱们办公室什么时候多了这么多瓜果。”她又道。

    这几天轮到尤靖斐播早间,起初是庄瑶一句随口的话,让她空闲时帮忙给食堂大阳台上那两盆西瓜苗火龙果苗浇水。

    尤靖斐也是有心人,浇完大阳台那两盆,见周叙跟程知微桌上的无人照顾,于是也一并浇了水。

    见今天阳光好,她又把它们齐刷刷放到办公室外的小阳台,让它们充分吸收一下阳光。

    “你的番茄,结果了。”尤婧斐道。

    程知微凑近一看,果然,两颗绿色的小果,也就小拇指头大小。

    “还没熟呢。”程知微欣喜道。

    “还是当植物好啊。”尤婧斐盯着那两颗小番茄,笑笑:“给点水,给点阳光,就能结果,人要是像植物这么简单就好了。”

    尤婧斐语气里是化不开的疲惫与伤感。

    为什么人活着这么累呢?

    工作上平平淡淡,以前没工作的时候,想要一份工作,有工作了,又嫌太稳定了,一眼望到头。

    生活更是一团糟,没结婚的时候被催婚,结了婚被催生。

    本以为结婚能堵住那些人的嘴,结果是给自己添了双倍烦恼。

    现在不仅她父母催,男方父母也在催。

    她是人,却没有人的尊严。

    出了名保守的中国父母,在生育这件事上却总能面不改色大谈特谈,放到台面上谈,放到餐桌上谈,就差半夜睡到他俩被窝里亲自指导。

    她那个名义上的丈夫,你说他不好吧,他愿意配合你做戏,不惜以走入婚姻为代价。

    可你要说他好吧,对于他父母的催生,他是一点应对方法都没有。

    只会整日同她讲:“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谁的话你都不用听,我肯定站在你这一边。”

    空有口头承诺。

    尤婧斐这心一天比一天累,实在是内耗到,要把自己磋磨死。

    “我们本身就像植物一样简单啊。”程知微将一片黄了的枯叶掐走,缓缓道:“古人不都说,天地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为什么中国人一失意就要回家种地,本质上,人只要有口粮食吃,就是生命最原始的安全感。”

    尤婧斐闻言,打了个哈欠:“不舒心就想回家种地,还有可能是因为庄稼不会让你6点就起来上班。”

    她说完,手指着眼前的番茄,对程知微道:“那等你这番茄结果了,全给我,让我这生活有点盼头。

    “让我也体会一下种田的安全感。”

    程知微看着她,咧开嘴笑:“行,你以后就是它干妈。”

    两人聊着天,见身后有脚步声,齐刷刷往外看,见是周叙经过,尤婧斐连忙叫住他:“周叙。”

    周叙闻声而来。

    “周叙,你家有韭菜苗吗?”

    周叙点头:“有啊。”

    程知微惊讶道:“你要种韭菜?”

    “是啊。”尤婧斐仰头望着天,阳光照在她妆容精致的脸上,只听到她幽幽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得找找安全感。”

    说完,她自己先笑了。

    “韭菜容易种吗周叙?”

    周叙还没答,倒是主任也走了过来,几人瞬时停止了笑闹。

    主任在那一排瓜果苗身前站定,端详了好半天:“这是番茄?真能吃?”

    周叙说:“能,再过一个月估计就能吃了。”

    主任依旧一脸困惑,又转头去看尤婧斐:“你要种韭菜?”

    “对啊。”尤婧斐点头,一本正经道:“我上班的空隙,给自己种点吃的,省得花钱买。”

    “别沉迷种韭菜,落下工作,后面要加班的。”

    “当然不会,我种韭菜就是为了补身体,随时好当牛马。”尤婧斐笑道。

    主任笑了笑,又往那排瓜果苗看了眼,随后朝程知微挥了挥手:“知微,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进了主任办公室,照例先来一杯茶。

    “这周末刚得了罐好茶叶,你试试。”主任把一小盏茶水放到她手边的茶碟上。

    程知微喝了一口,不是金骏眉。今天这茶入口汤感浓厚不青涩,清爽甘甜,味道很清新。

    她只能大概分辨出,这是绿茶。

    “主任,这是什么茶啊?”

    “六安瓜片。”主任笑笑:“好喝吧?这茶不仅可以解渴生津,还能消暑,助消化。”

    程知微闻言一笑:“挺好喝的。”

    说完,她留意到,今天的一整套茶具好像也是新的,之前那套印象中是灰褐色的陶瓷,而如今她手上这个,是白底青花瓷。

    这茶杯上的样式像极了她在博物馆看到的明清古画,远山云海,青松古亭。

    “主任,您换了一套茶具?”

