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庆弘年轻的时候也是风云人物,自己就能挣,后来又跟着儿子儿媳出走打拼,偶尔会回来乌川,其他大部分时候都留在苏杭颐养天年。
去年魏庆弘回乌川跟旧友们重逢叙旧,还十分干脆地从其中一个那里订了副屏风,光订金就给到了八万……
钟灵阳声音扭曲了:“多少?”
嫉妒使他质壁分离。
魏宇澈相当理解,毕竟自己当时也就这个反应。
钟灵秀则相对淡定地提出了设想:“是不是什么贵重原材料啊?”
“不是,不是玉也不是翠的,就是普通竹子,竹刻。”
钟灵秀摆摆手:“那也正常,请的是什么名家吧?”
竹刻就像是以前的文学也分流派,徽州竹刻就是其中之一,乌川作为整个徽州文化的发源地,更是竹刻匠人的主战场。
徽州四雕,砖、石、木、竹,均讲究一个以刀代笔,能在这行里闯荡出花的,本身就是有一定的画艺书法傍身的。
要是正儿八经请了大拿,这个价格也合理。
“问题就出在这儿了。”魏宇澈冷笑一声,“老爷子这个朋友接单之后不久就生病了,病得还不轻,这屏风的活就搁置了。”
“那不正好,可以退钱了呀。”钟灵阳说。
魏宇澈端着酒杯,姿态放松:“要是退钱就好了,人家干不动了,但是呢他们家里后生自告奋勇地顶上了。我爷爷年纪大了,一门心思帮朋友,答应下来了。”
这缩水程度不用他说也相当之明显了。
“所以你回乌川,是来兴师问罪的?”钟灵阳总结道。
“没那么严重。”魏宇澈看了梁舒一眼,存了要炫耀自己“狠辣”手段的心,说,“他要是识相,我找上门把定金退了,一切都好说;不然我就报警,让他牢底坐穿。”
梁舒对上他故作深沉的视线,客观地发表意见:“八万想把牢底坐穿的话,有点难度。”
魏宇澈认真反思了一下,改口:“那我就告到他倾家荡产。”
梁舒拍了拍胸脯,敷衍道:“哇,害怕死了耶。”
魏宇澈好不容易积攒的“狠毒”迅速破功,他看向对面,语气不满:“梁舒,你不跟我作对是不是会死啊?”
“没有啊。”她相当坦荡,“我这不是帮你烘托一下效果气氛吗?”
真难伺候。
魏宇澈:“······”
谢谢了,大可不必。
钟灵阳比较关心实际问题:“那你找到人了没?”
“没呢。”魏宇澈把空掉的酒杯放下,“我爷爷不肯说,我偷偷来的。”
很好,完美遮掩了核心原因,睿智人设立起来了。
“那也不好找吧。”钟灵秀说。
魏宇澈倒很乐观:“他朋友就那么些,我到时候挨个问问,应该也不难。”
钟灵阳忍不住泼冷水:“可是,我隐约记得,魏爷爷年轻时候是竹刻协会的赞助人吧?”
那年头会竹刻的人不少,但是把手艺坚持下来的不多。
魏庆弘呢,热心肠,看谁困难都乐意搭一把手,至于搭进去的,除了人,还有钱。
单从这一点来看,魏宇澈的败家还是具有可考性的,属于隔代遗传了。
不过败家也是分等级的,对了就叫投资。
徽州竹刻前几年入选了国家非物质遗产,成为了得到官方认可的徽州名片。
乌川的竹刻协会从民间组织晋级,魏庆弘当年的仗义也得到了回报。抛开物质,更重要的是那些艺术家的人脉资源。
要说魏庆弘认识的做竹刻的朋友,那可真是没有一百也有几十。
魏宇澈迟疑了会儿:“筛选一下应该能筛掉大多数吧?”
钟灵秀则不这么觉得:“不能吧,你看就光咱们上林那一片儿,基本家家老人都会几下这个,梁舒外公不也是吗?”
梁舒心想何止啊,现在连我都是干这个的呢。
魏宇澈眼睛一亮:“怎么把你忘了,你小时候不是也天天摆弄那些玩意儿吗?”
