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花好月半圆 正文 第92章 “你们家这孩子,确实很少见。”

所属书籍: 花好月半圆

    第92章“你们家这孩子,确实很少见。”

    元宝宝的姥姥凌松心,本来和老伴住在外地的儿子家。

    以前元扬的双亲都健康时,在带孩子方面,帮了不少忙。但是后来元扬他妈急病去世,元扬的爸爸前不久又突然脑溢血,能保一条命就不错了,根本指不上他带孩子。

    宝宝早先上的是一家高端私立幼儿园,结果同班小同学间总有攀比。什么你家才开捷豹,真穷,我家的是迈巴赫。什么你家房才300平,真小,我家的是独栋,国外还有更大的……

    这种攀比是无尽头的,舒华怕孩子学坏了,就给退了。正想着换一家,结果手头来了新案子。孩子就先在家呆着了。

    要是请个阿姨进家,她又实在不放心。她是搞法律的,深知人性之恶,她所了解到的案例,远比新闻报的还要离奇,她无法说服自己把孩子交给陌生人带。所以被逼到没法了,千哄万哄的,才把老母亲哄来了北京,帮着先照顾下孩子。

    凌松心的社交圈子不在北京,也不觉得北京女儿家是自己家,所以来了纯属暂时帮忙。

    老人家的儿子和女儿都很出息,但是她生活却很俭朴。那辈的老知识分子,是见过国家积贫积弱、也过过穷日子的,很多甘愿奉献热血青春,实现国家富强,吃穿方面,够用就行。这习惯,她一直保持到退休。

    可在女儿住的别墅区里,她动不动就能见着些浮夸的作风。有钱了,物质生活上讲究,无可厚非,但是凌松心还是觉得融不进去,所以在小区里,没朋友。

    不过前段时间她送元宝宝去戴家学英语,结识了戴忌盈一家,竟然和戴忌盈的妈妈王淑玲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老姊妹,之后随王淑玲参加学院路这边的社区活动,又结识了很多退休的老教授,还有海海的妈妈江宜芗,动不动就给她带武汉的特产,她在北京的朋友圈子,一下子大了不少。

    所以她今年的这个生日,就热闹了起来。元扬在自家酒店留了个大包间,请了戴守峥两口子,戴忌盈一家三口,还有江宜芗一家三口,都来给老人家娘祝寿。

    几家人过来,没一家空手的,全都带了礼物。

    凌松心当然不差那点东西,而且知道女儿女婿肯定也不会亏待这些客人。但是大家心意满满,气氛上就格外欢乐。舒华还给寿星定了个大蛋糕,又是吹蜡烛、又是许心愿的,之后切了蛋糕,宝宝和海海两个小家伙,吃得满嘴奶油,一连吃了好几块。等到上正菜,俩孩子没吃几口,就饱了。

    大人们是有说有笑的,分享着工作生活里的事。

    小孩子则像呆在另一个平行时空,大人说的什么趋势、前景,和他们都没关系,他们只管沉浸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

    两个孩子都很有教养,就默默地在一起玩儿,说话声音都低低的,两人能听到就行。

    但就是这两个没啥动静的孩子,渐渐地,就把大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了。

    邱海海在给元宝宝讲解,怎么拧魔方。不管那魔方被元宝宝给破坏成什么样子,都能被他几下复原。

    本来江宜芗还和大家说着话呢,一看儿子这样,她也被吓了一跳,这家伙是什么时候,已经把魔方玩到这程度了?

    想海海的第一个魔方,还是戴守峥给买的。搬家那次,戴守峥帮着下楼买袋子,顺便在小区商店里给儿子买了一个小魔方。她记得,那个小的,也没现在手里玩的这个大呀。

    她心里惊讶着,嘴里没说别的。

    倒是凌松心看着这两个孩子,开始说话了,“这个小海海呀,实在太招人喜欢了。小江,你家孩子怎么生得这么聪明?”

    “啊?”江宜芗被说得一愣,赶紧谦虚道,“聪明啥,不够他调皮的。”

    舒华接过了话,“小江,海海可是一点都不调皮,而且这孩子不是一般的聪明。我们家宝宝,前不久去测了智商,128,已经不算笨了,读书应该够用了。但是跟海海比起来,还是差了不少,她现在就佩服海海哥哥。”

    “有啥可佩服的,”江宜芗连忙摆手,“宝宝钢琴弹得就像小钢琴家一样,我们海海在音乐上就一窍不通。”

    “海海哥哥学英语学可快了,海海哥哥魔方拧得也快,”元宝宝奶声奶气地夸奖道,“而且,海海哥哥还会写好多那个那个数学公式呢,我连看都没看过。”

    江宜芗越听越不对劲,数学公式?她从来也没教过呀,随即转脸问邱纪闻,“数学公式,你教过他吗?”

