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创业机会,善恶有报。
自打从万瑞健安离开后,林芳照实际上就进入了“专职”养胎的阶段。因为怀上这胎之前没有认真备孕,她总感觉很遗憾,有些对不起孩子,所以等到终于能安心呆在家里,她光是书就买了一大堆,恶补了很多相关知识,力求怀孕阶段不出任何差池。
她早已被移出了万瑞健安的所有工作群。尤其她是这种性质的离职,分明就是和公司撕破脸的架势,所以那些在职的前同事们对她唯恐避之不及,多少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最近让她意外的是,先前离职的祝敬同,竟然约她出去一起喝咖啡,说有事找她聊聊。
以她先前对祝敬同的了解,可能还真是碰到电话里说不清楚的事,需要见面聊才行。
祝敬同贴心地把见面地点约在了鸟巢附近的一家高档咖啡厅,而且人早早就到了。等他看到林芳照是挺着大肚子走来时,他惊讶地愣住片刻,随后赶紧站起来迎人,“还是我考虑不周呀,我不知道林总……恭喜林总了!”
“林总什么林总啊,早都不是万瑞健安的人了,现在就在家呆着呢,”林芳照笑着快走了几步,坐到桌边的空椅子上,“就叫我小林吧。祝总现在怎么样?”
祝敬同随后在对面坐下,“我也早都不是什么祝总了,叫我老祝吧。”
两个人一起笑了起来。随后祝敬同叫了杯咖啡,林芳照怀孕了,要控制咖啡因的摄入,所以只要了一杯苏打水。
先前二人对彼此的称呼早都习惯了,两人说着说着,就又开始“林总”“祝总”地叫起来。不过他们都没在这些细枝末节上多做纠缠,重要的还是谈这次来的主要目的——祝敬同遇到了一个不错的创业项目。
“林总知道,我一直是搞研发的。而且研发确实是我的兴趣所在,我真心喜欢捣鼓这些东西。所以不光在公司,在家里没事时,我自己也会做些东西出来。去年还在万瑞健安那阵子,我在家里就搞出了一台工程样机。当时跟公司说过,这款样机应该有前景,但公司不感兴趣,所以东西就放在我自己手里。”
林芳照一边听着一边点头。她知道祝敬同是个技术大拿,也明白邬吉凤掌控下的万瑞健安,根本留不住这样的人才。
此时,咖啡和苏打水都送来了,祝敬同跟服务员道了谢,随后接着道,“后来我不是辞职了嘛,先前有个客户,我经常帮他解决技术问题,关系处得还不错。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我的这台工程样机。这客户挺有市场敏感度,比较懂行,他认为这类产品如果做起来,后面市场前景会很不错。他知道我现在还没有这个实力去生产,就说他可以给我投资,先投500万,但要占5%的股。”
林芳照手扶着杯子,“这很好呀。”
“虽然钱不多……只能说是个挺好的开始吧,”祝敬同表情恳切,“但是,我需要人。”
到这时,林芳照已经明白祝敬同为什么专门来找她了。
祝敬同没有拐弯抹角,“我想的是,请林总过来,帮我统筹职能类的工作。”
林芳照抿了抿嘴唇,犹豫片刻后才道,“首先我得感谢祝总能想到我,但是……你看我现在这状态……”
“我只听说林总离开了万瑞健安,还真不知道怀孕这事。”祝敬同语气里饱含歉意,“不过林总,我现在属于刚刚启动,职能类的工作压力其实也不大。刚开始没那么多活儿,就是写写规章制度,能招来10个8个人的,也就够了。”
祝敬同没把话说尽,他其实非常看重林芳照多年的行业积淀。这位低调务实但能力超群的前人力总监,凭借现在手里所掌握的资源和人脉,还有对行业和产品的深刻理解,无疑将会帮他更快地招到各个岗位的合适人选。
林芳照又道:“怀孕是越往后就越麻烦,我怕拖你们的进度,耽误你们的正事啊。”
“以林总的水平,怎么会耽误我们的事?”祝敬同是真心想拉林芳照入伙,“你不用到公司来,可以居家办公,每天远程办公两小时,就行了。”
林芳照微笑道:“这条件听起来可真诱人。”
“不过咱丑话说前头,”祝敬同也很坦诚,“像我这种创业公司,工资是没法承诺有多高的。”
“我明白。”
“但是如果一直干下去,三年以后,可以分给林总2%的股份。”祝敬同又加了不错的条件。
林芳照缓缓点头,并未表现出多少惊喜。这种承诺,只有兑现了才作数。如果公司没起来,兑现不了也正常,“我只能说尽力吧,一旦中间事情太多,我可能还是会优先考虑孩子,毕竟年龄也不小了。”
“这我理解,”祝敬同明白林芳照这就算答应了,他非常高兴,“林总能过来帮忙,我心里一下就踏实了。”
林芳照喝了口苏打水,“咱们多少年老同事了,知根知底的,合作起来也舒服。”
祝敬同心里有了底,状态就更轻松了,“一会儿田阳过来,咱们一起聊聊吧,有些事,你也帮着出出主意。”
“田阳?”林芳照一愣,“销售的那个高级经理?”
