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大队食品厂
生态农场的食品加工厂并没有建在唐家村,而是建在了靠近跃进大队的位置。
那边交通更加便利,而且靠近水源更方便生产。
食品加工厂以及养猪场的扩建从1976年春天一直持续到秋末才结束,中间国家发生了几件大事儿,除了痛失几位伟大的首长外还有普天同庆的大事儿,四人倒台全国欢庆。
前进大队和向阳大队、跃进大队都没有受太大影响,他们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了生态农场上,悲伤过后便是化悲愤为力量,更加努力干活儿。
养猪场不断扩大规模,罐头生产线就正式运转起来。
77年春天,唐圆和封辰跟着卢厂长南下参加了羊城交易会,正式把生态农场和生态肉的口碑推出去。
他们第一次参加交易会不是为了借订单,而是为了宣传。
今年的交易会注定不平常,比往年更加盛大,真真的客似云来。
他们来自世界各地,生着黑白黄棕不同的皮肤,操着不同的口音,涌入羊城交易会场。
唐圆想先把华国生态农场的理念推出去,让外商们有个心里印象,不至于提起华国就是落后简陋的农村。
那不是落后简陋,那是原生态!
她和封辰亲自设计了精美的宣传页,去省印刷厂印了上千份,当然不是为了广撒网,而是只给有兴趣的客户。
有兴趣便要一份宣传册,上面有联系方式,欢迎参观、欢迎下单。
没兴趣的是不会给的,宣传册很贵的好吧。
起初拿了宣传册的外商们并没有立刻露出要下单的意思,只是感兴趣,了解一下,还有一些本身就在自家国家经营生态农场,他们是趁机来华国抢客户的。
唐圆也不着急,因为农场现在有林福龙和伊万以及省军区稳定的订单,机器和人工是每天不停的。
伊万的父亲当初收到儿子的礼物以后其实是送到专业的检测机构化验过的,他们对生态肉的各项营养物质、微量元素、农残是否超标等都进行了检测,得出结论是营养价值丰富,没有农残超标,是环保绿色食品。
伊万的父亲在一万个罐头之后又陆续下单,保持着一个季度一万个的交易量。
而去羊城交易会的外商有认识老冯的,知道老冯从华国进口了一批生态肉罐头,又看到唐圆他们的宣传册,便发电报跟老冯询问。
老冯虽然很不想有人跟他抢货源,却还是给了非常高的评价,早买早赚。
于是从77年夏天开始生态农场的电话就很忙,隔两天就有人打电话询问信息,还有人预约参观。
农场在接待了几波纯参观以后终于迎来了一位野生客户。
是霓虹来的田中社长,他和妻子一起来的,妻子也是他的秘书。
两人虽然不会说华语,但是英语很流利,所以来华国没带翻译。
唐圆和封辰亲自陪着他们参观了农场各处。
时值农历八月初,不管庄稼还是草药正处于收获季,专门负责种植的社员们忙得热火朝天的。
他们对外国人已经见惯不怪了,白皮肤的、黑皮肤的、又黑又黄的都见过。
见到田中夫妇也只是很自然地点头致意,笑着问好,然后就忙自己的。
田中尤美笑得非常温柔又标准,转首跟田中笑道:“他们虽然很忙碌,却很平和,没有急躁粗鲁的样子,让我好像回到了幼时的乡下,爷爷和爸爸他们就是这样的。”
田中点头,“前进大队农场的祥和平静的确不多见啦,现在人都浮躁起来,已经不能安贫乐道啦。”
农场的养猪场已经和后世的养猪场大体差不多,厂区路面硬化,猪圈功能细化。
饲养员给猪喂食喂水清理粪便都很方便。
专门的孵化猪圈区布置得干净又舒服,待产的母猪们哼哼着走来走去,等时间到了便趴下产崽儿。
而为了防止母猪将小猪压死或者吃掉,保育员也要及时观察,及时给母猪补充营养,一旦发现情况不对及时处理。
养猪场过去两里半便是食品厂,中间有一片果林和灌木型草药田,可以阻隔污染源的传播。
同时养猪场和唐家村住户也进行了绿化隔离,中间培育起了绿化林和果园,虽然时间尚短还没有长成,但是可以预见数年后会是一片茂密的树林。
养猪场的排泄物倒是不会污染环境,毕竟都进了沼气池发酵了。
所以虽然唐家村西南边养猪,罐头厂这边也不会有什么异味儿。
罐头厂占地十亩左右,进门就是行政楼,简单的红砖三层小楼,稍后面就是一大片L型的厂房,然后就是冷库,旁边还有一栋三层宿舍楼,是专门给知青职工和外地职工准备的。
本地单身青年家里住房紧张的也喜欢住宿舍,因为他们觉得住楼干净时髦,不比城里差。
虽然现在77年,来年会有大批知青返城,可实际上很大一部分知青要83、84年才返城。
说起来只是简单的数字,实际却是六年七年的时光。
不过前进大队的知青如今一点都不惦记回城。
回城干啥?
