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女商(大清药丸) 正文 第293章 广州2021(3)

    两人提着大包小包离开十三行,像一对普通的小情侣游客一样,信步踱在街头。

    广州老城的街巷排布,从近代开始就基本上没变化。苏敏官方向感很强,在刻意过滤掉街道两旁的陌生风景后,脚下的每一条小径,对他来说都是曾经走过的路。

    “这里是红姑的院子,”他像解谜一样,兴奋地小声辨认,“这里是两家烟馆,我记得后来有一家搞来了印度精炼的烟土,就把另一家挤垮了……啊,阿妹,咱们在这里吃过茶……”

    林玉婵已经目瞪口呆。这些地方她自己都未必能认出来……

    她随手指一处,“这里呢?”

    “卖酱菜的。是个天地会秘密据点,”苏敏官笑容满面,告诉她,“有个地道直通广东会堂……”

    林玉婵夸张地“哇”一声,笑道:“早不告诉我!”

    不觉跨上一座小桥。苏敏官蓦地止步。

    一个穿制服的……巡捕,来者不善地朝他走近,伸出一只手掌,做了个止步的手势。

    他一言不发,拉过林玉婵手腕,转身就走。

    林玉婵莫名其妙,回头问那保安:“阿叔,怎么了?”

    保安和蔼可亲地告诉她:“这桥的栏杆刚漆过,别离太近哦。”

    林玉婵点点头,追上苏敏官,一把拖住他。

    “小白莫慌,”她笑得上气不接下气,“沙面岛如今不是租界,可以随便进!”

    他住步回头。

    桥对岸,整齐森严的洋楼林立,一如当年。几个年轻的欧美男女穿梭其中,举着啤酒罐大声说笑。

    沙面租界。若非其中的仆役和随员,寻常中国人从来不许接近半步。

    他微微困惑,重复她的话:“可以随便进?”

    从他记事起,沙面岛就是洋人的天下。一直长到二十多岁,认知里从来都是“有洋人的地方就有租界,中国人限制入内”,这才是社会常态。

    平生只有一次他去过沙面岛。那是被官兵追得走投无路时,伤痕累累地从水道潜了进去,并且在巡捕发现之前,离开了岛面。上头什么样,他一概没见过。

    但是如今……果然,高高的栅栏都拆掉了。也没看到巡捕岗哨。

    “全国所有的租界都早就收回了。如今中国的土地,中国拥有全部主权。”林玉婵一本正经,给他科普这个迟来的常识,“去看看。”

    一边说一边拉着他跑,很不拿自己当外人地跳上了昔日的禁地。

    “来看英国领事馆!”她大声招呼,“那边是法国巡捕房……哎呀,旗昌洋行旧址,哈哈哈……”

    苏敏官听到“旗昌洋行”,笑容舒展,幸灾乐祸地跟着她跑了过去。

    许多洋楼建于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比苏敏官记忆中的更加气派高大。然而也一个个挂上了保护建筑的牌子,遗憾不能进去参观。

    不过,单单在那入口楼梯处徘徊几步,坐下来小憩片刻,都是当年大清百姓无法想象的送命场面。

    当年在此处耀武扬威的体面洋人,如今化成了街头雕塑,被好奇的本地小孩摸得锃亮。

    街心公园里鲜花繁盛,明黄色的自行车穿梭其间。小资风情的咖啡馆外气球飘荡。白纱飞舞,几对新人在取景拍婚纱。

    两人肩并肩坐在草地上,刚剪过的草坪散发出清新的香味。

    苏敏官眺望珠江水,心思放空的呆了许久。林玉婵悄悄给他的侧影拍照。

    方才看到的那几个年轻外国游客游玩至此,听他们讲话,原来是留学生。几个人似乎是走累了,商量去咖啡馆吃个简餐。看到门口菜单价格,又皱着眉头转身,商量着去上下九吃云吞面。

    苏敏官忍笑,嘴角轻微一抽。他从小到大就没见过这么穷酸的洋人。

    林玉婵拉他起来:“走,咱们去喝咖啡吃意面,馋他们。”

