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即将过去,夏天就快到来的时候,林霁予完成了在力场的最后一个工作,就是为新店准备开业仪式。
在正式开业前,林霁予带着从力场老店抽调的原团队成员和陆续招来的新人组成的团队,已经试运营半个月。
这半个月,可以说是林霁予从业以来最忙的时候。
新店的各部门负责人,一部分是通过社会招聘选拔的,还有一部分从老店直接提拔和调任。
这就导致,林霁予从开业前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一直在为力场两家店同时招人。
而这个时候,赵滢已经辞职,林霁予只能暂时将黄时亮升了上来,承担一部分副店的工作。
黄时亮对于管理教练团队和销售都很有经验,却并不擅长其他业务,也无法作为面试的最终决策人。最后每个人选还是要林霁予看过并拍板。
林霁予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累积面试了将近200个人选,岗位覆盖整个人员结构,最终为力场国贸店补上了10个人,为金融街店招聘了将近40个人。
新人带来新的磨合,培训半个月,试营业半个月,林霁予只能两边跑,分头巡店和监管。
压力更大的是新店预售。
正式开业是有营业额KPI的,提前这么久招人和运营,无论是老板和团队都无法忍耐开业之后门可罗雀的空等,目标就是开业剪彩后,全场立刻爆满,随即在之后的几天迅速在各大社交媒体里抢占信息流,成为城中新地标。
宣传和新客线索都由市场部负责。有了两家店之后,市场部便设为中台部门。赵滢不在,她原本最中意的项目经理被提为副总监,拎起相关业务。
这也是赵滢和林霁予商量后的结果,她们不是没机会将力场的主力军都带走。但一方面,女也处于初创阶段,用不到也承担不了这么多人力。另一方面,林霁予也没有给力场挖坑的意思。
她仍旧在乎力场,这始终是她最得意最用心的作品。只不过,现在更爱自己罢了。
装修结束,试营业开始,市场部就是最繁忙的部门。为了支持两家店的日常运营,这次招人,一口气补充了四个新人进去,其中两个是编拍剪一体的短视频编导,专门负责日常内容拍摄。
林霁予吃到了PK内容的红利,灵机一动,让国贸店和金融街店的教练分别成团出道,通过直播整活和卖两家店的会员卡来打PK。
除此之外,力场从官方账号到直播间,都在助推新店销售,所有开通了个人账号的教练,安排了集体新店探店打卡。
全部折腾了一遍,在正式开业前,金融街店已经有超过500名会员,累计销售次卡超过4000张。
林霁予又交出一张学霸答卷。
终于到了开业这天。虽然请了活动公司,但所有环节和流程还是由林霁予最终确定。吉时剪彩定在十一点半,开业典礼则从上午十点正式开始。
林霁予则从早上八点就到现场,和主持人一起顺了两遍流程,又检查了所有道具,确定好花艺布置,只等第一个节目上演,宣告力场的新时代开启。
除了力场三位老板潘承宇、郑若颜、季谒,还有他们请到的嘉宾亲友,更重头的是林霁予邀请来的达人。
除了垂直健身领域,生活方式、高端餐饮和颜值网红也都列在内。活动公司安排了人手负责签到和安排photocall,但后续还需要林霁予亲自社交,进行关系维护。
往常,林霁予并不热衷于做这些。今时不同往日,她干得十分起劲儿,任谁都以为她是因为二店风生水起而感到兴奋。其实,她是想等女也开业的时候,沾沾力场曾经是这些人甲方的光,能蹭多少流量就算多少。
