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我真没想穿越啊 正文 第51章

所属书籍: 我真没想穿越啊

    第51章

    小白或许还年轻,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珍贵的东西。祝霜降回家将事情给黄家人一说,黄爷爷点头道:“是的,以前乡下,除了种猪,其他公猪都要阉掉的,这样他们就不会横冲直撞,也安静、长膘,肉还好吃。”

    黄奶奶则是说道:“还有鸡、鸭,也是阉掉的更好吃,腥味少,肉更细。”还看向了回来吃晚饭的黄向阳一家,因为黄婷婷怀孕了搬回家里住,他们就没有把狗带回来,“什么时候把大白的也做了。”

    “改天就去。”

    黄嘉树不愿意了,大声的抗议:“不要吃大白。”

    庄希安慰他:“没有人要吃大白,只是想让它更听话,活的更久。”

    祝霜降马上说道:“要去我去过的宠物店啊,老板是首都农学院动物医学毕业的,手术做的好,店里还会对器械进行高压消毒。”

    黄爷爷听了祝霜降的话就感叹,“大白小白也算是有福气了,首都农学院的高材生来给它们做手术。”

    听到他这话,黄嘉树咽下了嘴里的饭菜,问道:“那我的什么时候做?”

    “什么你的什么时候做?”

    “阉掉啊,我也是男孩子,还可以更听话,活的更久。”黄嘉树说完又立刻低头扒饭,丝毫没觉得自己说了什么吓人的话。

    饭桌上安静了片刻,黄爷爷开口了:“嘉树今年六岁了,又是二月份生的,可以上小学了。”又跟庄希商量:“是去你教书的学读,还是去江东附小啊?”

    “去江东附小吧,那个学校更好。”

    “你说的是,赶快送他去学校,跟老师学一点知识,”黄爷爷说的煞有其事:“这人啊,还是要读书,才能懂道理,明是非。”

    也不会说些奇奇怪怪的话。

    吃完饭,黄向阳一家手牵着手回去了,黄嘉树很惦记留守儿童大白,拎着奶奶装在袋子里的骨头拌饭,准备回去给它当晚饭。

    离开前还顺便关心了一下小白,问祝霜降:“姐姐,小白在你同学家怎么样了?”

    祝霜降脸色变得有些奇怪,想起了小白高床软枕的腐败生活,点了点头,说道:“小白……挺好的。”

    像是看出了她的言不由衷,黄嘉树强调道:“一定要让你同学对小白好一点!”

    嗯嗯,祝霜降点头,“放心吧。”

    黄嘉树这才跟着爸爸妈妈离开,黄婷婷坐在沙发上,说道:“妈,明天我们吃鸭子吧,刚才说的我都馋了。”

    黄奶奶收拾好了厨房,让黄爷爷去把垃圾倒了,吩咐女婿:“沈乐你明天买只鸭子,记得让老板杀好再带回来,反正家里有冰箱,不会坏的。”

    沈乐连忙说道:“行。”

    黄婷婷又告诉他要买本地的水鸭,要去哪里买,“他家的鸭子养在岛上,是吃小鱼小虾长大的,连鸭蛋都比别人家的好吃,”说着顿了一下:“鸭蛋也买一篮子回来吧。”

    “还有别的想吃的吗?”

    她挥挥手道:“暂时就这样。”

    黄婷婷结婚了,但是她搬出去两个多月就开始回家住,搞得黄家人嫁女的伤感之情根本无法累积,家里反而比以前更热闹了。

    亲家父母同样是退休的年纪,但是他们一个中医院的医生,一个纺织厂的会计,都是经验越久越吃香的职业,上个月双双被单位返聘,根本没精力照顾孕妇,对儿媳妇回娘家养胎乐见其成,还有点愧疚。

    对方的表达方式也很直白,三天两头给黄婷婷零花钱,给黄家送东西,吩咐儿子好好照顾儿媳妇。

    搞得不止黄婷婷,黄家人对他们的好感度也很高,黄奶奶像是想起了什么,补充道:“这样,沈乐,你明天买两只鸭子,多做些,给你爸妈也送一点。”

    沈乐感动极了,在丈母娘家做什么都积极,至少扛煤气罐,是真的不用黄叔叔操心。

    祝霜降就看着两家人你来我往,哪怕见面不多,但关系处的是越来越好。

    祝霜降回学校对柏衡分享从黄家学到的人际交往方式,又担心:“但这要遇到明事理的人才行吧,要是对方不讲道理、得寸进尺怎么办?”

