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我在阴冷厂督身边吃香喝辣 正文 第127章

    第127章

    灯火通明的偌大内殿,顷刻被低气压笼罩,落针可闻,所有御医宫人连大气都不敢喘。

    神熙女帝躺平在明黄龙榻上的身躯已经坐起来,剧痛一刹袭穿她的全身,让她牙关咬得紧紧的,但神志却清醒到了极致。

    神熙女帝“刷刷刷”翻完了手上那叠密报,倏地擡眼寇承嗣!这一刻她的眼神锐利至极,直刺寇承嗣的内心,寇承嗣没来由心里发虚,脊背不禁矮了半截,他小声说:“姑母,……”

    神熙女帝扫了他两眼,淡淡道:“你先回去。”

    寇承嗣欲言又止,不敢异议,最后恭声告退了,一步三回头从后殿门出去了。

    神熙女帝淡淡吩咐:“把王德裕叫来。”

    王德裕是梅花内卫的内统领一把手,梁恩不敢怠慢,忙匆匆去了。但王德裕收到消息只比寇承嗣慢了一步,底下人也禀遇上寇氏的人了,他得讯后大惊失色,正要匆匆赶往懿阳宫侯见。

    王德裕被召见之后,也呈上了梅花内卫得到的准确消息。没多久,王德裕出去了。

    偌大的懿阳宫内殿,落针可闻,天色渐渐亮了一些,但阴云盘旋,挥之不去,殿内蜡烛燃烧的滋滋声在这一刻都变得极之清晰。

    神熙女帝胸背在剧烈起伏,她的喘气声也非常清晰,她已经坐了很久了,梁恩壮着胆子,轻轻上前小心搀扶女帝陛下,神熙女帝顺着搀扶慢慢栽倒在床榻上。

    箭矢贯穿身体的剧痛无时无刻不在撕扯她的身体,她脱力躺倒在柔软的衾枕上,却紧紧咬着后槽牙。

    这一刻,愤怒,锥心之痛,贯穿了她整个人和神魂,神熙女帝不禁面露痛楚之色:“你就这般地恨我吗?”

    让她毕生恨穿地心的仇人之子来继承她的一切!!

    神熙女帝多么恨曾经冠以她丈夫之名的男人啊,如果可以,她能一遍遍徒手撕碎他的身体,直至这个世界毁灭,她都不会感觉厌烦和疲倦。恨意达到了这个入骨入肉的巅峰程度。

    但神熙女帝是一个极其刚强的女人,一刹那,她甚至推翻了原来传位明太子的想法。

    只是转念想了一轮,她不传位给明太子,这个局势,又能传给谁?

    想起寇承嗣那个焦急又能耐不足的种种样子,她闭上眼睛。

    说来,裴玄素果真了得,临危受命,指挥得当还手腕过人,这么大半天的时间,就能将京营和禁军大军指挥得服服帖帖,令行禁止,另外张伯羁这些人上位她已经知道了。

    裴玄素能力的卓绝,野心勃勃已经湛然显露,让神熙女帝惊怒忌惮之余,她此刻不禁想,若寇承嗣有这个能力,她根本就不用想这些了。

    可惜,寇承嗣挑不起大梁的。

    太平皇帝寇承嗣倒还成,这样的局势和强敌当前,寇承嗣没人撑着和支持的话,有可能走不了几个回合就完蛋了。

    ……说到底,是她亏欠了这个儿子的。

    神熙女帝睁开眼睛盯着高阔殿顶,她思来想起,最终泄气,心念兜兜转转,又维持了原来的决定,传位给明太子。这么些年,确实是她对不起小儿子。

    但神熙女帝终究是没法甘心啊,她能对明太子让一步妥协,但接下来明太子之后的事情,她是绝对不可能甘心的!

    那个小崽子,不知是如何蛊惑了她的儿子!对方想白白占了这个便宜,皇位江山收归囊中?简直做梦!

    一瞬忆起这些年那些“牝鸡司晨”“还位楚氏”的丑恶嘴脸的朝臣,想起楚淳风若得到了这一切,这些人、黄泉下楚荣珞又该是如何的一个得意嘴脸,神熙女帝就算是死也是没法瞑目的!

    她神色变得冷冽,眼神像淬了毒一般。

    神熙心念微转,她几乎马上就想起裴玄素。

    裴玄素这人,能力之卓绝,他的野心和显露出来的不臣,连她今时今日都不得不生出忌惮。

    若神熙女帝没有大碍,她下一步就该着手处理裴玄素了。

    已经迫在眉睫了。

    可现在神熙女帝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种种后继无人的窘迫和恨如火烧如鲠在喉的事宜,她现在要安排的是她的身后事了。

    在眼下这种情况下,裴玄素的出类拔萃和不臣野心,某种程度上就变得称心如意起来了。

    她去了之后,她的儿子也活不长了,难道她的毕生奋斗和基业,就要交到那个贱男人的儿子手上吗?他配吗?!呸!!绝对不可能!!

