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尚公主 正文 第152章

所属书籍: 尚公主

    九月底,海氏一族迁回长安。

    海氏一族有年轻子弟准备参加明年的科考,不知是出于对考官的敬重,还是对公主的愧疚,海家派人登了丹阳长公主府门三次,各自拜访公主和言尚二人。

    言尚对于海氏子弟要参加明年科考,是支持的。他温文有礼,谦逊安抚海氏,海氏见了这位考功郎一次,就私下研究这位郎君的为人——得出经验,此人性温和,好欺负,是一个突破口。

    与之相反的就是他的夫人暮晚摇了。暮晚摇也不说记恨当初海氏有谋杀皇子的嫌疑,只是她的态度模棱两可,让海氏捉摸不透。

    海氏这一次回长安,自是要好好经营。不光与世家、寒门们各自交好,十月的时候,海氏送了自家幼女进宫为妃。

    暮晚摇紧接着,就给皇帝的后宫选了几个美人送进去,如同比赛一般。

    而身在皇宫深宫中的皇帝,被这些臣子们闹得一个头两个大。深夜时分,他坐在御书房,对着批不完的奏折唉声叹气。

    皇帝手撑额,对着城郊外一亩良田的处置权拿不定主意:

    世家有人想要这块地,他们给皇帝进贡了百年珊瑚树一株,皇帝拿去讨好后宫新来的美人,于是随手一批,同意了。

    然而紧接着这地闹出了官司,据说刘文吉手下的一个小太监早就买了这地,却被那一家得了皇帝御批的世家打了一顿。于是刘文吉来告状了。

    断案的刑部人员,又出身世家,内宦团觉得不公。可是大理寺又被把持在内宦手中,若是大理寺断案,世家觉得不公。

    小小一桩案子闹到皇帝的案头,牵扯的哪是什么地,而是皇帝偏向世家还是内宦。两方虎视眈眈盯着皇帝,皇帝左右为难,下不定决心。他对着这案子盯着半个时辰,终是侧头,问小内宦:“言素臣请假回来了么?”

    小内宦低头:“昨日刚回中书省签字。”

    皇帝立刻大松口气,把笔一丢:“那这案子打回中书省,让言素臣办吧。让他办好这事,若再有不服,朕为他们调解便是。”

    立在殿外等着皇帝批字的刘相公都等了半个时辰了,没想到等到了这个结果。刘相公看皇帝根本没批多少奏折,还把难断的事情重新推回中书省,尤其是推给言尚……刘相公冷笑一声,不顾内宦的阻拦,闯入内阁。

    他虽年老,却精神矍铄,肃穆庄严。皇帝才偷个懒,就遇上宰相闯进来,他不敢不尊重这些父皇给他留下的元老老臣,连忙喝退内宦们,让人给相公备座。

    刘相公见皇帝这态度,脸色稍微缓和一下,说道:“陛下理政已经近三月,这般事务该能做得了主。士人与内宦的争斗,陛下不能不表态。臣将奏折拿给陛下,陛下又推回来,难道打算一直推下去么?”

    皇帝耍个赖:“不是有言素臣嘛。朕听说言素臣是相公您的小弟子,您应该相信他的能力。”

    刘相公忍怒:“他身处中书省,兼任吏部郎中,再多管管一个弘文馆,顶多再以奉车都尉的身份管管皇宫守卫……这断案的事情,怎能轮的上他来?”

    皇帝讪讪道:“那给言素臣一个京兆尹的官位不就好了。”

    刘相公语气严厉:“新任京兆尹是皇室子弟,任职不过三月陛下就要罢人官,让世人如何想,让皇室子弟如何想?陛下到底是将寒门推上去,还是将言素臣推上去?他不过是一个臣子,身兼数职已是极限,陛下难道要将所有的事都推给他来做决定么?”

    皇帝被训得也有些不悦了。

    他道:“朕这般做也是有道理的。世家和内宦相争,让寒门领头人调解他们之间的事,很有道理啊。”

    刘相公看着这和稀泥一样的皇帝,半晌道:“陛下是舍不得处置内宦们么?陛下只看到世家要地,却看不到内宦的跋扈。那刘文吉仗着陛下的恩宠横行霸道,在朝上无人看在眼中,一个内宦的品阶和我等大臣算到一起……这到底谁听谁的?”