林霁予这下子是真明白了给别人打工和自己创业的区别。
给潘承宇打工时,她自诩用尽全力在省钱了,但还是遵循职场社交礼仪,聊合作必问报价,得到刊例价格后才开始砍价。
等到她给自己打工,花出去的每一分钱不再是资本家肮脏的积累而是自己的血汗钱时,她开口就问“请你”“送你”“置换”,满满都是诚意,唯独钱是舍不得花出去一点的。
开业典礼的第一个节目是随机舞蹈。
林霁予用力场的宣传资源和一个连锁舞蹈工作室品牌做了置换,叫来一群美丽的舞蹈老师参与,又根据歌单给自家教练们分配了课外作业。音乐一响起,舞蹈老师们带着,教练们跟上,也很像那么回事。
都是短视频大热歌,几乎玩互联网的都听过,甚至会唱会跳。也有邀请来的嘉宾是个中好手,听到音乐自己也跟着跳了起来,让跟着一起的助理拿手机记录,当成素材。
第二个环节,是硬拉100公斤挑战,只要能够超过做到这个数值,就可以获得力场国贸店和金融街店通用的年卡一张。力场的教练也可以参与,主打一个人多热闹。大家聚在一起,摩拳擦掌,潘承宇也按捺不住,非要跟着比。
现场准备了一个100公斤的杠铃,由力场的教练在一旁守护,只有能拉起来和拉不起来的区别。到场几乎都是全年健身的人,到底还是有基础,包括潘承宇在内,能拉起来的人不少,潘承宇大手一挥,送出去若干年费会员卡。
季谒不爱凑热闹,也跟其他人不熟,趁着没人注意,绕着新店参观了一圈。这么大一个店,这么复杂的硬装,诸多空间和设备,各处需要采购的东西,除了日常用品,还有审美向的装饰和摆件。
去力场原店,空间已经很成形,员工也好,顾客也好,各司其职,季谒只有很笼统的感觉,这是一家很不错的健身房。
轮到新店,季谒是看着它从一个无比空旷原始的施工地,变成了今天的模样。他第一次直观地感觉到林霁予的辛苦和能力。
想到之前,自己竟然也用钱和数字衡量过林霁予正在做的事的价值,在某些时刻里,控制不住自大的情绪,脑子里滑过“她的工作没有那么重要”这个念头,季谒后知后觉地起了一身冷汗。
他看向林霁予。
她就那样,稳稳地站在人群的外沿,但所有人以她为轴心穿梭奔忙。时不时就有人凑到她旁边,向她询问些什么,而后等着她快速思考,笃定地给出答案。
下一秒,她露出笑容,与各色奇形怪状的人打招呼。无论是西装革履的精英,还是染着彩发打着唇钉的亚文化系美女,她都相处得游刃有余。
她已经不是可以被车子和裙子就能轻易指代的那个女孩,也不是被薪资和负债就能覆盖掉的人。她说想靠自己,也觉得能靠自己,不是夸张,更不是逞强。只是对自己的信任和了解。
季谒恍然大悟。潘承宇对林霁予的倚重,从来不止是强者对弱者的庇佑,或者男人对女人的情愫。他是真的相信她、敬重她,他们的情谊里,最大的构成部分是“看得起”。
而这份看得起,是林霁予靠自己一手一脚拼出来的。
折腾了一上午,眼看要到十一点半,林霁予环顾四周,发现了远远站在一旁的季谒,向他打了个招呼。
她先是指了指手腕上的表,又指了指放满了花篮的正门口,意思是该剪彩了。
投资力场是意外,季谒本没有一定要出这个风头的意思,奈何林霁予再三强调,一定要共同出席共同上台。季谒已经下定决心,谨遵林霁予安排,于是三两步走到门口做准备。
林霁予否定了最传统的剪彩提案,做了更符合力场调性的方案。
她定制了一个巨大的力字型冷光烟花,宛如能在同一时间燃烧起来的仙女棒,共设置了三个撚头,正好由潘承宇、郑若颜、季谒三位合伙人一起点燃。
瞬间迸发出的光芒,就意味着力场日后更为璀璨耀眼的未来。