    “高总送了一套青花瓷。”主任笑道:“就是我之前跟你说过的,旅游节目的赞助商。”

    程知微点了点头。

    “他发家最开始靠的就是青花瓷出口。”主任继续道:“去年开始进军电车,现在新时代汽车的话事人就是他。”

    “今晚,你跟我一块儿去他公司一趟。”

    “去他公司?”程知微还是第一次遇到上赞助商公司谈商务。

    “高总是大忙人啊。”主任笑笑:“他说去他公司谈,那就去吧。”

    程知微点了点头:“好的,我准备一下。”

    “你这次去北京,有什么收获?”主任打开电脑:“你发给我那个PPT我还没来得及看,你现在直接跟我说说。”

    程知微把这两天在尘埃街的见闻,一字一句说了出来。

    包括那些排长队的小摊,花姨对这条街命名时的感慨,哇妹跟父亲的互动。以及那些昏暗路灯下尘土飞扬的民工服,简陋破败的危楼,原大姐忧虑到精明的反转。

    主任原本波澜不惊的脸,在她一句一句的深入中,眉头越皱越深。

    程知微说完,心里直打鼓,以为又要出现变数。

    她余光去瞥眉头深锁的主任,见他缓缓喝了口茶,随后道:“能做。”

    程知微荡起的心忽地落地。

    主任又问:“后期拍摄,你需要脚本吗?或者是一个大的方向,是不是得提前定好?”

    程知微沉默片刻,犹豫道:“主任,以前我们做这类型的节目都提前订好了方向和主题点,所以呈现在镜头前的人和物,甚至地方,都是刻意规范化过的。”

    “我这次……其实想采用纪录片的方式。”

    “镜头只是观众的眼睛,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就是最真实的。”

    “所以我不要脚本,不要提前定好主题和拍摄对象,我想镜头跟着我,游荡在尘埃街,看那里的人,那里的生活,以及看那里的美食。”

    程知微说完,袁主任沉默了。

    这种沉默是不认可,程知微感觉到了。

    她摊开手心,都是汗。

    稍微一想,也就知道为什么主任不认可,这种拍摄手法激进,冒险,容易出大差错。

    只要出错,就势必要有人背锅……

    正胡思乱想,主任的话将程知微的思绪拉回。

    “这种现场拍摄,意外太多了,你能保证拍摄顺利进行吗?”主任看着程知微,一字一句道:“还有,保证了真实,但同样的也失去了趣味性。”

    “最重要的一点,原住民的担忧你也要考虑到。”

    程知微当然想到了这些,原大姐都能想到火了会不会涨房租,那么其他人势必也会这样想。

    其实要搞定这件事并不难,假如节目不火,自然没影响。可要是火了的话,那就会带动就业。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快餐的价格,很可能吸引到外面的打工群体,那么,那些留守在家的妇女可以借此机会摆摊卖饭。

    冰冷的城市,有烟火的饭菜,也是尘埃街的人们能给北京造的人气。

    这是双赢,哦不,或者说三赢。

    “主任,我还是想试一试。我不是要拍北京的尘埃街,我是要拍尘埃街的北京,是尘埃街让北京有点人情味。“

    话说出口,程知微心里大大松了口气。

    至少她大胆地为自己争取过了,接下来就看上头的意思了。

    主任没答应,也没拒绝。

    半晌,他道:“你先出去吧。”

    程知微闻言点了点头,从位子上起身,往外走。

    手按在门把上,还未出去,程知微被叫住。

    她转过身。

    “我真没想到你这么支棱。”主任笑了,感慨道。

    程知微笑了笑,又认真道:“主任,我刚进气象局,庄姐说让我做的就是民生,我自己想做的也是民生类的节目。这个机会,我就是拼命也得做好。”

    袁主任混迹职场多年,这些下属,真心想做事的,还是混子,他一眼就能看出来。

    程知微胜在初生牛犊不怕虎,刚走出象牙塔没两年,还有一颗赤子之心,还有拼劲。

    所以她一个从未学过播音专业的人能把天气预报主持人做出今天的成绩。

    私底下几个导播跟他提起过,程知微在这两年的播报中,一次过的几率是97%,这个数据,只有庄瑶这种10年老主播才能做到。

    把旅游节目交给这样一个新人,袁主任也承担了不少压力。

    但他始终相信,程知微的“稳重”“干劲”是天生的主持苗子。

    所以他力排众议,也要给她机会。

    而他,也想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看走眼。

    “我没看错人。”主任对程知微点了点头,欣慰道。

    “主任,您等第一期节目播了再夸我,要不然我压力巨大。”程知微讨巧道。

    “你不用压力大,这不是你一个人的战斗,我们都给你打辅助。”主任笑道。

    “今晚下班后跟我去一趟珠江新城,我们去会会高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