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没有橡树 正文 第78章 外面有什么

所属书籍: 没有橡树

    第78章78外面有什么

    *

    现如今没有林家托底,林州行不敢再用双杠杆去做收购,屵壹的项目停止,交易风格也变了很多,他跟着邓清学会了很多东西。

    比如讲价和谈判是不同的,有特殊的技巧和智慧,大卖场叫价两百块一件,实际上两百块可以买三件,廉价的绒线毛衣和几万块的大衣一样温暖,但是邓清端详许久,笑眼弯弯的说:“果然还是人靠衣装。”

    林州行微微诧异擡眼,用上目线看人,很温和地问:“怎么了。”

    断码大号毛衣袖长过长,即便以林州行的个子也很难露出手掌,五指被遮得短短,额发柔软,被换过的绷带缠的有点乱,浑身毛茸茸,像个大号玩具熊一样,和曾经那个冷淡矜贵又自傲的小公子相去甚远,他似乎变了很多。

    “没什么。”邓清摇摇头,却问,“州行,你后悔么?”

    “不后悔。”林州行淡淡道,“我又没有放弃什么,迟早还是要做成的。”

    “哦,好吧。”

    邓清为自己方才一丝的愧疚而哑然失笑,林州行果然还是那个林州行。

    邓清总是不在家,没几天就引起了陈锦的怀疑,她根本不知道林州行一直就在林川,还在奇怪为什么从那次之后姓林的小子就再也没有尝试联络过,心想富二代就是靠不住,稍微有点困难就退缩了,自己这个王母娘娘棒打鸳鸯,真是正确极了。

    不过女儿总是找借口出门,就非常反常,陈锦绷着脸道:“总往外跑什么跑,外面有什么?”

    有野男人呗。

    但邓清眼珠一转,眨眨眼说:“我在……找兼职。”

    “兼什么职,家里缺你这口米下锅吗?”

    “转移一下注意力嘛。”邓清做作地叹了口气,“感情不顺。”

    “再说还能锻炼一下,我又不打算考研,大四就得开始校招找工作了,多点经验有什么不好?”

    好像很有道理,陈锦被说服,只嘱咐道:“小心一点,别叫人骗了,现在那些个当老板的都贼的很,最能欺负临时工!”

    邓清无奈道:“妈你这不是把我爸也骂进去了。”

    “你爸能一样吗?实心眼子!倒被临时工骗的脑子!”

    既然这么说了,也就顺水推舟的找一份工作算了,邓清找到了之前兼职过的旅行社,问了问需不需要人,老板看中大学生便宜,又看中邓清形象好,就让她做前台接待,也负责简单咨询和登记,工时不长,但每天都有了正当理由出门。

    每天换班的时候,林州行会过来接她,两个人腻腻歪歪的聊一会儿,然后邓清回家吃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偷偷摸摸的谈恋爱,陈锦女士浑然不觉。

    这天也是一样,临近下班,邓清跑出去买糖炒栗子,让林州行替她在前台站最后五分钟,抱着栗子回来的时候,看见林州行和一个挽着发髻的中年女客正在聊天,她皱了皱眉。

    这个女客她是认识的,这两天常来,说自己一家要去欧洲旅游,提前来咨询一下,很是喜欢刁难人,态度也趾高气昂的,邓清拿着公司的宣传册介绍,这女人总是似笑非笑地上下打量她一眼:“你去过么?只会照着念。”

    不仅是邓清,店里的金牌销售也不能入这位姐姐的法眼,但她和林州行似乎聊得非常不错,态度和煦,甚至面带微笑地道别:“我回去和我老公商量一下,谢谢你啦帅哥,明天再来。”

    林州行点点头:“慢走。”

    邓清马上酸溜溜凉丝丝地说:“这人这么难搞,你给她下了什么迷魂药,色诱人家了?”

    林州行很是无语,用手里的宣传册单手卷成筒,轻轻敲在邓清头上:“别瞎说。”

    “都聊什么了?”

    “她说要去欧洲。”

    “我知道啊,但是她怪得很,什么都问,又什么都怀疑,给她介绍什么都不信,你怎么聊的?”

    林州行摊开手:“我念的宣传册。”

    邓清十分吃惊,原以为林州行一定是因为去过所以能获得对方信任,没想到他也是一样,那凭什么?邓清想不明白,脱口而出:“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林州行说,“她有疑问的时候,我都直接告诉她,就是这样的,欧洲就是这样。”

    “就这样?!”

    “就这样。”

    “为什么?”

