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花好月半圆 正文 第105章 “在需要我们的时候,坚决不能缺席。”

所属书籍: 花好月半圆

    第105章“在需要我们的时候,坚决不能缺席。”

    国庆节过了没多久,邱纪闻带着海海回了趟武汉。

    邱纪闻的爸爸得了白内障,要做手术。邱纪闻是家里独子,开刀这种事,肯定要他回去做主。

    江宜芗的销售部最近业绩很不错,她又是部门的头,正在领着手里的人趁热冲业绩,经常不着家,把海海一个孩子留家里肯定不行,所以邱纪闻就带儿子一起回了武汉,正好给在武汉的两边老人看一看,亲一亲。

    现在,白内障早就不是什么疑难杂症。邱纪闻选了武汉最好的医院,费了不少劲挂到了最好的白内障眼科专家的号,前前后后在武汉呆了小半个月,终于给老人治上了眼睛。大医院的治疗技术很成熟,做完手术不用住院,当天就能回家。邱纪闻在确认老父亲眼睛恢复得确实不错后,才带着孩子回了北京。

    这十几天,江宜芗下班一回到家,就只剩自己一个人,说不想丈夫跟孩子,那是假的。但武汉那边又催不得,肯定要以老人治病为先。所以她只管让邱纪闻在那边安心,别着急。但她自己在北京,其实就凑活着过,晚饭有时候都不吃,所以半个月来,人瘦了好几斤。

    邱纪闻和孩子是在周五下午回的北京。江宜芗是销售,不用坐班,就尽量把下午晚上的应酬都推了。爷俩回家不久,她也到了家。

    邱纪闻从武汉带回来了很多东西,都是两方父母一起让他捎回来的,箱子装得满满的,绝大多数都是好吃的。

    江宜芗念叨着宝宝姥姥肯定喜欢吃这些武汉的东西,所以把每种都捡出来几件,等下次送海海去找戴忌盈学英语,可以顺便带给凌松心。

    收拾完东西,邱纪闻就开始做晚饭了。海海在客厅继续摆他的乐高。江宜芗亲了亲孩子后,就到厨房帮忙。但厨房太小容不下两个人,她就站在厨房门口,一边帮着剥蒜,一边和邱纪闻聊天。

    其实这个月,邱纪闻本来有一个还算不错的工作机会,都谈妥了,就等着十月中旬入职。

    但没办法,赶上老父亲要做白内障手术,他这独生子说什么都不能不管,所以只得跟公司商量,能不能把职位先给他留着,等他把家里事安顿好了,就立马回来入职。公司那边未置可否,只说希望他尽量协调,没法给什么承诺。

    果不其然,等邱纪闻快回北京的头几天,再打电话问那家公司,那个坑,早都被别人占了。

    邱纪闻不可谓不失落。他并不是个能闲得住的人,虽然近几个月,他开始帮人做点咨询,或者和同样被“优化”的前同事合作接点小项目,也算开始有收入。但毕竟这种只能算打零工,有今天没明天的,旱涝不保收,所以心里总是没着没落。

    江宜芗很理解丈夫的心情。她性格再泼辣,对自家男人都没得说。邱纪闻对她真心好,她也珍惜眼前人。所以她安慰道,“老公,我最近销售业绩真的很好,都快赶上当年我最能挣的时候了。所以咱家不缺钱。放宽心,过开心,比什么都重要。”

    “唉,得买房啊。”邱纪闻一边往茄夹里塞肉馅,一边叹了口气,“我去看的那些套,但凡看上点儿眼的,咱们月供压力都会很大。现在虽然能应付得了,但谁敢保以后总会这么能赚呢?”

    “咱就买个小房子就行,我要求也不高,能比咱现在这50平的大一点儿,我就知足。”江宜芗手头顿了顿,“以前还想考虑考虑地段,现在,我只想着能带个稍微像样点的学区,就心满意足了。”

    邱纪闻皱了皱眉,“其实,以咱手里这些钱,要是买远郊,都不用贷款。但那些偏的地方,压根儿就没有像样的学校,真把孩子放那边,就给耽误了。”

    “你不要老给自己施加压力,”江宜芗感受到老公又被压力重重包围,她继续开解,“我觉得你现在能多陪陪咱儿子,比出去赚钱重要。毕竟咱家我现在钱赚上来了,你那儿零零散散的也开始见钱了。你想啊,比起两口子失业坐吃山空那样的,咱家现在不断有进项,是不是已经很不错了?”

    妻子的豁达让邱纪闻苦笑起来,“可是我前景太不明朗了,总不能以后让你养啊。”

    “别瞎说,你离开你那大厂之前,工资哪个月不都是我的两三倍,你还跟我计较过一分吗?照你这么说,我当时是不是也得总念叨不能让你养?”江宜芗把剥好的蒜放到厨房台面上,“咱俩组成了家庭,又有了孩子。我们俩,就是要分工协作的,你掉了我兜着,我掉了你捡着。这样咱们家,不管谁遇到难处,只要有彼此在,咱们这个家,就总能平安把难关渡过去。”

    邱纪闻看着仿佛没愁事儿一样在暖语温言安抚自己的妻子,心里瞬间溢满了略带苦涩的幸福。

    江宜芗把蒜都剥好,“还要我做什么不?”

