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谍人今日不点卯 正文 第24章 采葛篇二

所属书籍: 谍人今日不点卯

    第24章.采葛篇二叛逃书生

    翌日早晨,卫聿川准备去大依楼当值,刚打开院门,徐慎带着两个女儿出现在门口。

    “徐大人?”卫聿川一愣。

    徐慎点点头,示意两个女儿问好,“叫人。”

    “阿哥早!”

    “诶,早。”卫聿川摸摸后脑勺,小点的丫头看起来也就六七岁,叫自己叔都行了,徐大人还是给自己留面子哈。

    “内夫人可在家?”

    “在在,徐大人请进。娘!”

    肖婉玉被弹劾出宫之前是正五品宫廷女官,尚字直笔,穿得是朱红官服,她和另一直笔一起统领十六位女官,在大内西芜宣和殿为皇帝审批奏折,根据朝廷臣子所奏事情的紧急程度筛选文书,文书量大,皇帝一人自然看不过来,她们为皇帝代笔批复、抄录部分文书,再给皇帝御览,皇帝也赐予她们撰写御笔的资格,朝廷文字都要经过她们之手。

    比起皇城司,肖婉玉才是边境离皇帝最近的人。只不过身份敏感,知道的事情太多,即便被赶出宫肖婉玉也必须谨慎低调。

    她在宫里都是裹巾收长发、着男装、系腰带、穿靴子,但是也因为日日裹头,两鬓头发都快秃没了。

    肖婉玉闻声出来,见到徐慎和两个机灵的小丫头有些疑惑。

    “娘,我司一处管勾徐慎,徐大人。”

    “见过徐大人。”

    “失礼失礼,内夫人大可不必向徐某行礼,在内夫人面前,徐某只是个晚辈,您叫我小徐便可。”

    无人在意的角落,卫聿川微微一笑,内心唤了声:小徐。

    徐慎是来找肖婉玉求教的,为了两个女儿,童龀之年的小女儿叫之奇,刚及豆蔻的叫之翘,徐慎夫人几年前因病去世,徐慎当爹又当妈拉扯着之奇和之翘,机宜司公务繁忙,总觉对之奇和之翘有所亏欠,此番前来,徐慎是想拜托肖婉玉教授之奇和之翘一些经国治世之道,讲授这些,没人比肖婉玉更合适了。

    “银两内夫人您随意提,您若闲暇,我便送之奇和之翘来,您若繁忙时,我们绝不打扰。”

    “礼仪文书书堂自有先生教,内夫人不必担心,我女虽年岁尚小,但我想趁小让她们开悟思辨和知世,若之奇和之翘争气,日后能进朝廷做女官为大宋效力,那再好不过了。”

    这小徐,倒是挺出乎卫聿川意料,没想到在机宜司高傲冷峻一人,私底下还算是个好父亲。

    肖婉玉和徐慎还在聊着,卫聿川关上院门,去了大依楼。

    大依楼里意外有两个文人模样的男子挑布料,卫聿川进去时,他们正让霓月拿货架最顶端的两匹不起眼的灰蓝色棉布,霓月喝了戒断底野伽安心养神的汤药,坐在柜台后面正运功凝神,懒得搭理他们,踢了个凳子过去,让他俩自己拿。

    两男子没说话,匆忙趴着梯子,背着的包袱掉了下来。

    “我来吧。”卫聿川进来挪过梯子上去拿料子,霓月好奇地扒拉开了掉在柜台上的包袱,里面是几本厚厚的书册。

    “《河测地形录》?”霓月好奇地读起来,刚看两眼,高个文人突然一把夺过书册囫囵藏起来。

    “我看看!”

    “这匹有些发霉了,客官要不换个颜色呢?或者我给你们便宜些……”卫聿川踩在高高梯子上拨弄着其他的布匹,底下没了声,两个文人抱着包袱一眨眼溜走了。

    “人呢?”

    霓月甩着两张被扯下来的书皮,无语,“跑了,什么臭书生啊,看他一眼书跟割他两块肉似的。”

    卫聿川拿起霓月手里的书皮,顿觉不妙,“他们包袱里还有什么?”

    “好多书,都是这种什么山啊水啊土啊……”

    霓月话未落音,卫聿川已经“嗖”地一下闪出铺面往街上奔去。

    刚刚那两个文人一定是书册走私,朝廷之前专门因此下令,除了《四书》《五经》这类颂传几朝的名著典籍,其他流窜在边境榷场的书籍,全部禁止私自印刷。边境百姓能看到的书册子,翻来覆去就那么几样,而霓月发现的《河测地形录》、《江测水利记》、《舆地广记》……这些书明面上根本不可能出现在霸州!

    闹市街头人来人往,卫聿川跳到高处一看,远处两个仓皇的身影低头迅速往城门奔去,看来是想逃出关外,卫聿川立刻往前追去。

    两个书生惊恐回头见卫聿川穷追不舍,连滚带爬往人群里钻,“那人追来了!分,分头跑!”两人在密集的岔路口分开,买菜卖花的小贩推着平板车路过,卫聿川被挡住截断了去路,他迅速跑到街边一家书肆拍了拍正在买书的一人的肩。

    “邓玄子!东南方粮油茶铺那条街,一个穿灰衣的高个书生,快!”