    柏衡平静道:“那就离远一点,敬而远之。”

    祝霜降大喜:“柏衡你这个成语用的不错。”

    柏衡:。

    数学课下课,老师拿了一叠自己印的习题给祝霜降:“祝同学,你做下这些题目,看看怎么样,给老师一点建议。”

    祝霜降乖巧接过来:“好的,老师。”

    英语课下课,老师拿了自己编的一叠教辅材料给祝霜降:“祝同学,看看它能不能给你一点帮助?”

    祝霜降眨了眨眼睛接过来:“好的。”

    语文课下课,老师拿着教案走了,祝霜降松了一口气,“总感觉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

    下午历史课,历史老师笑眯眯的跟祝霜降搭话:“听说你一直在看史书,看到哪个朝代了?”

    祝霜降回道:“清十二帝都看完了,在看近代史。”

    “嗯,很好,”历史老师不断点头,递过来一叠打印出来的习题,“你做一下这些题目,有些下半学期和初三的知识点,老师都标注了,不懂的可以来问我。”

    祝霜降:。

    祝霜降从在福利院起就开始自学,大多知识是在应试教育之外的,又一直有时间规划,在同学老师的印象中就是,随便学学都能考年级第一。

    实际上课本上该学的知识点她都记下来了,只不过多年养成的习惯,让她的学习效率高,又超前学习,大家才会有错误认知。

    其实她是需要认真学习的那种小孩。

    祝霜降接了老师们的练习册,并不打乱原来的计划,包括锻炼身体和课外阅读,用了两天的时间做完了老师们的习题。

    老师们很感动:“其实不用这么着急的,学期结束前给我就行了的。”又非常关心的问:“没有影响学习吧,晚上没有熬夜吧。”

    祝霜降:“……没有。”

    班主任又推了几个比赛项目到她面前:“看看有没有想参加的?”

    祝霜降拿起来一张张看,选了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说道:“这个我去问问柏衡要不要参加。”

    “行,这个本来就是重在参与类型的比赛,想参加的都可以去。”

    又选了几个市级的比赛,如思想政治常识比赛;全国中学生绘画比赛和华语水平比赛,哦,还有诗歌朗诵比赛。

    周南琴说道:“老师把你和柏衡的名字都报上去,报名表拿去。”

    祝霜降:“我先去问问他吧。”

    周南琴一挥手:“你们两都去,就当去玩了。”

    教室里,柏衡看到递到他面前的几张报名表,跟祝霜降一起填了起来,并且有些奇怪:“华语水平怎么考,比赛是怎么样的形式?”

    祝霜降回道:“我问过老师了,像我们平时考语文试卷,就是口语形式的。”

    柏衡:“……”

    祝霜降想起了对方糟糕的阅读理解和交流能力,干笑了一下,说道:“比赛结果不重要,重在参与,而且有些东西现在不试,什么时候试?”

    柏衡想了想,点了点头:“你说的有道理,人对人的容忍度,总是随着对方的年纪增加,而减少。”

    “你真像个哲学家。”祝霜降刷刷刷填好了表,等他完成一起去交给了班主任。

    市级的比赛从初赛到决赛都在两个月内完成,两人和校内其他参赛选手一起接受了老师的指导。他们又用了数学课和英语课,比其他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练习。

    只要他们这两门课的考试成绩没有退步,老师就会大开方便之门。

    柏衡的主要练习方向,是当众流利的演讲,他的记忆力很好,只是思维速度过快,身体跟不上思想,就会显得言语不清,语言动作都需要协调。这种情况一点点改正,升到初中后就已经好了很多。

