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花好月半圆 正文 终章:人间好时节。(下)

所属书籍: 花好月半圆

    戴守峥悠然地望着远处那一大片横亘东西的水稻田,“媳妇,咱家地在哪了?”

    林芳照闻言也看向远方,迟疑了一会儿,才指向斜前方,“大概是那个方位?其实我也不太清楚。小时候我爸妈不让我下田干活,水凉,怕我受寒对身体不好,所以我都没去过几次自家的水田。”

    戴守峥“嗯”了一声。

    林芳照扭头问道:“怎么了?问这干啥?”

    戴守峥狡黠一笑,“中午吃完饭我帮着收拾的时候,咱爸悄悄跟我说,说晚上要带我去咱家水田。”

    “干啥?”

    “网鱼。”

    “网鱼?”

    “对啊,和英耀一起,我们仨一起,去水田地里网鱼。”

    “哎呀……”林芳照晃了晃手里的小紫花,“爸都这把年纪了,怎么还像孩子一样,而且你和英耀都这么大了,他也还是把你们当小孩子看。”

    戴守峥却很期待,“我从来也没网过鱼呢,只跟我爸去钓过鱼。网鱼和钓鱼,应该不一样。”

    “嗯,”林芳照结婚后,有次跟爸爸提过戴守峥小时候的经历。她突然明白这是爸爸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弥补女婿幼时缺失掉的东西。她不再觉得爸爸是人老小孩儿心,相反,心里突然软乎乎,她又看向那片水田,“那你跟他们去看看吧,很有意思。”

    戴守峥的视线往回收了收,又擡手指向路边的一处,“哎,那地方,是不是去年咱俩晚上一起溜达过去的那片荷花池子?”

    “对呀,你还记得呢?”

    “这我哪能忘?”他没把话说完,那是他月下长吻她的地方。

    林芳照微微努了努嘴,“每次回来,都没赶上荷花开。”

    “奥森那边有片荷花塘子,估摸着你坐完月子,可能……多少还会剩一点?够呛,过了季节了。反正明年夏天,咱们就可以抱着孩子去看了,好多品种,争奇斗艳的。”

    虽然在老家看不成荷花,能在北京看,其实也不错。林芳照的手掌轻轻地在肚皮上画起圈,开始想象明年孩子第一次看到荷塘会不会很高兴。想着想着,嘴角就翘了起来。

    她没留意戴守峥,但是戴守峥,却一直在看着她。

    这日渐圆润富态的妻子,就这样默默陪在自己身边,不知想到了什么,正在悄悄地笑。

    他心里莫名一暖。

    他无比清晰地记得去年在那荷塘边他对他们感情的所有期待,也字字句句地记得他对她郑重许下的所有诺言。一年过去了,他的期待没有落空,他对践诺,也竭尽所能。他知道他的阿照心里有他,但他还是想听她说一句“是的”。于是,他似是随口一提,“哎,媳妇,你说我现在……是不是正式转正了?”

    “啥转正了?”

    戴守峥半开玩笑道:“之前咱俩不老说‘合作’吗?装男友是合作,结婚是合作,一起搭伙过日子,仍然是合作。我一道道地过你的面试关,费了老大劲,才关关难过关关过。只是都到现在了,也没听你说过一句肯定的话,搞得我心里总是突突地跳,很没底呢。”

    林芳照忍笑,“你都是你们公司的副总经理了,我看很有派头,怎么还突突地跳?”

    “那都是装给外人看的,”戴守峥轻轻抚上妻子后背,满脸殷切道,“快点的,夫人呐!此等良辰美景,你就给为夫一句准话吧!”

    林芳照被戴守峥这副既正经又不正经的样子逗得哈哈大笑,“我都给你怀了个孙悟空了,你说转没转正?”

    “你看你又来,”戴守峥装作一脸失落,“总爱打太极。”

    “都开花结果了,马上就要瓜熟蒂落啦!”她终于抓起戴守峥的手,放在自己的肚皮上,然后她扶住腰,腆着肚子,“戴守峥先生,我和你的娃正式通知你,你已经转的不能再正了,可不可以?”

    没有比这更好听的语言了!盼了一年,怎么哄都不说,现在终于说出来,在他听来真是如闻仙乐。戴守峥喜不自禁,低头便在妻子的唇上啄了一口,刚想多缠绵一会儿,突然间那高耸的肚皮猛地一动,他的手掌清晰地感觉到被大力撞了一下,他惊道,“又踢你了?”

