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 正文 第120章

    “姨娘。”

    月梢唤了一声,才将冯洛仪唤回神。

    姨娘怎么回事,翰林走了,她又睡了一觉,发了一早上的呆。

    冯洛仪哦了一声,道:“你把照香叫进来。”

    月梢便去叫了,两个人一起在冯洛仪跟前。

    冯洛仪才把昨天沈缇跟她说的告诉了她的婢女们。

    作为和她利益绑定的婢女,照香和月梢当然都是又惊又喜。

    月梢脑子里倒是一闪而过昨晚冯洛仪举着灯审视她们二人的样子,似乎明白了什么,略遗憾。

    但翰林那个人自己便生得俊美过人,又眼高于顶,一妻一妾皆是美人,平日里看也不看她们一眼,想想也没什么好遗憾的。

    照香倒是连想都没想过。照香就想多攒点钱,嫁个体面小厮。

    冯洛仪把沈缇的叮嘱也说了。

    月梢说:“是呢,姨娘就是吃太少了。尤其是早饭,怎能不吃呢。”

    冯洛仪脾胃虚弱,早起什么都不想吃。

    她想到昨天沈缇说“少夫人让我来说”,这其实是小殷氏对她的嘱咐。但她自己不出面,她让沈缇来。

    “那我喝点粥吧。”她说。

    “这才是。“照香忙去取。

    月梢也说她:“为着孩子,再怎么吃不下也得硬吃。”

    冯洛仪知道他们说的都是对的,点头:“嗯。”

    她掌心按在小腹。

    可是她对不起这孩子,他出生便是庶子。

    三十这日,冯洛仪再次来到了璟荣院,把她抄的《心经》交给了殷莳。

    殷莳道:“我不是叫翰林告诉你了吗,不必再抄了。”

    冯洛仪道:“本已经抄完了,不敢来打扰少夫人,才等到今天的。”

    她又道:“慢慢抄,并不累。”

    而且会让人心里很静。

    她擡头看了一眼殷莳。

    殷莳道:“你有话就说。”

    冯洛仪道:“想请一尊菩萨。”

    人的内心软弱或空虚的时候,宗教或许能成为一种支撑。

    殷莳一口答应了:“好。

    “要注意的事,翰林嘱咐你了吗?”

    “嘱咐了。”

    “现在虽然还不能确定,咱们万事小心,就按着已经确定了来。我已经同夫人说了,我年轻没经验,也不会照顾孕妇,请夫人安排个稳妥的人给你。你别着急,夫人定会安排好的。”

    “好。”

    殷莳收了冯洛仪抄的经,看着她:“我要把这个送到夫人那里……”

    她还是想再给冯洛仪一次机会。

    冯洛仪福身:“那不耽误少夫人,妾告退了。”

    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殷莳点点头:“去吧。”

    殷莳过去给沈夫人请安,把冯洛仪抄的经文也带过去了:“冯氏有心了,想给祖父、祖母供上。”

    沈夫人看看,那字迹娟秀,正是当年她喜欢的。叹道:“她是孝顺的,那便供上吧。”

    殷莳又道:“她有心礼佛,想请一尊菩萨。我也不知道京城这里该上哪里去请。”

    沈夫人告诉她:“大仁寺,明昭寺,都可以。”

    又告诉她:“这事让梨香去做,她跑外头事的。”

    殷莳去看秦妈妈,秦妈妈掩口笑:“老方。”

    殷莳失笑。

    秦月季,王迎春,方梨香,沈夫人的三个陪嫁丫头,如今都体面。

    主事,厨房,采买,都在沈夫人的手里。

    现在厨房已经交给了殷莳。

    “该裁秋衣了。”沈夫人道,“今年就换你来了。”

    沈夫人预计用半年时间,把府里的事一项项都交给殷莳。她就等着抱孙了。

    这等日子,是女人们都向往的归宿。

    沈夫人又道:“冯氏那里,也不必找旁人了,就让月季时时去看着就行。”

    月季就是秦妈妈,派她去,这是真的非常重视了。

    殷莳道:“妈妈过去,也别太大张旗鼓了。她心思本来就重,睡得不好,怕她压力太大想得多了,又该睡不好了,不利于安胎。”

    秦妈妈说:“是,唉,姨娘……”

    她摇头。

    “谁经历那样,都会这样,换作是我,怕要成日哭的。”殷莳说,“她安安静静地,也不与旁人添麻烦,已经是极好的。”

    沈夫人和秦妈妈都不知道殷莳已经知道了送鞋那个事。

    她们俩闻言眼神都有点飘。

    待殷莳回去了,秦妈妈说:“少夫人还是太厚道。”

    沈夫人:“当时看她就是个敦厚的孩子,果不其然。唉。”

    又想到沈大人的承诺,心里宽慰了点。

    六月初一,王保贵来了,带来了好消息:“有二十亩良田出售。”

    “是平陌兄弟一直盯着呢,一有消息,立刻与我说了,我赶紧来跟少夫人说一声。”

    “平陌兄弟十分上心的。”

    “劳累他了。你也辛苦。”殷莳道。

    谈下来的价格是二百二十五两,殷莳让葵儿拿银子给王保贵。又另拿了两个荷包:“给你和平陌的车马茶水钱,帮我多谢他。”

