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煦裹在被子里,什么也没和钟华甄说。
钟华甄自觉是刚才吼他的语气惹到了他,觉得不好再下他面子,便没再问。
床让给他无所谓,她下去和南夫人睡。幸好小七在长公主院子,若是他今天在这儿,自己解释起来也麻烦。
钟华甄转身打算离去,还没走两步,突然坐起身的李煦下了床,把她抱起来。
她没准备,悬空之时心一惊,问他做什么。
他没开口,只是踩着脚踏把钟华甄丢到厚实的锦被上,还没等她起身,他自己又上了床,直接把腿放她身上,盖上被子,让她和自己紧紧贴在一起,随后闭眼睛睡觉。
钟华甄的头靠在他锁子骨,身体被他搂住,怎么挣也挣不开,她着实是头疼,问道:“你到底要做什么?”
“不是让我闭嘴吗?那么多话做什么?仗着有点肉就蹭来蹭去,睡觉,”李煦一脸不耐烦,他拿回东西捂鼻子,“再吵我就把你衣服全扒了。”
他说到做得到,钟华甄一肚子的话,什么也不好说。他在浴间说的那些话就好像忘记再提一样,钟华甄甚至有些茫然,想不明白他来做什么。
知道她态度坚决所以什么也不打算做了?不像他性子。
李煦是霸道强势的,钟华甄不想和他硬碰硬。
她本来想等他睡着后再从他怀里出来,哪知道再次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早上,李煦都已经走了。
天色微亮,南夫人还没过来,今天不是休沐日,他还要上早朝。
钟华甄起身来倒杯茶吃,看到一旁李煦忘记带走的血帕子,只能揉了揉额头,捡起来放在一旁,等下人拿出去洗。
南夫人端洗漱的水进来,惊问一句:“世子昨夜怎么了?头发怎么乱成这样?”
钟华甄愣然,她坐在梳妆镜台前,看到自己衣襟散乱,头发也是乱糟糟的,顿时又觉得李煦那祖宗又做了什么。
他不知道什么时候醒的,但一定醒得比她早,把她头发玩得一团乱,让南夫人梳的时候都比以前小心翼翼。
长公主一大清早就找人来召见她,南夫人给她梳洗,心疼道:“世子从前头发漂亮柔顺,一梳就能到底,太子殿下手也太欠,白白糟蹋了。”
钟华甄揉着额头,他昨晚直接坐进她浴桶中已经让人匪夷所思,如今又弄起小孩把戏,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她开口道:“他一向如此,舞刀弄枪在行,旁的总要生疏些,也不知道对我头发起了什么兴趣。”
南夫人替她梳好之后,从桌上拿起条青色发带,给她束发,叹道:“若是陛下当初让世子做别的皇子伴读,也不用被太子殿下欺负至此,旁的皇子都不像他那样。”
钟华甄顿了顿,想起了以前的一些事。
她最开始和李煦冷战的时候,和三皇子李肇搭过线,他帮她隐瞒查到刺客跟相府有牵扯的事,而她则把状元郎陆郴推去邺城做通判。
李肇守信用,这么久过去了,一直没把消息告诉李煦。
于她而言只是小事,但放在李煦眼里,一定是天大的背叛,甚至可能比这一次还要重。她的身份从一出生便被长公主定下,瞒他情有可原,但帮陆郴这件事,是她自己所为。
——她不仅帮了李肇一把,还和李肇一起瞒下事情不跟他说。
前世刺杀长公主的刺客现在仍在偏远之地,旁人不知道她为什么查他,现在张相被人所杀,日后就算再怎么有差池,这刺客也不会再出现再她们面前。
李肇也是聪明人,他不喜欢惹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双方都有利。
她轻声道:“南夫人,这种话不必再说,陛下那边虽未下令,但母亲的意思已经明确,我不必再做东宫伴读,也不会与其他皇子牵扯上关系。”
……
李煦从钟家离开之后,先回东宫沐浴一番,换上蟒袍,入朝议政。
皇帝咳嗽加重,已经好些日子没上朝,事情现在都交由李煦处理。
李煦惩治好几个尸位素餐的官员,以儆效尤,又擢几位有实力有野心却不得皇帝喜欢的官员,平衡朝政,他的度把握得很好,朝政制衡之道比皇帝运用得还要熟练。
