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只要是有真正想做的事,全世界都会来帮你。
宋倪和李莫飞各自有事情要忙,林霁予乐在其中地给宋倪做起了助理。
她有时候做场务,跟着其他工作人员一起搬东西、发盒饭,有时候和宋倪一起审片子,开会也陪着,负责端茶倒水。
有时候遇见一些问题,宋倪会突然问到林霁予,让她提供一些女性观众视角。
这个节目和身体有着很强的关联,恰好也是林霁予很擅长的领域。她经常有些福至心灵的神来之笔,让宋倪惊喜地感慨“帮了大忙”“还挺厉害的嘛”。
林霁予像短暂地扮演了一个角色,内核还是她自己,外部的一切却彻头彻尾地变了。
长久以来,她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力场的工作人员,健身行业中的螺丝钉。偶然的抽离和重新的进入,给了她信心。
原来,就算不延续过去,她也能迈开脚步,她永远有路可走。
要做全女健身房这个念头,像一粒种子,在林霁予脑子里扎了根。在她身体忙着其他事的时候,种子渐渐发芽,长出枝蔓,层层叠叠地缠绕着她的意识。
她总是突然在现实事务环绕的间歇里走神,开始幻想自己拥有一家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做起来的店是一种什么感觉。
她想象自己走在一个更林霁予的空间里,像国王一般巡视着自己的领地。她观察到真问题,并找到真答案,不需提报,不需商量,不会被挑战,得以迅速决定和落地。
不过,当目标群体的属性一致,需求和行为习惯也肉眼可见有趋同性的时候,很多外部问题不仅不再是真问题,甚至可能彻底不存在了。
林霁予这样设想着,越来越能做好的信息。她情绪上头,在宋倪房间简陋的办公桌上,一鼓作气将做了个完整的PPT,将自己所有想法倾泻而出。
发现林霁予一整天没有出房间,宋倪收工后立刻过来看她。只见林霁予衣服都没换,趴在床上睡着了,电风扇对着她吹,却还是一头一脸的汗。
桌子上,电脑打开着,屏幕在黑暗里发着荧光。宋倪看了看林霁予,又转头看向电脑,好奇地走过去查看。
她的PPT大剌剌地定格在最后一页。宋倪往前翻,从开头一路往下看,林霁予的策划一气呵成,不像其他商业企划书一样,板块划分精细,遣词造句故作高深,团队成员的介绍如同各行各业的大冰。
她将自己入行的前情,入行后一步步走过来的经历最诚实地写了出来,对行业的判断既有数据支持,又有洞察,语言直白,对应的解决方案却鞭辟入里。她对自己要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决定怎么做,都有着非常准确的判断,仿佛在心里已经咀嚼过上千次。
最后,连初期需要多大的团队,发展到什么程度后需要扩大团队,每个阶段需要多少钱,需要什么资源支持,全部都有理有据地列了出来。
与其说是商业计划书,这更像一个执行方案。林霁予把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都浓缩在这里,360度无死角地对所有能听她讲完这个计划的人表示,她已经准备好了。
宋倪知道林霁予在她的行业里很厉害,但她的确没想到,原来她已经成长得这么好,从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彻底变成了一个行业的小大姐。
林霁予现在比任何人多多都擅长精打细算,她增增加加有删删减减,将钱分成三类,绝对不能省的,可以想办法凑和的,以及初期可以暂时不考虑但未来必须陆续补充的。宋倪看着林霁予列出的预算,才发现,完成她的梦想,其实并没有想象得那么贵。
让林霁予按照自己的想法起飞,只需要100万。
宋倪坐在没开灯,坐在林霁予床边,借着月光看着她的睡颜。宋倪也学着林霁予的样子,在心里算了一笔账,帐算得越来越细,或者说,在计算的过程里,宋倪越来越知道,每件事在自己心里的权重。
林霁予醒过来,揉揉眼睛,一擡头就看见宋倪在黑暗里的影子。月光照在她身上,显得她格外圣洁。
见林霁予看过来,宋倪开口:“你的商业计划书我看了。”
林霁予立刻爬起来,兴奋地问道:“我写的怎么样,看着值不值钱?”
宋倪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但却给出了比任何回应都更有力量的答案:“我入股,我出30万。”
林霁予了解宋倪,她的话每一句都掷地有声,因为她只说做好了决定的真话。
林霁予有些担忧:“那你的纪录片怎么办?录完节目不是还要继续拍李莫飞?”
“放心,我都算过了。”宋倪说,“而且我也不是光杆司令了,之前不是说过吗,平台会给钱,我们也会招商。一切都比之前更容易了。”
林霁予小心翼翼地试探:“那我可要当真了?”