    他搂住她,轻声央求:“我也想吃云吞面。”

    一是他不太喜欢喝咖啡。二是随便一瞟,下午茶套餐128一位,够买一百斤细盐了。阿妹如今普通学生一个,用不着跟他逞阔气。

    林玉婵乐了。要吃广式传统小吃还不容易,她最知道该去哪儿。

    “上下九如今是商业步行街,”林玉婵提醒,“现在控制人流,别忘了在入口测体温。”

    晚清时期,十三行衰落之后,上下九成为新的商业中心。但是以前的外贸旺铺、书院、西关大屋,慢慢被更平民化的骑楼、竹筒屋所取代,建国后多次变迁,如今进驻的铺子都是些小食肆和平价商店。

    果然,苏敏官擡头细看,街道布局依稀如旧,只是铺子里卖的东西,他多半都不认得了。

    昔日茶货大鳄德丰行的位置,如今面目全非,拆分成三家铺子,分别卖云吞面、老西关拉肠和爆珠奶茶。

    苏敏官有点困惑,再次请教林玉婵:“广州还有大宗茶货出口商行么?”

    这题林玉婵会答。回到现代后特地查过相关行业信息。

    “中国依然在大量出口茶叶。去年的出口额大约30余万吨。由于疫情原因,还比以往少三成。”她说,“不过广州也不是唯一的通商口岸,也没有垄断商户,任何企业只要办好进出口手续,就能从任何口岸出口茶叶。所以在这里看不到大型茶行了。”

    苏敏官眉梢一动,低声确认:“如今有几个开埠港口?”

    林玉婵微微一笑,划开手机,打开中国海关总署的网站。

    “截止到2016年,中国共有正式对外开放的国家级口岸305个。其中水运口岸137个,包括沿海和内河;航空口岸73个,铁路口岸20个,公路口岸75个……”

    她笑盈盈熄灭手机:“就不给你一一数啦。”

    苏敏官的神色凝固了好半天,乌黑的眼眸里闪过一丝愤慨。

    “为什么还……”

    他深呼吸,有点艰难地猜测:“是对特定国家开放,还是利益均沾?”

    林玉婵不好意思再吓唬他,立刻解释:“都是我们主动开放的。公平贸易,利权自主,关税都归国库,没有洋人插手。”

    他不信:“就让洋商随便来倾销?”

    “洋商都开始指责咱们朝外国倾销了。”她笑,“不过这事比较复杂。我比赛的时候整理过贸易战的资料,回头慢慢给你补课哈。”

    苏敏官沉默不言。

    反清革命的连锁黑`社会没了,熟悉的商业模式没了。在这个世界,他除了靠脸带货,似乎毫无用武之地。

    但沮丧只持续了一秒钟。老式云吞面馆里香气飘出,他终于嗅到了一点熟悉的味道。

    “两碗细蓉。”

    苏敏官擡头看看价格,很放心地进去怀旧——

    细蓉,老派广州人指小分量云吞面。没有虾仁香菇等复杂的配料,就是最普通的猪肉馅。一斤肉,剔骨除筋只剩六七两,剁碎裹上鸡蛋液。一个至少六十岁的老师傅,用几十年如一日的手法,捏一根竹签,一挑一摊一捏,把肉馅包进透明有韧劲的面皮里。入锅后白净纯真,摇头摆尾,饱满得如同一只只小金鱼。

    老师傅听到苏敏官的口音,喜笑颜开,以为遇到老广街坊,特地从云吞堆里探出头,看到他的年纪,又吃了一惊。

    林玉婵坐在至少有三十年历史的装修中,睁大眼睛,看着桌上那一碗云吞汤面。

    云吞不似港式茶餐厅那样摆在面上,而是埋在金黄弹韧的竹升面底下。那汤则是猪骨、虾皮、火腿熬制了一个早晨的汤头,入口唯有鲜甜二字。

    怎么她以前就没发现这家……

    古人的鼻子还真是很灵。

    吃了云吞面,再叫牛腩粉。这家的牛腩松软不烂,每一口的酱料都裹得恰到好处。,小木桌上摆放着大红浙醋和自制的咸酸萝卜,身后是清水砖墙,脚下是磨平了的麻石板,一切变得很慢很慢。那些举着手机来来去去的游人,仿佛不属于这个时光。