郑坛是个野心家,如今在朝已有自己的一方势力,与大司马不同的是,他手上没有兵权。威武营的兵在李煦手里,一直在训兵,神武营的训练力度更加,不是常人能忍的,一天掉队好几个。
但李煦给的待遇丰厚,每日训练之后伙食比别处好上太多,还给家人置备专门宅子和一片土地,连俸禄也高出威武营,想进来的人钻破头,逼得里面的人也只能咬牙练。
张相离世突然,突厥人尚未见踪影,皇帝亲自下旨彻查各大城门出入口,又严惩在市井造谣的混混,即给了张家交代,同时也是在帮钟家洗脱嫌疑。
知内情的都知道这是太子殿下的推动所为,但此举也说得过去,威平候府是一大助力,张相又是太子亲外祖父,两方都得公正对待。
只能说的是威平候世子运气好,她出现在张家的时机不对,但也正因为这不对,大大减少了她的嫌疑,如果张相是在她走之后没多久出的事,事情就算与她无关,这嫌疑她也得沾上大半,无法辩解。
皇帝今日早朝依旧没来,李煦坐在龙椅侧左方,听京兆尹周吝汇报这几日彻查的情况。他的手搭在扶手椅上,手指不自觉地摩挲。
周吝当年还是颗墙头草,哪边有利往哪边倒,李煦平顶大司马内乱后,他比谁都懂风向,看得出三皇子无心皇位,立即投诚到东宫门下。
“禀太子殿下,经日所排查到的所有突厥人中,只有三个不能证明自己当时所在何处,但其中两个都已经年有六十,一个虽年轻,但十二岁爬树断了腿,目前尚无可疑人等。”
京城中的突厥人虽少,但也是有的,不过经过几代交融,大部分都已经和京城人同化。
李煦沉声道:“既能无视那么多侍卫逃出相府,说明武功高强,普通排查或有困难,最坏的可能是人已经逃离京城,本宫觉得他若是有心来挑拨世家关系,那日后还会再次动手,加强各处的守卫,不得疏忽。”
周吝应声是,也没出声质疑这个传说中的突厥是否真的存在,退了回去。
魏尚书出列道:“邺城传来消息,有艘船突然出意外沉没,当地府尹派人打捞船只,发现货船的干草之下藏着弓弩,造艺精致牢固,虽与稍加改良过,与平日所用军弩稍有不同,但小儿函青回信说,他觉得是大蓟营内所出,很大可能是运往突厥。”
魏尚书话一出,顿时让底下的人都议论起来,突厥抢豫州过冬粮的事还没过去,这种事情又出来,岂不是代表大蓟内有人叛变?
李煦脸色没变,开口道:“颁旨昭告天下,若有人能举发此事,赏千金,田百亩,论功行赏封爵,荫后世。”
这事谁主导的可能性大,李煦清楚,昭王的胆子一直很大,李煦上次去雍州就已经摸个半透。
他以器换马,给突厥的东西确实数一数二,但能用的次数不多,劣物换壮马,甚为划算。
李煦不制止,只不过是想看两方的戏。
朝中大事总共就那么几件,更多的是琐碎杂事,李煦不像皇帝那样把有用的时间花在这些事上,他觉得不仅不划算,还很可能浪费掉。
他下早朝后就直接去军营巡视,骑着高头大马,期间盯着几个长得不错的姑娘看,人走了视线都还留着。
随行的官员还以为他看上了人,忙跟他道:“殿下三思,使不得,那些都已经嫁做人妇,若是动了,有辱您的名声。”
太子从交州回来后名声比从前大大提升,保家卫国会打仗的男人素来就得大蓟百姓崇拜。
李煦莫名其妙道:“她们梳的发髻好看,本宫多看两眼怎么了?”
他的回答让人琢磨不透,但至少不是看上人,旁人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得松了口气,以为他爱好特殊。
从前京城有个郑邗就已经人人自危,不敢让自己家妙龄女子出门,要再来个太子,那京城女子就没活路了。
李煦握住缰绳,说:“今日巡营速度须加快些,本宫要同父皇谈谈钟家离京的事。”
钟家几代单传,钟华甄没有什么叔伯兄弟,父亲去得早,她连他面都没见过,长公主是她唯一的亲人,她也最亲近长公主。
他昨天去试探过,不管怎么看都觉得只要长公主不松口,那钟华甄就不会留在京城。
倒不如让皇帝下令,这样大家都不用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