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 正文 第154章

    冯翊离开通政司去了宫里见皇帝,禀完公事后去了趟净房,却隔着墙听见了别人说话。

    “真的呀?”

    “真的,是昨天的事。今天吏部的文书已经行到翰林院了。”

    “他就这么升了学士?也太年轻了。”

    “是啊,他还未及冠呢。”

    冯翊原本要离开的,听到“未及冠”,停下了脚步。

    翰林院有几个未及冠的?只有一个。

    果然,墙那边的人说:“沈跻云怎么就这么得圣心呢?先帝也喜欢他。如今陛下也喜欢他。他这运气也太好了。”

    另一人道:“也不全是运气吧。试问,当时换作是你,你是从了伪帝,还是宁死不屈?”

    “所以我说他运气好。他宁然能活着。”

    “咦,这么说倒也是。如此这般,何止是运气,已经是气运了。”

    声音渐行渐远。

    冯翊收拾好衣裳出来,心底就如沈夫人一样烦躁无力。

    如果没有意外,谁愿意家中女儿二嫁,又不是守寡。

    且二嫁很难嫁得更好。他前妻二嫁便不太如意,大嫂子亦然。

    这怪不了她们,也不怪在他头上,只能说是命。

    可如今他权柄在握,不能看着妹妹也走这条路。

    当然,有他这个侯爷哥哥,肯定也会有条件不错的人来求娶冯洛仪。但哪个能比得上沈缇呢?

    人年少的时候,真的不能遇上太惊艳的人。

    对妹妹来说,最完美的莫过于留在沈家,做沈缇的妻子。

    其实若不是沈大人警告他若小殷氏有什么,沈缇必然选择玉碎而不是瓦全,他真想做点什么。

    可恨。

    又过了两日,冯翊往前岳丈家去看望女儿们。

    女儿们很黏他。因女孩子们寄居外家数年,颇知冷暖。外家虽也不曾薄待,可从父亲回来之后,她们的待遇大幅度提高了。忽然人人都对她们热情了起来。

    便不想离开父亲。

    冯翊谴退了婢女,与女儿们单独说话:“记住,爹爹如今是侯爷了,谁也不能欺负你们。敢有的,尽使人来告诉爹。旁人若巧言劝你们不要告诉爹,不要信。受委屈了就来告诉爹。记住了吗?”

    长女绫娘问:“爹爹,我们不可以回家吗?”

    女孩眼里有怯怯的期盼。

    冯翊心疼得不行,道:“今天爹爹就是来接你们回去住一阵子。”

    其实本来没这个打算的。因为他实在很忙,京军初收编,还不稳。他很多时间都要在城外,常不回侯府。

    如今家里有一个郁郁寡欢的妹妹,已经够头疼。再接两个小孩子回去,无人看管,更不行。

    但女儿这样求了,当爹的亏欠这许多年,怎忍心拒绝,便答应了。

    绫娘问:“那住一阵子以后呢?”

    冯翊道:“家里如今没有长辈照顾你们,待爹娶了妻,就能把你们接回家里了。那之前,需要外祖母照顾你们。”

    娘嫁了,爹也要另娶。

    绫娘落泪,婉娘见姐姐哭,跟着也哭。

    冯翊将两个孩子搂在怀里哄了许久。

    哄完,叫她们的婢女与二人收拾衣物,去恪靖侯府小住。

    他则往前岳母那里知会这个事。

    绫娘的外祖母如今十分后悔,若不让女儿另嫁,守到今天,便能是侯夫人了。

    但冯家坏事都是四年前的事了,谁家能让青春女儿守那么久,终还是嫁了。

    “也好,也好。”前岳母道,“孩子们日夜思念你。这里虽然有舅舅,怎替代得了亲爹呢。”

    “是。”冯翊也垂泪,“多亏有您。我且带她们回家小住,之后还是要托给您。”

    前岳母叹口气,道:“你如今也是侯爷了,再娶一个吧。”

    冯翊道:“是,会娶。”

    他那日在沈家说要娶殷莳,虽是临时起意,也并非全是谈判技巧。便为着两个女儿,他的确也是需要一个妻子的。

    偏将满口称赞,沈跻云一力回护,沈大人诚心认可的女人,便出身差些,想来人定是不错的。

    沈缇若肯答应,真的是做到了每个人都好。

    是最优解。

    偏可恨沈缇沈跻云不肯。

    冯翊正想着,忽听前岳母念叨:“只盼着三娘也能找回来,最好能如二娘一般幸运。”

    冯翊顿住:“婶婶在说什么?”

    如今不是岳母了,按照父辈的年龄论称呼,叫一声婶婶。

    前岳母道:“如今大家都说,冯家二娘真是幸运啊。沈家实在有情有义。”

    冯翊道:“说的是洛娘?”

    “是啊。”

    “婶婶怎知道的?”

    “大家都知道啊。”

    散播这样的消息其实很简单。

    官员上班都有随从,这些随从天天跟着官员进出各种地方,与各种人打交道,消息最是灵通。

    沈家的小厮们送了自家的大人进公署,便往各个公署的门房里扎,揣一包点心或者干果,找那些脸熟的随人们去讲八卦。

    娱乐匮乏的时代,忽然有关于新贵中风头最劲的恪靖侯的八卦听,大家都乐听。

    光听不行,听完回去自然还要给别人讲。

    这则八卦很快就在官宦人家传开了。

    “说起来,算是一段佳话了。”前岳母道,“大家都这么说。毕竟那不是别人,是小沈探花,本来就是订过亲的。”

    “只是……”前岳母犹豫了一下,放低了声音,问出了大家这两天的心声,“以后要怎么办呢?”

