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公主她无所畏忌 正文 第52章

所属书籍: 公主她无所畏忌

    第52章

    52

    翌日上午,吴皇后带着一众嫔妃公主,摆驾去了玉津园。

    这玉津园也属皇家别苑,乃皇帝和皇后亲耕和亲蚕之地,又间或各种皇家祭祀,宴射、观稼、观渔之类,因此与琼林苑这类皇家别苑不同。

    其内宫殿楼阁少,各种苑囿占多数,有农田、果林、马场,又间许多水池湖泊,还有个百兽园,里面养了许多各地进贡上来的珍奇异兽。

    由于乞巧是在晚上,元贞不想和那些妹妹们大眼对小眼,到了后就跑去骑马了。

    马是她自己的马,名叫玉狮子,元贞也有许久未和玉狮子玩耍了,骑着它在马场上跑了十几圈。

    如今天气渐渐转凉,虽正午日头还是烈,但不会让人觉得热,元贞骑马骑得很是爽快。

    骑完马,她又带着希筠绾鸢去百兽园看孔雀。

    百兽园里其实还养了大象、狮子、犀牛、老虎豹子这一类猛兽,但希筠胆子小,且观赏猛兽有诸多规矩,元贞不想下面的宫人内侍折腾,看了看孔雀和一些其他鸟儿,就回去了。

    回到宫室,洗漱打扮一番,去往宣明殿。

    此时宣明殿中,吴皇后以及一众宫妃公主们都到了。

    见元贞来了,许多人都是目光闪烁。

    无他,元贞如今打扮得是越来越素淡了。

    这种素淡并非故意往素上面打扮,而是在外人眼里,她平时总要弄些博人眼球的噱头压人一头,如今却是回归正常打扮。

    但架不住人长得好,哪怕简简单单一身宫装,发髻也是正常发髻,而不是非要梳出个别出心裁,也是傲视众人明艳端方。

    也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祟,自从知道元贞入了尚书内省,又在垂拱殿驳斥百官的事后,所有人都觉得她与其他人不一样了,似乎是超过一众公主的存在。

    当然,这只是各自心里打的官司。

    面上,吴皇后见众人都到来后,便命人摆宴用膳。

    用罢晚膳,此时外面的天已经黑了。

    吴皇后领着众人去了殿外。

    此时殿外一应物什齐备。明月高悬,银河淡淡地挂于天际,一左一右两颗星子若隐若现。

    是个上佳的好天气!

    大家都坐下后,懿慧公主主动来到正中一张红案前,拿出自己亲手绣的观音图。

    “这图我秀了有一阵了,今日算是借花献佛。”懿慧笑盈盈道。

    几个年纪大小不一的公主都围了过去,纷纷称赞懿慧绣艺精湛。

    元贞远远瞧着,确实不错。换做她,别说秀一副很复杂的图,让她秀个荷包都难。

    接下来是淑嘉、淑慎、淑安等人,甚至是九岁的永福也做了个荷包,最小的延寿打了个络子。

    只有一人还未展示自己的物件,那就是元贞。

    “十三姐,你——”

    今天淑安罕见的含蓄,竟没有出言讥讽,虽然还是她挑头说话了。

    元贞笑了笑说:“我就算了吧,都知道我手不巧,就不献丑了。”

    一时间,都是面面相觑。

    都知元贞好强,哪怕都知道她手不巧,每年为了妆点面子,她也会弄出些稀奇古怪的物件,哪怕拔不了头筹,也不会让自己垫底。

    如今倒好,竟就直接‘不献丑了’?