潘承宇、郑若颜、季谒站在围成一圈的人群中间,烟花被推上来,放到了三人面前。另有人奉上长柄点火器,被他们抓在手里,伸出去,开口冲着撚头。
郑若颜刚要点火,就被潘承宇叫停。季谒看向潘承宇,只见潘承宇看着林霁予,说道:“霁予,你也一起来。”
季谒也看向林霁予。他难得认同潘承宇的决定。
潘承宇说这句话的时候很动情。在自己崭新华丽的店里,被众人簇拥着,在这个仿佛人生巅峰的时刻,潘承宇回想起与林霁予的一路走来。最难的时候早已过去,潘承宇心中生出了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慨。
无论理由怎么正当,过后又给到了什么样的弥补,潘承宇到底做出了伤害林霁予的决定。他后知后觉地品尝到了酸涩的悔意。他招呼林霁予,让她也站在一起共享这个时刻。这是她应得的。
林霁予并不惊讶,也没有喜悦。在所有投到她身上的目光中,她优雅地笑着摇了摇头:“感谢老板的赏识,这是属于老板们的时刻,我们在台下也与有荣焉。”
这下,就连郑若颜也愣住了。连她都能听出林霁予的后退和疏离。
林霁予没再说什么,她瞥了一眼主持人。后者了然,盯紧了手表,开口道:“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时间,跟着潘总、郑总、季总的火种,燃烧出力场金融街店的新精彩!让我们开始倒计时!三、二、一——”
数到一的时候,潘承宇、郑若颜、季谒同时点燃了打火器。
就在这一秒,林霁予电话响起。她低下头,看见是赵滢的号码。这个时间,加上电话这个形式,只可能是女也的事。
林霁予皱眉,在巨大的力字瞬间燃烧起来的那一刻,接起电话,转身走出人群。
电话那头,赵滢说:“有氧区那个跳色,我们不是定了明黄色吗?涂漆到了,我感觉颜色有点暗呢。刚给你发了试色的照片和视频,有些偏色,可能需要你过来看一眼了。”
林霁予说:“其他颜色没问题吧?我这边马上结束了,完事儿我就过去。”
属于别人的6000平的店是很了不起,但也比不上自己一平米的墙面来得重要,不是吗?
季谒的脸被四溢的火花照亮,他瞳仁里倒映着火光,眼神却格外黯然。他看着林霁予的背影,感到一阵心痛。
这是她的场域。在懂得了28岁有多为自己脚下踩着的这片国土感到骄傲时,季谒终于明白了林霁予为什么会和他告别。
是郑若颜的傲慢,潘承宇的出尔反尔,和季谒的自以为是,让林霁予被迫成为这片国土的异乡人,让她踩着的这一小块土地变成了皲裂漂浮的版图。
每个人的小心思都昭然若揭。尤其季谒自己。在他的视线里,只能看见万分之一的林霁予。在林霁予眼中,却是一览无余的他。
所以,不只是自己,林霁予也要与力场告别了。
季谒想,这一刻,他才真正与林霁予重逢。
82.既然破镜重圆失败了。
林霁予辞职辞得很隆重。
正式开业一个月,林霁予向三位老板做过阶段性汇报之后,让其他跟着一起汇报各部分业务的分管负责人先离开。
只剩他们四人,坐在在金融街店里更大更豪华的这间会议室里。
林霁予明显有话要讲。
在重大变化发生前,空气的波动都跟着变化。自从开业典礼后,林霁予周身的氛围完全不同了。工作仍然认真,事情推进得也很顺利,连跟潘承宇的相处模式也依然如故。
但就是有什么不一样了。
潘承宇或许还蒙在鼓里,季谒却知道为什么。因为林霁予有了底气。
季谒与林霁予,彼此注视,彼此映照,彼此拉扯,却始终不同频。终于在这么多年以后,在不经意之间抵达彼此,产生了共振。
他们都明白了,任何人之于自己,可以是陪伴、帮扶抑或托举。但唯有自己可以为自己兜底,自己是自己的底气。
