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生的事,宋幼湘没有再关注,追上学习进度后,她接到通知,周末要去对外经贸部培训,准备接待R方公司代表访华的事宜。
毕竟是被索方负责人点过名的,哪怕到时候对方已经不记得宋幼湘,宋幼湘还是要在的。
除此之外,宋幼湘接到系主任的通知,让她有时间去一趟器材厂。
其实不止是器材厂,京津两市好几个单位都想把宋幼湘找过去,一起探讨探讨接下来的发展。
没办法,说个不好听的形容,各大厂其实都是才学走路的巨婴。
别看各大厂曾经那么辉煌,甚至现在也一定程度地继续辉煌着,但他们实际上,都是国家扶着走路的学步小孩,现在国家一收手,他们便走得磕磕绊绊,一步三摇,马上要倒。
期望着国家能伸出手来扶?
国家当然会扶,但再不是以前那种育儿式,予取予求似的扶助,
随着国家一步步的动作,大家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只有自力更生,独立自主,才能在轰轰烈烈的对方经济合作中取得国家青睐,得到机会。
躺在国家身上,坐等国家安排,是一条看不到希望的绝路。
而随着国外公司的进驻,争夺国内市场,他们的生存也会更加严峻,怎么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是每个想要积极进取,闯出一条新路的单位,此时此刻都在思考的问题。
宋幼湘之前在大巴车上的话,给了梅工等人不少启发。
回国后,梅工他们跟单位汇报情况,免不了要提及,宋幼湘的想法让许多目光有前瞻性的领导产生了共鸣。
说句实在话,能够当上诸如器材厂这样大厂的领导,真没有几个不是人精。
他们这些领导,要么脑子心眼活,要么莽起一条胆,敢闯敢干,是时代稍微绊住了他们的脚,是突然改变的时代洪流,让他们一时看不清方向罢了。
或早或晚,他们都会带领着手里的巨船,驶向远方。
而越是大体量的厂,肩负的责任也就更大,做出的决定,是影响好几万人的生存,领导们自然更加谨慎。
接到系主任的通知,宋幼湘没有拖延,周末下午请了半天假,跑了趟器材厂。
“呦呵,这成假小子啦!”站在梅工身边的,还是那天下午会议室先替宋幼湘介绍的苏厂长。
如果不是苏厂长开口,以梅工风风火火的性子,开完会人立马就走了,估计都不能给宋幼湘主动上前的机会。
苏厂长笑着打量了宋幼湘一番,让她坐下,冲秘书招手,“小孙你帮我们泡两壶茶来,你等会多给我续几回茶水,小宋去年光给梅工续水这事,我可是一直记着哪,总算给我个机会扳回一局,我也是有秘书的人。”
“……”饶是宋幼湘脸皮厚,此时也忍不住有些脸红。
她当时目的性确实挺强,就冲着梅工来的,但她真的没有给苏厂长续水吗?
“你严肃点,今天找小宋来是说正事的。”梅工没好气地白了老搭档一眼,不过也得亏他不那么严肃,宋幼湘才被他带去了研制科。
苏厂长笑,“今天虽然是谈正事,但场合不严肃,非得一本正经,你不累,我和小宋可懒得陪你装,是不是,小宋?”
“……?”宋幼湘。
万万没有想到,这两位私下是这样的相处模式,大佬斗嘴她哪边也不能站,保持微笑就好了。
好在苏厂长性格跳脱,谈起正事时,却十分投入。
器材厂其实在梅工出访回来前已经组建了经销队伍,只不过工作开展得一直很艰难。
主要是没找对门路,有种四下无门也无路的感觉。
等梅工回来后,开了几次会,重新制定了路线方针,经销队伍的作已经初见成效,但面对犹如不毛之地的空白市场,大家其实都有些茫然。
梅工回国后,建议组建鸿运扇的生产线,现在鸿运扇是卖得好,但厂里积压的库存设备依然让人头疼。
大头还得是这些专业广播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