    一时间,场面气氛有些凝滞。

    吴皇后出来说:“好了,快去拜织女星吧。”

    这才是今晚的重头。

    供案已经摆好,其上摆了许多贡品,一众未嫁的公主排成两列,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闭目向织女乞求智巧得归我身。

    拜完织女,还有对月穿针。

    对此,元贞还是说我手不巧就不献丑了。

    因为元贞的破罐子破摔,今年的乞巧倒不如往日热闹。

    弄罢对月穿针,还有喜蛛应巧,以及饮茶吃巧果赏月之类的节目,不过元贞表示她还有事就不奉陪了,她对吴皇后说与舅家姐妹约了一起去逛乞巧市。

    若是换做别的公主,还有一番说辞,可元贞素来我行我素,公主不得擅入民间,众人皆知,独她我行我素,大家也都习惯了,吴皇后自是不好说什么,只吩咐她要带好侍卫,早去早回。

    元贞走后,本来就无趣的乞巧更是索然无味。

    年纪最小的延寿公主对母妃说,娘我也想去看乞巧市,更不用说其他年纪大一些的公主。

    都知道每逢乞巧节,民间市井中有专门的乞巧市,其内十分热闹,什么都有,但从未亲眼瞧见过。

    被女儿目含乞求艳羡看着的一众嫔妃甚是头疼,只能各种安抚,又拿等会儿放河灯做引诱,不过这里就不细说.

    元贞换了身民女装,这趟出去她打算绾鸢和希筠都不带,不过当下可不能这么表现。

    她带着希筠绾鸢及几个侍卫,先找了家酒楼,要了个雅间。让侍卫在雅间外守着,希筠绾鸢在雅间里待着,她则悄悄从侧门出去了。

    出了酒楼侧门,街对面站着一高大男子。

    正是杨变。

    杨变今日也做了些遮掩,不像平时总是一身黑,穿了件深蓝色直裰,戴着皂色软巾幞头遮住了额角的刺青。

    这一身打扮看着竟不显怪,反而给他增添了几分文质彬彬。

    他手里拿着两个面具,一个是傩面,青面獠牙的,一个是普通的兔子面具。

    元贞接过兔子面具,戴在脸上,又示意他把面具戴上。

    杨变分外没好气,但还是把面具戴上了。

    这地方离乞巧市不远,穿过几条街就到了,一路行过来,路上竟有不少人都戴着面具。

    有的是戴着玩,身边多是有家人陪伴,更多的却是一男一女或是几对男女同行时戴着面具。

    这乞巧节戴面具出行的风潮,其实也是由此引发。

    乞巧节本是女儿节,后来因牛郎织女渐渐延伸出情人相会的寓意,可当下风气再怎么开放,也少有男女会大庭广众之下夜间同行的。

    因此则用面具做以遮掩,反正谁也不认识谁,也能肆意些。

    这么多年下来,大家也都习惯了,再碰到一男一女戴着面具同行,大家也不会说什么,都是会心一笑,知道这是一对小情人出来游玩了。

    元贞戴上面具后,发现这面具做得很细心,戴上后竟不会觉得不舒适。

    因为戴着面具,颇有点做贼心虚的意味,她一路上格外关注那些戴着面具的人。

    杨变就见她今晚格外活泼,东看看西看看,经常会看着就看走了神。反正戴着面具,他也不用怕被人看见影响她什么,杨变索性一把拉住她的手。

    感觉到自己的手被人抓住,元贞挣了挣,没挣开,她也就放任了。

    不过也把注意力收回,放到杨变身上。

    “你说出来玩,玩什么?”

    杨变咳了一声:“不就是逛夜市,放河灯这些?”

    他也不懂,他也不知,还是见权简‘埋怨’说,你嫂子让我带她去乞巧市玩,都老夫老妻了,还整这一出后,才知道乞巧节快到了,这七月七竟还有这一层寓意。

    后来在权简贴心暗示下,甚至连面具都是对方替他准备的。万事俱备,他这才入宫跟她约了今日出行的事。

    见他言语匮乏,元贞不置可否。

    也难为他能想出这一招了,想不出其他精彩好玩的节目,也不怪他。

    而元贞也是第一次逛乞巧市,又见沿路这么多小娘子,其中不乏男女同行的。

    可能是有面具遮掩,大家行为都较平时放肆,她甚至看见一对小情侣,女子拉着男子的袖子轻摇,那男子模样甚是无奈。

    还有男的亦步亦趋跟在女子身后,那小娘子戴着面具,甚是洒脱,感觉都玩疯了,到处看,男子跟在后面各种追。

    这欢快热闹的氛围也感染了她,元贞道:“那还说什么,咱们赶紧进去看看。”

    咱们?