没工作没口粮,喝西北风呢?
在生态农场他们就是拿工资的农民工啦。
唐场长和封场长没任人唯亲,并不是只让大队社员去罐头厂工作,而是采取统一培训、公开竞赛的方法,选拔最优秀的那一批年轻人进厂。
知青虽然读过书,却也不是都能选上的。
在统一培训弥补了读书的差距之后,他们很多人根本没有社员们能干。
每个人都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都扎实肯干,谁也不偷懒不耍滑,更不干偷鸡摸狗的事儿。
罐头厂的伙食好得很!
每天都有荤腥吃的!
厂长还十天半个月给他们放两天假,让他们买厂里处理的猪下水带回城给家里人改善伙食呢。
他们都嫌弃家里人做的不如厂里做的好吃,所以宁愿集中起来在厂里食堂做好,然后分了拿回家直接热热吃。
如今家里人都夸他们下乡下得好,不像去其他地方的知青那么苦哈哈的。
当然三个大队的社员们也跟着改善伙食,他们已经不单独养猪,想吃肉就定期到农场屠宰院儿去买。
猪肉比城里便宜一毛五,猪下水、猪皮啥的就很便宜,有时候还搞活动买一送一呢。
很多社员都不买猪肉,就买下水和猪皮吃,那也喷香流油!
除了猪肉还有鸡肉、鸭肉、鸡蛋呢。
社员们每周都可以去养鸡场买三四个鸡蛋吃,价格比他们给供销社交任务的时候还便宜半分呢,也可以用粗粮和虫子换。
两位场长说了,要让社员们得到实惠,养好身体才有干劲劳动。
当然,其他大队社员也可以来买,价格就要贵一分啦。
这就是自己人的福利!
社员们特别舒坦。
有时候自己占便宜不觉得如何,一旦别人比自己贵,就感觉舒坦了。
唐圆几个陪着田中夫妻到了罐头厂,领着他们感受一圈,从入口外刷鞋,到更衣室、消毒间、车间内部等。
虽然刚过了盛夏,车间里却没有潮湿的霉味儿,也没有浓郁的消毒水味道,只有清新的草药味道。
能闻到却不会很浓,不至于侵染肉食。
尤美很喜欢这个味道:“很像我们点的香。”
唐圆笑着解释道:“这是我们大队医生翻阅古籍和数十位老中医一起研究的。”
当然没有这么夸张,就是唐中和无意中从一位老病人手里买到一本破旧的手抄医书,从里面学到几个药方。
其中一个就是制作熏香去病去邪。
尤美瞬间对香感兴趣,说要找时间和唐医生聊聊。
唐圆:“这很方便的。”
她转身对何建明道:“你去找唐医生,请他过来跟我们一起吃饭。”
如今何建明、何松涛和封怡几个知青是她跟封辰的秘书,专门负责文书等工作。
何建明把自己的笔记本交给封怡帮忙拿着,他跑去找唐中和来。
看完罐头车间,又去了熏肉车间。
唐圆和封辰在机械厂和农机厂的帮助下,在卫明琪等技术员的齐心协力下,终于研究出了冷熏工艺的设备,同时他们自己开发了抽气机,可以用来真空包装。
不算全自动,需要人工辅助。
田中对厂里收集烟熏液再进行冷熏的工艺很感兴趣,在他印象中这是首次见到,“唐场长,你们可以申请专利了。”
唐圆笑道:“只要牵扯我们独特发明和工艺的,我们有专人负责申请专利。”
这是她吹,厂里可没有专人,都是省委和市委那边负责的。
因为农场发展健康良好,地方政府给了很大的支持。
一路绿灯不说,凡有求必回应。
吃饭时候封辰和唐中和一起过来,还带了一些唐中和调配的药熏香过来,包括多年份艾草做的艾灸柱和药包,专门送给田中夫妻俩。
田中不太懂,但是尤美懂,她娘家是开美容养生馆的,她平时常去店里艾灸。