梁舒那个时候,可谓将清高二字发挥到了极致。
同龄人狂热追捧的东西,她是一概不爱,天天跟在一堆老头子后面学刻竹,还把自己的“作品”强制性地送给小伙伴。
连魏宇澈这个死对头家里都有梁舒亲手雕刻的一个笔筒,出自她十岁的第一个成品,不过丑得有些惨不忍睹。
高中那会儿她去比赛,捧回来个第一名,但就在这未来风光无限的关头,她却突然把手艺一丢,说什么都不碰了。
之后更是报复性地开始厌学,瞎混。
最可气的是,都这样了,她成绩还能数一数二。
梁舒纠正他:“那不叫摆弄,是学习。”
“好好好,学习。”魏宇澈不招惹她一下就不快活,“那不然这样,你把竹刻再捡一捡,等我从骗子那儿把钱讨回来,转手找你定个屏风怎么样?”
梁舒淡淡看了他一眼:“等你把钱讨回来再说吧。”
现在人影都找不到,有理都没地方说。
魏宇澈不是没想过找家里人问问情况,但是全家里外都守口如瓶,他爸妈也让他别管这事儿,说魏庆弘自有决断。
“那你怎么不让他们决断?”梁舒问。
魏宇澈别了她一眼,“这你都看不出来吗?”
“看出来什么?”
“洗脑战术,这就跟社区免费送鸡蛋让你去开会是一个道理。他们很明显就是上当了。”魏宇澈信誓旦旦。
他就不明白了,能有个什么决断的。自己亏的钱是钱,老爷子亏的钱就不是了?
眼看一家人都迷迷糊糊的,他可必须站出来做那个主心骨了。
梁舒也不知道这厮哪里来的信心,觉得自己能掺和进这种事来,听他这豪言壮语的,也只是笑笑不做评价。
钟灵秀在乌川待的时间长,补充道:“这年头骗子确实多,我听我妈说前几天小区还有什么净水器的商家搞领鸡蛋的活动呢。有的老头老太就被忽悠着给了钱。”
魏宇澈越听越觉得魏庆弘嘴里那老朋友不靠谱,一拍大腿:“不行,我必须得管这事儿。”
像这种又欺骗感情又欺骗财产的“朋友”,就得好好吃个教训才行。
“你要怎么管啊?”钟灵阳好奇地问,“一没名字,二没地址的,你上哪里找人去?”
梁舒也在此时开腔:“而且万一人家不是骗子呢?”
钟灵秀咋舌:“这么明显了还不是骗子呢?”
魏宇澈看了她一眼,“你倒也不用为了跟我呛声这么不看事实吧?”
“没有啊,我很客观的。”梁舒目不斜视,“从道德上来说,师傅不行给徒弟干是有些不地道,可从法律上来说,魏爷爷这个当事人都接受了,那就没什么太大问题了呀。”
“那是因为我爷爷当人家是朋友啊,但他这不就摆明了是坑老头感情吗?”魏宇澈说。
钟灵秀姐弟俩也连连点头。
多明了啊,先打感情牌,后又坑钱,魏爷爷这波人财两空了属于是。
梁舒依旧保持着淡定:“谁能证明?”
这倒是个问题。
魏宇澈沉默了。他一没合同二不是当事人的,除了自己臆断以外真的是半点证据都没有。
“这事儿搞不好还是魏爷爷主动提出的修改,如果真的是你们家主动,那有什么立场说对方是骗子呢?”梁舒三言两语就直击问题核心,什么相关证据都没有,他拿什么把人家绳之以法?
“要我说,这现实生活,你还是少些行侠的理想主义吧。”
时代变了,这跟社区送鸡蛋也完全是两回事儿。
魏宇澈知道她说的在理,但总觉得有哪里怪怪的:“不是,梁舒,你怎么老是帮着骗子说话啊?”
钟灵秀怕两人再吵起来,忙从中间找补,“怎么会呢?她肯定是想从另外的角度帮你找一下骗子的漏洞,帮你各个击破啊。”她看着梁舒,期待肯定答案:“是吧,梁舒?”
梁舒笑而不语。
不好意思,要让大家失望了。
因为她就是那个“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