    杨变脚步顿了一下,很快便迈步追了过去.

    乞巧市与之前金明池夜市般无二致,也是什么都有,却少了许多博易瓦子,多了许多卖特色小玩意的小摊。

    有用黄蜡所制、涂上各种颜色的水鸟,诸如鸳鸯、凫雁之类,放在水面上,谓之‘水上浮’。还有用各类豆子谷物做成的‘生花盆’。

    生花盆里会放上各种泥塑小人儿,看起来十分可爱漂亮。还有卖南瓜雕和糖面果之类的又好看又能吃的小摊。

    元贞对吃食不感兴趣,倒是挑了几个水上浮,还有小巧可爱的生花盆。

    杨变主动付了钱。其实元贞自己带了银钱,除了金银锞子,还有铜钱,只是杨变愿意付就让他付了。

    元贞见他人高马大,却笨手笨脚提着几个荷叶包跟在后面,不禁莞尔一笑。

    夜市里最多的,还是卖磨喝乐的摊子。

    这磨喝乐其实也就是泥塑偶人,泥做的娃娃,却涂了各种鲜艳的颜色。算是七月七特色小玩意儿。

    大部分是泥的,少部分是木制或者瓷做的。

    元贞见有一摊子卖瓷做的磨喝乐,大概是较泥人贵上许多,摊子前没什么人。

    她走过去看,见摊子上不光有许多小人儿,还有许多小动物。

    瓷做的看着就精致些,且光滑,色彩也极好,而且许多小人都不一样,少有重复的样式。

    “娘子可是要卖?这可是咱独家的手艺。”摊主见有人来看,忙上前招呼。

    元贞拿起一个,在掌中摩挲看着。

    “老丈是做瓷器出身的吧?”

    “娘子倒是好眼光,不过做瓷器出身的不是我,是我爹,以前可是官窑的匠人。不过你放心,我的手艺可全传承他老人家。这种瓷人不掉色,易于保存,只要不摔碎了,便是放上几十年也不会脱色。”

    元贞拿起一个看看,又放下拿起另一个,又看看摊子四周。

    “老丈这没有配套的小衣裳卖吗?”

    老汉‘嗬’了一声,道:“看样子娘子也是贵家出身,这瓷人倒是有,配套的小衣却是没有的。”

    虽是磨喝乐,不同人家也有不同人家的玩法,普通人家多是买来把玩或是当摆件看,可富贵人家玩的方法就多了。

    很多贵女会把磨喝乐的小人儿当娃娃玩,为了打扮小人儿,还会给小人做各种各样的小衣裳换着穿。或是用木雕做个房子,做个漂亮的摆盒什么的,把小人儿放进去,又好看又精致。

    元贞也有过几个磨喝乐,乃内造宫廷所制,有木制的,有泥制的,还有一个象牙所制的,搭配的衣裳自然美轮美奂。

    不过她平时忙,忙着读书写字作画插花都不够,哪能去玩这种小玩意。此番她也是顺口一句,没想到这老汉竟所知不少。

    这时,杨变走了上来。

    “喜欢?那就买。”

    说着,他便掏出钱来,让老汉包起来。

    老汉忙道:“还没挑好呢。”

    元贞对杨变说:“你帮我挑挑?”

    说着,她自己也挑了起来。

    杨变帮她挑,看了一圈,只看见有个娃娃像她。

    肯定不如她美,但白白嫩嫩很像。

    “这个如何?”

    元贞接过来看——是个歪坐在荷叶里的胖童子。看模样打扮,还有额间红点,是个女娃娃。

    荷叶的翠绿,衬得娃娃格外白嫩,十分很可爱。

    她问老汉:“有没有一对的?”

    这种娃娃一般都是一男一女,成双成对的。

    “有有有。”

    老汉忙拿起另一个男娃娃递过来,差不多的样子造型,只衣着打扮是男童,正好是一对儿。

    “你看这娃娃像不像你?”

