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守陵娘子山食纪 正文 第191章 地宫通道

所属书籍: 守陵娘子山食纪

    陶椿带着邬常安去李铁斧家,半路遇上杜月来找。

    “你俩走这儿来了?没在胡家待着?不在他家吃饭是吧?晌午去我家吃饭。”杜月停下步子,他看小舅子一眼,含着笑说:“我猜以老三的德性,他在胡阿嬷家里留不久。”

    邬常安呆了一瞬,陶椿笑出声。

    “我姐把饭做好了?”邬常安问。

    “饭焖好了,我出门的时候她在削南瓜皮,晌午炒个嫩南瓜,再拌一钵茄子,简单吃点。”

    “既然饭已经好了,我们先去吃饭,吃过饭再去李铁斧家里。”邬常安低头询问。

    陶椿点头,“也行。”

    一行三个人去杜家,路上,杜月得知胡阿嬷的棺椁要进地宫,他皱了下眉,问:“弟妹,你不跟着下地宫吧?”

    “去,送她最后一程吧。”陶椿说。

    “那我跟你一起去,我还不晓得地宫里面是啥样。”杜月说,“老三跟进去不中用,留在外面。”

    陶椿叹气,她是听明白了,杜月跟姜红玉一样,也是担心胡家人会对她下手。她想说这山里的陵户不是喊打喊杀的人,又想起李铁斧一家干的坏事,父弑母,子要屠陵。想来劝解的话没啥信服力,她就不说了,由着家人亲戚保护她吧。

    到了杜家,香杏从灶房里探出头,她大着嗓门说:“洗手,饭菜都好了。”

    小毛和小雀都在家,他俩一个年纪小,一个性子内向,见到熟面孔直勾勾地盯着,也不晓得叫人。还是杜月叫他们喊舅舅舅娘,他俩才开口。

    香杏手脚麻利地端两钵菜出来,说:“我就晓得你俩今天要回来。”

    料定陶椿今天要回来的不止香杏,还有李铁斧的三个儿媳妇,他大孙子一早就在老陵长家附近转悠,也看到他倒在地上像死狗一样爬都爬不起来,他乐得回去找弟弟妹妹们来看热闹,再过来就发现院子里没人了。

    “谁家的孩子?在这儿转悠啥?”胡家全要去找陶椿和邬常安来吃饭,他出门看两个孩子在门外转悠,以为是来看热闹的,他绷着脸训斥:“快滚蛋,这儿是你们能凑热闹的?再探头探脑,我拧掉你俩的耳朵。”

    两个小子冲他扯个鬼脸,一扭头跑了。

    胡家全气得想撵上去揍人。

    “堂哥,你要去找陶陵长是吧?她跟邬管事回去了,走的时候跟我说不过来吃饭。”小燕跑出来说。

    不远处的两个孩子听见了,二人下山后立马回去传话。

    邬常安胃口不好,他吃掉小半碗饭就撂下碗筷,由他负责给好奇心强的姐姐讲李铁斧一家的事。

    钻在桌下守嘴的大脑袋突然吠叫起来,它猛地冲出去,差点掀了桌子,不等香杏骂,院外传来女人的尖叫唾骂声。

    杜月手上的筷子都来不及放,他快步追着狗跑出去,他家的狗又下崽了,凶的很,是真会咬人。

    “大脑袋,回来。”杜月边跑边喊,跑出去认出人,他回头说:“陶陵长,出来一下,李铁斧家的人找来了。”

    陶椿放下碗筷出去,邬常安起身跟上,他刚走两步就被拽住了。

    “你留下看两个孩子别抓菜,我出去,我会骂人也会打架。”香杏想要看热闹。

    邬常安:……

    院外,大脑袋被唤回来,李铁斧的两个儿媳妇带着五个孩子气汹汹地走上来,她们去邬家的路上被人告知看见陶椿来杜家了,觉得是老天都在帮她们,免除她们多走路。为首的瘦长脸妇人吊着一双眼瞪着陶椿,她尖着嗓子问:“我家男人呢?你要是把他弄伤弄废了,我带着三个孩子住你家,叫你养我们母子四个。”

    “就是就是。”另一个妇人应和,她阴阳怪气道:“陶陵长一直恨我们一家,终于叫你找到机会祸害我们一家了。”

    陶椿差点被逗笑了,李桂花那人就是个讨人嫌招人厌的,没料到娶进门的儿媳妇一个个都跟她臭味相投,也是,要不是臭味相投,嫁进门的女人早跑了。说来李大兄弟三个也是厉害,眼光是真毒,外陵的姑娘不知多少,他们一眼挑中最适合自己的。