    “不用了,你陪我说话就行。等茄盒炸好了,你先尝尝。”邱纪闻把夹好肉的茄盒都码放好,起锅烧油。

    江宜芗于是倚在门旁继续道:“而且你想啊,孩子现在小,正是需要咱们陪的时候,咱家没办法两个人一起陪他,但咱家有条件爸爸陪孩子啊。你看咱儿子,现在多好。”

    一想起儿子,邱纪闻确实觉得这段时间的陪伴很值得,孩子的变化,夫妻二人都有目共睹。

    等锅里油温到了,邱纪闻开始下茄盒。裹了蛋液和面粉的茄盒一下油锅,滋啦一下就膨胀漂浮起来。没过一会儿,头一锅就炸好了。

    邱纪闻把捞出来的茄盒放到盘子里,端给江宜芗,“你在家这些天,肯定没吃上饭,要不然不能瘦成这样。”

    “就瘦了几斤,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再说当减肥了。”江宜芗接过了盘子,拿起一个吹了吹。

    “我回来了,争取给你把掉的肉补回来。”邱纪闻继续往锅里下茄盒。

    江宜芗抿嘴一笑,然后朝海海喊道,“儿子,洗手,过来尝尝爸爸做的炸茄盒。”

    “哇,爸爸做好吃的了!”小家伙听话地去卫生间洗了手,然后跑到妈妈身边,接过了妈妈刚吹凉的茄盒,“妈妈你先吃吧。”

    “妈妈吃过了,你吃吧。”

    “那爸爸呢?爸爸,吃不吃?”

    “爸爸正在忙,一会儿再吃,谢谢儿子。”邱纪闻一边看着锅,一边笑着答道。

    “好的。”小家伙礼让完了,见爸妈都不吃,才自己吃起来。先是闻了闻,然后一口咬掉半个,美美地嚼完,就直夸爸爸真牛,好好吃。

    江宜芗也拿了一个尝了口,看着儿子满嘴油嘟嘟,在父母身边吃得一脸幸福,她由衷感慨,“多少人年轻的时候,就总是工作呀,赚钱呀,名呀利的……为了追求那些,总是先把家人放一边。可即便最后追求的东西都到手上了,他们就一定觉得都得偿所愿了么?如果他们有孩子,却把该陪孩子的精力,先挪到了别处,等孩子最需要他们的那段时间过去了,他们可能,就再也走不进孩子的人生了。”

    邱纪闻又拿了个干净的空盘子,“可不是嘛,等孩子大了,就有人家自己的圈子、自己的生活了,不管是娶妻还是嫁夫,等找到了另一半,就有了自己新的家,也就不需要父母了。”

    江宜芗扭头看了眼吃完茄盒,又去继续摆乐高的儿子,突然涌起了伤感。她真希望宝贝儿子永远都这么大,一直可爱地呆在她身边,哪怕养他一辈子她都愿意。

    但这又怎么可能呢,海海一年大过一年,总有一天会拥有属于他自己的小家,专注于过他自己的小日子的。

    她又看向丈夫,颇有感触道,“老公啊,我们孩子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坚决不缺席,一定好好陪他。等将来他有另一半,我们再交棒给儿媳妇。这样,他不觉得成长的过程有缺失,我们到老了,回想起来也没遗憾。”

    江宜芗说的情真意切,邱纪闻听了眼睛也有些发热。他自打来了北京和江宜芗一起组成家庭,他的时间几乎就都在北京这个小家了。至于他自己的父母,他回想了一下,也就是念大学之前,更确切地说,是初中之前,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能多一些。之后,就离父母越来越远了。他的父母为他拼搏奋斗,为他省吃俭用,为他牵肠挂肚,为他做的一切,仿佛都是为了目送他的时候,能够放心地让他振翅高飞。

    而他现在能做的,也就只是在父母生病的时候,回去看一看,做个主心骨。而在这之后,他又会回到北京的小家,继续自己的日子。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他深感自己回馈父母的,太少了。

    邱纪闻炸完了茄盒,闷了个鱼,又炒了个青菜,还做了一大碗海鲜汤,足够全家吃的了。

    一家三口整整齐齐地坐在餐桌上,高兴地吃着这小别半个月后的一顿团圆饭。

    海海手里拿着茄盒,朝江宜芗问道,“妈妈呀,我什么时候再去上英语课?我都想小盈老师了。”

    江宜芗给邱纪闻碗里夹了块鱼腩,然后扭头答道,“小盈老师,现在比以前忙了啊。”

    “妈妈,我们以前都可以一周上好几次,为什么现在一周就剩一次了呀?”海海的不解里还带了点儿失落,“我现在一周,就只能见宝宝妹妹一回了。”

    稚童之间的想念,是如此纯粹而动人。江宜芗听得心里软乎乎,她耐心解释道,“因为小盈老师工作了呀,她一周要上五天班呢。所以每周就只剩下两天休息时间了。你想啊,小盈老师那么累,是不是应该休息好?”

    “嗯,对,”海海重重点头,“小盈老师要好好休息。”

    江宜芗摸了摸儿子的头,真是个善良懂事的好孩子。

    “对了,小盈老师在你们公司怎么样?”邱纪闻接过了话。

    戴忌盈在江宜芗的引荐下,已经顺利在行政部工作有段时间了。这个稳稳当当的女孩子,工作从来不出错,而且和同事关系很融洽。

    “非常好,费经理说我给他推荐了个宝,能干活,不惹事,还专门去感谢了我。”

    “小盈老师确实靠谱,你这个引荐人,脸上也有光。”邱纪闻夹了口菜,“那她没说这工作,干着怎么样?”

    “她说行,工作不难,她上手比较快,而且毕竟是份正经工作,这样她的简历,就不会断太久了。”话音刚落,江宜芗的手机响了两下,她随手拿起来看了一眼。

    但就这一眼,她的脸色瞬间阴沉到了冰点。

    邱纪闻本来笑着,还想问点别的话,但此时一下就捕捉到江宜芗状态的不对,他立即皱眉问道,“怎么了,有事?”

    江宜芗抿着嘴唇看了眼正认真吃饭的孩子,又狠狠地咬了咬后槽牙,随后冷冷地盯着手机屏,“先吃饭,一会儿咱俩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