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大宋市井人家 正文 第066章

所属书籍: 大宋市井人家

    第066章第66章

    “可那是每天简单的记账啊。她们谁来店里、拿走了多少菜、店里应该付多少奖励给她们,我只要拿笔写在册页上,再将菜递给她们就好。”玉姐儿很是不自信。

    “你要做的事也只是记账,只不过这次的账册要麻烦些,要在早上晚上时候分别核实罢了。”叶盏认真开导她,她一心想要培养玉姐儿。

    玉姐儿琢磨了一下。她一开始从心理上先入为主,觉得自己不能胜任这些大型的事务,想着万事有叶盏顶在前面,自己只需要做好辅助便好。

    可是经过叶盏这么一开导,倒慢慢琢磨过来了:是啊,这件事听着复杂,可是拆分开后不也和从前一模一样吗?

    她慢慢擡起头,目光也逐渐坚定:“好。我来办。”

    “那就看你的了。”叶盏笑眯眯看着玉姐儿,“以后这部分虽然还在店里经营,但是你自负盈亏,赚到的钱分一半给你,亏损也算你一半。”

    她现在食肆要扩张,即使有蓬蕊做帮手,可蛋糕水作坊和娘子们代售这两块仍旧需要玉姐儿帮忙。而且以后还要开分店,玉姐儿就不能再单纯做一个副手,还要有经营者的能力。

    只有她尽快成长起来,才能将更多的经营业务交到她手里。

    玉姐儿吸了口气,没想到她要承担这么多,却还是点点头:“好。”

    玉姐儿待这件事是真的上心,先给娘子们造册,如今这些娘子们一传十十传百,都愿意来叶家食肆帮卖,每天都有新人来认门。

    玉姐儿便认真检查新人的卫生情况,提醒她不能半路上打开扣好的食盒,不许碰给客人们送的饭菜,否则一旦有落灰或是被客人投诉说饭菜脏污了拉肚子等情况,经过查明不是店铺的原因,就不会再次和这位娘子合作。

    娘子们有人笑:“咱们是专门做这个的,哪里会自砸招牌”,有人胸膛拍得震天响“保管不出错。”

    可是不管他们什么反应,玉姐儿都沉着脸,很是严肃的样子。

    这下那些嬉闹的娘子们噤声了。她们出入叶家食肆多日,跟玉姐儿也算熟悉,常常见到她是抱着一碗陈皮红豆沙喝得一脸享受,或是笑眯眯跟店里的人打招呼,哪里见过她沉着脸的模样?

    有人在心里嘀咕:原先还纳闷玉姐儿与叶盏虽是双生儿却不像呢,如今看来两人还真是有相似之处。

    因此都把那轻慢之心收起来。

    玉姐儿便像模作样环视一周,回忆着叶盏在外面与人商谈事情的神气,语气和蔼但又不失认真:“这回我们店里拿出了新的章法。”

    说罢便将店里的新法子一一道来。

    那些娘子们自己算了算,顿时大喜:“这可是好办法。”

    "有了这个法子,我们还不得一心只推你家的菜式?"

    玉姐儿赶紧摆摆手,不骄不躁:“我们店里的菜每人每天只多奖励三十单,诸位也不用超过这个数目。”

    这还是妹妹提出的建议,她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若是满城的娘子们都只主推叶家食肆的食物,肯定会动了其他酒楼食肆的好处,到时候会被它们联手对付,不如低调行事。

    定个三十份正好,那些上好的酒楼每日里每人至少能被推上百份,叶家区区三十份藏身众多食肆间,所谓闷声发大财。

    那些娘子们一听也行,三十份也能赚不少呢,各个喜笑颜开。

    玉姐儿说定了方案之后便继续在册页上登记:“就从今日开始实行,诸位每人拿走寄售的菜品都要跟我登记造册,等晚上再核对,当场算钱。”

    那些娘子们固然爱说笑,可也明白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于是各个开口表决心:“叶大姐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卖。”

    等晚上回来时,各个排好队等着玉姐儿核对,玉姐儿也大方,直接将钱篓子搬了来,当着她们的面现场算奖励。

    铜钱叮当作响,铜钱特有的气味在鼻尖萦绕,这谁不心动?赚钱多的销冠高兴得得意洋洋数钱,没有得到奖励的在心里暗暗发誓,明天一定要好好兜售。

    叶家食肆这套奖励法子很快就在娘子们中间流行开来,谁不想这样的奖励方式呢?

    本来她们兜售饭菜是赚一点差价,叶家还能额外得到奖励,而且如今更是翻倍奖励,卖谁家的菜不是卖?

    再说叶家主事的是玉姐儿,天生笑眯眯有亲和力,最多就是严格些,但对比旁的食肆里管事的都是男子,顿时优越了许多:谁愿意跟男管事共事啊喜欢摆个官架子,动辄说教,更有甚者还有那等贼眉鼠眼老往女人身上瞧的。

    因此一来二去那些娘子们都喜欢往叶家跑。

    不过她们也很遗憾:“你家怎么就限制了三十份呢?还有嫌钱多的?”

