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一路狂欢
7月29日,雨越下越大,天地间连成了白茫茫的一片。
厉婕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和傅敏是同桌,另一桌坐着雍浩和李兰宁。
窗外是模糊的雨帘,大雨外面,是连绵不绝的群山。
漫山遍野的绿色被风雨搅拌成朦胧的一片,没有边界,没有尽头,没有了天和地的分别。
教室里只有一盏白炽灯,悬挂在老式的房梁上,昏黄的灯光穿透阴暗的天色,挣扎出一圈一圈暖黄的光晕。
厉婕就坐在这样一间教室里,屋外的狂风暴雨好似要把整个世界撕碎,这一小片遮风挡雨的天地,便显得格外温馨。
她听着周老师在这座小山村的最后一课,觉得此时此刻,这间教室里的所有生命都无比的风雨飘摇,又无比的隽永美好。
周老师打开一包信笺纸,把浅黄色信纸发到了每个人手上。
她走回讲台上,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字,“归途。”
厉婕看着教室前面那一方简陋的黑板,整个人都怔住了,一种强烈的宿命感扑面而来。
傅敏也怔住了,看了眼若有所思的厉婕,又继续看向黑板。
周老师清了清嗓子,低头沉默了片刻,像是在整理自己的情绪,等她抬起头,看向教室里的孩子们时,脸上重新挂回了恬淡的笑容。
“同学们,记得三年前我来这里上的第一节课讲的是作文,题目我选的是明天。”
她看着讲台下一张张稚嫩的面孔,眼睛里忽然闪烁起细碎的泪光,“今天是我们在这间教室里的最后一课了,我依旧给大家布置一篇作文,作文的题目是归途。”
有个刚上一年级的小不点,稚声稚气地问:“归途是什么啊?”
周老师朝她笑了笑,解释说:“这个题目对你来说还太过深奥,对这个班里所有孩子来说都太过深奥,可是我只能陪你们走到这里了,未来想对你们说的话,也只能放到现在说。”
她顿了顿,继续说:“你们可以把这两个字,理解为自己最想去的地方。”
讲台下一片七嘴八舌的讨论。
有的孩子说:“我想去北京。”
有的孩子说:“我想去奶奶家。”
有的孩子说:“我想去找王琳琳玩,她去别的地方上学了。”
……
周老师笑了笑,也没多解释,只说:“这个题目不是让你们现在写的,希望你们记在心里,等到了人生的某个阶段,你们或许会思考这个问题。”
她看向窗外,似乎在望向生活之外,某个遥不可及的地方,“我们总是想着世界那么大,总想着去看看,可那其实是简单的事,只要迈开脚步,走就是了。”
她重新看向讲台下的孩子们,用一种他们此刻无法理解的神情,平静地说:“老师说的归途,是内心深处,通向自己的一条路。”
孩子们仰着脸,看着讲台上的老师,他们听不懂她在说什么,可却听得很专注。
周老师:“那条路太容易迷失了,需要清醒的自我,强大的内心,带你迷途归返。”
“老师希望你们今后的人生,不管走出去多远,依然能找到自己的归途。”
孩子们听得似懂非懂,有人点头,有人傻笑,有人想起要和周老师分别了,难过得大哭。
厉婕坐在课桌后,有种让人呼吸一滞的寂静感,仿佛时间在她周围停止了。
傅敏在厉婕耳边低低问了句:“你的3D地图起名叫归途,也是这个意思吗?”
厉婕轻轻笑了笑,不置可否。
周老师从讲台上拿起一张信笺,说道:“这节课还有一个内容,就是我们每个人,都给十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吧。这封信由我来保管,十年后,我会交到你们手上。”
她轻笑,表情促狭,“所以一定要想好了再写啊。”
厉婕拾起搁在课桌上的信笺,看着淡黄色信纸上那几瓣雏菊的水印,沉吟一瞬,忽然举手问道:“周老师,有笔吗?”