    皇帝道:“刘文吉是父皇留给朕的,是忠义之士。他待朕,如同家人一般,相公您多虑了。”

    刘相公:“……”

    刘相公终是辩不过皇帝,皇帝一心耍赖,不肯处理内宦和士人间的矛盾,他能如何?刘相公心忧刘文吉势力坐大,架空皇帝,偏偏皇帝依赖刘文吉给他找乐……

    刘相公终于走了,皇帝松口气,摸摸额上的汗。这些大臣们一个个都不好对付,但是他们当自己傻的么?自己要是处置了刘文吉,那这些大臣就会蹬鼻子上脸,要求更多的……什么内宦乱政,没有根的东西,能乱什么?

    小内宦在皇帝身边弓着身,小声:“陛下,刘公公今夜给您安排了华清池……”

    皇帝摆手,心痒痒道:“丹阳前日送进来的那个娘子,一把好嗓子,咱们今夜去看看。”

    小内宦有听刘文吉的嘱咐,不愿长公主坐大,于是笑:“海娘子那边也托人来请……”

    皇帝一下子失去了兴致,觉得自己被人互相拉扯,谁都利用自己。皇帝半晌道:“算了,今夜去皇后那里吧。”

    小内宦将御书房中的事告诉刘文吉,刘文吉听刘相公如何贬斥自己、怂恿皇帝打压内宦,刘文吉不禁嗤笑,低骂:“老匹夫。都要致仕了还不安分。”

    内宦报道:“近日世家经常在北里设宴,请言二郎赴宴。”

    刘文吉眯眼,心里也浮起一丝忧虑。言尚有和刘相公的师徒情分,刘相公致仕后,弟子学生之类的人才资源,刘相公很可能全都留给言尚。而如今朝中上蹿下跳、约人一同讨伐内宦的刘公,是刘相公的儿子。

    刘文吉真担心世家和寒门联手啊。

    但是言尚会与自己联手,对付他老师为代表的世家么?

    刘文吉踟蹰,吩咐人:“明日在北里设宴,说我请言二郎吃饭,看他来不来。”

    言尚若是不来,刘文吉就打算和世家联手,先斗倒言尚了。

    皇帝如今用言尚用得这般顺手,刘文吉心有危机感,怕言尚在皇帝面前进言讨伐内宦后、皇帝会听进去……若是言尚不肯合作,那己方只能先下手为强——

    言尚没有赴刘文吉的宴。他如今身份,做什么都有人盯着。世家已经派人找了他许多次,他即便代表寒门,但更是士人身份。他若和炙手可热的大内宦走到一起,整个士人阶级都要因此多想。

    何况言尚最近身体不太好,皇帝又堆了许多事给他。刘相公将言尚叫过去,说皇帝让言尚处理世家和内宦因为良田起的纠纷时,言尚轻轻一叹,也是忙得太久,有些疲累了。

    言尚苦笑:“我如今整日一堆事,陛下还继续往我身上压事。这桩案子我不能再接了,再接的话,我恐怕连睡觉的时间都要没了。”

    刘相公看着自己这个学生如今清隽瘦极的样子,想到当初言二郎刚入长安,何等风流之态,而今却清泠泠,惨淡如濛濛月光,让人心里泛酸。若这是自家孩子,刘相公一定要把人留在家里日日喂饭喂药,让人彻底恢复健康了再说。

    可惜言尚是同平章事,位同宰相。皇帝要重用他,谁也拦不住。

    刘相公也是一叹,心烦意乱地挥挥手:“罢了,你好好养养身子,我替你跟陛下说情,让其他人来办此案。”

    言尚顿一下,说:“恐怕我不接,陛下又有微词。”

    刘相公:“那你也要惜命。公主殿下几次派人来求我给你少安排点儿事……素臣,你年纪轻轻,有大好前程,何必这般拼命?”

