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遁于渊 第四十三章 理念上的分歧
“企业垮了有什么?换个企业,人家一样当官,苦的只是老百姓。”
“反正那些在底层的人,注定就是要被剥削的,你生病住院厂里没钱报销,厂长的小姨子买点防晒霜都从厂里走帐。”
说着说着就说远了,意识到这点,楚云飞马上闭嘴了,自己似乎在教训老板呢,还是少说点吧。
反正意思已经表达清楚了:别用内海市的现状来忖度别的地方。
当然,很多事情是不存在假设的,结果最终只能有一个,现在的谢总就算千不甘心万不情愿,也不可能毁约的,那才叫真正惹人了呢。
意识到两人在做无用的争执,谢总倒也没什么兴趣继续谈下去了,可楚云飞不吸取教训的态度,还是很让她恼火的,“你知道么,你这嘴皮一动,公司又要损失了,所以我才让你去跑市场,真正地体会一下,赚钱,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容易。”
这话说得楚云飞火也上来了,“要是人家为了这点回扣,不答应免费运输了,咱不是损失更大?再说,咱再逼得急点,人家干脆不供货了,连买卖都得黄呢。”
谢总点点头,说的话却不是那么回事,“没错,人家也知道你有这个顾虑,才敢故意为难你呢。”
这句话噎得楚云飞实在有点受不了,他一直都是个比较随意的人,总觉得钱挣个差不多就行了,因小失大怎么说也不是做生意的正道,所以一遇到像谢娴这样把一分钱看得比碗口还大的上司,委实有点郁闷难耐。
楚云飞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件事情的处理细节上,体现了两个人截然不同的商业理念,老板是想压榨上游厂家的最后一分商业价值,从而获取最大的利润,而他想的,只是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尽快完结一个合同,这世界上钱那么多,谁挣得完?
在楚云飞看来,有这蘑菇的时间,不如再去搞点什么新的项目,哪怕什么项目也不搞,轻轻松松过几天逍遥日子也是不错的,这样一来,起码生活质量是提高了。
从商业理念的不同,就可以看出两人的生活态度都是不同的,自从回国后,楚云飞从来都不怎么在乎钱的,没别的原因,他总觉得,只要自己愿意,下下功夫,他随时都可以挣到自己需要的钱。
当然,从这点上讲,可以说他很有自信,毕竟他擅长的东西不算少,但也同时说明,他是不太求上进的,尤其在这种上进可能会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
谢娴则不同了,作为女性,把钱看得重点是很正常的,而她来钱的途径并不是很多,虽然说吃穿不愁,甚至能支撑个小公司,但是如果有得外财的机会,她深藏在内心的贪婪就会不可抑制地发作,毕竟,阿土伯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撞到的。
不止一个狂人说过,上帝早就死了,所以,谁对谁错,没有人有评判的资格,但是,这种分歧,对于一个正处于成长期的公司来说,却是绝对要不得的。
这种分歧,楚云飞意识到了,谢娴却没意识到,她只认为,这是眼前这个年轻男人的少不更事,缺乏那种锱铢必较的商业品性,那自然是要锻炼他一番的。
看到楚云飞不说话了,谢总也不再絮叨,事实上,她身上那种属于女性的碎嘴特征并不明显,做事还是比较干脆利落的,“好了,我也没有别的意思,一来是想锻炼你一下,二来也想让你体会一下,撞到个大点的单子是多么困难,当然,我更希望你能做出成绩来。”
听了这话,楚云飞无言地笑笑,掉头走了。
在这天的剩余时间里,楚云飞抱着电话簿,拼命地向谢妍和高涛请教着各个单位和公司的简介,并把听到的资料全部写在本子上,虽然字体潦草了点,不过,他自己认识就好了。
下班后,他也没有继续在公司的电脑上查阅资料,而是直接回住所了,他想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内海市的地图,按图索骥虽然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但能够带着理解来记忆的话,想来会在下一步的跑街中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的。
可是,事与愿违,家里还一大帮子人等着他呢。
来的自然是廖氏父子和房东廖女士,来意很明显,当然是为昨天的事道谢来的。
楚云飞虽然并不憷与陌生人打交道,但他心里有事,难免就有点心不在焉,这里面廖大姐对楚云飞了解比较点,关切地问了一句,“小楚,你是不是有事?”
楚云飞点点头,把IC卡电表系统的事大致说了几句,最后皱着眉头做总结,“时间很紧,老板也有点想看我的笑话,我得抓紧时间了解内海市场,制定出一套合适的方案来。”
廖西学是个瘦小的的男人,个子比他的儿子低了多半头,不过皮肤很细腻,看上去年纪不是很大,“这个我倒是能帮你打听一下,我们设计院里,不少电气工程师都跟甲方关系不错,问问他们的楼用了谁家的电表,很简单的事。”
廖沧海也发话了,“楚……楚叔叔,内海我熟悉得很,正好我们快放假了,下个学期就是毕业设计和实习,我陪你到处转转,遇到那拎不清的,我也可以帮你问问,正好我还能找找工作呢。”
两人年纪相仿,廖沧海这声“楚叔叔”叫得委实有点不容易,楚云飞也注意到了,开心地笑了一下,“哈,那谢谢你们了,对了,沧海,叫我飞哥吧,咱们,各交各的,哦,对了,你不是决定不再做好事了么?”
这话把廖西学弄了个大红脸,他自然知道儿子这种想法的起因,于是期期艾艾地解释,“小楚,这也不怪小海这么想,我当时那话实在是冲了点,可我也是不甘心呐,谁愿意自己的孩子帮别人帮出委屈来啊?这年头,做好事实在是太危险了,做坏事反而还比较牢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