    林芳照无奈点头,“翻江倒海。”

    戴守峥的手继续留在肚皮上,刚动的地方,又来了更大力气的一脚,“哎呦我的天!这像了谁了,怎么这么个脾气?”

    林芳照深吸了一口山上还带着桃子味儿的清新空气,轻轻晃了晃脑袋,“我脾气好,肯定像了你。”

    戴守峥轻拍了两下大肚子,“得了吧,这脾气,分明像你。”

    “不对,”林芳照擡起胳膊肘碰了碰戴守峥,“像你。”

    戴守峥伸手就搂住林芳照的腰,笑着犟嘴,“我们孩子,就是像你了。”

    这两个即将为人父母的人啊,站在这山顶上,如同没长大的小孩子一样,就这样你来我去地斗着嘴。仿佛这片世外桃源,为二人隔绝了一切尘世喧嚣,让这对最契合的彼此,找到了最本真的自我。

    而他们共同孕育的小生命,在看见这个世界之前,就一直被满溢的幸福紧紧包裹,无忧无虑地成长,只等着呱呱坠地,去开启属于自己的人生。

    晚上,一家人吃完饭,戴守峥便随着林大成和林英耀,一起奔赴水田地——

    去网鱼!

    林大成带着一儿一女婿来到了自家的水田地后,就把提前准备好的网笼下到了两块田中间的田沟里。

    这网笼的形状很讲究,一头敞着,另一头扎着。敞着的那头粗,扎着的那头细。网笼敞口的一端要迎着沟里水流的方向,其余部分要顺着田沟的走势摆好,林大成用几根竹竿把网笼固定到田沟里,就差不多了。

    再就只需要在沟里的水流冲过来后,静候网笼是如何兜住随流而来的大小惊喜。

    戴守峥从来没有这样玩儿过鱼。四周是一望无际的水稻田。虽然是晚上,但半个月亮挂在天上,已经足够他去感受那稻田在夜晚所独有的幽阔壮丽。他谨遵岳父指挥,拿手电照着网笼,注视着网笼里的动静。

    没过多久,好像就看到有个东西,游着游着便顺流进了网笼。

    戴守峥一阵激动,“爸,是不是有鱼?”

    林大成蹲在田埂上,看了一眼就知道是什么鱼,“对,是条泥鳅。”

    “这么快就来鱼了?”

    “是啊,再等一会儿,还有更多。”

    又过了会儿,没等到鱼,等到了两只小螃蟹,傻乎乎地爬呀爬,爬进网笼就出不去了。戴守峥还没来得及喊,又有几条鱼争先恐后地进了网笼,他瞬间变回了个大男孩,“喔喔!又一条,两条!这是啥鱼?我的天,这鱼也太多了!”

    “姐夫你看,大鲤子!”已经光脚站在田沟里的林英耀,手里拿着一根路上折的长草棍儿,透过网眼伸到水里,扒拉着正在网笼里扭动挣扎的战利品,“姐夫快看,这是黄鳝,哎呀!鱼和蟹子打起来了!”

    “在哪了,我看看!”戴守峥近视眼,干脆挽起裤腿,也跳到了田沟里。泡田的水很凉,激得他连着“嘶”了两声。不过很快就适应了温度,注意力又被捕获的乐趣分走。

    男人的身体里,永远住着个小少年。

    戴守峥奔40岁了,林英耀没几年也到30。在外人眼里,这俩早都是顶天立地、当家作主的男子汉了,可在这没有成规束缚的乡间夜晚,却齐齐变成十三四岁的皮小子,在父辈的陪伴下,尽情挥洒张扬着自己的野性和好奇心。

    一旁的林大成不光没有训斥一句,还时常耐心地指导,教他们辨认各种鱼的诀窍,让两个孩子玩儿得尽兴。

    戴守峥多久都没有这么开怀了。

    妻子的娘家人,就像上苍专门派来治愈他的神仙。把他自小在心底缺的那一块又一块,无声无息地全都慢慢地修补上。他太爱这个家了,他也太庆幸自己能有此种幸运,融入这样的家庭,成为其中的一员。