仍然是林霁予坐在一侧,而潘承宇、郑若颜和季谒坐在另一侧。
之前是潘承宇开口,宣告她的期待落空,如今变成她开口,宣布她也不再将希望寄托在任何他人的垂怜之上。
林霁予开口:“感谢潘总7年来的信任和栽培,感谢郑总和季总对力场阶段性胜利的认可和支持,感谢力场,成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学校,教会了最重要的知识,让我可以好好地在这个世界上生存。”
潘承宇听明白了这段铺垫,面色十分难看。郑若颜还没有反应过来,还是一脸无所谓的表情。
季谒早就预料到了,没有任何表情,只有一双眼炯炯地盯着林霁予,认真等待着她把话说完。
林霁予说:“我决定辞职,从力场毕业了。所有工作,在新店试运营阶段和开业这一个月,我已经交接和安排好。”
“国贸店的管理工作我之前就已经交给黄时亮,作为旗舰店,硬实力已经被认可,教练团队作为软实力是最重要的部分,他有管理团队的经验,只需要和中台部门配合好就可以。”
“中台的市场部,我建议搬到金融街店,由店总直接管理,和新店一起成长。金融街店太大了,承担的希望也太多,在第一年里有很多经营决策需要重新梳理和调整,本身也需要老板们给予更多关注。”
“如果需要我再留一段时间,我也会尽心尽力,但我既然做了这个决定,就一定会走。找店总的事迫在眉睫。但不管是找猎头挖人、招聘还是靠关系内推,找到看上去还不错的人并验证对方真的合适,就需要时间,一年半载都是正常的。在过渡阶段,潘总就真的辛苦了。”
林霁予考虑到了一切。
潘承宇很受到打击:“你什么时候做的决定?”
林霁予抿了抿嘴:“休假的时候吧。我去找了宋倪,她们拍摄节目的地方在一个荒岛上,到了晚上星星又多又亮,当时我就感觉,世界其实很大。”
潘承宇又问:“那你离开力场,要去做什么?”
林霁予认真道:“我不想骗你。我要创业,事实上,我已经开始创业了。”
潘承宇终于反应过来:“所以赵滢和霍斯琪你们是一起的?她们离职的时候就已经做好决定了?”
林霁予笃定道:“对,所以我还想凭借咱们的交情,向你要一份离别礼物。”
潘承宇苦笑一声:“你想让我放弃你们几个人的竞业协议?”
林霁予点点头:“反正你也不会用。”
郑若颜听到这里也明白了过来,开口道:“怎么不会用?有肯定就会用啊!
林霁予的眼神从郑若颜脸上滑过,落到季谒脸上,又望向潘承宇:“所以你要对我们使用吗?”
“你的话我肯定不会用,但是她们……”
潘承宇心里有怨气,但他本人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年轻帅哥,干的是讲究口碑的线下经济,不是形成了规模的互联网低价购物平台,没必要摆出彻头彻尾狼心狗肺的黑心资本家姿态。
他也无法对林霁予赶尽杀绝。她在团队里的形象太好了,卸磨杀驴对未来力场的精英有百害而无一利,既控制不住事态,也显得人很没品。
更关键的是,无论林霁予创什么业,以她的情况,能做的项目,从规模到方向,从定位到目标人群,和力场都不会存在正面竞争。
林霁予说的没错,竞业条款,换任何一个人走了,潘承宇都是想用就用。对象能折腾出来的水花甚至比不上维权成本的时候,他就不用。
唯独林霁予和她带走的人,他无法做限制。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没必要承担这种代价。
更何况,林霁予不是敌人。
潘承宇想清楚后,按下了郑若颜的话头,站起身来,走到林霁予面前伸出手。
