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所以,现在我有了三个老板,其中一个还是我的男朋友,对吗?
林霁予每天倒计时地将还款时间拖了一周,直到德总通牒的最后一天。林霁予在力场忙了一上午,午休时间,她打开银行APP,心疼地看着账户里的钱,无奈地跟德总联系,说凑够了钱,可以先打过去。
这个数字,还包含这几年陆续还的钱,她实在心疼。她提心吊胆地拖延,想着能拖一阵是一阵,拖到就是赚到。
没想到的是,德总却说不需要了。事情已经了结,账目两清,自己不会再去打扰她,让她放宽心。
林霁予追问具体情况,德总并未具体解释,只让她去问季谒。
林霁予将两人的对话截图发给季谒,直接一通电话过去:“所以这是什么意思?”
季谒很冷静:“我在力场的路上,当面跟你说。”
林霁予冷笑:“好,我也有事跟你说。”
季谒驱车来到力场,在停车场与郑若颜遇到,郑若颜凑上来,他避嫌地伸出手:“之前去找你,是因为需要你帮忙。现在我们已经是正式的合作伙伴,请你保持职业化。”
郑若颜被他驱赶出安全距离,只能无奈地与他隔着一点空间,并排而行。
另一边,潘承宇敲开林霁予的门:“来会议室,有事要说。”
林霁予正抱着臂坐在办公椅上等季谒,没想到季谒还没来,潘承宇先来了。林霁予直接说:“我有点事,正在等人。你要跟我说什么,一定要现在说吗?”
潘承宇暧昧不清地笑了一下:“等季谒是吧?他马上到,本来就要一起说的。”
林霁予皱眉,心里泛起一阵莫名的坏预感,难得沉默地跟在潘承宇身后进到会议室,思忖着为什么季谒会跟潘承宇联系到一起。
林霁予坐在桌子的一侧,这是她经常坐的位置,居中,对着对面。
每次开会,一旦遇到需要她来讲解和对外沟通的时候,就坐在这里侃侃而谈。某种维度上来说,这里是她在职场上的坐标。
潘承宇坐在了她对面。林霁予一挑眉,心中泛起一阵酸涩。
此前,他一般都会坐在自己旁边,甚至故意坐在下首位,以表达对自己的尊重和支持。自从要开新店,加上谈过股份的事之后,一切发生了变化。潘承宇从她身边的人变成了她对面的人。
没一会儿,季谒跟郑若颜一前一后地走了进来。林霁予擡眼,紧紧盯着季谒。季谒投给她一个少安毋躁的眼神,没有走向她,而是径直坐在了潘承宇旁边。
郑若颜见状,也挨着季谒坐下。
只剩林霁予独自坐在他们对面,不明所以地看着这个莫名其妙的三人组合。
她情不自禁地回忆起霍思琪给她发来的视频。季谒不知道时是什么时候和他们熟悉起来的,甚至产生了更深度和丰富的交往。而这些,林霁予竟然一无所知。
季谒开口,却不是跟林霁予说话。
他朝向潘承宇,从包里拿出一个牛皮纸的文件袋,放在潘承宇面前:“签好了,你看看。”
潘承宇动作利落地拆开文件袋,将厚厚一叠纸拿出来,有规律地分成三份,分别递给季谒和郑若颜。季谒并不看,只是放在面前,潘承宇和郑若颜在他两边,动作一致地阅读了起来。
季谒嘴角噙笑,目光落在林霁予脸上。林霁予不知道他的情绪代表着什么意思,只觉得有种被蒙在鼓里的不舒适,只能面无表情地看着他。
郑若颜没有耐心,随便翻了两页就放在了一边。潘承宇看得仔细,好半天后将文件放在桌子上,开口道:“没有问题。”
季谒点点头:“头款下午到账。”
郑若颜并不惊讶,对正在发生的事很清楚,甚至露出兴奋的神色来:“那这件事就算定了。”
林霁予张了张嘴,想问什么事,他们擅自决定了什么,却发不出声来。唯有沉默。全场只有她一个人,只能被动地等待通知和审判。
季谒又从包里拿出一张纸,放在那摞文件之上,两只手指用力地压住,向林霁予面前一推。文件丝滑地从他那边到她这边,停在了她面前。
季谒说:“看看。”
林霁予缓缓擡起手,拿起最上面的一张纸。
是收据。整张纸内容很简单,概括下来就是林霁予原来欠张志训,后又被他转移了债权的140万,已经还完。时间显示在一周前,右下角已有债主的签字。
林霁予百感交集,其中自己被控制和摆弄的愤怒尤为明显,让她面色涨红,几乎说不出话来。
她把收据放在一边,又翻开起下面的文件。标题赫然就是“力场金融街分店股权协议书”。
林霁予没有细看前面铺垫的内容,匆匆翻到最关键的部分,就是股份划分。
条款非常清晰。力场二店总投资金额6000万,林霁予的对这个数字很熟悉,因为这就是她算出来的数字。但另外几个数字,对她来讲,就太过于陌生了。
潘承宇出资3600万,占股60%。郑若颜以场地资源加上出资1000万,占股20%。季谒出资1200万,占股20%。三人的现金投资,一共分三笔分期到账,时间节点分别在合同签订时,金融街店装修之前,以及正式开始营业之时,三次付款金额比例分别是50%,25%和25%。
这意味着,在签订这份合同的时候,季谒的600万投资已经进到了力场的账户。
林霁予放下文件,明知道事实摆在眼前,却还是忍不住问出口:“这是什么意思?”