“谢谢唐医生,你们家族真是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尤美恭维唐中和。
搁以前唐中和会受宠若惊到说不出话来,但是这两年见到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夸他的人也越来越多,而他也是个上进的生怕自己给老婆和唐圆丢人,就闷头钻研医术。
虽然医术没钻研多少吧,医理却说得头头是道,还学会研究药香药油药酒啥的。
唐圆说了,他研究的这些药包、香包、药油、药酒,如果卖得好,回头也会跟政府申请上生产线。
当初办厂的时候她不要罐头厂冠名,而是用食品厂冠名就是为了扩展其他产品。
过个五年十年的,工厂还会扩大,到时候还会上健康养生产品,依托农场的动物油、草药等,还可以生产手工皂、植物萃取精华类的洗护品。
反正,慢慢来嘛。
尤美当即佩戴了一个各种香料调配的香包,香气清新淡雅,若有似无,很和她的口味。
“我们国家端午节也喜欢佩戴香包。”
吃饭间,田中和唐圆、封辰聊生意经、国外见闻和经济环境、商业倾轧等八卦,尤美就和封怡、何松涛、唐中和几个聊怎么美、怎么香。
吃完饭,尤美已经跟唐中和约单了,药油、药酒、药香都定,且数量还不小。
“我娘家有美容养生馆,正需要这些产品。”
唐中和难掩激动,原来他研究的这些真的像唐圆说的可以换钱创外汇啊!
当初唐圆跟他说这个的时候他还不敢相信。
田中夫妻在厂里住了三天。
厂里在宿舍楼专门开辟了几间套房和标间用来招待参观的外商、政府以及其他厂的工作人员,房间每天都通风,被褥也及时晾晒,有客人入住会提前熏香、更换新洗晒过的被单被套。
环境简单,服务到位。
尤美作为一个挑剔的霓虹商人却很满意,觉得比住酒店不差,更有人情味儿。
她做服务业的,喜欢人情味儿。
田中本来就对农场有好感,受妻子影响也增加了订单数额。
他和伊万一样以季度为发货时间,一下就是一年的订单。
除了常规午餐肉和红烧肉,他还特意定了不少下水罐头,黄豆猪蹄、猪肝泥、卤大肠、卤猪头肉、卤猪舌猪耳朵等。
他觉得猪肝泥可以做婴儿辅食,因为没有添加剂,健康营养卫生。
他也定了一些冷熏肉,用铝箔食品袋真空包装,不只是保质期更长也更卫生,如果是单纯的熏肉没有包装很容易被霓虹海关部门刁难退关。
这部分包装费用他自行承担。
唐圆让何松涛几个当场核算了养猪场的供肉量和所有订单的份额,如果超过罐头厂的承受力就建议田中适当减少订货量。
肉类食品不是其他,马虎不得,而且还是一口口喂大的,也不能加班儿催熟。
现在唐家村这边的养猪场有三千头猪包括一千头走地猪,向阳大队有一千一百头,跃进大队也有一千来头,都是统一配方喂养的,区别就是另外俩大队的养猪场规模小一些。
之所以没有集中养在一起,也是为了规避风险,毕竟家禽家畜这种生病容易互相传染。
虽然有五千多头猪,但是罐头厂也不能敞开了生产,因为猪大小不一样,出栏日期不统一。
寒冬早春时节,小猪容易夭折,母猪也遭罪,所以即便厂里有保温设施也会在这几个月份减少新生猪崽。
这几个月新生猪崽少,那么推几个月后出栏数量也会略少一些,而另外月份就会多一些。
田中听了频频点头,笑道:“没关系,那我们就随着养猪场的出栏量来调整订单。”
唐圆:“多谢您体谅,预祝我们合作愉快。”