    邱纪闻看着孩子手里拧魔方的速度,眉头也皱了起来,“我没教过他什么数学公式啊。”

    江宜芗于是释然道:“那他肯定是瞎写的。”

    舒华摇了摇头,“就算是瞎写,你见过几个这岁数的孩子,能编出来数学公式的。”

    “海海确实非常聪明,我也觉得他的智力,挺不多见的。”一旁的戴忌盈,也补了一句。

    舒华认真道:“我建议你们呐,还是去给孩子测测智商吧。海海可能智商超常,要真发现是超常儿童,恐怕教育方式,你们都得调整一下了。”

    江宜芗两口子听得心里直抖。

    舒华又道:“我一同学,现在留校了,在大学里面负责一个项目,他们要收集样本数据做分析,现在是免费测智商。感兴趣可以去看看,他们那测得挺全的,宝宝就刚在那测的。”

    江宜芗道:“哪所大学呀?”

    “P大,去他们学校论坛一逛就能找着,现在正在招志愿者呢。我带宝宝去测的,挺正规,也挺科学的。”

    江宜芗点头道:“好,那等我们去看看。”

    但这毕竟是人家宝宝姥姥的生日宴,不能让自家孩子的事喧宾夺主了,江宜芗迅速开了其他话头,不让大家的话题还在海海身上打转。

    等中午这餐饭都吃完了,几家人做了别,江宜芗两口子带着邱海海回了家。两口子坐在沙发上,看着孩子在玩乐高。

    席间孩子的表现,尤其是舒华的话,江宜芗一直没法忘。

    她皱着眉问正坐在乐高堆里的孩子,“海海呀,那魔方……我记得咱家你的魔方,就是上次小林姨夫给你买的那个,没你今天中午拧的那个那么大啊。”

    “嗯,中午那个,是宝宝妹妹的。”

    “哦……宝宝妹妹的那个,大出了好几圈,是不是很难拧?”

    “玩魔方有口诀,我开始也不会,是小盈老师在网上给我找了一个视频,我看了两遍,就会了。”

    邱纪闻接着问道:“那宝宝妹妹呢?她会不会?”

    “她还不会,我得教她。”

    海海的脾气像邱纪闻,很有耐心,难怪宝宝喜欢和这小哥哥呆在一起。

    “那数学公式是怎么回事?”邱纪闻从一旁拿来了纸和笔,“你给宝宝妹妹写的是什么数学公式?”

    海海手里继续摆着积木,“我也不会叫,我就是记住了。”

    “那你写出来给爸爸看看。”

    海海就提笔在纸上写了起来,字当然是歪歪扭扭的,但等他把完整的一串写完时,邱纪闻嘴巴都合不上了

    “那个……”邱纪闻无声地“呼”了一下,“儿子,你还会什么?”

    随后小海海又写了两个。

    江宜芗的数学早都还给老师了,撑破天能想起来点“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升幂”、“降幂”之类的,就算不错了。她皱眉看着这三长串陌生的“符”,朝邱纪闻问道,“这都是些啥?”

    邱纪闻把纸拿到眼前,竟然“卧槽”了一句。

    邱纪闻说话向来文雅,极少爆粗口,江宜芗被老公的反常之举吓了一跳,“咋了?”

    邱纪闻一脸的不可置信,又看了眼儿子,才拿笔指着公式挨个说道,“这是莱布尼兹公式,就是高阶导数公式,这是定积分近似计算里的抛物线法,这应该是空间解析几何里……空间两点的距离。”

    这些公式名,江宜芗连听都没听过,她挠了挠脸颊,“那他写的对么?”

    “不对。”

    “哦……”江宜芗有些如释重负,可紧接着便听邱纪闻继续道,“不全对。第一个可以算对了百分之六七十吧,第二个和第三个差了些,但也对了到一半了。”

    “这……啊?”江宜芗也张开了嘴巴,“这什么情况啊!上辈子……没忘干净吗?”她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孩子的后背,克制着情绪问道,“儿子呀,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爸爸前些天不是收拾过书吗?”海海从积木堆里扒拉出来一块,看了看,“我翻过爸爸的那些书,有几条就记住了。”

    邱纪闻记起来前两天收拾过搬家搬过来的那些书,儿子趴在书堆里,随便抓过一本就翻。

    邱纪闻的眉头就没松开过,“那你明白吗?”

    海海摇头,“我不明白。”

    “那……”江宜芗心底竟升起了几分轻松,“你是把这些公式,当图画给记住的?”

    “妈妈,它们不是画……”海海擡头看着爸妈,想了想又道,“不过妈妈那么说,好像也对,我看它们确实很漂亮,每一串里,都像有东西在流,说不上来是什么东西,但我就是能感觉到里面有东西在动,一个动,其他都跟着动。”孩子说完,就把手里刚挑的积木块,正正好好地放进自己正在搭的东西里,这次搭的,像个无人机。搞不好是去给宝宝姥姥过生日时路上,见着有人在广场玩儿,就被他记在了心里。

    听完孩子的话,邱纪闻手里的笔径直掉到了地上,他一惊,又连忙给拾了起来。他看着一脸懵怔的妻子,狠狠缓了缓才道,“那个测智商的项目,在哪了?哪所大学来着?”

    “P大。”江宜芗清楚地记得舒华说的。

    邱纪闻有些无措地抓了抓头发,随后猛地从沙发上站了起来,“我,我这就去P大论坛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