教室里的小学生们纷纷回过头来,好奇地看向厉婕,有两个性格开朗的小孩,直接跑过来把笔递给厉婕。
不一会儿,傅敏他们手上也都有了笔。
教室里逐渐安静下来,四个年龄加起来超过一百岁的旁听生,和一群小学生一起,一笔一画地给十年后的自己写起了信。
雍浩挠了挠后脑勺,笑嘻嘻地写到:“哥们儿,你现在已经是上市公司的老总了吧,喜欢你的姑娘从北京排到了巴黎,我只想提醒你一句:一定要守住底线啊,结婚一时爽,婚后火葬场,咱们只做永远快乐的单身汉。”
李兰宁盯着窗外的雨看了好一会儿,只写了一句话,“我下地狱,是为了让你活在人间。”
傅敏默默写下:“如果你还是没有找到那个人,就放过自己吧。”
他盯着信笺纸看了一会儿,又在空白的地方写下一句话,“我遇到了一个人,一路游走在地狱和天堂之间,你此刻是在地狱还是天堂呢?”
他写完,折起信纸,伸长脖子看向厉婕的信纸,想知道她写了些什么。
厉婕眼尖手快地挡住了信纸上的字,动作幼稚得让人忍不住想笑。
傅敏一脸无语,“你是小学生吗?”
厉婕刷地在课桌上画了道三八线,笑着警告傅敏:“胳膊别过来啊,过来我就扎你。”
傅敏低低笑出了声。
正当所有人都在埋头写字时,操场上传来一阵焦急的叫喊,“韩依依,韩依依。”
所有人都停下笔,纷纷看向窗外,只见一个男人正穿过瓢泼的大雨,朝教室门口奔来。
“韩依依,韩依依在这吗?”
周老师听到男人的声音,脸上的平静骤然间换做慌乱。
她连忙跑到教室门口,朝男人喊道:“韩大哥,依依没来这里啊。”
男人顷刻间跑到了廊檐下,怒目瞪着周老师,那表情,简直像是从水里爬上来的厉鬼。
“谁是你大哥,你配吗?”
周老师仿佛原地矮了三分,任凭男人出言羞辱,一个字也不敢反驳。
男人怒气冲冲地喊:“她今天一大早就闹着要来见你,说你就要走了,我不让她来,她趁我不注意偷偷跑出来了。”
他朝周老师吼道:“她不在你这能在哪?”
周老师一听男人的话,整张脸瞬间白了,颤着声音说:“我真的没看到她。”
男人的表情一下子恐慌起来,下意识地东张西望,“那她去哪了?我家依依去哪了?她一个九岁的孩子能跑去哪?”
周老师脸色煞白,紧张得近乎崩溃,她看了眼铺天盖地的大雨,忽然想到什么,整个人瞬间魂儿都吓飞了。
“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了?今天下大雨,路不好走。”
男人惶恐起来,他指着周老师歇嘶底里地骂:“你为什么要招惹她?你为什么有事没事就去找她?我给她转校就是因为膈应你见她,你还纠缠不清,你以为这样我们就能原谅你吗?”
