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花好月半圆 正文 第80章 大象进了瓷器店。

所属书籍: 花好月半圆

    第80章大象进了瓷器店。

    过了周末,周一周二,领康英智看似一切照常,没什么动静。

    等到周三上午,所有高管突然都接到通知到大会议室,说庄总要给大家开个会。

    庄总?

    开会?

    庄振要给大家开会?

    大会议室里,等一众高管都落了座之后,一看庄振和丁德勋的座次,众人心中此时,差不多就都有了眉目——

    一直是丁德勋的总裁座位,现在正坐着庄振。而丁德勋,则坐在了主座一旁的椅子上。上次庄振浩浩荡荡带去会所的那些“兄弟”里,这次又有不少已经出现在了会议室。

    总监们之间眼神时有碰撞,不过谁也没多一个字,都在静等着看,马上会有什么动向。

    而坐在主位的庄振,则很有几分神气。

    经过上周五在会所的那次,庄振和这些高管至少混了个面熟。等人都齐了,他清了声嗓子,便开始讲话。

    到底是销售出身的,身上有股浓重的草莽气,相对于官僚气重一些的丁德勋,庄振开场便毫不客气地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先前的辉煌战绩。

    什么从艰难创业,到中间的数次转型,每次都踩中时代的脉搏。

    什么做电视直销期间,成本仅十几块的杯子,就能卖到几百块,并且市场迅速普及,打响了巨大的知名度。

    什么带领仅有数百人的团队,却创造出了上万人的公司都难以达成的业绩。

    尤其最后这一条,几乎是接着上周五孟道浦的话。此时旧话重提,明摆着是奔着让丁德勋难堪来的。领康英智现在近万人,每年流水那么高,相比于其他同业公司,利润率却低得多。按照孟道浦的意思,就是公司养了太多闲人,挣的钱光去发工资了,所以就没剩下什么。

    庄振又说,领康英智如果想继续下去,就要转变经营思维,像现在销售人员跟服务人员占了这么大的比重,长此以往,肯定会拖垮企业。他说他刚看了数据,百分之七八十的工资都发给了销售还有服务人员。这利润不低就怪了。

    言语里,是对先前经营策略毫不留情的否定,不见一丝委婉,连装都不装。

    在庄振说这些话时,大家的目光则会时不时地扫向一旁坐着不动的丁德勋。

    这位现在不知还是不是总裁的丁总,就那么一直听着,也不去看会议室里的其他人,只是盯着自己面前的杯子,脸色沉沉的,一言未发。

    洋洋洒洒地吹了一通牛之后,庄振最后落脚的话,是希望大家为了公司的未来,在接下来的一系列举动中,能够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把公司带出低谷,登上本应属于领康英智的高峰。

    不得不说,庄振口才了得,说话也非常具有煽动性。他原先的那帮“兄弟”们,还时不时地附和称是,全程给他撑场子。

    如果屋里是一群刚毕业、涉世未深的小孩子,真可能听得一愣一愣的,搞不好就是一片星星眼,直呼庄总真厉害。

    可对这群见惯了场面、不好糊弄的高管而言,这种慷慨激昂,是只过眼不过心的。久经职场历练的人,早就明白这个道理,能说的人,不一定能做,听其言,还要观其行。庄振一番堪称咋咋呼呼的“出场演说”,不光无法给他们带来任何好感,还会让这些在很多大企业呆过的职场精英们,对其心生不信任,甚至戒备。

    所以他们此时更关注的,是这个座次的变化,所要给自己部门带来的变数。

    等开完了会,大家陆续往回走时,财务总监杜长健手里拿着他那不离身的保温杯,几步走到戴守峥身边,低声道,“这庄总,脾虚。”

    “嗯?”戴守峥没听清,“庄总怎么了?”

    “我说他‘脾虚’。”杜长健压了压嘴角,“你没注意到么,庄总说话时嘴角总是带着点儿白沫,那是典型的脾虚症状。”

    戴守峥还以为杜长健能说出个什么,没想到是养生方面的话题。

    “没注意呢。”戴守峥摇了摇头,刚才他坐的离主位确实有点远,而且庄振在吹牛时,他大多时候都在盯着手里的那支签字笔,还真没关注这位庄总说话的嘴角,是一番什么光景。

    “这庄总也是个妙人啊,”杜长健举起杯子看了看,“我这百十来块的杯子,要照他当初的本事,能给卖到上千……可能还打不住。”

    戴守峥没说别的,只是微微擡了擡眉毛算作回应。他从来不在背后嚼人舌根,所以对于主动凑上来送话的杜长健,他心里会立即生出提防。

    这种人,能在你面前说别人的,就能在别人跟前说你的。所以跟此类人,戴守峥向来是一字不多,从不表态。

    不远处的人力总监叶友声先咳了几声,又快走几步跟到了杜长健身边,“杜总,这什么情况呀?”

