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十的时候,宋幼湘还是去果园跑了两趟,一趟是去帮冯老师做一些收尾工作,再就是给冯老师他们送些年货。
看着修整得干干净净的果园,有些小些的树苗还整齐地穿上了稻草衣,宋幼湘都能想像得到,明年果园花开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可惜时代限制,不然光是一个山头的桃花盛开,就能吸引无数游客。
“明年这里肯定美不胜收。”见宋幼湘看着树木出神,冯老师忍不住感叹。
现在冯老师几个最爱跑的就是果园,没事总要跑上来看两眼,哪怕现在果园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但光是看着就安心。
原本以为要跟牛棚牲畜打一辈子的交道,没想到还有一天让他们有机会学有所用,冯老师十分珍惜这样的时光。
话是这样说,听着满是希望,但宋幼湘看到,冯老师眼里其实没有什么光亮,沧桑的眼睛里满是沉寂,这就是寻常一句写实的感慨而已。
宋幼湘没法告诉她,只要再熬两三年,就会迎来黎明。
祸从口出,就算说了,也不会有人相信,宋幼湘紧闭着嘴巴,只默默地陪着冯老师站着。
把山头巡过一遍后,唐桂香就来喊宋幼湘吃饭了。
吃过午饭,知青点那边要布置晚上文艺汇演的会场,晚上还有团年饭,宋幼湘和唐桂香要过去帮忙。
知青点的文艺汇演是每年的保留节目,除开拿到探亲假回去探亲的知青,剩下的知青都会出个节目。
这是知青间的活动,一般跟社员没有什么关系,顶天就是两个大队的知青凑在一起过年。
今年,宋幼湘想改变一下。
“去大队部?这能行吗?”知青组长看着宋幼湘,表情有些为难。
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知青和社员之间,其实是有些泾渭分明的,有知青和社员关系处得好,亲如一家的,但总体来说,大家属于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
本来嘛,知青看不上社员,觉得他们没文化蛮横,社员看不上城里来的知青,觉得他们干啥啥不会,是来抢他们粮食的。
知青点经常会搞些活动,抚慰一下干涸的精神生活,来参加的社员有,但只有零星几个爱凑热闹的。
要按宋幼湘说的,把知青和社员都团结起来,真的可以吗?
“我们知青最开始下乡是为了什么?下乡之前,我们学的是什么?”
宋幼湘这么一问,知青组长沉默下来。
下乡之前,学校里年年都有学农、学医、学工和活动,后来更是直接开了班。
最早几批的知青是正常学习文化知识,后面下乡的知青,学的其实都有些杂乱,甚至很多因为学校停摆,什么也没学到的大有人在。
但主旨口号是没有变化的。
“知青下乡是来发展农村,为老百姓带来知识,推广农技术、医疗知识,传播知识改变贫困的,那丰富一下大家的精神娱乐,也完全没有问题的嘛。”
宋幼湘说话的时候,身边已经围上来好些知青,听到宋幼湘的话,大家沉默过后,又都点了点头。
“组长,要不咱们直接去大队部吧。”很快有人出声。
“其实社员对咱们也挺照顾的,虽然看不上咱们干活,但总会搭把手帮帮忙。”跟着有人附和。
“我鞋垫还是队里大娘给我做的,特别暖和。”
……
知青组长个人其实没有什么意见,他就是怕知青们不乐意,现在大家都没有意见,那他还有什么好说的。
不过宋幼湘只让知青组长安排人去大队部布置,知青组长得跟着她一起去找王臹。
这事不能只叫知青出力,社员们不参与进来,这活动就办不成功。
知青们确实多才多艺,唱红歌诗朗诵,乐器样板戏,基本人人都能来那么一段,有的手里还有绝活。
但社员们也不差,唱段山歌,来段号子,或者会拉二胡吹口琴的也大有人在。
