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大宋市井人家 正文 第155章

所属书籍: 大宋市井人家

    第155章第155章

    宓家酒楼居然又卖起了酿酒器!

    此物唤作“蒸馏器”,将酿酒原料放入其中,多次反复蒸煮就能得到纯露,与做花露的原理近似,就能得到高度白酒。民间百姓给它起了个更亲切的名字“盏酿”,取自叶盏的名字。

    城中的酒商们趋之若鹜,争相购买蒸馏器。玉姐儿管着账,每日里算钱都要吓一大跳:“蒸馏器赚得倒比卖酒赚得多!”

    “那是自然,酒是赚老百姓的钱,蒸馏器是赚酒商的钱,当然是定价高些也无妨。”叶盏捣鼓着手里的东西一边答。

    “好香,这是什么?”玉姐儿果然被吸引。

    “花露。”叶盏将手里的小瓶塞拔开,递过去让她闻,“反正生产了不少蒸馏器,我索性请瑛娘拿了个做花露卖。”

    “好香!”玉姐儿吸吸鼻子,“这一点很贵吧?”

    “是贵,是因为现在花不多,等天气更暖和花卉会便宜,到时候我们可生产更多花露,储藏在密封罐里等冬天拿出来出售,肯定能卖个高价钱。”

    “我们不是做菜么?难道又要做花露?”玉姐儿不解。

    “我想开个胭脂店,卖花露、胭脂,以后还能卖点口脂之类。”叶盏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

    做餐饮是她的主业,但也可以做些旁的副产品,没见过哪家上市公司是只有一个产业的。

    “那敢情好。”玉姐儿很快就接受了这个设定,一边挠挠头,“说也奇怪,原先我做焌糟娘子时肯定是不敢的,可如今想做什么第一反应就是直接去做就是了。”

    就算现在酒楼忽然消失她也有勇气和信心能够从头再来,或许这就是妹妹给她的勇气吧。

    这么想着玉姐儿给叶盏端了一盘酥黄独:“这些天辛苦你了,补补。”

    香榧子粉清香,芋头细腻、松仁粉油润,几种滋味汇集舌尖,变成了满口清润芳醇,似乎置身山间松林下,听隐士讲古论道,让人心头都为之开阔。

    宓璃不知从哪里冒出来,手从盘子下巧妙伸过来,迅速抓了一个酥黄独在手里:“闻着就好香。”

    说完就要迅速撤离现场,却被叶盏揪住衣领:“怎得这些天吃饭点不见你?”

    “二姐!”宓璃苦着脸站住,“我在补《白泽图》呢,又要翻古籍还有名家笔记,又要去寻年纪大的老年人询问,忙着呢。”

    “再忙也要按时规律吃三餐。”叶盏自认像啰嗦婆妈,但谁让她是华人呢,遇到青少年会自动觉醒关怀青少年模式,“觉也要多睡,这样才会长得高。”

    “知道啦。知道啦。”宓璃不耐烦挥挥手,像一切青少年一样,“二姐如今怎么比娘都要啰嗦?”

    “都拿去吃吧。”叶盏将那一碟酥黄独塞到她手里,“还有一个建议,等你写完整本可以考虑再画个孩童版,如绣像册那样全是图画,方便传播开来。”

    “晓得晓得。”宓璃撒腿就跑,跑到门口时却像想起什么一样回头,“对了,二姐,我……我搜寻古籍笔记时……那谁……小裴大人碰到我在书肆买书,听我发愁买不到典籍,就派人主动给我送了些书,还说可以带我去一位大家不轻易示人的藏书阁,被我拒绝了。”

    叶盏没提防从妹妹耳朵里听到这个名字,一时意外,站在原地,愣了愣神才答:“去,你写书那么辛苦,何必为了我避嫌错过这么好的机会。”

    “那……”宓璃没想到姐姐是这个回答,求助看了玉姐儿一眼。

    “听你二姐的。”玉姐儿冲她微微颔首。

    “那好,我就去了。”宓璃忽然变乖巧,还不忘再问一句,“二姐,你……没事吧?”

    “无妨。先前待他怎么样,今后还如何待他。”叶盏摇摇头笑,“这人也奇怪,偃旗息鼓杳无音讯是他,主动跟我家人往来也是他,真是……”

    “或许他们君子之风,讲究坦荡荡,并不会因为婚事不成就迁怒家人?”玉姐儿胡乱猜测。闵穆自打婚事被拒后逢年过节仍旧会给宓凤娘两口子送节礼,主打一个体面。

    “管他呢,男人不值当费脑子琢磨。”叶盏摇摇头就将此事置之脑后,“我还想在店里蒸馏出另一种东西来卖。”

    “是另一种酒?”玉姐儿果然也对赚钱感兴趣,眼前一亮。

    “不是酒,是酒精,能够给大夫用。”叶盏想将医用酒精蒸馏出来。

    前世因为特殊历史事件,所以许多居民在初期药物紧缺的情况下学会了蒸馏酒精。

    其实就是将高度白酒放入蒸馏器高温蒸煮,水温到达八十度左右酒精能被汽化凝结,再输入密封器保存就能得到液体酒精。

    没多久宓家开了一家香露脚店,店里就出售花露和酒精两样,一出世就得了民间瞩目,毕竟宓家酒楼每每一出手都能搅起浪花。

    “香露倒是不陌生,我家有一瓶大食的,香喷喷满屋都闻得到。”有位顾客不解,“可这酒精是什么?难道是酒之精魄,能喝么?”