    佳话的确是佳话,可要怎么收场呢?

    冯翊心中雪亮。

    这事本来没有人知道了,才三天,就“大家都说”了。

    沈缇太年轻,又刚烈,这不是他做事的风格。定是沈大人的手笔。

    把他架起来,让他不能跟沈家翻脸。

    其实冯翊早就明白这一点。

    他先前跟冯洛仪便说过,若事不能如意,也不能记恨沈家。因若要那样做了,便真成了忘恩负义之徒。

    于冯翊和冯洛仪都是大大的不利。

    冯翊对这事真是半点脾气都不能有。

    偏前岳母还往前倾身,非常地想先人一步知道点内幕或者后续。

    冯翊揉揉太阳穴,道:“正在和沈家谈呢。”

    正在谈!也算是后续。前岳母很满足。

    殷莳现在觉得休假太长不一定是好事。

    沈缇休假这几日,整天到晚地要黏着她。她去给沈夫人请安,他也要跟着,片刻不离的。

    沈夫人都是一脸无奈。偶尔看殷莳一眼,也是欲言又止。

    好在殷莳的耐心真的很好。终于熬过了这五日的假期,送走了红官袍的沈学士。

    她终于可以单独去见沈夫人了。

    “姑姑。”殷莳屏退了婢女,“好不容易跻云终于去公署了,姑姑与我说实话吧。恪靖侯那日来,与父亲和跻云谈了什么?”

    沈缇态度强硬,沈夫人这几天已经放下心中遗憾,接受这些阴差阳错的结果。

    这么看结果其实还是挺好的,现在,她有一个不错的媳妇,她还有孙子。正如丈夫说的,人是不能什么都要,也不能总是想要最好的。

    沈夫人道:“便是来商量接冯氏回去团聚的。”

    殷莳却微微一笑道:“姑姑不说我其实也知道,恪靖侯定是想让我为他妹妹腾出正妻之位,是吧?”

    沈夫人张张嘴,却否认不了。

    殷莳温温柔柔地按住沈夫人的手臂:“姑姑,姑姑知道什么,还请都与我细说分明。人最怕消息不全面,看事看一半,那样最容易想岔做错。我知道的越多,越好做出正确的应对。”

    殷莳在那段混乱日子里的表现是连沈大人都称赞的。

    沈大人就曾与沈夫人说:“若再有事发生,我和跻云不在,听媳妇的。”

    沈夫人终还是将冯翊说的都告诉了她。

    说完又道:“你莫怕,你公爹和跻云已经将他撅回去了。你公爹嘱咐我别告诉你,免你受惊吓。跻云这几天天天过来盯着我,就是怕我管不住嘴巴。”

    “莳娘,莳娘?”

    殷莳嘴角带笑,垂着眼眸,轻轻搓动手指。

    先出妻,再平妻,到张口说要娶她,许她侯夫人之位。

    冯翊这个人有点东西。这种做事的手腕,是殷莳欣赏的风格。

    换了她是冯翊,大概也就是这样的路数了。因为其实也的确没有别的解。

    “莳娘?”沈夫人摇了摇殷莳手臂。

    殷莳转头看她。

    沈夫人犹自安慰她:“你不要怕。跻云你是知道的,他认定的事,是不肯回头的。”

    殷莳问:“那父亲呢?”

    沈夫人顿住,道:“你公爹,自然也……一样的。”

    是吗,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说话吞吐呢?

    是不是虽然没说出口,但入睡前想起来,还是忍不住叹口气。

    叹独生儿子错失的资源。

    殷莳觉得心情真是无比的好。

    从穿越第一天,她就觉得自己这次的投胎技术是很好的。如今穿越十二年了,她觉得自己的运气真的很好。

    从穿越伊始,就一丁点苦都没吃过。一直过的都是锦衣玉食的好日子,遇到的都是有底线的体面人。

    其实如果再这么下去,她可能就真的要闭上眼睛全盘接受这个世界了。

    偏偏上天就是要给她机会,搅动了风云,告诉她,大道走不动,还可以走小径。

    殷莳站了起来。

    “姑姑。”她说,“我要去通政使司见父亲。姑姑同我一起去吧。”

    沈夫人大吃一惊:“你去那里做什么?那不是我们能去的地方。”

    殷莳道:“因为我要避开跻云,同父亲单独谈一谈,就只能上门去找父亲了。”

    因为通常,沈缇都比沈大人早一刻钟到家。

    沈夫人:“你……”

    殷莳道:“姑姑若不去,我也还是要去的。因为这个事姑姑做不了主,我必须和能做主的人谈。但姑姑是血亲长辈,我还是希望姑姑也在场的。”

    沈夫人坐在榻上,仰头看着殷莳。

    明明是日日相见的人,怎地忽然如此陌生?

    她站在那里,低头看她,似乎连五官都与平日有了微妙的不同。

    仿佛有一层朦胧的面具碎裂开来,露出了其下一张真实而陌生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