    杨变瞅瞅那白嫩娃娃,再瞅瞅她。

    他幼时可没有这么白嫩,用他娘的话来说,成日里在泥坑里打滚,脏死了。

    这话肯定不会告诉她,于是杨变如实道:“我觉得像你。”

    像她?

    元贞瞅瞅那胖胖的女娃娃,越看越觉得眼熟,是啊怎么之前没有发现?她甚至有点怀疑他是不是见过她幼年的样子。

    正要说换一个,这时杨变已经把娃娃拿过来,让老汉找东西包起来,还特意交代要包实一点,免得摔了。

    包到一半时,杨变又改变主意了,让老汉分开来包。

    老汉似乎看出他在想什么,道:“这东西可不能分开,就要成双成对寓意才好。”还用眼神示意杨变去看摊上。

    杨变顺着他的目光,果然看到另一对一模一样的,找到后他又巡睃摊子其他处,看有没有相同样式的。

    “没了没了,这模样的就这么两对儿。”老汉忙道。

    杨变质疑:“真没了?”

    “真没了,当初就只烧了这么两对。”

    杨变也没说什么,接过包好的两对娃娃,从身上套出一块银锭子,丢给老汉。

    “足够买下了,以后同样的娃娃不要再做再卖了。若是有违,我保证你这摊子在上京城里摆不下去。”

    老汉捂着银子,连道:“再也不做不卖了。”.

    两人离开这处摊子。

    元贞低声说:“何必威胁他一句,他既收了银子,必然要忠人之事。”

    提着娃娃的杨变心情甚好:“你不了解这些底层小商贩,坏心没有,但为了赚钱,顺口扯些小谎都是家常便饭,我也是以防万一。”

    “就这么喜欢这娃娃?”

    甚至不惜花钱收买,买了还不放心威胁人一通。

    “我喜欢那个胖的,女娃娃。”

    元贞瞪他,幸亏面上有面具,遮掩了她此时的脸色。

    “怎么了?”杨变不解道。

    “没什么。”元贞赶紧装得若无其事。

    “你反应这么大,该不会是你小时候就是胖胖的?”

    还算杨变不笨,反应过来了。

    “你才胖!”元贞哼哼了一句,装作被不远处一个摊子吸引走开了。

    杨变失笑一声,忙追了过去.

    等夜市走到尽头,刚好就到了一处河边。

    此乃京河和蔡河交汇之处,上京城内四水贯城,水系还算发达。

    此时河边聚集了很多人,多是一些年轻女子,还有伴随着她们同来的父兄。临着附近还有许多卖河灯蜡烛之类的摊贩。

    河灯样式极多,颜色各异,主要是以荷花灯为主。

    还有借用纸笔的小摊,只用付上两文钱,就能得到一截纸条,可以在上面写上心愿。

    元贞来买河灯时,被摊主推荐可以在纸上写上愿望。

    她倒觉得没什么,写就写吧,可等她拿到纸笔后,杨变那厮竟仗着个子高,偷看她写的字。

    “你不准偷看。”

    “我没偷看。”

    别以为他仗着面具遮脸,她就看不到他脸上的心虚。

    元贞换了个背人的方向,匆匆写下几个字,并把纸条卷好塞进河灯里。这边杨变见她不给自己看,也找摊主要了纸笔写了张小纸条,塞进河灯里。

    提着河灯往河边走时,元贞好奇道:“你写了什么愿望?”

    杨变提着河灯,往她面前抻了抻。

    “你给我看,我就给你看。”

    元贞怀疑他是故意的,就为了想看她写了什么,所以故意做得这副模样,就是想引起她的好奇心,以此来达到互看的目的。

    “我才不好奇你写了什么。”

    杨变轻哼一声,心里懊恼自己的阴谋没有达成。

    很快就到水边。

    见正中间人多,杨变牵着元贞往前走了一段路,来到一个人稍微少点的空地。

    “你放吧。”

    “一起吧。”

    两人把河灯放进水里,看着河灯顺着水流往前流去。

    河道上水流缓慢,也不知到底放了多少河灯,只见得水面上全是火光点点,照亮着小小的河灯在水中流淌。

    元贞蹲在那,静静看着。

    杨变也没动。

    过了一会儿,两人站起来,相视而笑。

    “你还想玩什么?”