“当真吧。”宋倪潇洒地擡擡下巴,“林老板,我现在是你的合伙人之一了。”
李莫飞之前追着林霁予,说自己的劳务费有20万,如果林霁予需要,就全部给她。再加上宋倪的钱,林霁予的事业,距离启动,还有一半的路要走。
但换句话说,她已经顺利走完了一半。
在林霁予准备离开海岛的前一天,正巧宋倪这档综艺以及她的纪录片合作的平台负责人和赞助商代表前来探班。
平台负责人杨灿跟宋倪的关系不错,也很了解她的团队。杨灿慧眼如炬,一眼发现跟在宋倪身边鞍前马后的林霁予虽然参与感很足,有时候甚至比真属于剧组的成员更用力,却始终有种不属于这里的感觉。
但这种“不属于”也非常熟悉。
宋倪和杨灿开完了项目会,对好节奏,工作告一段落。宋倪、杨灿、姚沛、欧恺文,再加上林霁予,五人决定坐船去城镇里吃饭。
见宋倪和林霁予关系亲近,杨灿忍不住跟宋倪打听:“所以这位美女是谁?”
正好忙完,宋倪终于来得及介绍:“这位是我好朋友,过来探班的。”
杨灿疑惑地看着林霁予:“总觉得这位美女朋友长得特别熟悉。”
林霁予其实记得杨灿,她开口道:“我是力场的经理,我要是没记错的话,疫情前你应该在力场健身过一段时间,可能见过我。”
当然是因为林霁予记性好,但也是因为杨灿太过显眼。除了健身的过程里杨灿会穿运动装,其他时间,无论春夏秋冬,杨灿都会穿着各种款式的黑色丝袜。杨灿对她这一点印象很深。
今天也穿着黑色丝袜的杨灿恍然大悟:“我就说怎么这么眼熟呢。你在休年假吗,是因为疫情的关系,最近不忙嘛?这几天都在岛上?怎么没去三亚或者万宁玩玩?”
从前只听宋倪提过,这位平台的甲方兼她的朋友性格雷厉风行,如今总算实际体验到了。在暴风骤雨的问题中,林霁予选择了一个比较好回答的给了回应:“最近原来的店经营很稳定,马上在金融街开二店,要忙起来了,所以赶紧插空休息一下。”
宋倪垂眸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等林霁予话音刚落,她擡眸看向杨灿,立刻开口:“其实她是来和我商量未来发展的。”
杨灿是非常典型的大姐头人格,宋倪和林霁予比她年纪小,在她眼里都是妹妹,一听有可以八卦和提供建议的话题,立刻追问:“按你这么说,力场发展很不错啊,怎么还要担心未来发展吗?”
林霁予一动,刚想开口,被宋倪按下。宋倪促狭地看着杨灿:“灿姐,要不要做点小投资?”
杨灿人品好,行事作风爽利,手里闲钱也很多,宋倪站在自己是林霁予合伙人的角度上考虑,认为她是个不可多得的争取对象,于是果断下手。
杨灿眼睛一亮:“展开讲讲?”
宋倪看了林霁予一眼,林霁予会意,立刻拿出手机:“我加您一个微信吧,我把做好的计划书发给您。”
杨灿调出二维码,语气潇洒:“你跟宋倪一样叫我灿姐就行,别这么客气。”
好友通过,林霁予简单做了自我介绍,而后将做好的PPT发给杨灿,谦虚道:“这只是初版,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沟通哦。”
杨灿点点头,认真看起来。欧恺文听到她们的聊天,也好奇地探头过来一起看。等杨灿看完,放下手机,第一句话就是:“你还需要多少钱?”
林霁予和宋倪对视一眼,说道:“启动的话还需要50万。”
“倒是不多。”杨灿琢磨了一会儿,“宋倪出了多少?”
宋倪道:“我手里余钱有限,准备拿30出来。”
杨灿点点头,又问:“健身房的运营我不担心,你们是国内最顶尖的团队了,那宣传呢?”
林霁予给杨灿看她做的短视频矩阵:“这些账号是给力场做的,就算不能作为资源,起码也算成功经验。”
杨灿挑眉,她确实没想到林霁予在这个部分也做的这么好,这给了她很大信心,她直接说:“那我也拿30。”
林霁予睁大眼睛:“灿姐,你不是在做慈善吧?认真想一想再决定呀。”
“你当我是傻的?”杨灿促狭地看着她,“你们是最顶尖的团队,有最先进的经验,刚才我一看,连社媒也玩得这么好,基础配置是很优越的。
欧恺文插话道:“还有多少缺口,我可以补。”
林霁予尴尬地挠了挠头:“我想做全女健身房,不仅顾客是全女,工作人员和股东也希望是全女哦,这样逻辑才通顺,也会避免以后被指责。”
欧恺文笑了:“你考虑得很对,能想得这么全面长久,还能坚持原则,你们一定会做得很好。我对于不能投资参与这件事更遗憾了。”
杨灿给了他一杵子:“我们当然能做好,轮得到你来评价?”
欧恺文举起双手做投降状:“好好好,我错了,我多嘴了。”
宋倪看着他们笑,对两人这种相处方式习以为常。
林霁予倒是有种恍如隔世之感。世界这么大,她可以走这么远。
才刚尝试着迈出新一步,就有这么多人蜂拥而至。原来那句话是真的,求仁得仁,只要是有真正想做的事,全世界都会来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