    “想住我家?你们没这个福气。你们的公婆捂死亲娘,李大李二要谋害我,李三发话要搞死全陵的人,他们全部有罪,已经废除陵户的身份罚为奴,今早就被帝陵的人带走了。”陶椿微微一笑,“至于你们……”

    两个妇人脸色陡变,年纪大点的两个小子也听明白了,一刹那面色变得惊慌。

    “对了,李铁斧没被带走,因为快死了,还丢在山谷里等死。李桂花和她的三个儿子日后估计会被发配到康陵修皇陵。你们想不想去见他们?”陶椿继续说。

    “你胡说,你骗我们。”李大的媳妇慌了。

    “那就当我骗你们好了,你们安心住在家

    里,最多半个月,山陵使的人会来捉拿你们。李铁斧以及他的三个儿子都废除了陵户的身份,他们的孩子自然也不是陵户了,至于他们的妻子……”

    “我跟李二和离了,我过两天就要回娘家,我跟他没关系。”嘴角长个痦子的妇人一脸惊骇地打断陶椿的话,她低头看着一对儿女,又补充说:“孩子也归我,我早就晓得我公婆、不……我早就晓得李铁斧和李桂花联手捂死我孩子的亲奶奶,李二还不准我揭发他们,我跟他过不下去了,就打算趁他们一家都不在家的时候带孩子逃回娘家。我今儿过来找您是打听消息的,就怕我还没走远他们突然回来了。”

    李二的媳妇越编越顺,到了最后她平静下来,把自己都骗过去了。

    “我是福宁公主陵的姑娘,不想当你们安庆公主陵的儿媳妇了,请您把我放回去。”她继续说。

    “对,我也是,我和我二弟妹商量好了,之前是李三跟两个老毒物在家盯着我们,我们才一直没跑了。”瘦长脸妇人急切地说,她想起在家哄孩子的老三媳妇,忙补充说:“还有我三弟妹,她也要跟李三和离,要带走孩子。”

    陶椿简直想给她们鼓掌,多丝滑的反应能力啊,太能伸能屈了,果然奸者多智。

    香杏不知道陶椿原本就打算放她们带孩子回娘家的,她生怕她们逃脱了,她出声说:“弟妹,你可别被她们骗了,她们跟李桂花一样,都不是好东西。”

    “不不不,我们都是被他们兄弟三个骗来的,在陵里讨人厌也是被李桂花逼的。”李二的媳妇说。

    “真的?”陶椿佯装信了。

    “千真万确,我要是说谎,我天打雷劈。”李二的媳妇赌上一次。

    “那、那我也发誓。”李大的媳妇心慌慌地说。

    “那你们挺可怜。”陶椿面带怜悯。

    “她们……”香杏的嘴被杜月捂住,她要急死了,恨不得踹陶椿一脚,脑子长到牛身上了?刀疤脸都比她聪明。

    两个妇人窃喜地哭诉她们的可怜。

    “你们想带孩子回娘家也行,我去替你们求山陵使高擡贵手,放你们一马。不过我也不能完全相信你们,这样,我写个状子,把李铁斧一家犯下的罪通通写下来,还有你们承认被骗婚要和离的事实。这个状子我会给你们娘家陵的陵长捎一份,托他们训导你们的孩子,免得日后长大了他们再被人误导来寻我们报仇。”陶椿盯着她们,见两个妇人脸色稍变,她暗哼一声。

    “呜呜呜——”香杏急得大叫。

    陶椿看她一眼,继续说:“除此之外,我还要规定李大李二李三的孩子以及往后三代人,不准踏入安庆公主陵,更不能与安庆公主陵的陵户产生婚嫁关系。一旦跟我们陵的陵户产生联系,我们就把状子交给山陵使,劳他废除你们的陵户身份,再贬为奴殉葬。你们同不同意?”

    “同意。”李二的媳妇迫不及待地点头。

    “我也同意。”另一个妇人说。

    “你们回去喊李三的媳妇,我在我家等你们签状子,一个时辰内我要见到人。”陶椿发话。

    李大和李二的媳妇带着孩子趾高气昂地来,又灰溜溜地离开。

    杜月这才放开香杏,这莽牛,手都要被她咬出血了,他瞪她一眼,问:“弟妹,你一开始就打算放他们一马对不对?”