他郑重开口道:“这份礼物我送你。感谢你7年来为力场作出的贡献,祝你未来一切顺利,前程似锦。”
林霁予也站起来,回握住潘承宇的手:“谢谢你,潘承宇。”
最初,潘承宇是林霁予从不靠谱的爹那边继承的债主。但他大手一挥,延缓了她的债务,还给她提供了工作。
两人并肩作战,从小土包一路爬到顶峰,又抵达更高的顶峰。人人都只能给看见他们站在峰顶的样子,而峰与峰之间的起伏与低谷才是唯有他们共享过的旅途。
路途实在太远,变数又太多。到了山顶,忘记或者山脚的承诺,也是情有可原。
林霁予什么都不会的时候,他就相信她。林霁予什么都会了的时候,他仍旧相信她。听到她提出辞职的时候,他脸上的错愕不是装的。
他从没有想过她要走,但即使她决定要走,他也相信她心里没有任何对自己和对力场的额外的心思。
她只是为自己考虑。她也应该为自己考虑了。
最开始,他放了她一马,到最后,他摆了她一道。两人之间,也很难说谁欠谁多一点。
在夏天正式到来之前,林霁予的女也正式开始营业。
这个小小的空间,才经营没多久,就吸引了一大批客人。全女的卖点或许暂时无法吸引到足够养活力场那么大健身房的客人数量,但在一个区域范围内,支撑起一间小型健身房还是绰绰有余。
等到了秋天,女也的第二家、第三家分店,也分别在朝阳公园和丽都附近开起来了。
扩店之前,女也的几位股东——让我们再一次点出她们的名字——林霁予、宋倪、李莫飞、杨灿、赵滢、霍斯琪、杨与梅,在她们的第一间店里聚会,聊起全女健身房,或者说全女线下经济的未来。
空间就是权力,想要拥有更自在更安全更符合审美的空间,将是这个越来越去中心化去主流的时代的刚需。性别,或许只是最明显的一种划分方式罢了。更重要的,是更精细更私密地将同频共振的人联结和聚拢起来。
林霁予坐在这群女孩子中间满足地微笑。她或许听不太懂更复杂的黑话,但肉眼可见,她就是能做到将人联结和聚拢起来的人。
还记得林霁予和潘承宇关于大与多的争论吗?超大型精品综合商业健身房,与以量取胜的小型连锁健身房,哪个更厉害?
短时间内,主流看上去仍旧会高大恢弘,但等反应过来,会发现那些看上去无足轻重的力量,会一个接一个地出现,最终点亮整张地图。
季谒就这么看着林霁予一点点把自己的事情做起来。
季谒知道林霁予的规矩,每次来女也,只去大厦一楼的咖啡馆等她。林霁予言之凿凿地说着“这里是全女空间,男士勿扰”,将他隔绝在她的国度之外。
季谒不恼,他就坐在老位置,一边办公,一边等林霁予下班。
账本他现在都随身带着,办公时也拿出来,放在手边,时不时习惯性地翻看着。
季谒把他和林霁予之间的账算得很清。毕竟这是林霁予交给他的任务。
他记在心里,回去算了总账,又郑重其事地在那个黑封皮的账本上,细细地记了一笔又一笔你来我往的明细。续上了过去的来来回回,账单变长,又多占了几页纸。
剩下的空白页面越来越少,眼看,两个人多年的拉扯就要见底。截止到目前为止,数字是这样——
从12年9月到15年6月,林霁予在季谒身上花了81万4千6百28块2毛6。
而十年后的22年,扣除掉林霁予自己先还的那部分,季谒又帮林霁予还债135万整。
林霁予还欠季谒53万5千3百71块7毛4。
8个数字,一个小数点。
十年过去,数字增加又减少,债权人变来变去,唯独数字依旧很长很复杂,像永远无法清算完成那样。
人和人的关系,本就是理不清的账单。季谒和林霁予尤甚。
季谒原本还不理解,甚至有些怨怼,林霁予看待两人之间的一切都太过于量化,将他付出的意愿变成数字。