    他站起身,朝家的方向望去,此时的阿照,应该正和岳母等着他们回去。

    他突然生出强烈的愿望,不管阿照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他都要让这孩子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氛围里。他要和阿照送给孩子最好的呵护,一路陪伴着,让他生出无比充盈有力的内心,能够抵御外界的一切侵扰,能够尽情享受人生的所有美好。

    让他们的孩子,做个一直有家人爱的、幸福的人。

    院子里,那片盛放的蔷薇旁边,林芳照正和妈妈坐在小板凳上,轻声细语地聊着天。

    母女二人刚刚洗好了一个大西瓜,放在新打出来的井水里冰着,等着爷几个回来一起吃。

    林芳照坐在柳福慧身边,搂着妈妈细瘦的胳膊。

    其实林芳照这次回来,还有件大事要办——把父母二人接到北京,陪她一起待产。

    原先,戴守峥是想着她快到生产时,就送她去月子中心,到那边有人照顾,条件也好。

    但林芳照有自己的打算,她想把父母接到一起,最好能让妈妈守在产房外面,看到孩子从产房抱出来的第一眼。

    戴守峥太懂林芳照心思了,不光当即同意,还表示愿意帮她一起说服岳父岳母来北京。

    回东北之前,林芳照很有些顾虑。去年妈妈在北京治完病后,一遇到女儿再让她去北京,就推三阻四地拒绝。林芳照明白妈妈是不想给女儿添乱,但是生孩子不比寻常,她特别希望妈妈能看到孩子平安降生,再亲手抱一抱她的第一个孙辈。

    刚才,林芳照把这想法说出来后,本还在琢磨着怎么继续措辞才能说服妈妈,没想到柳福慧犹豫都没犹豫就答应了。她说,女儿生产坐月子,正是需要她的时候,她这个当妈妈的不能缺席,无论如何也要帮女儿顶着。

    林芳照一时满心欢喜,却又很快觉得这正是妈妈的风格。不去北京,是为了女儿,答应去北京,也是为了女儿。去不去北京,其实都是一样的,一心只为了女儿好。

    林芳照把柳福慧那已经瘦到皮包骨的手,轻轻搭在她隆起的肚皮上,“妈妈你摸,现在他动得可欢了。”

    柳福慧小心翼翼地摸着女儿的肚子,很快就感受到小家伙在里面又踢又踹,她欣慰道,“这孩子精神头这么足,是个生龙活虎的,生下来也会体格好,妈妈高兴。”

    林芳照朝妈妈靠了靠,“妈妈,我没生过孩子,其实……有点害怕。”

    “不用怕,现在技术那么厉害,北京的医院又那么好,肯定会让你把孩子平安生下来。”

    “妈妈,你当年生我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柳福慧回想了一下,“我那时候呀,也害怕。快生的时候,我抱着那大肚子,愁的呀……这么大个孩子,我却又瘦又小,可怎么往外生啊?那时候也没现在这样的网络,也没地方问,我就自己一直那么吓着自己。”

    林芳照一听,不觉间眼睛又湿了。妈妈这么娇小的身材,生出来的女儿竟然快有8斤重,当时得受了多少罪!她突然特别心疼妈妈,连忙轻轻揉了揉妈妈的手背。

    柳福慧笑着安慰,“最后,也顺利把你生出来了,你看你现在多好。所以女儿,你就放心吧,肯定没事。”

    “妈妈,”林芳照侧过头看着柳福慧,“我生孩子的时候,你会在产房门外等我吗?”

    “肯定的,”柳福慧擡手摸了摸女儿的脸颊,“妈妈和爸爸都在门外等你,你不用担心,我们一直等到医生把你平安推出来。”

    林芳照眼里噙着泪,“妈妈呀,你一定好好的。我把孩子生下来……等来年过周岁,你还要帮着点蛋糕蜡烛呢。”

    “好,”柳福慧的语气特别轻柔,“妈听你的,一定好好的。”

    “我还想着,到了孩子上学,你和爸爸……一起,一起去接送呢。”说到这里,林芳照的眼泪已经彻底打不住了,突然就呜咽了起来,再也说不出话了。

    柳福慧当然知道女儿为什么哭,她握住女儿的手,像当年那样,轻轻揉着宝贝细嫩的手心,“女儿啊,妈知道你的意思。可这世界上有福又有寿的,能有几个人呢?妈妈有你爸爸对我好,有你们姐弟俩这么好的孩子,现在又看到你嫁了这么爱惜你的女婿,而且马上就要有自己的孩子了。连你弟那傻小子,也有了相好的姑娘……妈妈这辈子呀,想看的,全看到了,什么遗憾都没有了,早都不再贪求什么了。”