潘承宇没说话,而是看向季谒,擡擡下巴,示意他挑起的事,应该由他来解释。
“这是我送你的礼物。”季谒志得意满,“关键人物都在,正好也和大家同步下。截止今天,林霁予的债务已经全部结清,她现在是个没有任何负担和负面的自由人。而我在力场的股份,以及股份所代表的权利,全部属于林霁予,只是由我来代持。”
这个安排,既维护了力场表面上股东结构的光鲜,对后续融资不存在影响,也符合林霁予的目标,甚至远超她的预期。
季谒终于有机会为林霁予解决些什么,实现些什么,终于能弥补曾经不在她身边,让她独自一人面对一切问题的遗憾。终于等到这个时刻,甚至有白字黑字的合同和其他人的见证,季谒心中泛起一阵荡气回肠的爽快。
林霁予沉默半晌,才艰涩地开口道:“所以,现在我有了三个老板,其中一个还是我的男朋友,对吗?”
潘承宇飞快地瞟了季谒一眼,只见季谒皱起眉头,语气疑惑而焦虑,速度很快地解释:“不是这样,确切地说,是力场现在有了三个老板,其中一个是你。”
林霁予笑得惨淡,她先看向潘承宇:“你早知道了,却不告诉我?”
潘承宇抿了抿嘴:“这不也是才定下来。”
林霁予又看向郑若颜:“你也同意力场三个老板,其中一个是我这个说法?”
郑若颜眨了眨眼,忍住翻白眼的冲动。她当然不同意,甚至觉得季谒这一套只是说辞罢了。股份协议上,是季谒签的字,最终向外披露的股东也只有季谒。季谒和林霁予之间,不过是小情侣之间上不得台面的情趣。
只要别人不知道跟她平起平坐的是个大学都没读完,兜比脸还干净,一百万都需要让男朋友来还债的人,后续融资时不会面对创始人团队构成的质疑,她有什么所谓。
更何况,季谒变成她的合伙人,对她来讲百利而无一害。相比林霁予,她只是来的晚了一点。只要给她接触机会,长期来看,就看真正的大小姐光环和白月光滤镜哪个能真正起作用了。这是她上台的好机会,而只要她能站在台上,必定是中间最亮眼的位置。
就像她整个人生一样。始终如此,本该如此。
林霁予冷笑着点点头,而后沮丧地低下头,长叹一口气。
还清债务,力场的股份和季谒,都是她真心实意想要的东西。在这一天之前,她的所有努力,所有期待,都是为了再次得到这些。一切终于到手,像漫长的看不见尽头的长跑后,她终于能冲过终点线,发现爱人站在那里,手捧鲜花和奖杯等着她,告诉她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她本应该热泪盈眶,一头扎进爱人结实温暖的怀抱里,卸掉全部力气,好好地大哭一场,随后心无旁骛地大笑出来,迎来一个她向全世界宣告自己做到了的时刻。
不管过程有多孤独,多艰难,多漫长,在这条荆棘密布的黑暗之路上,她有多少次感到精疲力尽却也不敢停下来,有多少次被看不到终点的绝望打倒,躺在冰冷的地面上看着没有一丝星光的夜空,却还是咬牙自己爬了起来,再次上路。
她不知道有没有终点,但是不断跟自己说,一定会有重新看见光的时刻,只要她不停下来。她不知道终点后是否还有更苦更难的路,只能一刻不停地在心里拥抱着自己,自己对自己加油打气。林霁予,你已经拥有了比从前所有时刻都更坚强有力的肌肉和心脏,你能走过从前十步,就能走过未来的一百步。
林霁予本来是这样计划的。她心无旁骛,一心努力,所有的情感和生活都可以不要,就是为了这个属于她自己的“林霁予时刻”。她曾经不屑任何比赛,因为自觉是天生赢家。直到输过一次,两次……好多次,她意识到,她想真的赢一次。
这个时刻终于确凿地到来了。
然而她这一生的爱人,却若无其事的告诉她,我厉害吧,我把终点搬到你面前了,你赢了,你高兴吗?
林霁予眼前和心里都一片空茫。
我应该算赢了吧?我应该高兴吗?
一瞬间,她感到无尽的疲倦。
林霁予用尽全力开口,语气平稳,声音毫无生气,宛如没有任何情感的AI机械音:“正好你们都在,我汇报下工作吧。力场国贸店一切顺利,金融街店设计方案已经确定,装修团队也联系好了,一周后可以进场动工。”
季谒发现了林霁予的不对劲,眉头紧锁地看着她,等她把话说完。
林霁予接着说:“我跟着潘总干了七年,在力场工作了五年。这么长时间里,我没有休息过一天。正好有一周的空闲时间,我想和各位老板申请休个假。”
她好想离开这里。
她好想念妈妈,想念袁漾,想念宋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