    “不知道,再看看吧。”她现在还不想回去。

    两人转身往回走,正巧对面有一对男女走过来。两人手里也是各提着一盏河灯,那男子手中也提了不少纸包。

    双方正好走了对面。

    元贞本是下意识将目光落在那男子手里的大包小包上,下一刻又擡目去看对方面具,又去看那女子的面具。

    就这么巧?

    竟同样都是傩面具和兔子面具,兔子面具也就罢,烂大街的,可这傩面具却并非如此,关键还能这么巧买到完全一模一样的?

    对面二人也在看他们,两两相望。

    突然,杨变道:“你怎么也来了?”

    对面那男子声音懒洋洋的:“你不也在这。”

    竟是个熟人.

    经过一番杨变的介绍,元贞才知这对男女竟是权简和他的妻子裴氏。

    好吧,如今终于解疑了。

    她就说他这般性格,竟能想到拿面具来说服她出来逛夜市,原来竟是有高人出谋划策。

    由于杨变没说元贞身份,权简自不会主动招呼,只是对元贞点了点头。

    “那你们继续玩吧,我陪你嫂子放河灯。”他匆匆找了个借口,就带着妻子匆匆走了。

    似乎也感到一丝尴尬,杨变声音低低道:“我哪里懂得这些,又不像他成日勾栏听曲,懂得不少哄女人的手段,就听他说的带你来逛夜市,面具也是他准备的。”

    元贞失笑:“你这般漏兄弟的底儿,不怕被人知道?”

    “不怕!”杨变说得咬牙切齿。

    见她高兴,他也高兴,正自得今晚算是做对了,谁知道幕后‘高人’出现了,关键这‘高人’准备东西都不走心,竟然买两对一模一样的面具,闹得这番尴尬。

    元贞倒不以为然:“走吧,咱们找个人少的地方逛逛,逛一会儿,你再送我回去。”

    为了好好逛一会儿,杨变把手里大包小包寄放在一处店家,付了钱约好等会儿来拿,就带着元贞走了。

    也没去远处,就在临着河边走。

    这河道两侧也不都是临着民居,也有几处小树林,平时百姓用来乘凉垂钓什么的。此时这地方时不时就能看见一对小情人走来,不过大家都不约而同避开人走,倒不会撞上尴尬。

    元贞正后悔就不该跟他来这地方,他带她来这是想干什么?这钻小树林是不是也是权简教他的?

    突然人就被抱住了。

    面具被推去头顶上,借着四下无人,又夜黑风高,他吻得格外炽烈缠绵。

    硬是抱着元贞亲了好一会儿,才依依不舍啃着她的嘴唇,质问她:“你到底什么时候嫁我?”

    元贞平缓着呼吸,含糊道:“不是说好了一年后吗?”

    “是十个月零二十八天!”

    还有零有整?他是数着天数过的吗?

    又反应过来,竟过去一个多月了。

    元贞还在寻思时间过得真快,距离梦里那个节点越来越近了,这边杨变又说话了。

    “我总觉得你在骗我。”

    黑暗给了他无限勇气,也是黑灯瞎火的,就算今晚有月有星辰满天,但因有树荫的存在,也没有那么明亮,杨变索性就甩开什么面子脸皮都不要了。

    “你快跟我说,是不是在骗我?”

    “我骗你作甚?”

    元贞被他勒得有些不舒服,挣扎了一下。

    换来的是他更紧密的拥抱,以及更猛烈的亲吻。

    只一会儿,她就头昏脑涨,只能倒在他胸前喘气。

    “我想亲近你,可总是找不到机会。”

    “想见你一面都难!”

    “你快跟我说,到底什么时候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