    言尚听说暮晚摇专程找过自己老师相求,心里便是又感动,又赧然。

    他说:“我也想休息……待这段时间过了,我可能要请个长假。”

    刘相公闻言高兴,说自己定会批假条。然二人虽然这般说,刘相公却不知道言尚能休息的时候,到底是何时。三家势力斗得这般厉害,言尚若是倒下,其余两股势力定会摧残。

    言尚不能倒。

    言尚与老师说了些闲话,听说刘若竹和她夫君在河西如何走访民间找古籍,他听了也高兴,说回去会给刘若竹小师侄回信。刘相公再说那对小夫妻近日打算备孕了,便打趣言尚:“你与殿下年纪也不小了,可以考虑生个孩子了。”

    言尚闻言笑:“我与殿下都很忙,恐怕没时间生孩子。”

    刘相公叹息,他想说应该让暮晚摇不要再理政了,好好在家生孩子才是正道。刘相公从来不认同一个公主如此参政,只是皇帝们没表示,他也不多说。但是考虑到言尚如今身上的压力……若是没有丹阳长公主帮他,言尚会倒下得更快吧?

    言尚向刘相公告退,说要去吏部看一看。他身上还挂着吏部的职务,还是格外重要的考功郎,不能不去。

    刘相公放人走,却是看着言尚修长如竹的背影,忽然有感而发道:“素臣,你说,是天下昏昏而陛下不昏的好,还是陛下昏昏而天下不昏的好?”

    言尚回头,望向他老师沧桑疲惫的眼睛。

    天下昏昏而陛下不昏,是说先帝;陛下昏昏而天下不昏,是说如今的天子。

    言尚半晌道:“总是希望世间清明,无人昏沉才是。”

    刘相公失笑,不再说话。他坐在中书省政事堂的大厅,大袖拂地,两鬓斑白。他久久凝视着言尚的背影离开政事堂,看着日暮西落,红霞铺天。

    他已年老,已无力扶持山河重振大魏,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厦倾倒……——

    言尚没有接皇帝安排给他的处理世家与内宦之间的矛盾,当晚,皇帝就写了一封书,将言尚大骂一通。

    皇帝气急败坏,说言尚不将他放在眼中,刚愎自用,目中无君……

    当夜公主府上,暮晚摇已经让言尚去睡了,她自己拆开这封书,将皇帝的痛骂从头扫一眼,不禁冷笑。暮晚摇轻描淡写地将信纸折好,吩咐自己的人,说让宫中自己送去的美人,多在皇帝面前吹些耳旁风。

    暮晚摇回过身,便见到梧桐树影下,廊头空寂,言尚披衣而站。

    他向她伸手,目光看着她手中的信纸。

    暮晚摇面无表情,将信纸往身后一藏。

    言尚不禁失笑:“这有什么好藏的?”

    暮晚摇:“是骂你的话,我不想你看到。”

    言尚:“我又不是没有被陛下骂过,你放心,我不至于承受不了。我只是想看看书中有没有其他嘱咐,被错过。”

    暮晚摇盯着他两瞬,看他态度坚决,只好让步。她与言尚一同坐在廊下的台阶上看信,她手抱着他的手臂,观察他的神情。见他看完书后,目色有些黯淡,暮晚摇咬唇。

    暮晚摇:“你不要理他,他巴不得你能替他办了所有事。他巴不得我们帮他把该做的事都做了,他只用当皇帝享乐就好了……哪有那么好的事?”

    她毛茸茸的头往他颈间拱,人往他怀里埋,娇声又霸道:“言二哥哥,我冷了,抱抱我!”