    小小方桌旁的两个人,从汤粉里擡起头,对视着一笑,在那一瞬间,也不属于这个时光。

    “好久没食到正宗细蓉。”苏敏官低声说,“上海根本没有这样馆子。”

    林玉婵笑道:“现在也许有。”

    他执拗:“肯定没有。”

    世界飞速变化,幸好有些东西,没有变得那么快。

    唯一不同的是,柜台后面的“学徒”是个小姑娘,身边也没有铜钱的叮当作响,换成了此起彼伏的滴滴扫码声音。

    苏敏官掂掂手中印着店名的塑料碗,环顾那装修老旧的店面,又请教林玉婵:“这里的物件,哪些是中国的工厂可以造出来的?”

    林玉婵沉思。这道题得反着解:哪些东西中国还不能造?

    脱口就想说“我们还有很多科技未能追平世界前列”,可具体到一间小小店面里的日常用品,她活动颈椎,上下左右观察,看看店里的空调、电扇、监控,人们腕上的运动手环,桌上的车钥匙、手机、羊城通……

    店面小,样本少,连个用水果机的都没有。不过转念一想,水果机也是大部分在国内组装的……

    “啊,芯片和操作系统。”她终于想起来,“我们刚刚开始起步,目前主要还只能依靠进口。”

    苏敏官:“……”

    又听不懂了。

    不过听她言外之意,除了这几样很玄幻的科技,日常的锅碗瓢盆、桌椅板凳,乃至大部分工业产品,“洋货”已经少有优势。

    这在一根火柴、一根针都依赖进口的旧时代,简直难以想象。

    他蓦地双眼一亮,压低声音,兴奋地说:“国产的工业品也可以卖到外国去?就像……”

    林玉婵看透他不可告人的意图,伏桌大笑:“咱们不搞帝国主义……况且现在的洋人也比以前精多了,没那么容易被人坑。”

    他忽略这句答话,心满意足喝完云吞面的汤,好像骤然发现新世界。

    一碗云吞面,汤全喝净,是食客对老板的最高赞赏。

    林玉婵笑他:“来都来了,留着肚子多吃几家。”

    苏敏官点点头,站起身,拿出林玉婵给他的旧手机,学着别人的动作,点开蓝色软件,往扫描枪上一怼。

    “好,接下去哪?”

    他牵着她,含笑跨出门,没听到后头一声刺耳的:

    “支付失败。”

    收银小妹跑出来:“靓仔,留步!”

    一边喊一边腹诽,人五人六一个帅小伙,带女朋友逛街,大包小包买那么多东西,吃个粉面四十块还要蒙混赖账,待会她就发朋友圈吐槽:男人果然没底线!

    苏敏官一怔,难得有些脸红,轻声问:“这里不赊账的?这不是记账的机器?”

    收银小妹一脸问号。

    旧社会的餐饮商贩,熟客惠顾未必次次付钱,经常小额赊账,然后定期结清。这是惯例。

    而在科技发达的二十一世纪,人们吃完饭依旧不付钱,“嘀”一声就能走人。苏敏官有理有据地推断,肯定是机器能自动识别赊账者的身份和消费数额,不用手工往账本上记了。

    林玉婵掩着嘴笑,赶紧拿出自己手机付了帐。

    “思路没错。现在确实可以扫码赊账,每月还款。”她悄声告诉他,“只不过你没还开通花呗。而且我建议你最好别开通。无底洞。”

    苏敏官吃一堑长一智,她的话囫囵吞枣地记住,当即抱歉地朝收银小妹一笑。

    “唔好意思。我还没有开通花呗。”

    收银小妹看着那无可挑剔的笑颜,点点头,心中已经在编辑朋友圈:选男人不仅要颜好,智商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