    只是,对于诗歌朗诵,老师再一次强调:“充满感情的阅读。”他夸张的比划着手:“像你的语文老师一样,或者像一个演员一样。”

    “什么样的演员?”柏衡问祝霜降。

    “总不会是样板戏的演员。”

    唉,要是在网络时代就好了,还能让柏衡参考元首的愤怒,哦,不,是某些演说家比赛。最后她灵光一闪,说道:“我们可以参考新闻里,主持人的说话方式。”

    在打开新闻之前,柏衡看了样板戏演员是怎么表演的,然后他长久的沉默了,说道:“我这辈子都不会这么说话的。”

    祝霜降安慰他:“只要你不干这一行,就不用这么说话。”

    感情不够,用正确的停顿、清晰的咬字,还有选择文章的难度来增加优势。现在很多初中生演讲都是选择《海燕》、《致橡树》之类,重复度极高。

    而有些古诗词哪怕出现在了语文课本上,也很少有人会选择,两人直接选了《将进酒》和《滕王阁序》。

    后世不知道多少人通过背诵《滕王阁序》免了参观的门票,滕王阁都来不及接待了,会背的小学生都不少。

    但现在它还是节选背诵,又是高中课文,初中生背它依旧显得特别高大上,时代的优势果然体现在方方面面。

    稍微卷一点就会有各种夸奖,还觉得你奇思妙想。

    牧佳妍和柏景彦,以及柏家的工作人员还有小白,是他们练习的评委,还在旁边放了录音设备,毕竟有些演讲不自己听一遍,是察觉不到问题的。

    就像做实验一样,哪怕将书上的步骤都能倒着背了,实际操作该错还得错。

    两人背诵完,就是一阵啪-啪-啪的鼓掌,除了夸奖,一点都给不出该有的建议,只能自己听录音,听完之后,柏衡就对祝霜降说:“还是你用将进酒吧,感觉它需要的感情更强烈一点。”

    牧佳妍激动的看向丈夫,紧紧抓住他的手臂:“你听到了吗?衡衡他知道读将进酒需要更强烈的感情。”

    每一个字都认识,每一个字都用拼音重新标注了一遍,就怕有什么不该犯的小错误,绝对不会出现歌手唱诗,还唱错发音的社死现象。

    初二四班的同学们就看着坐在最前方的两个小孩频繁的请假,有时候一出去就大半天,老师也不管,想起自己那么认真的学习,顿时感觉有些破防。

    想出来的办法是,不理他们,不借他们课堂笔记,没想到对方月考一考,分数跟以前差不多,一个还是年级第一,一个依旧只在主观题和作文上失分。

    稳定的就像还珠格格在《还珠格格》中的地位,毕竟都用主角的封号当片名了,绝对不会认错主演的。

    同学们纷纷躺平,毁灭吧这个世界。

    今年四月《还珠格格》开播以来,连小卖部里卖的最好的贴纸和海报都跟它有关,哪怕是笔记本和书包,上面印了格格,都是销量最高的那个。

    毕竟现在电视节目选择真的少,也不是人人家里都买了DVD和光碟,都是电视播什么节目,大家看什么。

    所以祝霜降有时坐在位置上,就听到班上某些同学唱起了片头曲和片尾曲,还将歌抄到本子上,相互补充借阅。

    你要是不会唱,那就是落伍的那个,不配在教室里和大家讨论电视剧情。

    祝霜降参加完绘画比赛,拿了银奖;柏衡拿了金奖,他已经有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对其他中学生形成了降维打击。

    而祝霜降的画有一些漫画风格,她也照漫画的形式去画,虽然画的不错,但并不被评委和主流接受。

    她还了周怡欣借给她的画册,周怡欣小声的问她:“我抄了很多歌,你要抄吗?”

    祝霜降惊讶的挑了挑眉头:“抄歌?”