    言尚莞尔,他虚搂着她,低声说自己没有伤心,她不必如此。二人这般闹着时,前堂来了人,陛下新的书信又送来了——

    信中勉励言尚好好做事,说皇帝依然信任他。皇帝还要言尚夫妻明日进宫用午膳,说许久没和他们夫妻一起吃过饭。

    言尚和暮晚摇望着前后两封态度相反的信,都有些无言——

    十月中,下了初雪。

    朝中争斗愈发厉害时,赵御史家中那位正在与洛阳韦氏家中商议婚事的小女儿,赵灵妃出了府门。

    赵灵妃在一酒肆中见到了早已等着自己的贵客,她弹掉身上的雪花,掩饰自己一身的不羁,作出小女儿的态度,恭敬地向对面的青年行礼。

    对面青年面容和善,眼神有些冷,眉眼间和韦七郎韦树有五六分相似。正是韦树的大哥,韦楷。

    如今韦树已是礼部郎中,为从五品上的官职。而当年韦树进长安时就已经是从五品官职的韦家大郎韦楷,如今还是秘书丞,竟和自己昔日瞧不上的七弟同样官阶。

    韦楷对赵灵妃点头,让人坐下,寒暄两句后,说起正事:“自巨源出使归来,家中看出他的本事,便极力栽培他。我这般年纪,熬了十年熬到从五品,巨源却刚刚弱冠,便是从五品的大官。他当日更是状元郎……是我们家一直小看了巨源啊。

    “如今栽培他,希望也为时不晚。”

    赵灵妃面露笑容,让她故意装出的乖巧消失几分,露出她本来的活泼样子来。

    她忍着快活道:“巨源哥就是很厉害的。”

    韦楷颔首。

    韦楷望着她年轻娇美的脸蛋,缓缓说:“巨源哪里都好,只有婚事不妥。身为世家出身的优秀子弟,受家族栽培,受士人期望,若是和内宦一方的人联姻,你想世人会如何看待巨源?”

    赵灵妃微怔。她眼眸缩一些,有些躲闪地看向外面的飞雪。

    韦楷却紧盯她不放:“你们赵家早早投靠刘文吉,成为内宦走狗。刘文吉一心要与世家联姻,世家中已有人松动,但是无论是谁松动,这个松动的人,都不应当是巨源。巨源前途大好,年轻有为,他二十及冠就是礼部郎中,世人有几个在他这般年纪能做到这一步?

    “他当成为世家领袖,士人领袖。他不应当和赵家联姻,和内宦势力结亲!士人是一定和内宦两立的,即使现在双方合作,日后也一定会闹翻……你让巨源何去何从?”

    赵灵妃怔怔看着他。

    韦楷缓和语气:“我知道出使那几年,你与巨源性命相托,已然生情。巨源要求娶你,我本不该多说什么。他是我家庶子,他地位越高,反而越不利于我。但同是一族人,又是长兄,我不得不为家中弟弟的前途考虑。

    “就算今日欢喜,日后也是为敌。巨源若仍是当日的巨源,韦家牺牲他的婚姻,自是无所谓。可他已然不是当日巨源,他的婚姻,也不能再沦为家族的牺牲品。

    “赵女郎……你年纪轻轻,父亲如今投靠内宦,权倾朝野。你不愁嫁,不愁婚,你就放过我们韦家,放过巨源吧!

    “言尽于此,还望你念在你与巨源的情意上,给他前程,莫误了他!”

    韦楷说完,起身便要走。

    赵灵妃站起来,声音抬高:“韦家大哥,你与我说这些,不怕巨源哥知道了,生气么?”

    韦楷抬眸,回首。他淡声:“我是韦家大郎,一族弟弟,我都要庇护,都要管。韦家兴盛不在我,但衰亡必有我的缘故。我虽不喜他,但毕竟是他长兄。我已做了我该做的事,你们若执意在一起,你若执意毁他前程……我也无法。

    “赵女郎自己看着办吧。”

    赵灵妃颤声:“可是我阿父如何行事,难道我能管得了么?可是我阿父投靠谁,就代表我投靠谁么?我阿父只是投靠内宦,他也不是什么大奸臣,为祸一方……”

    韦楷:“你身为赵御史的女儿,你们天然立场捆绑。难道你要和自己的父亲决裂么?决裂了你又何去何从,哪有归处?赵娘子,我等世家子弟,本就身不由己。情与爱都很好,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我亦很感动,但是回到现实……对不起,我仍想拆散你们。

    “若是情能自禁,那就请女郎你自禁。若是不能自禁,那就做好准备——毁巨源前程吧。

    “随你选择。”