吃过饭,唐圆领他们去财务跟会计对接一下。
食品厂的会计是夏晓光,她当初去了农学院,硬是在主课以外自学了英语。
去年夏天毕业分配工作,她原本可以去省进出口公司,结果被某领导的子女给顶了,把她换去一个生产型工厂做会计。
她又要从头学起。
去年正是敏感动荡的年份,那个工厂内斗严重,清算与反清算一直没消停,职工们也没法安心工作。
她觉得没前途,在和唐圆聊过以后知道生态农场发展不错就果断把工作调到这边。
从乡下往城里单位不好调,从城里单位往乡下走很容易。
没有不可替代的人,她一走盯着那个岗位的人立刻就活动关系补上。
如今她在农场食品厂做得很舒心,大家因为她是走出去又回来的知青,觉得她有良心,又同情她被人排挤到乡下来,所以对她特别照顾尊重。
她现在一个月有三十五块工资呢,比在城里还高。
而且她是厂里的正式会计,独当一面,不用被老会计耍弄的。
唐圆没嫌弃她是新人,还主动帮她联系培训,她又会学习,所以现在会计工作很熟练。
不只是对内的账目能做,对外的也不在话下。
唐圆都觉得给她35块工资太少,双语会计啊,五十五也值当了。
年底要给找借口给她涨到40的,就把她下乡的工龄也算上,说她过了考察期理所当然涨工资。
田中见小小一个乡下大队罐头厂竟然还有英语会计,真是大为震撼,直竖大拇指。
等田中夫妇离开以后,厂里继续赶订单,有单独商标要求的订单还得走省罐头厂给印刷厂下订单。
尤美的药包不是纸袋,而是用细麻布包的,这又给几个大队的妇女赚外快的机会。
而唐中和那边也要增加人手制作订单所需货品,纯手工,价格也很好看。
这个冬天,三个大队的社员们又要忙起来。
越忙大家脸上的笑容就越盛。
最初他们喜欢闲聊今年大队的工分值能有多少。
以前大队十个工分能有三毛钱就不错,年景不好甚至只有两毛七八,后来有了水稻田、沼气池,直接突破一块钱。
再后来有了养猪场、养鸡场这些,加上罐头厂,他们觉得破两块都是保守的。
当然,农场背着很多贷款债务呢,可唐场长和封场长却没有因为有债务就让社员们勒紧裤腰带不吃不喝还贷,而是不断改善大家的伙食,照旧给大家年底分红。
往年一个壮劳力一年顶破天赚一百块,还得扣掉口粮以及其他的花费,拿到手也就三十块。
一家子劳力多的能分一百块出头,劳力少的没钱分还得倒挂大队的。
现在他们在罐头厂的算下来划一个月25到三十块,这比厂里很多职工都高。
不少城里职工学徒工17块,转正也就25!
他们、前进大队、向阳大队、跃进大队的罐头厂职工,比城里工人赚的都多!
当然骄傲!
另外养猪场的饲养员也不少赚,一个月划下来也有十五到二十块了,而且他们有猪下水补贴的。
养猪场考虑卫生问题,没有设立食堂,职工们都是轮班回家吃饭或者带饭简单热热吃的,所以场里给他们猪下水补贴。
养鸡场、药田、蘑菇大棚、种田的社员也差不多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药田,多年生药材陆续收获,灌木、树木药材也开始挂果盈利,所以收入越来越多。
这些都是计入大队分红的,每个人都会获益,哪怕新出生的小孩子还有人头红利呢。
因为药田、蘑菇大棚获得成功,也向向阳大队和跃进大队推广,他们接受农场统一安排。
等过两年这些药材获利,那他们也能一起参与分红的了。
社员们个个都干劲十足,小孩子学说话就是“干活,赚钱钱!”