    “嗯?”邓玄子擡头一看是卫聿川,扔下书朝东南方寻去。

    人头攒动的街头高个灰衣书生惊慌失措连滚带爬,身后追逐之人轻松在人群缝隙中左闪右闪,飞快缩小距离,就在邓玄子即将抓住书生之际,一卷厚厚的布匹横飞过来,“咚”地一声稳稳当当将书生砸晕在地。

    霓月穿着店小二的行头溜达过来,三两下将书生用布捆成了一大粽子,扇着他的脸,“看你书怎么了?!不让我看?!小心眼!”

    人群外一队红骅刚转过街头,季铎在马上意外看着前方的喧闹,他一眼认出那店小二就是三处新来的那个女子,身手居然这么厉害?

    霓月一掌刚要下去,一只手过来抓住了她胳膊,霓月疑惑看着来人。

    “你谁啊?”

    季铎不语,上前拖起书生就要走,霓月单手扳住季铎,抢过书生,两人当街过起招来,霓月一手抓着书生一手跟季铎过招,用的是单手,季铎也并未使出全力,只为探探霓月虚实。

    “霓月!”卫聿川拖着另外一个书生从人群中挤过来,闪身挡在了霓月和季铎中间,见卫聿川过来,季铎瞬间刁钻出拳,扔给他一把剑。

    岂料剑“咣当”落地,卫聿川并未接剑,把书生扔给邓玄子一个,自己拖起另外一个,转身离开。

    “走了。”

    “把你的剑捡起来!”季铎命令卫聿川。

    卫聿川边走边嘱咐霓月,渐渐走远了,“别理他,你跟他动手,就是给他脸了。”

    “为什么?”

    “他脑子有毛病。”

    “有什么毛病?”

    “有纠缠病,很容易爱上别人,他纠缠我好几年了,现在还缠呢!你小心他爱上你。”

    “噫……!”霓月恶心的抖了抖身上的鸡皮疙瘩。

    三人将两个书生压到了机宜司,霸州位置特殊,和辽、女真、西夏距离都不算远,各色人等往来络绎不绝,即便朝廷大力盯监,总会有疏漏,卫聿川记得西夏曾从汴京失意文人士子中策反了两名落第士人,他们投奔西夏后,把握宋人的弱点,便为西夏出谋划策。

    不仅如此,辽还从边境各州贸易走私大宋的书籍,以此获取经世济民方面的情报。

    偶尔有零星几个书生和文人走私点书册赚些银子,也并不意外,但晚些时候发生的另一件事就有些让人觉得,此事另有蹊跷。

    李鸦九拖着他的小狗拖车白天在城里转悠了一圈,往日都会拾到点奇石异木,今日天黑回来,三处几人准备散衙了,他带回来满满一小车书。

    李鸦九神神秘秘关上门,叫住邓玄子,“《河测地形录》、《江测水利记》、《舆地广记》……还有这,这,这书还讲天上的星星分了好多种,说天上星星转一圈,地上过好几年,这全是些玄书!没见过吧?!”

    “见过了。”

    “哎?”

    邓玄子去翻李鸦九小车里的书,扔给卫聿川几本,“比白天咱们抓到那些还离谱。”

    “你从哪搜刮的?”

    “不用搜刮,到处都是啊!书肆书摊走两步就能看见一本。”

    卫聿川和邓玄子疑惑,连忙仔细翻看这些违禁书籍,书页中夹杂着手写稿、版印书稿,一看就是有人私自版印的。

    三人又上街寻摸了一圈,不出两个时辰,拖回了三车私自版印的违禁书册,均与水文地理天文术数有关。

    天文术数乃是官学,民间严令禁止私自钻研,更何况水文地理的书册大有泄露大宋防御之嫌疑,到底是谁在偷偷版印这些玄书?

    事态愈发严重,卫聿川即刻上报机宜司。

    当夜,值夜的机宜官和三处低调地开始了搜剿书籍,闭店的书肆一律敲门喊掌柜起来,流动的小书贩也扣押了几个,众人一律疑惑并不知道这些书是什么时候出现在摊位上的,有时候多几本根本不会在意,有的贩书人甚至偷偷藏起来,放出小道消息有违禁书册卖,吸引好读书者高价卖出。

    半夜时分,搜剿来的书册已经堆满了小半个机宜司库房,卫聿川想起白天抓到的两个书生,问机宜官审理情况。

    “他俩考了三年科举没考上,京城备考花了家里很多银子,没脸回乡,就想去关外,听人说关外辽境有人高价收大宋书册,他们俩就想倒卖出去,赚些钱再度备考。”

    “什么人给他们放出的消息?”

    “说京城一个文人学子秘密的小圈子在传。”

    于此同时,城外漆黑的官道上,一边境脚辅带着朝中密函,策马疾风连夜向机宜司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