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现在开始回忆 正文 第31章 爱情还是友情(下)

所属书籍: 现在开始回忆

    小小的店面目测几平米,玻璃柜台在前,铁皮货架在后,除了触手可及的打火机和口香糖,其他东西无法自取。

    老板半躺在椅子上看球赛,对忽然上门的生意不是很热心。我目光搜索货架,站了有一会儿,听见“啪嗒”一声。

    李免拿了只打火机,放到玻璃台面上。老板这才扭过头,正好对上我的眼神:“还要什么?”

    “那个……”声音渐低,“拿一包那个……卫生巾。”

    这位40来岁的大叔显然对商品摆放不熟,愣是找了半天,边摸索边嘟囔:“卫生巾,卫生巾……”

    一句一句把气氛推向尴尬。旁边李免舔舔嘴唇,开始左顾右盼起来,除了店门口的光亮,哪哪都是黑暗。

    “是这个吧。”他翻看了几眼包装,顺手抹去上面的灰尘,问道,“一般卖多少钱?”

    “啊?”我愣了愣,回答,“10块左右……?”

    “那就10块,加打火机11。”说着又看向屏幕,瞬间一脸津津有味。

    我们付了钱离开,没几步听见他打电话。兴许是转头想想又觉得不放心,跟老婆确认价格。

    “我卖10块,啊……那差不多。”

    我有意轻着脚步,静谧中他的声音依稀可辨:“我等会再回去,啊呀回去还要跟你们抢电视。好好好等一下,这么黑我给人家小情侣留个灯照照路啦。”

    小情侣……

    听到这儿下意识回过头去,哪想李免也是一样的反应,猛地四目相对,呼吸节奏一下乱套了。

    我僵在那,揣在兜里的手搅动着包装袋,不争气的脑子有点短路。简单一误会,吐个槽打个哈哈就能掠过的事情,居然被难住了,硬着头皮想调侃两句,听见李免的声音:

    “像情侣么?我们。”

    光线太暗,看不清他表情,让这话显得有些含义不明。我屏气强压下心跳,回道:“哈,那老板迷迷糊糊。”

    话音刚落,眼前倏地亮了。他随手点着了打火机,脸被火光映着,没有半点开玩笑的样子。

    就这么定定看着我,半晌,弹簧轻轻一声,打火机松开,世界又暗下去。李免挪挪脚:“迷糊的是你,走吧。”——

    旅行第二天,晴。

    阳光很好,从窗外洒进来,带点温度。书店人不多,吴承承在不远处挑明信片,正询问徐之杨的意见。

    另一侧是密密麻麻的信箱:寄给未来的信。也不知什么时候起,这种“慢递”业务在各大旅游景点兴起。

    我坐在桌前毫无头绪,边转笔边瞄了一眼对面的李免,写得飞快,忍不住敲敲桌子,问道:“你都写什么了?”

    “……五年后你就知道了。”

    “五年?”我咂舌,“五年后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样了,跟谁,在哪儿,干什么都是未知数,五年太久了。”

    李免不以为然,把笔轻轻放下,撑着下巴看过来:

    “2014年,你26岁,目测……不会再长高了。还是这张脸,从小就没怎么变,以后大概也不会变太多。发型……应该也还是长发吧,打扮可能更成熟点。”

    这么描述着,他忽然停下来,身体慢慢前倾,一瞬不瞬像要直接看进我眼睛里。

    被盯得有些坐不住,不自然地把视线挪开,听这人说:“姜鹿,以你现在上网这个频率,近视度数肯定加深,再不注意五年之后估计要戴眼镜。”

    “……”狗屁。

    李免笑笑,又看回他的明信片,自言自语道:“26岁应该工作几年了吧,是不是该……”

    “读研的话26岁才刚毕业不久啊。”吴承承突然接过话头,拉开椅子坐到我旁边,“诶,你们要读研吗?”

    徐之杨紧随其后入座,拿了支笔对着明信片开始发呆,仿佛没听见她的问题。

    “嗯,”我迅速扫了一眼对面,“我想换个专业。”

    “你不是在修双学位吗?”

    “就是为读研准备的。”

    “嚯,姜鹿,看不出啊这么有规划。”吴承承惊讶状,又叹口气,“我要不要读呢,说真的,上学上够了……你们呢?徐之杨你要读研的吧?学霸。”

    他这才回过神:“什么?”

    “研究生啊。”吴承承眉毛一皱,“我们聊这么半天,你一句没听啊?在干嘛?”

    说着探身瞧过去,他明信片上只有两个字,和一个冒号。

    「姜鹿:」

    “不是说给五年后写信,”徐之杨轻描淡写地把明信片翻过去,回答,“我应该会读研。”

    话题就到这儿,很默契地停住了。重新低下头去,脑海里想象大家五年后的样子,终于写下第一个字。

    惬意的午后,只有笔尖划过纸的沙沙声。

    我们小心翼翼把明信片投进信箱,上面贴着一张纸条,标注开启时间五年后,充满仪式感。

    大功告成,吴承承开玩笑道:“你们可别搬家啊,搬家可收不到了。”

    “谁搬家谁过来改地址啊!”

