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软玉温香 正文 第四十七章 立他为太子

所属书籍: 软玉温香

    吕钦在礼部尚书这位置上呆了好些时候,先帝宝元十八年,陈知璟参加省试,那时吕钦便是主考官,当得陈知璟一句“恩师”。

    然而吕钦刚愎自用,寒门科举出身,心觉入仕唯贡举一路,瞧不上那些受家族荫庇补进官员。

    要知京师世家盘根错节,享“恩荫”者不计其数,纵然国公府,陈知瑞未罢官前那位子也是荫补得来。

    这荫庇制乃祖宗家法,实施数百年,纵然要废除,岂是一日之功。如吕钦这般激进,更是不妥。

    朝中除新晋官员,对吕钦不满者大有人在,唯碍着官家对其恩宠不敢发话。

    后天成九年,进士中一人与吕钦乃同乡,蜀州人士,这书生早早打听过吕钦,为讨好他特意带着蜀州的明月峡茶入京孝敬于他。

    怎料这明月峡茶却叫人大做文章,道吕钦任人唯亲,徇私舞弊,生生因此丢了官。

    只是谁也摸不透帝王的心思,吕钦下台后,最受官家宠信的陆绪,同样也是寒门学子出身,且给正和帝递过折子,论冗官之成因,变革之心昭昭。

    陈知璟作揖,未接他的话,道:“大人可是有事嘱咐?”

    南郊祭天历年皆有先例,依着章程行事便是,虽交给礼部来管,却不用多操心。

    吕钦一愣,笑了笑:“无事,式之自忙去。”

    不论旁的,吕钦私下极为欣赏陈知璟,心觉他出生簪缨世族,却未靠祖上荫庇,十九岁便金榜题名,是个难得的人才。

    陈知璟应声退下。

    官家在这时候下旨令大皇子同祭,朝中众臣猜测许是要立太子了。毕竟赵升为嫡为长,在外更是素有贤名,立他是理所应当。

    八月初一,大皇子赵升与二皇子赵晋去仁明殿请安。

    陈姝元给二人赐了座,看向端坐在殿内的赵升和赵晋,赵升由正和帝亲自教养着长大,一言一行像极赵慎,连容貌与他都有四五分相似。

    而坐在他身旁的赵晋,幼时瞧着更像自己些。不过他这两年在侍卫马军司呆着,脸晒得黝黑,要不是每月能见着,陈姝元都不大认得出这儿子。

    她不由走神了瞬,还是赵升在下头轻唤了声:“娘娘。”

    陈姝元这才与他笑了笑道:“晟哥儿你也不管着点二郎,你看他在外头把自己折腾成什么样,以后哪家娘子能看得中他。”

    赵升轻笑道:“娘娘,我可管不住他,连爹爹都拿他没辙,说他这性子不知像了谁。”

    赵晋性子跳脱,打小就爱跟在赵升后头,就连赵升十五岁时出阁,他也吵着要一起。正和帝让他闹得没法,只得随他去。

    “娘娘,兄长!”赵晋在一旁听着出声道,“我可还坐在这儿。”

    话刚落,母子三人皆笑了。

    菱月站在陈姝元身侧帮她扇着风,她还记得圣人娘娘在闺中时,因是府里头一个孩子,老国公最是宠她,圣人性子与京中贵女都不大样,可叫老夫人操碎了心。

    后来圣人嫁给官家,这些年越发平和,都道圣人贤良淑德,为天下女子表率。也是大皇子他们说起,菱月才想起这么一茬。

    那时圣人领自己爬过墙头,还把脚给扭了,如今说出去哪个敢信。

    陈姝元不知想起什么,又说道:“升哥儿,我这儿倒有件小事嘱你去办。这两日殿中桃花香饼快燃尽了,你去鲁国公府上问问可还有今年摘下的桃花,我闲着无事,想亲做些。”

    赵升一愣,这等小事娘娘嘱个宫人去办就是了,为何特意让他去舅父府上走这么遭。

    不过他与陈姝元素来亲近,想了想躬身应诺。

    “娘娘也要注意着身子才行,瞧着似有些消瘦了。”赵晋在旁道。

    陈姝元抿了口茶,笑道:“天热,我这殿里也不敢多用冰,难免要瘦些,你们弟弟都受不住,每日来我这点卯就等不及往他自己屋子跑。”

    “三郎人呢,怎不见他?”

    陈姝元淡淡道:“在后面练大字,刚让我罚了。”

    “三郎竟惹得娘娘生气?”赵晋吃了一惊。

    陈姝元不愿多提,赵晋与赵升对看眼,并没有再追问。

    她未留他们在宫中用膳,又与他们说了几句,便放他们离去。

    倒是隔了片刻,郭忠自外头进来问道:“娘娘,该用膳了,三皇子那儿,奴婢是否让人送膳过去?”

    “饿他两顿也无妨,他这般口无遮拦迟早要闯出大祸。”陈姝元皱了皱眉,“还有他身边宫人,细细筛一遍,看谁在他跟前胡乱说过话。”

    赵慎宠赵晞,倒将他宠得不知天高地厚,直道张贵妃腹中骨肉不是他弟/妹。

    陈姝元揉了揉眉心,菱月忙搁了扇去帮她。

    郭忠领命退下。

    陈姝元坐在那处,许久后忽开口与菱月道:“菱月,我那避子汤,且帮我停了罢。”

    菱月微怔,应道:“是。”

    晚些时候正和帝来她殿中,问了陈姝元同样的话:“元娘,怎不见晞哥儿?”

    陈姝元笑道:“官家,他这两日学业多有怠慢,让我拘在屋中了。”

    “晞哥儿年纪尚小,一时贪玩是有,不过也当教教。”正和帝点头并未起疑心。

    正和帝有几日未来仁明殿,上回来还是十五的时候,不巧陈姝元小日子来了不能伺候,他人倒也没走,搂着她便睡下。

    而今日怀里这妇人摘去头上冠饰,正枕着赵慎胳膊阖眼打盹儿。正和帝只觉方才酣畅淋漓,半边身子都要酥了。

    她这般热情,纵然仙家也招架不住,何况天子也只是凡人。

    赵慎低头看着陈姝元面上红晕,轻轻将她面上碎发拂去,唯恐惊扰了她。倒像回到十七八年前,两人刚成婚,如蜜里调油似的,自己整日往她房里钻。

    因此这婚后没多久,她就怀了升哥儿。

    “元娘?”他唤了她声。

    陈姝元睡眼惺忪,昏沉应了他句:“嗯?”

    赵慎贴着她的鬓发轻声道:“我想着,明年升哥儿已十八,也要成婚,不若等他二月里迎过王妃,我下旨立他为太子如何?”

    这么大的事,也不知是陈姝元太困乏了,还是怎的,她在他怀里只“嗯”声,道:“此事官家决断便好。”

    赵慎笑了下:“睡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