“是,他刚刚也辞职了。”
林芳照离开万瑞健安已经四五个月了,期间一心养胎,并未主动关注前雇主。她只记得当初邬吉凤那“面首”张滔说要节省成本时,田阳直接在会上怼了张滔是在瞎搞。没想到才几个月,田阳也离了职。
没过多久,田阳就来了。
田阳是销售的高级经理,业绩一度相当不错,比较有想法,在销售这块很有发言权。想来祝敬同拉田阳入伙,是要让他主理销售事务。
几个老熟人在自己擅长的业务板块都有丰富的经验,所以聊起来也很透彻。
田阳虽然对眼花缭乱的营销套路驾轻就熟,但谈到具体事务,还是比较务实的。所以几人在讨论时,真就聊出了一些东西。
田阳对祝敬同的创业计划非常感兴趣,针对祝敬同提供的信息,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比如第一年可能没有销售额,但在拿到注册证后,可以专注于在某些重点区域做试用推广,先树立一些标杆客户。第二年再做区域覆盖,打造口碑和产品的市场形象。等到第三年,则可以在前两年成果的基础上,再去提高销售量等等。当然,现在这些也只是在讨论阶段,后续要做的话,也要等产品出来。而这,还有相当的一段路要走。
正事聊得差不多了,话题自然而然地就过渡到了万瑞健安的现状上。
这几个人里,就数田阳离职最晚,所以他对万瑞健安的近况也最为了解。于是他“如数家珍”地把公司最近几个月里的奇葩事,跟这两位前同事好一番畅聊。
“这段时间人走得稀里哗啦。总部,分公司,北走胡,南走越。干的不顺心,都离职找下家去了。连那白春来,可能都有动的意思。”
“哦?白总要离职?”一听田阳提了白春来,林芳照就来了兴趣。
“我觉得是,他最近很不好过。”田阳目光在祝敬同和林芳照的脸上扫过,随后就盯着咖啡杯,详细地回忆起来,“就说白总吧,这几个月也不知怎么的了,就像犯了太岁一样。先是牟总把他外甥给安排进来当出纳,结果牟总外甥不光自己来了,后来又把他的小女朋友也带来了,那头发,五颜六色的……俩废物成天黏黏糊糊地腻在一起,仗着舅舅是副总,目中无人脾气还大,看不起这个,瞧不上那个,颐指气使,耀武扬威。财务部背地里怨声载道,搞得白总特别头疼。前段时间牟总被派到荣德去处理那烂尾厂房的事,他外甥和小女朋友更是无法无天,把白总给愁的呀……”
“这事儿弄的……老白可有的火上了。”祝敬同感慨了一句。
“不止这一件呐!后来白总是把社保基数还是什么的给弄错了,说是把有的人的给调高了,让公司多交钱了。结果让没调的员工知道了,陆续地就不停有人去找,问明明干的是同样的活,为啥有的人是实缴,而自己社保基数却那么低,强烈要求给调成一样的。邬吉凤前后受了两重气,见越来越压不住,当着整个办公区的面大骂,说白春来是个‘没用的东西’,那么简单的事都给搞砸了,纯粹是个白吃饱。当时白总的脸都成了猪肝色,一直点头哈腰地道歉。财务部的人都不好意思擡头。那场面,就别提多尴尬了。”
林芳照“哦呦”了一声,忍下了马上要到嘴边的笑。
“这还没完呢。我走的前几天,突然间公司都在传,说白总在外面养了个三儿,大着肚子找他闹,让白总给她个说法,还说白总给她买名牌包的钱,都是贪污公司的,不给她说法,她就去举报。”
“啊?”祝敬同异常惊讶,“老白养小的?”