    当时哪成想,还没等到第五年,我真的搬家了,当然也没来改地址。那些信不知道被丢在世界哪个角落,那些话也无从得知了。

    除了一个人的——

    晚上找到家小酒吧。其实西塘的酒吧不少,因为淡季关了一些,剩下的也几乎没客人。

    老板是个中年男人,孤独地弹吉他唱歌,我们是唯一的听众。

    歌曲有点悲伤,日文,完全听不懂,但旋律过耳不忘。徐之杨边听边喝啤酒,大口往里灌,一个不注意呛得咳嗽不止,眼泪都逼出来。

    “没事吧?”递了张纸巾过去。

    他匆忙抹了一下眼睛,皱着眉摆手说:“没事,呛了。”

    然后别过脸去。

    那天晚上,他们都喝多了,比上次去看魏潇演出更甚。我肚子一直隐隐作痛,没敢喝酒,成了唯一清醒的人。

    回去的路上仍旧乌漆麻黑,我搀着吴承承走在前面,回头看两个男生勾肩搭背,深一脚浅一脚的,好几次差点绊倒。

    尤其是李免,老在点打火机,又拿不稳。身后一阵一阵火光窜动,让人特别不安。

    “李免,你别点了。”终于回头喊道。

    “……哦。”应声灭了,舌头有点捋不直,“给你们…照一下路。”

    “不用了,你拿不住。”我扭过头,继续用手机屏幕照着前方,一阵过堂风,步子慢下来。

    这一吹,吴承承压在我胳膊的重量忽然轻了。她吸吸鼻子,好像是醒了酒,人站直了些。

    “我刚才看你在问老板什么?”含含糊糊问道。

    “问他那首歌叫什么,那首日语歌,听不懂,但觉得好听。”

    “听不懂你问徐之杨啊。”

    我回头搂了一眼,他正耷拉着脑袋走曲线,迟疑道:“为什么问他。”

    “他二外选的日语,你不知道啊,他肯定听得懂。”

    “……还真不知道。”

    “咳,什么你都不知道!”吴承承顺口数落一句,声音陡然升高,又降下去。

    然后哼哼唧唧半天,憋出三个字:“我想吐。”

    眼看到了院子里,吴承承反手撑着胃,把刚才的啤酒悉数吐了。李免和徐之杨也不进门,站那掰扯什么,不知道怎么说着说着就激动起来。

    一句比一句调高,一句比一句含糊不清。

    我登时头皮发麻,三个人同时耍酒疯的感觉让人崩溃。只得先顾着给吴承承开门,扶她进房间躺下,听见隔壁的动静。

    出门一看,徐之杨进去了,砰一声像是倒床上了,鞋还脱在外面。

    李免则是手虚挎在腰间,在院子里来回走,来回走。

    我轻轻把徐之杨的鞋踢回去,转身去喊另一个:“李免!你在干嘛!”

    他停住看过来,没说话。

    “回房间啊!”

    “……我有事。”张了张口,像是真有什么大事等着他办。

    我那时候已经有点气了,本来就不大舒服,偏偏赶上这么几个一喝就多的人。

    “什么事明天再说,你能不能先回去睡觉啊?这都几点了。”

    他恍然问道:“几点了?”

    强忍不耐,看了眼手机,“快10点了!”

    “书店关门了没?”李免挪动了几步,犹豫和不安交替,终于拿定主意似的往院子口走去,几头牛都拉不回来的架势,“我得去一趟。”

    “啊?”给我搞懵了,双腿不由自主跟上,“你干嘛去啊?肯定关门了啊。”

    “我得去一趟。”他回头重复。

    ——

    我欠他的吗?陪他耍酒疯?

    两个人摸着黑穿过长长的巷子,找回书店,走得满头是汗。

    店员是个小姑娘,正在锁门。她先是吓一跳,然后认出我们来。

    “能不能麻烦你开下门,嗯……我有封信,下午投进去了……对五年再寄出去那个信箱,我现在需要那个信,等不了那么久……”

    李免连比划带说了半天,我俩才大概听懂,他想把下午投到信箱里的明信片拿出来。

    小姑娘很为难,架不住李免絮絮叨叨,终于又把卷帘门拉上去。

    开灯,她到柜台找钥匙,这人直奔信箱去了。

    “你到底要干什么啊李免……”拖着步子跟在后面追问。

    他只顾喘着气,等小姑娘把信箱打开,拿出那一沓明信片,开始翻找。

    我在旁边眼看着翻到自己写给他那张,慌忙伸手去遮:“你别看我的。”

    “不看。”他吱了一声,终于动作停下来,松了口气,“真的太久了,等不了五年再给你。”

    说着把一张明信片递过来,其余的迅速放回去,喊了声谢谢,拉着我走出书店。

    “就为了看这个……写的什么啊……”拿出手机去照亮,李免又点着了打火机。

    内容很简单,只有一行字。

    「2014年的姜鹿:收到信的时候,我肯定在你身边。」

    我怔怔擡头,好像意识到什么,又不敢确定。踟蹰间,打火机又熄灭。

    接着酒气弥散开来,他伸手揽过我后脑勺,往自己胸前带去。侧脸贴在衣服上,很凉,接着李免的声音,很近。

    带着如释重负,莽撞又小心:“我跟你说过吧,没把你当朋友,我们要不要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