    赵灵妃呆呆地看着韦家大哥撑了伞下楼,她伏在窗口,看着出了楼的青年坐上马车,马车的车轮子陷入雪地中,又花了车夫很多功夫,车马才催动。韦楷掀开车帘,叹息地抬头看赵灵妃一眼。

    赵灵妃趴在窗口,双目迷离。她看到韦楷,就好像看到了韦树一般。那般清冷的、干净的……冰心玉湖一样的郎君。

    但是她捂脸而泣,开始恨许多人。如果他们还在出使就好了,如果他们没有回来长安就好了……当日塞外孤胡国中,正使开玩笑地说为二人做媒时,如果那时候能点头,就太好了。

    她开始讨厌长安。

    开始想念塞外融融月色,想念那一望无尽的沙漠,想念那些整日奔波、生死无望、却性命相依的日子。

    她想念那时候的韦树——

    十一月,赵灵妃以死相逼,拒了韦家的婚。

    赵御史破口大骂,韦树来找她谈话,她却闭门不见。然韦树堵了几次门,赵灵妃显然也躲不了几日。

    而言尚寻到机会,又歇了几日。只是这一次歇息的时候,有一家新建的园林要人题字,对方便拜托找来了言尚。言尚自愧,说自己学问不好,字也不好,就不用题字浪费了。

    然而同平章事的题字,对方坚持其珍贵,整日送礼,来公主府求,让言尚题字。

    言尚推脱不得,又有暮晚摇觉得好玩,怂恿他去题字,他就答应了。

    但是言尚题字后的第三日,海氏一族的一位海三郎,就也被这家主人请题字。海三郎要参加明年的科考,年方十六,有神童之称。少年不知天高地厚,人家要他题字,他就满心傲气地题了。

    海三郎才华横溢,一笔字龙飞凤舞,使人观之惊艳。

    主人见才心喜,当即将海三郎的字摆在了园林入口的第一道门,将原来言尚题的字往入门的第二道墙壁处移后。

    于是长安便津津乐道,人人都说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压了同平章事一筹。说十六岁的海三郎,和当年的韦巨源一般有神童之才,当是“韦树第二”。

    韦树当年就有压了言尚一头,到头来……言尚才华始终浅显,不管是当年还是现在,他始终无才不能,比不上那些年少的、恃才傲物的神童们。

    暮晚摇听到这个传闻,当即火冒三丈,提刀就要去海家算账,恨他们自己要出名,何以要踩着旁人上位。言尚拦住她,说那也没什么。当夜韦树上门,安抚暮晚摇,说自己从未瞧不起言二哥。

    韦树也恼海氏上位、拿自己当垫脚石,他如今又深陷与内宦的官司、与赵灵妃的婚事波折,也是心烦意乱。

    到头来,反而是言尚要安慰自己那气不顺的妻子,情绪低落、对前路茫然的韦树。

    次日,海氏押着不服气的海三郎登门,向言尚道歉。言尚性情宽厚,不以为意。言尚认为自己才学确实浅,本就不想给人题字,如今闹得几方人都不高兴,倒是怪他当日被人一吹捧,就太过自满。

    言尚自省:“……日后当再不为人题字了。”

    暮晚摇仍压着火,面无表情,也不接言尚的话——

    次一年的三月,是新帝登基后第一次科考。言尚为吏部考功郎,自是主持这一年的科考。

    海氏怕言尚记恨去年海三郎对言尚造成的羞辱,多次忐忑地去公主府投卷。这一年的科考结果出后,海三郎排名第一,为这一年的状元。消息传入后宫,海三郎那位在宫里当妃子的姐姐也为弟弟高兴。

    海氏又放下心,原来言尚真如世人所说的那般君子,不曾暗中报复。

    杏园为这一年的中举才子们举办大宴,皇帝前去赴宴,而海氏女在宫中为弟弟的状元而设宴,请了所有妃子们一起来。暮晚摇折中一下,没有去杏林宴,而是来宫里参加后妃们的宴席。

    席上,许久没见过的春华,有些纠结地望着公主送进宫的那位姓霍的美人,和海氏女话里话外地斗嘴,针锋相对。那位霍美人容颜出色,一身骨头如水,时不时和暮晚摇对望两眼,各自含笑。