    “嗯,”周怡欣点头,很快又说:“你要是没时间,我可以帮你抄。”

    祝霜降哑然,拒绝了她的好意,转而说道:“我看你这次月考考了班级三十九名,有什么不懂的要我教你吗?”

    “可以吗?”见她应声,周怡欣拿了作业本过来:“你经常请假的时候,我原来还想给你看我的课堂笔记的,但是你月考还是考第一。”她笔记就不好意思拿出来了。

    初中的知识都是紧紧围绕着书本来的,超纲题很少,除了语文,基本上每道题都能在书上找到母题,换了个形式提问,很多同学就回答不出来了。

    祝霜降直接一手试卷,一手课本,将周怡欣的错题都在课本上找到相关联的题目,给她划了重点。

    周怡欣喃喃道:“书上居然都有。”

    祝霜降:“……是啊,你之前不知道吗?”

    她羞愧的低下了头:“我以前没注意,只以为要背的有,”见她不说话,又连忙道歉:“对不起。”

    祝霜降:“……为什么要道歉?你又不是不愿意学,只是没找到学习方法。”

    周日,祝霜降拿到了柏叔叔给她的空气炸锅成品,还有发明专利证书,当然,那些通过研发空气炸锅衍生出来的专利,只属于研究人员或是公司。

    一共有三个型号的大小,2升以下的,2-3升的,3-4升的。

    “还有适合更大家庭使用的,差不多到六升,我就没给你拿了。”柏景彦说道。

    “所以已经可以销售了吗?”祝霜降很感兴趣,“有人买吗?”

    “国内感兴趣的人不多,”柏叔叔说道:“送到展销会上后,我们用健康生活方式做宣传,国外感兴趣的人不少,谈出口和专利授权的都有。”

    连电视冰箱和洗衣机都还没在国内完全普及开来,让大家接受一个功能单一的厨房电器,是过于苛求了。

    像一把菜刀切所有一样,谁没吃过蒜味的西瓜?现在很多家庭蒸炒炸煮都是同一口锅。

    中午吃饭时保姆阿姨就用它烤了猪蹄,早就腌制好了的,连瓷盘一起放进去,还评价道:“比用烤箱省时间。”

    祝霜降看着瓷盘,建议道:“还可以生产锡纸加热托盘,就像将蛋挞外面那层锡纸放大,方的、圆的都行,四寸、六寸、八寸那么大。”

    保姆阿姨问:“这个有什么用?”

    不是很明显吗?祝霜降说道:“可以不用洗碗啊!”

    “洗个碗能花多少时间,谁会专门买这个?”保姆阿姨不以为然。

    牧佳妍若有所思道:“那可不一定,有些美国人宁愿买十美元的加工蔬菜回家,都不愿意买两美元的蔬菜自己回家做。”

    柏景彦则夸奖她:“很好,这又是个专利。”

    祝霜降吃惊:“这个专利还在吗?”

    “可以申请外观和形状专利。”

    祝霜降发现,柏叔叔公司生产的小家电还真不少,有很多是做出口的,比如加湿器、电饭锅,吸尘器、电动牙刷还有榨汁机等等等等。

    国内最受欢迎的还是电热毯、电风扇和吹风机。

    国内大规模使用电器的时代,怎么也要电力价格下跌到普通人民可以接受的程度,并且要供应稳定。

    祝霜降带着三个空气炸锅回家了,刚好一家一个,最大的可以留在爷爷奶奶家,黄奶奶根据祝霜降的建议,刷油烤了土豆条,排骨,大虾还有鱼。

    “其实最适合的是烤半成品,比如炸鸡,外国那种薯条还有烤肠什么的。”祝霜降站在一边等着吃烤虾,给他们设想使用方式。

    黄婷婷发出大声的嘲笑:“有新鲜的,谁会去吃那种半成品。”

    祝霜降不说话,只是瞄了她已经有点微微隆起的肚子一眼。

    黄婷婷一脸问号,好端端的看我肚子干什么?