    “信任,和身份认同。”林州行解释说,“她想要得到高端的服务,又对所谓的高端没有具体的清晰的要求,所以你们需要提供一种感觉。”

    “我不明白,这什么意思。”邓清十分疑惑,“是不是只有你们有钱人才懂有钱人。”

    林州行自嘲一笑:“我现在哪里是有钱人。”

    “但是你就是啊……”邓清说到一半顿住,若有所思——那个女客并不可能认识林州行。

    “是吗?”林州行淡淡反问,“你确定吗清清?你明确的知道吗?你知道有多少资产是属于林家的家族基金会,有多少是我外公的个人资产,又有多少在我妈手里,我名下有没有商铺或者其他投资,能否立即置换?就算是之前,外公没有停掉我的卡的时候,我每个月能直接过手的现金流有多少,能置换或者转卖的资产有多少,能拿去抵押或者质押的又有多少,你调查过吗?你真的知道吗?”

    “我……”邓清陷入沉默,但是她已经明白了。

    “很多人都是盲目的,他们相信的是身份和话术,而非事实本身,又或者事实本身就不重要,重要的是相信。”林州行说,“相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个事实。”

    邓清突然想起那句话:“Fakeit.”

    林州行笑了:“对。”

    等到第二天林州行去接女朋友的时候,邓清兴奋地告诉他昨天那个难缠的欧洲游女客已经付定金了,而且是在她手上付的。

    令人更惊讶的是,那位女客所谓的“全家游”,居然是个十几个人的大家族,完全可以独立成团,老板赚钱赚得非常激动之余,给了邓清1%的提成做奖金。

    邓清一边开心地收拾东西一边说:“你太厉害了,昨天教的那招果然有用!”

    林州行笑了笑:“是你比较厉害。”

    “我请你吃饭吧,想吃什么?火锅怎么样,步行街新开了一家。”

    “好像有点贵。”林州行谨慎地说,“买食材回来自己煮吧。”

    邓清含笑道:“林少也学会精打细算了。”

    “反正有百乐的折扣。”

    “什么折扣?”

    “我也是刚刚想起来的。”

    林少爷原本五谷不分,自己试着做了几次简单的饭之后有所进步,终于能分清茭白和冬笋,但依然不知道韭黄、蒜叶和大葱的区别,邓清往他的购物车里扔了三盒羊肉卷,又想起刚刚未完的话题来:“真能打折?”

    “至少这个月能。”

    个中渊源,还要追溯到去年,林州行给百乐做的大学生实习方案正式执行,其中有一条福利是实习生折扣,只要曾经在百乐门店实习过的大学生,凭借姓名拼音首字母和生日数字串就可以组成一条时效五年的优惠折扣码,每月折扣消费限额五百元。

    这样的设计比起实体优惠券来讲,有一种“提我名字好使”的微妙自豪感和虚荣心,而且有个人特色标识,又不过分涉及隐私,比起直接给折扣来讲,更是多了一层“氛围感”,让实习生更乐于向周围人介绍和宣传自己在百乐的实习经历。

    在做内部测试时,林州行把他自己和邓清的编码都提交了录入,也实地验证过一次,确保体验感完善。但也许是金额太小,又或者是不值一提,他很快忘了这件事,到了现如今吃饭都要掰手指的境地中,才刚刚想起来。

    前两天去试了一次,连负责收银的店员都不知道这一条政策,在优惠系统中输入之后发现真能生效,还十分惊讶。

    其实林州行原本在百乐的权限远不止于此,但已经基本全部被林启远停掉,这一条成为“漏网之鱼”,大概是因为走的是方案执行渠道。

    每个月月初全国门店的优惠政策会统一更新,大概在下个月月初,外公就会在优惠方案上剔除这一条,并且“查漏补缺”。

    那么……邓清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等月初?连董事长也要等月初才行吗?”

    “这是一个制度问题,也是一个系统问题。”林州行解释说,“百乐是国内最早一批从ECR收银系统升级到POS系统的零售企业,当时是……我舅舅主导的,在那个年代是先进的,但这几年已经渐渐落后,虽然有数字化结算系统和数据库,但是并不能实时更新,统一的周期是每月更新一次,因为系统的效率不够高,所以零售门店的优惠政策也只能以月度为周期来进行设计。”

    “不能换吗?”

    “可以换,整体配套下来几千万,但不是钱的问题。”

    “那是什么?”

    “没人做。”林州行说,“不是没人会做,而是外公找不到放心的人,其实他也想换,各大企业都在更新数字化,百乐这个体量,只要肯招标,来投标的技术公司明天就能从北京排到上海。但零售系统太重要了,所有的真实数据、财务、交易都能通过这个系统被观察,一旦交出去,就等于给出了自家后门的钥匙,而且每家的系统都是根据自己的业务进行特殊设计的,所以得有一个人既懂业务,又懂技术逻辑,还要能得到外公绝对意义上的信任,如果姚叔懂技术的话,那就是他,可惜。”

    “嗯,可惜。”邓清也跟着说了一句,“要是你舅舅还在就好了。”

    林州行突然非常奇怪地看她一眼。

    “啊……”邓清有点心虚,“我是不是说错话了……对不起。”

    “没有。”林州行笑了笑,牵起她的手去结账,“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