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谍人今日不点卯 正文 第16章 信号篇十六

所属书籍: 谍人今日不点卯

    第16章.信号篇十六大漠活爹

    孙有虞正在焦头烂额,他此刻正蹲在一个破旧的大殿中,两侧都是高耸的辽人神像,他被供奉到了中央,面前已经摆满了果盘、芍药花、辽人铜钱、现杀的牛羊,他只是经过了一个被叛军控制的庄子,给这里的百姓和族兵浅浅开导了一下人生卦象,怎么就被当成活佛擡进庙里了呢!

    孙有虞一擡眼,顿觉两眼一黑,从他脚底下跪着的队伍一直排到了大殿外一直望不到头,四个伪装成僧人的谍人扛着几袋贡品回来,借清扫庙槛靠近孙有虞,低声道,“快点的吧,不开导完排队这些,今日是走不了,让你少说话,你怎么那么多话,破嘴!”

    孙有虞拨着念珠,故作沉静相,蚊子哼哼般跟谍人低语:“拿点好带走的,机宜司上月俸禄还没发,这趟来辽怎么也得赚点酒钱。”

    “活佛活佛!”

    “心静,心静。”孙有虞擡手安抚冲进来磕头的叛军。

    “活佛说得是,小的们给活佛起了座神像,正在院中打烊,请活佛过目!”

    “啥?”

    一群谍人偷偷摸摸来到你们辽朝,连路过的蚂蚁都不想让它发现,你们还给我造神像?!

    问题是这神像,造得确实太像了,孙有虞看着这泥塑,眉目传情,眼窝深邃,眼神勾人,嘴唇丰润,孙有虞虽然是个男子,但是个短脸尖下巴,浓颜的五官放在这张脸上显得有些……漂亮……原来的头发有点自来卷,发冠边经常别一朵簪花,簪花常年都是虞美人,之前还做使节时,每次出使任务,都会用香膏在鬓边、脸颊上涂抹蔷薇水(宋朝香水)。

    蔷薇花的气味浓烈,香味独特且经久不散,使节团很多人都在用,一罐蔷薇水都比现在在三处的俸禄高,使节服也要提前用熏香熏过,尤其是袖子,更要格外用心,孙有虞为了能够让香味更加持久,会把袖子罩在熏香上,让袖子里灌满香味,等到达目的地之后,再把香味释放出来。

    孙有虞一直认为,使节就是大宋的脸面,得让周边这些弹丸小国看看,大宋不仅生活富足,精神世界也很是丰盈。

    从前也是有风光日子的,可惜了啊,现在就是一个穷的响叮当的光头。

    “砸了。”孙有虞拂袖道。

    耶律叛军和庄民们大惊:“啊?活佛这是为何?”

    “本佛问你们,你们多久没吃过一顿热乎全羊宴了?”说到这孙有虞也心虚,他也好久没吃了,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众辽人沉默,他们西京道除了矿产还算丰富,常年气候恶劣,每年就夏日好过一些,不打仗的时候,日子都难过,靠山吃山总有吃空的一天,自然是不舍得宰杀牛羊啊。

    “自己都不舍得吃穿,还花铜钱供奉神佛?有这些闲钱不如先买身新衣裳,吃顿羊汤,道不在本佛身上,在你们的心念里。”孙有虞戳了戳叛军头领的心窝子。

    孙有虞眯眼打量整个庄子,简陋破败,一路上倒是不少壁画神像,听闻这里出了很多骁勇善战的辽人大将,传奇往事他一个宋人都听过。

    孙有虞抿嘴一笑:“我问你们,你们有没有见过大海?”

    众人摇摇头。西京道的辽人哪见过这个啊?!庄民和兵卒们一听来了精神,这回是遇上高僧了,赶紧搬着木凳子、草席子,席地而坐,听活佛传道。

    “那上京道和东京道的人有没有见过草原?”

    众人又摇摇头。听闻上京道和东京道繁华,可是路途遥远,地势险恶,很少有人来他们这儿,即便是自家亲眷,也住不了几天就走了。

    “咱们西京道百姓这么多年一直过苦日子,如今遇上了我,也该让你们翻身了,听我的,想要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去把你们这跟东京道最近的路打通,修平整,路通了,海边的人自然往这里来。”

    “现在就开始修复壁画神像,把你们祖辈相传的故事全都给我背滚瓜烂熟,就比如说这匹马,你别管它能不能活这些年,你就说它是萧闯大将曾经骑过的马!骑一圈,三个通宝!小孩谁骑谁就能沾大将风范,长大了不是进朝做官,就是去沙场当英雄。”

    “东边这地选个最好的草皮,别放牧,给我修围场木栏,养漂亮的马!挑一些俊美年轻的骑射手做教官,迷死来此的小娘子们,还有宝矿珠宝都挖出来打磨打磨,做成小件珍品,起个名字,编个故事,一样只出售一次,每年七八月份咱们西京道青草一绿,漫山遍野都是绿草鲜花,上京道和东京道的人一来,打猎、骑射、篝火夜谈……咱们进了牧场风光还有走的道理?铜钱财宝全进咱口袋里!致富!”

    “好!好!好!”兵卒和庄民们听罢激动鼓掌,他们没想到自己看腻了的家乡居然大有发展,他们看着孙有虞似乎发着圣光,如同他们期待的美好未来一样。

    四个伪装成辽僧的宋谍人躲在树荫下看着眼前诡异的一幕,咂舌。

    “这小子以前干什么的?是谍人吗?”

    “不道啊。”

    “他自己说是以前行人司的使节,辽、西夏、南唐都去过,还去过夜郎。”

    “行人司多风光,怎么就沦落到三处做谍人了?”