他横眉立目地吼:“我告诉你,我们永远都不会原谅你,依依的妈妈是被你害死的,这孩子今天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我让你偿命。”
他吼完,转身急匆匆地冲进大雨里,周老师顾不得回头看一眼班上的孩子,拔腿追了上去。
留下教室里的孩子们面面相觑,片刻后,教室里乱成了一锅粥。
有几个大点的孩子,担心周老师出什么事,焦急地要追出去,被厉婕几个拦下了。
刚才听那个男人的叫骂,厉婕他们也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周老师来这里支教的原因,她眉宇间那一丝忧郁,她娓娓道来的归途,大概都出自无法化解的愧疚,还有那一份,永远也期盼不来的宽恕。
厉婕忽然难过得要命,想也没想就追了出去,傅敏几个见状也追了上去。
狂乱的大雨模糊了视线,厉婕朝着前面那缕单薄的背影发足狂奔。
泥泞的山路坑坑洼洼,一群人艰难地奔跑着,呼喊着那孩子的名字。
“韩依依。”
“韩依依。”
厉婕听到周老师的声音,在肆虐的狂风暴雨里,有种让人肝胆俱裂的惶恐。
厉婕他们也叫着韩依依的名字,不停地抹掉眼帘上的雨水,努力地寻找那孩子的身影。
不知不觉追到了河边,汹涌的河水在暴雨里咆哮着,迅猛地奔向下游,河面上有一排大石头连城的桥,此刻石面几乎被雨水淹没了。
厉婕想到了最坏的可能,在冷雨里打了个寒颤。
周老师似乎也想到了这个可能,双膝一软跪在了地上,旋即又挣扎着爬起来,朝着河下游拼命地追去。
他们在泥泞里不知跑了多久,跑的腿都快断了,嗓子也喊哑了。
所幸的是,他们终于在河心的一块石头上,看到了一个瘦小的身影。
“韩依依。”
周老师和韩依依的爸爸同时叫出声来,那声音充斥着惊喜和惶恐,比横空劈下来的惊雷还要震人心魄。
空气在这一刻凝滞了,厉婕也紧张地屏住了呼吸。
直到河心传来小姑娘凄惨的叫声:“爸爸,周老师,救我啊。”
一瞬间,厉婕的呼吸回来了,她听到周老师一声不知是喜还是悲的抽泣。
下一秒,厉婕看到周老师奋不顾身地跳进了湍急的河水里。
韩依依的爸爸在河岸上急得直跳,哭喊着:“我不会游泳啊,我不会游泳,谁去救救依依,救救我闺女啊。”
周老师水性不好,奋力地扑腾着,却抵不过汹涌的怒涛,她像片单薄的叶子,在水里无力的打着旋。
她大哭起来,朝依依喊着:“你抓紧,你抓紧啊,我来救你,我不会让你有事,我死都不会让你有事。”
厉婕踢掉鞋子,飞身入水。
傅敏和雍浩同时跳进水里,留下李兰宁和韩依依的爸爸在岸上焦急地等待。
周老师看着朝她奋力游过来的厉婕,撕心裂肺地喊着:“救孩子,救孩子。”
厉婕朝傅敏和雍浩喊道:“你们救孩子。”
她喊完这一嗓子,重新朝周老师奋力游了过去,怒浪卷着暴雨,抽打在厉婕脸上。
她不顾一切地朝那个即将沉没的身影奋力地游着,终于,她抓到她。
耳边却是她尖锐的叫喊:“韩依依,韩依依你还好吗?”
厉婕终于把周老师带到岸边,李兰宁连忙拽住狼狈的两个人,连拖带拽地帮厉婕把人弄上岸。
厉婕全身脱力地滚倒在河滩上,侧过脸,大口大口喘着气。
李兰宁跪在地上,焦急地查看周老师的情况,“你怎么样?没事吧?”
周老师紧闭的眼睛忽然睁开,诈尸似的坐了起来。
她看见傅敏抱着韩依依走上河滩,孩子哭着一头扎进爸爸怀里,支撑她的那股力量忽然从身上被抽走了,她躺倒在河滩上,崩溃地哭了起来。
“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啊。”
她嚎啕大哭,像是在对整个世界辩解。
才三年啊,她已经不认识那个记忆中的自己了,那么飞扬跋扈,那么疯疯癫癫,心野得地球都装不下她。
二十多岁,人生没有一丝阴霾,心里只有攀不完的山,冒不完的险。
村民都提醒她了,下大雨容易爆发山洪,她却充耳不闻,无知无畏地继续征服大山。
“我活该被洪水卷走啊,我也不想你妈妈来救我啊。”
韩依依的妈妈,后来听学校的孩子们回忆,是个超级温和的老师。
她喜欢自己的学生,喜欢自己的孩子,喜欢自己的家庭。
她是那么幸福的一个人啊,却用自己宝贵的命,换了她浅薄的一命。
“我不配,我知道我不配。”
“可是,我真的想让你们别再恨我啊,我努力了,我一直在努力啊。”
厉婕坐起身,看着痛哭失声的周老师,忽然她伸出手,轻轻按在周老师颤抖的额头上。
“你的命是我给的。”她在大雨里,一字一句地说,“我赦免你的罪,从今天起,我要你好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