    一来一往,她们眉目间有着旁人看不懂的暗示。

    春华望着暮晚摇含笑的面容、徐徐摇扇的模样,再望望公主送进宫的霍美人那娇柔妩媚的模样……

    春华心中迷惘,有些难受。她突兀地觉得自己和公主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公主宁可往宫中送新的美人给皇帝,公主也不用自己。陛下说,刘文吉和言二郎在朝中斗得很厉害。是否是因为这个原因,公主将自己视为敌人?可是,春华一个内宅女子,她对他们那些事,从来说不上话,也不懂。

    公主本应知道。

    然是否因为自己这样无用,才沦为了公主的弃子……明明自己贵为娴妃,却除了一个儿子,一无所有。

    春华怔怔地看着暮晚摇的眉眼,想寻机会与公主说话,想问公主是不是不要自己了……却见两个宫女各自匆匆地来到席间,一个直奔海氏女,一个直奔暮晚摇。

    紧接着暮晚摇和海氏女都脸色微变,看向对方。

    暮晚摇刷地站起,冷着脸离席。

    席间顿时窃窃私语,过了半个时辰,她们这些后妃才知道丹阳长公主突然离席是何缘故——杏园宴上,海三郎向主考官言尚挑衅,出题让言尚对诗。

    每一年的考生都应当视主考官为座师,海三郎如此瞧不上主考官,当着皇帝的面给言尚难堪……暮晚摇捏着鞭骑上马,出皇城,一路直奔樊川,前往曲江池,奔赴杏园。

    她目中发红,隐有恨意。她咬牙切齿:“海氏一族!我要杀了你们……竟这样、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羞辱你!”——

    杏园宴上,暮晚摇下马匆匆赶至。她不顾所有人阻拦,一路往探花宴上闯。她手中提鞭,身后跟着自己公主府的卫士们。她分明已经暴怒,分明要今日发火。

    言尚立在阁楼二楼楼梯旁,刚答完了海三郎出的题,勉强过关。他刚摆脱那些考生们,他的小厮神情慌张地在他耳边说几个字,说公主向这边杀过来了。

    言尚怔一下,他站到窗口,推开窗,向濛濛夜色看去。他看到暮晚摇一袭红袍,金翠琳琅。她提鞭大步走得飞快,到要进楼的时候,大约是听到方桐在她耳边说的话,暮晚摇蓦地抬头,向楼上看来。

    与言尚垂下的目光对上。

    一上一下,隔着窗,隔着夜,言尚和暮晚摇对视。

    他看到她眼圈通红,看到她眼中的恨,看到她提着鞭子颤抖的手。

    她眼中如同流着水雾一般,她坚硬冷漠,看着他的眼神又很疼痛——

    羞辱。

    一次又一次的羞辱。

    言尚不在意,可是暮晚摇感同身受。他觉得海三郎只是一个少年,少年人恃才傲物,没什么值得在意;可是暮晚摇听到流言蜚语,看到他被人指点才不配位,看到海氏想踩着他上位……暮晚摇就痛苦,就难受。

    言尚怔怔看她。

    对他的羞辱,对她来说如火焚一般难以忍受。忽有一瞬,他理解了暮晚摇的在意,理解了她对他的维护。

    言尚站在楼前,缓缓开口:“海三郎。”

    原本发过难后、躲入秀才们的海三郎抬头,看向那立在窗前、青白长袍的青年。

    言尚背对着所有秀才,背对着海三郎。他眼睛看着楼下的美丽公主,开口道:“你出题考我,看我配不配为主考官。但今年科考出题的人实则也不是我,考你们才华的人不是我。

    “然我今日却想出一联,来考一考你。”

    言尚蓦地回头,他温润如水、又清寒如电的目光凝视着海三郎。夜风吹拂他的衣袂,他朗声,让楼下的暮晚摇也听到他的题——

    “我且问你,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云,一万年来观蜉蝣,谁翱翔?”

    宇宙在天,俯看蜉蝣。何等气势,何等气魄。秀才们愣愣地看着言尚,首次在这位主考官身上看到凌厉的气场。

    他们听言尚淡声:“我题已出,请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