王臹一个人过年,准备了酒菜在中午团年,请了妻儿的牌位一起过,宋幼湘来的时候,他刚吃完饭。
看着桌上的三双碗筷,宋幼湘有些心酸。
等宋幼湘和知青队长说明来意,王臹想了想,觉得这个想法不错,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家里后,就去找陈会计几个开会去了。
宋幼湘和知青组长一起参加了会议。
时间紧,会开得短,结束后大家就各自行动了起来。
王臹去喊广播,给大队社员们通知这个消息,陈会计带人去准备篝火和红薯花生,还有茶水这些,赵主任去找村里的花鼓表演队,通知大家准备表演。
宋幼湘和知青组长则是在他们行动之前,先把人拦住,要求他们一人出个节目。
“幼湘同志,你可真敢!”从大队部出来,知青组长才虚虚地抹了把额头,他刚刚都要出汗了。
别看王臹在领导面前挺不拘一格的,但在社员和知青面前,还是很有威信的。
他平时不茍言笑,知青组长挺怕他的,宋幼湘把人拦住的时候,知青组长都替她捏了把汗。
哪怕王臹答应得爽快,报了首军歌,知青组长都没敢太放松。
“这有什么不敢的,王支书作为领导干部,肯定得带头。”宋幼湘笑着道,然后领着知青组长一家家上门,询问大家有没有想法上前表演节目。
不管什么时候,大部分人其实都是羞于表现自己的,但也无论在什么时候,总有小部分人,热爱在人前表现自己。
一来知青组长觉得,大队干部能上台唱个歌什么的,就已经很不错了,没想到大队一圈走下来,居然统计了十来个节目。
这当然也有大队广播一直在循环播报这事有关系,大家没那么排斥。
知青组长跟着宋幼湘,主要干的是登记的工作,不时捧个场而已,询问引导的事,主要是宋幼湘在干。
反正全部登记下来,唱歌吹曲这样的节目类似不可避免,但重复的节目是完全没有的。
唯一让知青组长想不通的是,有大娘问剪纸能不能表演,宋幼湘都说可以。
“这行吗?”他们这又没有舞台,剪纸也就前面一排的人看得见,后面的什么也看不到,大娘剪纸的时候,大家一起望天吗?
宋幼湘对节目单很满意,“怎么不行,大家伙唱歌的时候,大娘就带着孙女剪纸,等到表演结束,咱们再投个票,评几个特别优秀的节目出来,剪纸不就能当奖品了。”
“……”知青组长愣了愣,还能这样?
就是个文艺晚会,大家一起热热闹闹过个年,怎么样不可以,今天剪纸肯定是剪过年相关的吗,得了奖励也算是讨个彩头。
大娘替自个孙女扬名的想法也能实现,正好皆大欢喜。
知青组长从来没觉得自己这么忙过,登记完节目,他又赶到大队部现场调度,对布置进行统筹工作。
等到全部准备妥当,已经是晚上七点多,知青点的团年是赶不上了。
主要布置人员扒了几口别的知青带来的饭菜,又忙着引导社员找地方坐下,提醒社员注意篝火,看好孩子,反正忙得不可开交。
知青们有些紧张,他们基本是人手一个节目的,还有人组团排练了小品,但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要在大队社员面前表演。
社员们高高兴兴,轰轰闹闹地入场的时候,不少知青都偷偷地在后面进行最后的演练。
“队长,我紧张!”宋幼湘也忙,这会正忙着安抚主持人的情绪。
办晚会肯定是要有主持人的,宋幼湘知道自己的斤两,你让她在食品厂员工大会上讲讲话,给职工们打气还行,要妙语连珠串起一台晚会,她不行。
所以节目单一出来,宋幼湘就拎了知青里原本的几个文艺骨干出来,让他们看着节目单位写主持词,安排好串词。
虽然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不过考虑到现状,四个主持人都是男男和女女分开搭。
不过这会倒是没分男女,都紧张地围在宋幼湘身边。
“没关系,就是大家一起乐呵一下,你们随便说,说错了也没关系,大家笑起来,不是气氛更好,说不定大家以为你们故意错的。”宋幼湘尽力安抚他们。