而现在,他无比感谢这串数字的存在,它变成了最光明正大的理由。在数字归零之前,在账本彻底写完之前,林霁予和他之间,始终有着无法被切断的关联。
他们站在两端,中间是一次又一次,逾期却未偿还的账单。
季谒终于理解了林霁予与人相处的方式。他一直以为林霁予擅长的是死缠烂打。
其实不然,林霁予的生存策略,从一开始就只有四个字,那就是理所当然。
季谒借着账单,采取了新的策略。经历了两次分手,季谒学精了,他不再追着林霁予问“你还喜不喜欢我”“我们复合吧”“我们这样算在一起了吗”,他只当那些分开是漫长的冷战,两个人给地方留出了喘息和反刍的空间。
至于关系,是斩不断的。过去的十年,他们只有彼此,可以预见,未来的十年也依然如此。
季谒和林霁予照常约会,两人一起吃了很多顿饭,去了很多地方,涉及到工作,季谒努力控制自己不要置喙,做一个安静的陪伴者和最后防线。
林霁予依旧过着每个月还债的日子,只不过债主变成了季谒。季谒照单全收,认真记账,将林霁予还给他的钱都单独存进一个账户。
从秋天再到新一个冬天,眼看到林霁予的生日,再往后没几天,就是他们恋爱十周年。
具体客观地说,应该是初恋发生的十周年纪念日,但季谒不管,他偏偏要当成十周年。他只当他们从未分开过。
一到冬天,林霁予贪恋季谒家的恒温恒湿系统,总是在季谒家过夜。这一天,她刚洗好澡,换上自己的睡衣,趴在床上,又忍不住看起其他竞对的账号。
全女健身房成为新业态,全国各地有很多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女也作为其中佼佼者,接受过行业媒体的采访,也作为新消费趋势被拿出来当案例。潘承宇上过的杂志,林霁予也上过了。
林霁予正得意,季谒也上了床,趴在她旁边,将那个破旧的账本递给她:“来,聊聊正事。”
“你不是一直都不让我看嘛!今天怎么突然想通了。”林霁予眼睛一亮,将账本接过。
“不是想通了,是时候到了。”季谒看着林霁予,“用完这个本子,正好花了十年,该换新的了。这本旧的,送给你。”
这是季谒的秘境,就在两人最干柴烈火的热恋期,季谒什么都能答应,唯独一个要求,就是不让林霁予看他的账本。
林霁予翻开封面,直视季谒的心脏。
【2012年9月12日水两箱x40零食若干100奶茶32杯x10元=320元
篮球赛,大小姐竟然买了好多水和零食来给我和队友加油。队友很开心,
大小姐还打听到我们班的人数,带了32杯奶茶过来。
群众里有坏人,几乎所有人都冲到奶茶面前,一抢而空。只剩我那一杯,孤零零放在那里,很尴尬。
我从来没喝过奶茶,一打听,竟然十块钱一杯。请这么多人喝,就是300多块。
我想开口说把钱还给她。可是怎么还?我一个月生活费才700。
我只能不喝。
最后她手里各拿一杯奶茶,两个吸管塞到嘴里一起喝。
好笑。
2012年10月5日4个肉菜24元
在医院待了4天,今天回来了,实在呆不住了,对不起奶奶。也没钱出去玩。正好留在学校自习,学习的时间永远不够。我目标很明确,就是拿到最多的奖学金。
听说大小姐假期要去日本玩,总算可以清净一些。没想到一出图书馆的门就看见她打一把伞站在那里。好娇气。
她一见到我就跟在我身边,问我为什么不喜欢她,她明明哪儿哪儿都好。我要是像她一样自信就好了。
她跟着我去食堂。看见我只点了一碗饭一个素菜,她露出了那种看流浪狗的眼神,在托盘里装了四个肉菜。她非要跟我坐在一桌吃饭,把所有菜混在一起,上来就把我的素菜夹走大半盘,逼我吃肉菜,说自己要减肥。能看出,她真的不喜欢吃白菜。