    “嗯,几个孩子太小了,也没犯什么罪,罚为奴送去修皇陵太残忍了。”陶椿说,不过她发现这两个妇人比她想象的狡猾,才有写状子这个打算,也算留个后手。

    香杏看明白了,气也消了,她斜陶椿一眼,说:“你还是比刀疤脸聪明点的。”

    压根没让她帮上忙,她还想着要帮忙骂架来着。

    这跟刀疤脸有啥关系?陶椿一头雾水。她冲邬常安招手,说:“走,回家。”

    “不吃饭了?”香杏问。

    “不吃了,差不多也饱了。”陶椿挥下手,“回见啊。”

    陶椿回家拿出宣纸,捋清思路后把前因后果一一写清楚,一式六份。

    最后一个字写完,李大三兄弟的媳妇带着孩子都来了。

    陶椿点了点印泥,说:“你们三个每人两张,一张我留底,一张要送往你们娘家。签上名字再摁下手印,孩子只摁手印不签名字。”

    “能不能不告诉我娘家的陵长?孩子擡不起头做人。”李二的媳妇祈求。

    “不要得寸进尺,你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陶椿点一下下巴,示意她别啰嗦,赶紧签字。

    三个妇人相继签上名字,再带着各自的孩子一一按手印,就连刚满月还抱在怀里的孩子也没漏下。

    陶椿收起状子,随口说:“你们暂时还住在那个家里,有本事自己回娘家的可以先走,不敢带孩子走山路那就等烧陶的人回陵,到时候我安排人送你们回娘家。”

    抱着小婴儿的年轻妇人冲陶椿行个礼,她细声细气说:“谢陶陵长大发慈悲,给我们留个退路。”

    另外两个妇人沉默了,从杜家离开后她们就觉得不对劲,陶椿不是个好糊弄的人,等走到家她们也就想明白了。

    陶椿挥了挥手上的状子,说:“你们都是聪明人,往后安分老实点,好好教孩子。”

    三个妇人带着孩子们离开。

    天上晚霞又起,一天就这么过去了,趁着天还没黑,陶椿带着邬常安又去胡阿嬷家一趟,尸身已装棺,她烧纸祭拜后打听清楚明天出门的时辰就离开了。

    *

    次日,杜月一早就赶来了,陶椿带上他和邬常安赶往胡阿嬷家。

    太阳初露,棺材出门,漆黑发亮的棺材由胡阿嬷的八个侄孙擡着,这些丧事需要的东西都是胡阿嬷年轻时亲自替自己操办的,棺材是好木头打的,八人擡棺还有些吃力。

    山下有赶来看热闹的陵户,他们缀在胡家人后面一直跟到陵殿殿前。

    烧完最后一袋纸钱,棺椁擡进陵殿后面,殿后就是大山,山下就是地宫,而陵殿后面和大山之间有半里的空地,空地东西砌着围墙。

    陶椿还没来过这里,她看陵殿值守的四人不知动了哪里的机关,轰隆一阵响,一块儿地皮下陷,待呛人的灰尘落下,空地上出现一个大坑。

    “擡棺。”胡老唱喝一声。

    棺椁靠近大坑,木杠一抽,尾端缠上绳索,其余的人纷纷上前帮忙,他们合力拖着绳子,把棺材吊送进大坑里。即将落地的一瞬间不知谁脱力,棺头咚地一下砸了下去。

    老陵长顿时黑了脸,想骂又开不了口。

    “都给我注意点。”胡老轻飘飘地斥一声,说:“下去吧。”

    陵殿值守的两人最先下去,擡棺的人次之,余下就是胡阿嬷的侄子侄媳,侄孙乃至往后的人就没资格下去了。

    陶椿等棺椁擡走,她矮下身子跳下去,轮到杜月,他被陵殿值守的人拦住,他也没资格下去。

    “他能下去吗?他是我们陵长的男人。”杜月指着邬常安问。

    “他也不能。”

    杜月嗤一声,他蹲下说:“弟妹,你也上来吧,咱不去了。”

    陶椿不肯,她挥挥手跟着前面的人走了。

    通道两边有油盏,石头雕的,位置比较高,可能是灯芯刚引燃,火苗还小,只能勉强照亮方寸之地,脚下的路还是黑漆漆的。

    越往前走,通道越窄,擡棺人行走的速度也慢下来了。

    陶椿闲晃时踩到一截东西,她踢一脚,呼啦啦一阵响,像是柴捆散架,木柴掉在地上四处滚动,但这个的声音比木柴滚动的声音清脆多了。

    陶椿心有猜测。

    “陶椿,走我身边来。”年婶子低声喊。

    陶椿俯身捡起脚下踩的东西,她举到油盏旁边一看,是一根微微发乌的肋骨,她把骨头丢地上。

    前面也响起骨架散架的声音,呼呼啦啦一阵清脆的响声,还有谁的骂声,陶椿突然觉得这个地宫没什么值得她好奇的。她扭头离开,说:“年婶子,我先上去了,有些憋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