    杜长健摇头,“我也不知道,反正这庄总上来就是这么一通话,丁总一句话都没说。”

    叶友声是领康英智多年的老人力总监,所以他对这些人事变动格外关注,他皱出一脸深深的纹路,“可刚才会上,也没提任命啊。”

    “老叶,”杜长健伸手拍了拍叶友声的肩膀,“这不都明摆着的事儿了么?”

    “不是,我就说,他之前再能营销再能卖货,他那公司也就一百来号人。他管过这上万人的公司吗?别告诉我他要替了丁总啊。”顶修贤也就罢了,顶丁德勋?够格么?

    叶友声有些看不上这庄总的做派,对其能力深表怀疑。在老同事面前,他也没搂着,心里怎么想的也就怎么说了。

    “他管不了……”杜长健一顿,回头看了后面没人,才继续道,“管不了这么多人的,就给裁成能管得了的规模呗。你没听他那个意思,应该是想着减员增效了。”

    戴守峥一直默默听着,对于“减员增效”几个字,他心里还是同意杜长健的判断的。上次孟道浦就明说公司人员冗余。搞不好,是提前已经跟庄振谈过,然后上周他先出马给公司高管打一针预防针。之后庄振再执行,起码算承了上头的意,也好办事。

    “再说……那丁总往哪放啊?”叶友声又朝戴守峥望了眼,“给他打下手?”

    “等任命吧,任命下来之前,都不好说。”戴守峥回道。

    “一旦要开始裁员,你们人力恐怕要忙起来喽。”杜长健补了句。

    叶友声长叹一声,这正是他最担心的。突然裁员,刀要往谁头上劈?裁谁谁又会乐意?到时血雨腥风的,他们人力必然要冲在前面,还不知要得罪多少人呢,难办啊!

    这已经不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而是邪风已经夹着急雨,直接灌进楼里来了。

    果不其然,到了下午,母公司的正式任命就通过企业邮箱,发送给了全体员工。同时盖有母公司红色大印的任命通知,也被张贴到了公司前台的公示板上。

    庄振被任命为领康英智的新总裁,而丁德勋则改任为董事长助理,不过依然在领康英智办公。这也意味着,丁德勋彻底失去了领康英智的控制权,成了一个摆设、一个吉祥物了。

    随着任命的下发,庄振正式大权在握。原先他团队的主要成员,也开始被他陆续安插到各个部门。

    杜长健说的没错,庄振上来的第一把火,就是裁员。这其中当然包括裁掉老人,换上他自己的人。

    第一轮裁员,确实可以把一些业绩不行的裁掉,折腾了一顿,裁掉了一批。

    庄振一看报上来的数据,却冷脸质问,“这才裁了几个人?”

    于是又要求人力进行全面的人才盘点,每个部门的负责人都要述职报告,干了哪些活,裁不掉的人为什么裁不掉,有没有必要花这么多的人员成本,留下的人活干在哪了……进一步把压力施加到每个部门头上。

    而后面的走向,则证明这裁员其实只是个开胃前菜。庄振真正想要大动干戈的,竟是……裁掉分公司和子公司!

    而且,他竟然想先从北京的分公司裁起!

    以关奇为首的北京三个分公司的总经理迅速联合起来,奋起反抗。

    北京的业绩在全国一向是最好的,是全国的销售龙头,业绩贡献占了全公司的近三分之一。好好的分公司,扛了全公司那么多业绩,凭什么说裁就裁?尤其北京第一分公司,是领康英智最早的分公司,关奇也是孟道浦最早的几个得力干将之一,属于立过汗马功劳、又非常信任的老臣。

    关奇一怒之下,带着另外两个分公司的总经理,一起去找孟道浦评理。

    孟道浦一看这动作确实搞得有些大,先是安抚了老部下,之后跟庄振打了招呼,先别动北京的。

    庄振见北京的分公司确实不好动,于是就打起了地方子公司的主意。

    按照他的意思,领康英智要彻底转变营销思路,甚至都不需要自己开发产品,不需要售后服务,不需要维修,也不用养这么多销售,直接用渠道部招商,再通过代理商把产品卖出去,尽一切可能减少中间环节,这样才能获得最大利润。

    这几乎是把他之前做市场的思路和手段,全盘移植到领康英智身上。

    本来在裁北京分公司这事上,庄振一起步就栽了面子,他也是憋了口暗气。所以在地方子公司上,他开始铁腕推行代理商制度。

    一旦子公司所在城市招来了代理商,就要求原子公司人员去代理商那里报到。如果代理商觉得合适,就签约入职,如果没挑上,则直接裁掉。

    一时之间全国各地的子公司,到处都在裁人,一片哀鸿遍野。

    可是,并不是谁都会任由自己的饭碗被夺走砸碎的。

    就在庄振为自己推行的代理商制度沾沾自喜之时,江恩虚构地名。的子公司,出事了。

    而且,还是摁不住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