田阳面色复杂地点了头,“这事不知从哪传出来的,但是就像长了腿,很快就进了邬吉凤的耳朵。邬吉凤那只铁公鸡,哪受得了那么多钱被人偷偷黑了去?我走之前,听说已经给报案了,正在固定证据。”
“不能吧……白总会是这样的人?”林芳照故作惊讶地问了句。
“知人知面的,到底是什么人,谁也不好说。”田阳喝了口咖啡,“听说那大肚子的,去年还在咱公司干过呢,只不过当时不知为啥没转正,还大闹了一场。”
“呵!”林芳照立即明白了,白春来和那章宝瑟岂止是藕断丝连,看来都发展到珠胎暗结了。这可太热闹了!如果不是已经离开公司了,她还真想好好看看这出闹剧会怎么收场。想当初白春来频频设局害她,章宝瑟又传黄谣害江江,这对狗男女,真是没一个好东西。
不过田阳并不是个热衷八卦的,说完白春来的事,就转到了另外的话题上,“你们知道我为啥离开吗?唉,我的业绩下滑太快了。”
“田总之前的业绩,一直很好的。”林芳照说道。
“但最近确实掉得厉害。东西卖不动了,口碑砸了,万瑞健安的名声,已经臭了。”
林芳照追问:“怎么回事?”
“有家医院用我们的产品做手术时,那半月板缝合器连着换了5个击发都没成,瞪眼不能进行缝合,最后手术没法继续下去,医生不得不把切开的刀口又缝回去,等着下次再做。”
林芳照和祝敬同,顿时都被惊呆了。
“你们说都叫什么事?就相当于把病人口子都割开了,该做的治疗却啥也没做,就又给缝上了……纯纯的医疗事故,哪家病人能饶了医院?以后哪个医生还敢用?而且同样的事是一连出了好几次,所以但凡知道这事的圈里医生,谁都不敢再用万瑞健安的东西了。一传十十传百的,东西一下就卖不动了,销量锐减。”田阳说得一脸晦气,“然后,邬吉凤就拿我撒气,说都怪我无能,让我不能干就赶紧腾地方。我他妈也不想再卖那些缺德玩意儿了,更不想再看她那张催债的老脸,干脆就去他娘的不干了。”
之后田阳又是一番慨叹,原本那么好的一家公司,现在如此江河日下,全是败相,实在可惜。
三人又聊了会儿,该谈的都谈完了,就不再多留,各自离开了。
咖啡厅离家不远,林芳照溜达着往回走。她慢慢地踩在北京笔直宽阔的中轴线上,左手边是鸟巢,右手边是水立方。虽然不是旅游旺季,这片景区依然有很多人。
但她的心思却并不在身边的熙来攘往上,不知为什么,她脑子里总是蹦出一句话——
百因必有果,善恶到头,终有报。
这代代流传的老话,现在仍有如此鲜活的生命力。和万瑞健安的那些人,那些事儿,依然能严丝合缝地对得上。
种了什么种子,就结什么果。都是他们自找的,谁也怪不得谁。
她是觉得有些解气的,不过这情绪并没有停留多久,很快,就过去了。
眼下她更关注的,还是祝敬同创业这事。虽然不能抱太多希望,但无心插下的柳,谁知道会不会有绿树成荫的那一天?祝敬同对她的邀约,也不好说一定就变不成她事业的新契机。
不管怎么说,交给她的活,她给干好。其他的,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