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 正文 第347章 苏浔的高科技产业

    第347章苏浔的高科技产业

    苏浔感慨道,“统子,他干嘛总盯着我呢?井水不犯河水不好吗?世界这么大,大家自己玩自己的,多好。”

    万人嫌系统一针见血,“宿主你不是也盯着他吗?”

    苏浔:……

    别以为她听不出来,统子这是在说她双标。好吧,大家都是疑心重的人,也不用五十步说百步了。

    苏浔确实也不能因为林浩找人盯着她,就对他动手。“算了,先盯着吧。”苏浔暂时也不想理会林浩。林浩现在又没有犯法,她也不可能送人进局子。苏浔也有自己的底线,不会无缘无故就把人怎么样。

    这也是苏浔一贯以来的处事作风的。坚决不违反自己的原则,不让自己变得膨胀,利用手里的力量去欺压别人。

    苏浔就让统子把林浩盯紧点儿,不限于和她有关的消息了,连林浩和谁来往都盯着了。免得漏掉了什么重要信息。

    现在就看谁比谁能盯。有系统这个外挂,苏浔自然要将效果发挥最大,争取全方位盯着对方。

    万人嫌系统就告诉苏浔,林浩和江华骄联系挺多的。“你之前没让我监控和你无关的信息,我就没和你说。”

    苏浔听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就是这江华骄可真是肉包子,谁都想咬一口。之前是徐英成和孟耀荣,现在是林浩。她可不觉得林浩能和江华骄玩一起去。这个男主鬼心思可不少,如果不是她有系统时刻看着,也是防不胜防的。这种还算有脑子的人,可不会看不出江华骄的愚蠢。

    所以林浩目前的目标是江家?

    苏浔也不打算提醒江家。她和江家的友情仅限于江华琼和江华敏姐妹,这两位现在又没有管理江家。

    反正吃亏的肯定是老江总。苏浔自然不会去帮助老江总。

    不过苏浔也在思考林浩为什么改变了书中的策略。她以自己谨慎的思想仔细推理一遍,也算能推理出一点苗头来了。

    林浩在知道可能存在另外一个穿越者的情况下,自然是不敢再利用先知去赚钱。所以才另谋出路。

    而港城这边数得上号的豪门,要么和她关系好,要么就是对她有些忌惮的。唯有江华骄这个头铁的一直和她不对付。

    这林浩大概是奉行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统子,你说这两人凑一起能干出什么事情来?林浩应该是知道江华骄的下场的,难不成还能帮江华骄翻身?”

    万人嫌系统:“不知道。”

    苏浔想了想,觉得没准有点可能,毕竟林浩这会儿可是有主角光环的。主角帮助的人,没准真的能翻身。

    不过苏浔自然不能让江华骄真的翻身了,到时候江家真的和她拼死拼活,对她可没多大好处。

    所以说,还是要找个好时机,抓个正着,让他们的事情成不了才行。

    这事儿倒也不着急,有系统盯着,她这边就能及时知道对方动向。

    苏浔也不会在港城等着他们出错。她的主要任务还是赚钱做生意,也不是专门和这两人作对。

    所以把工作稍微安排了一番,她就带着人回内地了。这次在港城已经有了这么多产业,算是在这里扎了根,也不是客人了。因此这次离开,都不需要让人送。

    两边离得近,气候差不多,因此苏浔到了深市也不需要休息,就通知夏舒宁见面。

    这段时间,夏舒宁在深市也是做了不少事情。

    安顿好了从m国过来的科研人员,为他们准备各类实验所需。

    这些科研人员可都是宝贝,是苏总重金聘请来华国的,可不能让人走了。

    所以人来之后,夏舒宁每天都是亲自陪同,安排最好的住宅,伙食也是贵宾标准。

    知道苏浔从港城回来了,她也是大大的舒了口气。

    连忙就跑苏浔家里来汇报工作了。

    这些日子计算机已经陆续的分配到了各个公司了。苏浔的公司已经可以实现电脑办公。

    纺织厂已经开始运转了,开始生产出纺织品了。

    科研人员已经陆续进入新修建的实验室里面了。目前大家都在熟悉环境,还没开始新项目。

    就看苏总这边需要什么项目了。

    苏浔道,“这些人待在这里还习惯吗?”

    夏舒宁道,“是有些不习惯,不过我们这边提供的待遇挺好,所以倒是也能忍受。”

    苏浔道,“你的工作做得很好。未来的发展,科技肯定是占第一位的。任何产业都必须拥有最好的技术,才能在行业竞争里面占优势。”

    夏舒宁立马道,“苏总,您放心,我一定重视这些人才。”

    苏浔笑道,“你做事我是很放心的,所以以后总公司会成立一个科技部,到时候我希望你来管。”

    听到这话,夏舒宁毫不犹豫道,“我愿意。”

    苏浔道,“你都不搞清楚,不怕到时候分的岗位不好?”