    “肯定是惹到什么人了!”

    “能吹,能喝,能叭叭。咱们啊就把心放在肚里吧,小子有能耐,我看就算耶律敕倍来了,也能被他忽悠瘸了。走吧,咱们就好好配合他,把这出戏演完。”

    孙有虞说得口干舌燥:“打仗就知道打仗!脑子进屎的人才天天想打仗!本僧时间有限,还要去上京传道,呃,即刻启程,致富秘经就说到这了,剩下的,你们仔细品吧。”

    这群辽人也不是傻子,这么多年穷怕了,要是能过上好日子,那还不得赶紧行动起来啊!

    “欢送活佛!”众人簇拥着把孙有虞擡上马车,又多送了好几辆马车,车上装满了矿采。

    孙有虞也不客气,专挑值钱的带走,“那个,那个,还有那个,都包起来。”

    一个叫张旭柳的谍人给马喂着粮食,蛐蛐孙有虞:“差不多行了,咱们还得赶路,这么多东西路上不好拿。”

    “啧,你别管,说了这么多,我不得收点学费啊。”

    萧王爷的亲卫军还在整齐有素地往顺州行军,邓玄子走在浩浩荡荡的队伍其中,数次想偷偷撤离队伍,都找不到机会,看着逐渐落下去的天光,心里愈发着急。

    身旁的袁不惘和邓玄子交换了下眼神:不能再走了,离大宋越来越远了,下个站点修整,必须撤离。

    谁能想到,不等到下个站点,就出了茬子。

    在顺州遇到的叛军铁骑军团早已埋伏在关隘等候多时,不等众人反应过来,从山体两侧飞身而降,狼嚎着飞砍下来。

    萧军兵长紧急指挥:“散开!不要聚集!分组作战!”

    邓玄子和袁不惘、张啸紧急投入战斗,在大宋的时候给机宜司当差,来了辽还得给萧王爷当差,天选打工人?有完没完了?邓玄子想到这,火气又大了几分,挥剑连砍两个叛军。

    铁骑军抢夺了战马更加凶狠,对萧王爷兵马大肆屠杀,邓玄子本想趁乱逃走,但无论怎样突围,总有两个铁骑军紧紧跟着自己。

    邓玄子回眸瞬间对上了马背上的狠厉目光,铁骑军带着黑红色头盔,只露出粗犷的双眼,那双眼睛如鹰般刁钻,竟然冲邓玄子玩味一笑。

    糟了,被他认出来了!

    他在顺州农场见过自己!

    “砍马腿,戳他们眼睛,他们认出我了。”邓玄子跟袁不惘说道。

    辽人铁骑固然凶猛,但宋人武艺更加灵活,邓玄子三人配合专挑叛军眼睛攻击,没一会儿瞎了十来个,邓玄子看过卫聿川射箭,曾被他教过射击要领,当今箭法肯定不及他,但总归够用。

    萧军观察到邓玄子和袁不惘、张啸的战术十分有效,立刻效仿,扭转了被动局面。一番激战后,战事总算告一段落,邓玄子精疲力尽,好久没打过这么久的仗了,他以前只是战前侦察兵,根本不是杀敌硬碰硬的步兵啊,能活到现在真是命大。

    胳膊腿都感觉不是自己的了,好不不容易找到个阴凉地,刚坐下想喝口水,结果兵长的师爷寻了过来。

    “你们三个,跟我来。”

    邓玄子几人紧张起来,什么意思?被发现了?

    营帐中除了兵长,还有三个副兵长和一个师爷,他们打量着邓玄子三人,气氛有些微妙。

    兵长看着邓玄子的眼睛:“你们真是二节度使司的人?”

    “是。”

    “家中都有什么人?”

    “大哥和幺妹均死于战争。家中只剩我一个。”邓玄子确实没撒谎。

    “你呢?”兵长问张啸。

    “妻儿都在大后方,还有一大哥,早年做生意被流寇所杀,和家人数年没见,兴许早就不记得我了。”

    而对于袁不惘来说,离开大宋时,家中仅剩八十岁老母,他们兄弟姐妹四人都因支援前线战事,不知所踪,不知死活。

    说到此,袁不惘有些动容,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不知道老母亲是不是还活着,或许他在辽这几年,早就是孤家寡人了。

    营帐里陷入沉默,两个副兵长从宝箱里抓起佩刀,向邓玄子三人走来。

    邓玄子暗中握紧了后腰别着的短刀。

    副兵长神情严肃走到邓玄子面前,一把将刀拔开,大力按在邓玄子手中。

    “拿着!”

    “嗯?”

    兵长走向前:“萧军有领,封诸位枭雄为猎鹰勇士爵位,赏王爷亲军佩刀一把、三千贯通宝、三十头黄羊、即日起可回乡休憩。领赏!”

    哈?怎么?这么突然吗?邓玄子摸不着头脑,和袁不惘交换了下眼神,帐里的这几个兵长目光赤诚、坚定赞许、仿佛眼前是几个辽朝即将升起的然然新星。

    “回乡就行,赏赐就不用了。”

    “勇士不可谦虚!”

    “不用了。”邓玄子把宝石佩刀退还。

    “拿着!”

    “真的不用了!”

    “必须收下!”兵长揽着邓玄子走到帐外,庄重指给他看,“都是你们的!我大辽疼爱每一位勇猛的战士,你们担得起这个称号!”

    邓玄子望着眼前一片鹅黄色的羊群傻了眼,空手来的,回去的时候多了三十头黄羊,这咋弄啊,真要赶羊回去啊?!

    “咩……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