    “若是没这限制,我每天只拎着竹篮子只卖你家的小菜。”

    玉姐儿笑而不语,敷衍过去,并不把叶盏扮猪吃老虎的那套道理说出去。

    叶盏盘了盘这几天营业额的快速增长,不由得佩服玉姐儿:如此一来,就相当于店里忽然多了几十上百个销售。

    而且这些销售还都不用食肆出钱养,对应到现代就是没有保底工资,只用给他们提成就好。没有财务负担只有无穷无尽的提成。

    这样食肆的销售额能不好才怪呢

    只不过这样一来叶盏的工作量也变大了,菜式中增加了许多卤味和凉菜,确保能在送到客户餐桌上还能不变滋味。

    先做一个炸溜荔枝肉,想想再加一个黄金鸡。

    黄金鸡是如今汴京城里流行的一道菜式①,宋人很喜欢用这种方子吃鸡。

    水煮鸡时加入麻油和盐、葱、花椒。等快熟时浸泡,随后切开两半,用鸡原汁浇一遍。

    这个方子有点像后世广州的白斩鸡。因此叶盏又改良了一遍。

    叶盏边做黄金鸡边给玉姐儿和蓬蕊两人讲解:“这方子我改良过,一是会用吊在井上空的凉开水浸泡,让鸡皮猛地受凉收缩,再就是出锅后会用刀背打鸡皮,让鸡肉更紧致。再就是蘸料。”

    蓬蕊没看懂:“为什么要凉开水浸泡?为什么又要吊在井水上头?不能直接取用井水么?”

    她平日里虽然沉默寡言,但涉及正事时却健谈。

    “是因为井水是生水,直接浸泡鸡肉恐怕让人生病。”叶盏回答,建国后才大范围推广开水,现在的古人根本不忌讳生水,但其实这种方式很危险,特别古代没有抗生素,拉肚子也能致死,因此她坚决不用生水。

    “至于吊在井水上空,是因为要借助井水里凉意。”叶盏回答。在后世用冰块水浸泡就好,可是她手里没有第二种浸泡办法,只能用这种办法。

    现在倒有冰块,但现代的取冰方式时冬天寒冷时去河流里凿冰,整块取用,用牛车拉进地窖,随后再由小贩分成小块四处出售,至少她所在平民阶层所用的冰块是用这种方式取冰的。

    而且冰块堆放在地窖里,就算是冬天冻结的凉白开,从冬天放到春天,也不干净了。

    所以叶盏也只把冰块用作降温保鲜,绝对不让它们接触到食物本身。

    蘸料用生姜香葱捣碎,放入鸡油一起煸炒,熟了后倒入鸡汤,再加点盐和浅色酱油调味,再用勺子舀进小碟子里。

    玉姐儿已经迫不及待了:“看着就好吃啊。”

    这道黄金鸡三种颜色:鸡皮金黄,鸡肉玉白色,鸡骨带点红。

    旁边的蘸料则是姜黄色的生姜末和淡绿色小葱末,上面浮着一点点鸡油。

    整道菜看着颜色很和谐。

    叶盏便给玉姐儿又盛了一份:“你先试试菜。”

    玉姐儿迫不及待就开始吃鸡肉:金黄的鸡皮亮闪闪反射着光泽,送进嘴里后果然好吃。

    鸡皮呈现出发硬的口感,很有嚼劲,很是紧致,可是吃进去后肉质却很软,

    内里的油脂丰腴,里头的鸡原汁流了满口,浓香馥郁,

    “鸡肉不算太熟,却更有味。”玉姐儿如今跟着叶盏厨艺也有了长进,遇到美食时不再简单点评好吃,而是能看明白里面滋味的微妙不同。

    叶盏赞许点点头:“对,这道菜不能炖煮太久。”

    她做黄金鸡时候并没有煮过头,而是慢慢炖煮,这样一来整体肉质并不烂,而是非常紧致弹牙。

    玉姐儿回味着黄金鸡的香味:“这道菜我和蓬蕊都可以学,学会了砍成块,一会就能出一盆,这样娘子们来取食材时只要取走盘子就好。”

    蓬蕊也点点头:“我也看会了,现在就能做出来。”

    叶盏便将位置让给她俩:“你们先试试,我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玉姐儿和蓬蕊便系上围裙,拿着鸡肉开始操作。

    谁知拎着鸡块才送进锅里,就见一伙气势汹汹的衙差冲进叶家食肆里,为首那个掏出腰牌咄咄逼人:“哪个是蓬氏?”

    蓬蕊惊愕,面色苍白:“我是,不知诸位?”

    回答她的是一声厉声斥责:“捉拿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