    做人不能太贪心,不是长久之道。王保贵只拿了一个:“我这是分内事。我给平陌。”

    殷莳笑应了。

    方妈妈做事也利落,很快求来一尊白瓷观音,又置办了配套的香案佛龛,求来了几卷佛经。

    因为这个,殷莳还想起来特意让绿烟去提醒了冯洛仪:“若要礼佛,多读读经,但尽量不要在像前闻太多烟。”

    这提醒来得及时,因为冯洛仪这两天已经隐隐有胸闷恶心之感。

    遂道:“替我谢过少夫人。”

    她年纪轻轻就开始礼佛,安静读经,无事的时候便抄写经文。

    照香都忍不住跟月梢叹息:“活似个老人家。”

    月梢嗐了一声:“那能怎么着,连个串门的地方都没有。”

    旁人家的妾室们还能互相串门,打个叶子牌什么的。沈家女眷太少了,就三个,两个是主子。妾只冯洛仪一个,真个连个串门闲磕牙的对象都没有。

    转眼天气就热起来了。

    殷莳已经穿上了葛布夏衫,真的轻薄舒爽。

    沈夫人道:“穿出去,给她们看。”

    为什么呢。因为殷莳的朋友都是年轻一辈。若也穿了葛布,定是长辈赐下的。殷莳这个却是沈缇自己的。

    沈夫人也得秀秀儿子。

    殷莳说:“这话可太像太爷了。”

    婆媳俩一起笑。

    入了夏,皇帝却生病了。

    沈缇当然不会主动跟殷莳说这个。殷莳还是从沈夫人这里知道的。

    “这几日都免了早朝。”沈夫人说,“总算能睡个囫囵觉了。”

    就这个早朝的时间,半夜起床,摸黑出门,不到一定级别根本没这个资格。

    有资格的官员被称成为朝参官。

    一个年轻进士要奋斗很多年才能跻身朝参官的行列。

    但是真的折腾人的作息。

    沈夫人只在意沈大人能睡几天好觉,并不在意皇帝怎么样,或者朝会怎样。她换了个话题:“该裁秋衣了。”

    一府里几十口子的人呢,不是说到了秋天才裁秋衣。而是春裁夏衣,夏裁秋衣,秋裁冬衣,冬做春装。

    这样才能到了季节直接换上。

    沈夫人与殷莳细说了府里裁衣的事情,把这个事情交给了她。

    殷莳回去处理了厨房的事务,又与方妈妈碰了个头,接洽了一下裁秋衣的事。

    方妈妈道:“这个布庄是咱们用了好些年的。”

    她脸上带笑,殷莳也能看得出隐藏的紧张,知道必是吃了回扣,怕她新官上任三把火,烧了她的外快。

    若真是少年夫人,年轻心性,常容不得这些。

    殷莳道:“只要不坑咱们太狠,就接着用。”

    方妈妈心领神会,忙摆手道:“必然不会。年年府里上下都是满意的。”

    识趣就行,她是沈夫人陪嫁丫鬟,全府里就这么几个怀溪人,只要不过分,殷莳也愿意给她面子。

    下午睡了个午觉,起来皮肤莹亮,气色饱满。

    葵儿给她打扇子:“真热起来了。”

    殷莳翻了翻,发现上次从书房拿的书也看完了:“走,去书房待会。”

    沈缇那个内书房十分清幽凉爽,葵儿爱去的。便去包了新炒的瓜子,带给竹枝。

    到了那里,果然凉快。

    这么好的地方要是给殷莳,殷莳要天天在这里住的。

    沈缇偏要跟她挤一张床。

    最近真的热起来了。虽然中衣已经换了纱的,但怎么能跟只穿抱腹比。抱腹就是吊带的样子。

    竹枝和葵儿、蒲儿在空地上嗑瓜子。

    殷莳一个人在书房里。

    沈缇授权了她可以使用这个书房,他不在,她一个人在这里可太美了。

    可惜不能据为己有。

    挑了些书,因为凉快,干脆在这里看起来。三个丫头嗑瓜子闲聊也快乐。

    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因日头高,所以没察觉。

    但长川突然出现,大声咳了一声,给竹枝猛使眼色。

    竹枝十分警醒,立刻扭身抓了一把竹叶往地上一撒,盖住了掉落的瓜子皮。

    果然下一刻沈缇就出现了。

    三个丫头脚底下踩着竹叶和瓜子皮,排排站挡住身后小几上的碟子、瓜子,给沈缇福身:“翰林。”

    脸都紧绷绷的。

    沈缇瞥了她们一眼,进去了。

    大家齐齐松了一口气,七手八脚地收拾起来。

    “翰林怎就回来了?”

    “今天早回了吗?”

    长川无语:“申时了啊。”

    “啊,已经申时了?”

    “没感觉呢,才说了几句话而已。”

    看着小几上小山似的瓜子皮和地上掉落的瓜子皮,长川要是信她们“才说了几句话”就有鬼了。

    殷莳也没察觉时间的流逝。

    在一间全是书架的房里,窗外都是翠竹,窗下是一张贵妃榻。

    她倚在上面看书,别提多舒服了。

    正翻了一页,忽然被影子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