正当忙碌的日子,距离田中夫妻走后没八天,政府突然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
农场办公室的收音机连着外面大喇叭,直接对所有社员和知青们公布这个好消息。
播音员邱金萍激动地大声演播,“同志们、同志们,中央恢复高考啦!恢复高考啦!所有符合条件的都可以报名!”
其他大队的知青可能得担心大队干部会以出身、成分来卡他们,可前进大队不会。
唐炳德巴不得他们都去考呢,尤其夏晓光读了大学又回到罐头厂来上班,让他特别自豪自信。
前进大队就是最好的!
我们不缺人才用,你们去留随意!
外国人都隔山隔海地跑来买他们的罐头和熏肉,难道还差年轻能干的职工?
不愁的。
自打唐圆和封辰担起农场的重担以后,他和刘支书还担任着大队的干部,他还是负责带人种地干农活儿那一套,养猪场、罐头厂啥的他不掺和,唐圆说咋干他就咋干。
这会儿刘支书彻底哑火。
哦,对了,去年那四人不是倒台了么,全国上下借着他们的邪风上台的那些干部被清算的清算、下台的下台。
远的地方他不知道,就市委、县委那是有自己人的,消息灵着呢,他知道市委县委都有不少人下去。
认识的就有韩寿荣、高盛以及县委另外几个干部。
刘光明的岳父彻底荣养了,刘光明虽然没被撸光头,但是也边缘化了。
崔书记、丁尚义几个也都退了。
现在县委是谢行知说了算,新书记不掺和经济这摊子事儿。
季宏岳年纪太轻,没有升职,但是县农业局局长的位置是坐稳当了,下一步不是副县长就是往市里升。
韩寿荣、高盛、丁尚义几个也都被查了,据说查出不少财物,统统被没收,还有人坐牢去了,好像有几个太过分的被枪毙了。
对了,下面公社书记和社长也有被查、被抓、被枪毙的,罪行差不多,基本都是渎职、篡改国家政策、贪污腐败、行贿受贿、压迫百姓、凌辱知青等罪名。
罪行严重的就被枪毙了。
反正就是那些事儿,唐炳德听了几耳朵发现没有新鲜事就懒得听了。
刘支书因为这事儿又大病了一场,他是心虚有愧的,毕竟当初他配合县里压榨自己大队了。
可社员们现在过好日子,心敞亮,都没往那方面去想,主要唐炳德大度,没有带头斗他,否则他怕是不能善终呢。
刘支书拄着棍儿,颤颤巍巍地出来听大喇叭的动静。
虽然家里有收音机,可他现在也喜欢听大队和农场的喇叭,特别提神。
“老唐头儿,恢复高考啦,你不着急?”他瞅着唐炳德背着手健步如飞地过来,忍不住要酸两句。
这老东西倒是越活越年轻了,干活儿难道不累?
唐炳德笑道:“我急啥?我还能去考试咋滴?”
他又不怕知青们考大学。
刘支书:“两位场长年纪条件也合适呢。”
啊?唐炳德愣了一下,这个他倒是没想过。
在他的心目中唐圆和封辰厉害着呢,比大学生厉害,还考啥大学,他俩去教大学还差不多。
不过,要是他俩想考,那他也得支持。
他俩去考大学,又不是再也不回来,再说了大队这不是有电话嘛,他们也能随时打电话回来。
他会安排轮班24小时守着电话机的。
他得意道:“要是他俩也考大学,保不齐咱大队能考上好几个呢。”
他听唐中和说何建明何松涛还有封怡学习都不错,平时他们除了给俩厂长当秘书,还负责给社员们扫盲讲课,大家说他们虽然风格习惯不一样,但是讲得都很好。
讲课比学习更难,他们讲得好,那肯定是自己学得好呗。
唐炳德就去找唐圆。
没想到唐香也在,她是专门来找唐圆的。
唐香脸上是一种带着神秘的平静又压抑着什么的表情。
唐圆看得有点嘴角抽抽,有啥说啥,别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