    “这酒精可不能喝,是一味药水,只卖给药铺,不单卖给老百姓。”瑛娘耐心解释,掌柜说了,在老百姓不明白酒精为何物前绝不出售给老百姓,否则有人粗心喝坏了怎么办?

    “有意思。这么奇妙?”那人看着酒精,不大相信。其他人跟他想法差不多,有位看热闹的索性去对面街面请来了一位郎中。

    叶盏便拿出酒精给他展示,先是拿来擦掉了褐色药水痕迹,又擦擦刀刃:“此物能去除污垢,还能消除伤口附近的脏污之物,让受伤之人减少被感染的风险。上跌打药前可以先在伤口旁边抹此物。”

    郎中倒很感兴趣:“以前也有用烈酒冲洗医具的先例,这酒精顾名思义为酒之精魄,想必比烈酒更加强烈。给我来些。”

    “正是。”叶盏又给他讲解了酒精的使用禁忌和储存方法。

    就这样,宓家的酒精渐渐在全城药铺里普及了。

    一开始郎中们只是用来擦脏污——酒精擦起来很快,比蘸水好使多了。

    用着用着就觉察出了这玩意儿居然真的有用:用酒精擦拭伤口附近的患者伤口发炎发烧率居然显著降低了!

    一下酒精立刻就推*广开来。

    医用效果显著,又因着叶盏开出来的价钱极低,这酒精卖得很快。

    因着价钱低廉,市面上难免有嫉妒的同行私下里笑话:“宓家酒精居然比酒卖得便宜,也不知是不是傻?”

    叶盏将酒精的制作方法也一并公之于众,酒坊老板们很快也都制作出了酒精,但算下来成本基本也很高,要做到像叶盏那般低成本,只怕要赔本!

    也不知道宓家酒楼是如何获利的?

    这些风吹到叶盏耳朵里,她一概不理:“我制酒精就是为了救人,自然是能让越多穷人用上越好。”

    这话被好事者传了出去,百姓们称赞,将酒精起了个跟“盏酿”类似的名字——“盏药”。

    名气传出去后,居然又来了更多官员来宓家酒楼消费。

    原来时下官员们大都悲天悯人、慈怀百姓,觉得叶盏这种一心为民的行为有尧舜之风,所以都好奇要来瞧瞧这位奇女子。

    宓家酒楼受此恩惠,生意又大大兴旺了一把,叫那些嫉妒的人再次咋舌:怎么叶盏变着法子都能赚到钱?

    酒精售价低廉,近乎成本价,人人都当叶盏是赔本赚吆喝,谁知她居然也能反败为胜。

    想起从前叶盏在人人都不看好的郊野开酒楼开成大酒楼的往事,越琢磨越觉得邪乎:叶盏莫非真的有几份运气在身上?

    闲聊时提及此事,再回忆从前跟着叶盏买店买院的老板都赚了一笔,这下都肃然起敬。

    而且每个人心里都暗暗下定决心:下回叶盏做什么他们也要步步紧跟,说不定也能跟着发财呢!

    于是各个都盯紧了叶盏的动静,生怕错过下一个财富风口。

    果然叶盏不久就有了新的动态,那些人纷纷打听,等打听到具体内容后又都傻了眼——叶盏居然要开一家女私塾。

    “好好的生意不做,去做夫子?”大家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赶紧吩咐探子,“再去好好打探一番。”

    再打探都一样:叶盏赁了一个院子,认认真真整修,在里面设了蒙学馆、学子住宿处、神位,像模像样跟正经私塾没什么区别,

    不同之处是一般私塾拜孔夫子神位,这座女子私塾里摆的是班昭、蔡文姬、谢道韫、上官婉儿、许穆夫人等女大家的神位。

    “难道真是开私塾?”大家都傻眼了。

    他们很快就知道了答案,叶盏定制了一块大牌匾黑底金漆,叫人高高悬挂在院门口门幅上。

    上写几个大字——“女学馆。”

    看着街坊围观,叶盏咳嗽一声:“大伙儿都知道我擅长烹饪,原先的徒弟们都出师了,所以想着招一批新徒儿。”

    “除了烹饪,还有酿酒、花露、帮人梳头搭配衣裳、绣娘、算账等多种技艺,都可以学。”

    叶盏特意求助了沈娥、赵夫人、杜三娘子等人,请她们派来自家生意上的老师傅,来私塾教授技艺。

    “诸位若有想要学习的女子,都可来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