再紧张,还是要上的,社员知青们都坐好后,大家都期待地看着中央。
宋幼湘鼓励了看了眼两位女知青,轻轻推她们走出去。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知青、社员同志们,辞旧迎新……”
年三十,周辞中午在家里团年,晚上就赶过来陪陈奶奶和严志邦了。
本来严志邦昨天就要走的,但因为错过了班车,只能在这里多留两天,初二再赶车回老家。
他们在陈奶奶这里团年,晚上自然陪着陈奶奶一起到大队部来参加晚会。
虽然晚会在大队部的院坪里搞,是室外,但一点也不冷,不说到处有篝火,现场的气氛就十分火热。
真到了台上,知青们也放开了,一个个都卯足了劲头表演。
社员们也十分有热情,山歌唱得隔壁大队都能听见。
“这又是宋知青搞的活动。”周辞看着站在大队部办公室调度的宋幼湘,话说得十分肯定。
心里不是没有一点动摇的,宋幼湘那么优秀,就算最开始没有想法,但接下来的相处当中,周辞也免不了有些被吸引。
但是……周辞垂下眼,强按下心头的苦涩。
陈奶奶看了外孙一眼,拍了拍他的手,无声安慰。
这世上的人和事,还是讲究一个缘分,没有缘分强求也是强求不来的。
周辞和宋幼湘的缘分还是差了那么一点。
不是因为周辞母亲,而是因为周辞自己,当然周辞长成现在的性格,也不是他自己的原因,跟他妈,跟他家里的关系也有关,陈奶奶有些心疼外孙。
严志邦对谁搞的活动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也不知道为什么,他的目光第一时间就落到了唐桂香的身上。
明明那里站了那么多的人,女知青们的打扮大体又都差不多,但他还是一眼就看见了对方。
与此同时,江媛朝也看见了严志邦。
见他看向这边,江媛朝脸色大变,立马就缩了起来,完蛋了,这大过年的,严志邦怎么在这里,没有回他老家去?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严家应该是在邻市才对。
“你怎么了,不舒服吗?”一帮有节目的知青都站在外围,在等着侯场,许家栋就站在江媛朝不远的地方。
见江媛朝人缩着,脸色也有些不对,许家栋立马上前嘘寒问暖。
江媛朝不知道为什么,有些害怕被严志邦看见,她那天可是故意指了错路的,她心虚,“我是有点不舒服,我可能没法上台了。”
许家栋一听就急了,“怎么会不舒服呢?我去弄点热水来,你先到后头坐下。”
说着,许家栋立马去倒热水,顺便把忙得脚打后脑勺的知青组长给请了过来。
“怎么回事,吃坏东西了,你先休息一下,再坚持坚持?”知青组长已经从许家栋那里知道了一点。
但江媛朝的节目是一段样板戏独舞,算是知青里头比较出彩的节目了,她要是下去,晚会都会要失色不少。
江媛朝也不想失去这个表现机会,她舞跳得好,从小就学的,最开始养母是打算把她送到文工团去的,江媛朝好不容易有压过宋幼湘的地方,哪里舍得放过。
可是她又害怕严志邦当场叫破她。
“我缓一缓,行吗?”江媛朝脑子里飞快地想着对策,最终还是舍不得机会,决定去找严志邦说清楚。
严志邦应该不会那么不识趣吧。
“同志需要热水吗?”唐桂香拎着热水瓶,挨个给大家添热水。
等她分配的这一边倒完,去大队部厨房灌热水的时候,正好看到江媛朝和皱着眉头的严志邦一前一后地绕过大队部,往后头去。
“看什么呢?”宋幼湘的朗诵节目早就表演完了,刚刚安排好接下来的五个节目上场顺序,来喝口热水,就看到唐桂香站在厨房门口发呆。
唐桂香觉得这事她不该管,她算谁,站在什么立场去管这事,但她就是莫名有些在意。
这份在意让唐桂香觉得羞耻,她羞于让宋幼湘知道,强逼着自己把这份在意压下去,“没事,我给你倒水。”——
作者有话说:
明天要早起出门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