想起了奶奶,奶奶说,我不爱吃鸡腿。
我忍不住跟她说了句她不胖。没想到她一句话就能开心成这样。
2012年10月10日饭卡500元
饭卡丢了。
又找到了。
一刷,余额多了500块。还能是谁干的。
我找到大小姐——话说她也太好找了——不是在寝室,就是在学校那家咖啡馆里,用iPad看偶像剧。怪不得把脑子都看坏了,以为自己是女主角呢。
我说把钱还给她,她眼珠子一转,说不如把钱放到卡里,一人500,以后都一起吃饭。
槽多无口,我把钱留下就走了。很心疼,我充饭卡最多100块。这下子流动资金少了好多。
大小姐真的什么都不懂。】
林霁予看着好笑。
怪不得季谒不让她看账本,原来这是他的日记。
林霁予还想往后看,季谒突然伸出手按住她。他有些不好意思:“已经是你的了,中间的你回去之后再看吧,先翻到后面,我们把到现在为止的账算算。”
林霁予脸一垮,故意说:“你等我挑几段,背下来在你面前大声朗读。
她说得出做得到,季谒眼前一黑,但顾不得这些,只是催促着:“你往下翻。”
账本已经用完,听季谒这么说,林霁予翻到后面。
她才还完这个月的钱,原本的53万5千3百71块7毛4,还差40多万,只能另用一本另起一行了。
刚想把本子收起,她一摸封底,却发现手感很诡异,有一块不自然的凸起,被两块已经看上去有些年头的创可贴遮住。
林霁予擡眼看了看季谒。季谒眨了眨眼,示意她揭开看看。她探究地拽开创可贴,被掩藏的地方,那块凸起,原来是一枚戒指。
窄窄的银环上镶嵌着一圈碎钻,款式看着有些年头,甚至因为被这样放置太久,已经出现一些氧化的痕迹。唯有钻石仍旧闪闪发亮。
在戒指旁边,有一行很小的字。林霁予仔细一看,是一个日期,2016年5月19日。
那是季谒刚出国的第一年。
季谒说:“那年我刚赚了一点钱,买了这个戒指,随时带在身上,想着如果再遇见你,我就和你求婚。”
林霁予猛然想起,两人刚重逢时,季谒没头没脑上来就说要结婚,原来并不是冲动。
林霁予看着季谒:“那你现在?”
“都是过期的东西了,成色也算不上好,已经没什么用了。”季谒说,“这个戒指,和这个账本,一起送给你吧。”
“哦。”林霁予愣愣地看着戒指,心脏一阵阵地抽痛。
原来不止是账单,戒指也会逾期。
季谒的话太过直白,她本以为自己早就可以面对这样的结局,但真到这个时刻,却发现摊开真相远比一言不发掉头就走困难得多。
林霁予那时决定消失,并不是坚强勇敢,其实是因为她懦弱。
如今她长大了,已经不会再害怕了。
林霁予声音艰涩:“我明白了。”
季谒看着她失神的样子,轻轻笑了:“你明白什么了?”
林霁予合上本子,从床上爬起来,去找自己的衣服:“我突然想起来,明天一早还有重要的事,我得先回家了。”
季谒一把抓住她,从背后抱住林霁予,抓住她的手,将一个小小的东西塞进她的手心里:“先把这件重要的事办完,再想别的。”
林霁予在他的怀里冷静下来,摊开手心一看,是一枚简洁的男戒。
季谒握住她的肩膀,将她转过来面向自己。
“我用你给我的钱,买了这枚戒指。”季谒说着,将自己的手伸出去,“我想请你和我结婚。”
林霁予笑着握住季谒的手:“我没记错的话,我们还没复合呢,就直接加速到结婚吗?”
季谒低下头,吻在林霁予的额头上,硬是将手指塞进了戒指里,另一只手则握着林霁予的手,让她帮自己把戒指稳稳戴在手指上。
他说:“既然破镜重圆失败了,我们就换一个思路吧。先婚后爱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