    夏舒宁自信道,“我相信苏总。”

    从给苏总打工开始,就没被亏待过。所以夏舒宁已经自觉的要成为公司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见她这么爽快,苏浔也没多说什么,都一起共事这么久了,双方心中也是默契十足。

    大致了解了深市这边的情况之后,苏浔晚上就亲自的搞了个聚会,邀请这些科研人员聚会。

    毕竟这些人是她当初邀请过来的,总不能人来了这边,自己这个当老板的就不出面了。

    聚会的场所就在苏浔的家里。

    她这个房子当初建的时候,就是已经考虑过时不时的需要搞聚会,所以专门建设了这种宴会大厅。

    不止这些科研人员,苏浔还把在南波万里面搞研发的科研人员也请过来了。

    这些从国外过来的科研人员再次见到苏总,心中也确实是有了底气了。

    在苏总的宴会上面,这些人享受到了丰盛的美食,又看到盛装出席的苏总,顿时对未来又充满了信心。

    苏浔笑着道,“我很抱歉,各位来的时候,我正在外面处理一些工作。没有及时招待你们,失礼了。”

    这些科研人员们端着红酒,纷纷表示没关系。

    苏浔道,“但是我向你们保证,我对于科学的热爱从未改变过,听到你们到来的消息,我紧急的赶了回来,就是为了亲口告诉你们,在这里,你们什么都不需要操心。我会为你们提供好一切所需,而你们只需要发挥你们所长。只要取得辉煌的成果,丰厚的奖金,享誉世界的名号,这一切都会有的。我以苏家的名誉向各位保证!”

    她这番话再次把这些科研人员的心说得火热起来了。

    说实话,本来刚来这里的时候,看着和以前生活环境存在的差距,确实有点儿打退堂鼓的想法。

    要不是苏总这边公司的人太热情,还真有人想回家了。

    但是这会儿苏总这么一说,大家想走的想法也暂时没了。

    心里想着,还是试试吧。只要得到的比过去多,他们就愿意留在这里。

    倒是国家研究所这边研究员们想法朴实多了,在宴会上面和这些人交流,知道这些人曾经做出的成果之后,就决定要争取在苏总这里多待一段时间。这可是难得的交流科技的机会啊。顺便还要打电话给所里,多安排人过来*。

    第二天,苏浔就把需要研发的项目给确定下来了。这其实也是她早就想好的,只是正式通知下去。

    首先就是研发移动电话相关技术。这些技术实在太重要了,目前虽然已经有移动电话了,但是拥有率很低。相当于这个市场还有一大片的空白区。苏浔自然是争取要早点占领。

    她对这个技术也不大懂,只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先争取把这个砖头变小一点儿,信号变好一些。

    然后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研发思路,“比如能不能发文字信息呢?”

    这个项目组的科研人员一听,觉得能搞。

    毕竟电报早些年都能发了,文字发送自然是可以的。

    至于需要经费很多,苏浔也给批了。反正也不是立马就要用,可以分批给。苏浔现在投资的产业也够多了,现在也不准备大规模的去投资各类产业,而是以提高这些产业的质量为目标了。争取在这些产业里面占据领头地位。

    所以科研的钱,她是舍得花的。

    除了移动电话研究项目之外,苏浔又安排人研发电脑。

    电脑需求也是很大的。

    剩下的,苏浔则分别安排进入南波万的各个产品项目组工作,带领项目组把南波湾目前所有的产品全都进行升级研究。

    生物化学方面的,则全都安排进入日化公司里面研发技术。

    一时间显得挺多的科研人员,到最后还显得捉襟见肘了。人才果然是用起来的时候永远不够。

    不过苏浔看着桌面上放着的研发计划书,心中也满是豪情。

    “舒宁,以后咱们公司一定能在这些行业里面领先别人。再也不用去羡慕别人先进的技术了。”

    苏浔想起当初南波湾才建设起来的时候,还要到处去想方设法买别人技术,就特感慨。

    那会儿,天天从各个角度吹嘘南波万有多好,她自己也是脸红的。没底气。如今一步步的发展起来,现在更是实力大增,有了自己的研究室,自己的团队。

    夏舒宁这会儿也是开心极了。苏总为了这些技术,批了多少亿资金,她可是看在眼里的。

    出手阔绰,舍得投资的老板,这项目何愁做不起来?

    反正夏舒宁现在是觉得挺有信心的。

    “苏总,以咱们公司现在的劲头,不用两年,我们就能领先业界了。”

    苏浔心满意足,“还是要多吸纳人才。”

    苏浔这边的大动作自然也是惊动了深市这边的领导。

    她投资的这些科研项目,可都属于高新技术。这正是华国发展所需要的。改开政策中,最需要的就是这类科技行业了。

    都不需要苏浔自己申请了,田副市长就主动联系苏浔了,可以给她一块地,建设专门的高科技研究中心。

    而且苏浔这边如果需要,还可以从银行低利息贷款一笔研发资金。这是国家对于这类产业的支持政策。

    田副市长自然知道苏浔这边不差钱,但是他还是笑道,“钱不多,但是也是一份心意。你们就安安心心在深市这边落户。”

    这话说得让人心中熨烫。

    苏浔笑道,“领导放心,目前这边电子科技产业比较多,我也是倾向于把科研产业落户在这里。能得到深市领导的支持,那我自然是更有信心了。后续这个规模还会增加的。”

    田副市长听到这消息,心中自然欣喜。

    苏浔把科研中心落户在这里的好处可不止一点,她这边落户了,以后还能吸引别的科研机构来这里落户。毕竟科研也是需要交流的。

    就和m国的矽谷一样。

    也许深市以后就是华国的‘矽谷’。

    这种高新技术研究产业落户的消息,自然也是要宣传一番的。

    这可以证明深市这个改革的窗口越来越成功了。

    吸引的不止是制造业,也有这类高科技产业。

    于是苏浔这边才从港城回来没几天,寻梦投资就上报纸了。

    看到深市这些宣传,看得人眼热。

    最眼热的是东州了。

    陈书记拿着报纸直接去找杨市长,“看到了吧。”

    杨市长没吭声。

    陈书记冷笑,“我就不说这高科技研究产业了,咱就说说汽水厂那个事情,隔壁小明汽水现在都在全国出名了!现在都开始修大厂房了,听说要争取出口了。省领导开会,都特意夸奖小明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