    祝霜降心想,除非你特别勤劳,自己做饭;或者特别有钱,专人给你做饭;否则未来总是逃不过半成品的,毕竟连大酒店,都会选择半成品加工,还能做的让你根本看不出来。

    空气炸锅不用开火,沿海城市能用的食材又多,黄奶奶时不时拿出来烤点东西,除了吃多了有点上火,到月底拉出电费单一看,用电量在接受范围之内。

    作为掌控厨房的存在,黄奶奶很快就摸到了它的脾气,烤出来的鱼脆而不焦,只是需要再腌制上下功夫。

    “就是碗有点难洗,也难拿。”

    黄爷爷更关心另外一件事,“国家启动了一个叫‘985工程’的计划。”

    黄婷婷问道:“是什么基建计划吗?像去年开始的光明工程那样?”

    “不是,是重点大学计划。”

    祝霜降咬着筷子,感觉自己穿越后,真是时刻都是见证时代的NPC,黄向阳问道:“不是已经有了一个211工程吗?”

    “211是一流大学,985是一流中的重点,”黄爷爷和颜悦色的对祝霜降说道:“以后我们考985大学。”

    上辈子某985大学毕业的祝霜降点头。

    目光又转向了黄嘉树,期许道:“嘉树也考个好大学。”

    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以省为赛区,各省竞赛组织机构根据决赛成绩颁发一、二、三等奖。获奖选手可以参加总决赛,并且通过总决赛受邀参加英语夏令营。

    只不过夏令营邀请通知刚发到手上,就被告知暂停了,因为从六月中旬起,雨下的就没停过,而且打开电视,感觉全国都在下雨。

    到了7月,全国各地多出水位线亮起红灯,气候异常、长江和淮河共同泛滥,加之厄尔尼诺影响加大暴雨,大半个华国都被洪水肆虐。

    不要说参加活动了,全国人民都在抗洪,祝霜降上辈子虽然没有经历过,但她知道这次抗洪肯定是成功的。

    可在此刻人们的眼里,真是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各个部队前往多地进行抗洪时,都要签下生死状,喝下践行酒。

    祝霜降总觉得践行酒是个特别古的词,又带着些许江湖绿林气息,不太适合出现在正式场合。可是当大坝决口时,解放军真是用人排成水墙,人墙撕开人被冲走,岸上的战士一个接着一个往里跳的进行补位,前仆后继、义无反顾。

    老百姓都跪在江边求他们了:别跳了,地和房子我们不要了,全国各地捐款的人数更是排成了长龙,众志成城、誓度难关。洪峰最危险的时候,为了守护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荆江大堤下都埋下好了预备分流的炸药,准备牺牲荆江分洪区的几十万人的家园。但部队依旧驻守堤坝,争取最后一丝机会,用实际行动证明堤亡,人则亡。

    最后水位下降,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超过45.22米的洪峰,长江大堤保住了,全国抗洪出现了决定性的胜利。

    在98年之前,因为军人待遇低和军队总体文化素质不高,解放军的社会地位并不崇高。

    可在今年,新闻里都用‘重塑人民军队光辉形象’的话作为头版头条登在报纸上,解放军真正变成了人民子弟兵,并且往后几十年,再也没有改变过。

    这不是光靠宣传、口号,就能让人相信的,要以坚定不移信念,几十年身体力行的举止,才能让人信服。

    在祝霜降穿越前,她以为一直如此,本该如此,其实不是的。就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信任就像大坝,也要一点点浇筑,才会成为人们心里牢不可破的基石。

    甚至出现了一种精神,名为‘九八抗洪精神’。

    黄婷婷身为孕妇,情绪波动本来就大,还总是跟着看电视新闻,喊都喊不走,又哭又笑的。每看一次新闻带祝霜降去捐一次款,不过到了后期,笑的时候比哭的时候多。

    就如此刻,她噗呲一声笑了起来,指着电视,说道:“我刚才看到一个大娘,扔了一只活鸡到军车上,把车上一个小战士都砸晕了。”

    爱给军人投喂的习惯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变的普遍起来的,不知道穿越前有没有改正。

    不过祝霜降想,只要他们不变,大家应该也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