    林芳照哭得更凶了,她把脸埋进妈妈的衣袖里,咬着嘴唇不让自己哭出声。

    “傻丫头,不要哭。人跟人命不同,妈的命,妈知足……”柳福慧眼底也发起热,她尝试着说点儿轻松的,“咱们想点开心的。你说,你姥爷给妈起的这名字,妈妈觉得妈这辈子吧占足了一个‘福’字,多多少少的,也有那么一点“慧”。你姥爷也挺神的,就好像提前都算好了一样,是不是挺有意思?”

    “可是……妈妈,你如果没生病……该有多好啊……”林芳照一点也不想笑,妈妈越是这么豁达看得开,她就越觉得心如刀绞。

    “女儿啊,不能这么想,你总这么想,就开心不起来了,妈妈不希望看到你这样。妈妈希望你无忧无愁,每天都喜笑颜开。”柳福慧语气轻缓,接下来的话,却又言简意深,“旦夕祸福,阴晴圆缺,本就是这人间的常态。你只盯着那块儿缺去看,也就只能看到祸。你多看看亮的那一面,就能觉出自己其实早已身在福中了。这人世间的好啊,实在太多了,数不尽也道不完。总不能什么好处都让咱一人给占了,对不对?不看有,只看无,就会执着,就会死命地追逐。往往越是追得紧,就越是追不到。珍惜咱手里有的,用心做好咱该做的事。至于其他的,就随他的。最后咱握进手里的,也许不是一开始最想要的,但怎么知道,不会是另一番好光景呢?”

    此时院门外的远处,已经响起了林大成的口哨声。每当他高兴,就会吹起悠扬的口哨。

    柳福慧知道是爷仨回来了,此时的她,心里既踏实又快慰。她的目光扫过身旁的蔷薇,微微顿了顿,又低头看着女儿,继续温柔说道,“之前你总跟妈妈说,咱家这片蔷薇真好看。只是要么花开的时候你回来,赶不上月圆;要么月圆的时候你回来,又没有花开。你就想看个花好月圆,可偏偏从来也没赶上过……遗不遗憾?遗憾。要不要总觉得不圆满?让妈妈说,也没那必要。你看啊,今晚这花这么盛,就像专门为迎接你和小戴回来似的,可着进劲儿地开。天上,虽然没有一整个圆圆的白玉盘,不还有半个大家伙挂在那上头,散着亮汪汪的光?多好看啊……谁能说半个月亮,一面花墙,不是人间好风景?谁又能说,半个月亮在天上,这亮光不够照着他们爷仨,找到有咱娘俩的地方,找到回来的路?”

    这是怎样的一番话啊,如此质朴无华,却又那样隽永深彻。

    林芳照被妈妈的这番直抵心灵的言语深深打动,轻唤了声“妈妈啊……”,就再也说不出一个字了。

    她轻轻把头靠在妈妈的肩上,任蔷薇的幽香温柔地把她们拢在怀中。头顶的半个月亮,已无声无息地将清辉洒满了院落。花气清婉,月色醉人。她渐渐不再抽泣,也终于破涕为笑。

    是啊,破我执,才能更懂珍惜;知遗憾,才会不留遗憾;不圆满,才是这人生的常态啊。

    已经拥有够多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此时,院门被从外面推开了。

    她看到爸爸先出现在大门口,身后是戴守峥和林英耀,一人拎着桶,一人提着网,三人有说有笑,如凯旋般浩浩荡荡地进了院子。

    就像一个父亲刚刚带着两个少年探索完世界,现在又身披月光走进家门,与守在家里一直盼着他们回来的妻女,温暖团聚。

    林芳照从未感受到这样鲜活而有温度的幸福,也从未像此刻这般,发自心底地知足与惜福。

    即便最好的画笔,也绘不出这样的场景。

    即便最美的文字,也写不尽这里的温情。

    花好月半圆,已是人间好时节——

    哪怕只有半个月亮,也足够照亮回家的路!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