    她只恨现在鞭长莫及,否则她能马上下令给那个小崽子补上一刀。

    神熙女帝神色狰狞了一瞬,心里已经拿定了主意

    神熙女帝这一次清醒长达三四个时辰,哪怕后续状态转差,她只吩咐李仲亨去熬了提神的药物来,强提一口气,很清醒地处理完一切事宜。

    她拿定主意之后,立即召来了寇承嗣,命寇承嗣把她当初移驾玉山行宫不久时写下的那道赐死裴玄素的密旨给拿回来——就是她第一次察觉裴玄素洞悉帝皇心术而生出忌惮,吩咐的“朕若不豫,非常只是,或诸事平息之后,立即赐死裴玄素!一刻也不能等。”那道圣旨。

    梁默笙和寇承嗣各持一道,梁默笙那道,神熙女帝已经让取回来销毁了,她吩咐江元陪同寇承嗣:“马上去。”

    神熙女帝语气不容质询,寇承嗣惊愕想问什么,但江元用了巧劲,把他轻轻提出来了。

    江元半陪同半监视,很快就把那道密旨从鄂国公府取回来了,神熙女帝看过是真迹之后,当着寇承嗣的面把它扔进火盘内。

    神熙女帝脸色苍白没有一点血色,随意斜倚在引枕的龙榻上,两幅明黄飞龙垂帷低垂,她神情冷肃,高高在上俯瞰,即便是伤重难治,帝皇威仪依然赫赫,无一人敢造次。

    寇承嗣跪在火盆前,明黄的圣旨被火焰吞噬跳动,他一脸急色,“姑母,您这是……这,这?”他指了指火盆,又缩回手,不解急忙擡头。

    神熙女帝也没给他解释什么,她做事情,不需要对任何人解释。

    寇承嗣和江元去鄂国公府的期间,懿阳宫内,神熙女帝先后把梁默笙、多名内阁阁臣和平章政事给召来,把该拟的圣旨都拟好了。

    并且内府那边,先前收回的文仲寅和其余印鉴、冠服等物已经在翻出来准备当中了。

    第一道是密旨,她勉强提笔,亲自拟好了之后,神熙女帝召来司礼监提督、内阁批红太监之首梁默笙,令他:“朕若驾崩,”她想起先前龙江之变那长达数月的昏迷,顿了顿,加了一句,“或不豫昏迷,长达三天以上,你就将这密旨颁下去。尊朕为太上皇,让皇太子登基。”

    龙江之变那次,她挣扎好起来了。

    但这次真的不一样,神熙女帝清晰感到生命力的流逝,有种强烈的强弩之末感觉,她心知到自己这次不会再好起来了。

    □□熙女帝现在也该是太上皇,但神熙女帝从来没有承认过。两仪宫皇帝驾崩之下,满朝文武都顺利成章把这段忽略过去。她下旨抹去两仪宫起居史,两仪宫皇帝连年号都没来得及有,于是就被没过去了。

    但这一次,是神熙女帝愿意的,她昏迷若超过三日,梁默笙就把传位密旨颁下,让他登基吧。

    梁默笙泪流满面,惶惶,但强自稳住,御前不能流泪的,尤其皇帝重伤,他跪下,竭力忍住:“奴婢遵旨!”

    他膝行上前,结果龙榻侧装着圣旨的长匣,神熙女帝淡淡道:“去罢。”

    梁默笙依言无声告退而去。

    神熙女帝淡淡吩咐:“江元,朕若不豫或驾崩,你即护着梁默笙,直到这道密旨颁下或交到皇太子手上。”

    粱枋顶部暗处,有道劲瘦蓝色人影无声跳下,跪在龙榻前沉声应是。

    神熙没有再发话,等了一会,江元无声重新回到粱枋之上。

    第二道,则是将会昭告天下的明旨。

    梁默笙离去了有一阵,寇承嗣也在江元的陪同下也赶回来了。

    神熙女帝没有让梁恩和伺候的宫人重新回到了大殿,而是直接让江元和寇承嗣进来。

    把圣旨扔进火盆之后,神熙女帝擡了擡下巴,江元原来要返回粱枋之上的,但女帝重伤动弹不变,这个身穿蓝色普通内宦衣着以便随时融入环境的暗卫首领便无声侍立在龙榻一侧听候使唤,得到指示,遂将龙榻床头金丝楠小几上另一卷明黄圣旨拿起给了寇承嗣。

    寇承嗣急忙接过来,打开一看,这是一卷空白的圣旨,上面已经加盖了玉玺,还有三省官印以及用印的唐甄、陆唯民等三省官员本名小印。

    唐甄、陆唯民,又比郑必臻、吴柏、房载舟等低了一级,但也是三省官员,也能通过正式的圣旨。

    同时,后殿门也传来了很轻微但急促的脚步声,却是寇承嗣堂叔父寇勋智和谋臣郑源席,两人都是直接从禁军中被低调急召过来的,前者是神熙女帝的亲堂弟,后者则是多代都是寇氏谋臣,忠心耿耿可信赖,跟随寇承嗣死去的父亲寇勋很多年,一个谨慎,一个稳重识大局。

    寇勋智郑源席进来之后,急忙跪安,又急切询问圣躬可安,神熙女帝淡淡擡了擡手,寇勋智寇承泽不禁面露悲切,急忙住嘴凝神,心知神熙女帝有重要事情要说。

    神熙女帝告诉他们:“这张空白的圣旨,乃寇氏一族保命之用,届时视情况而书写,不可挪作他用。”

    她淡淡道:“若到万不得已山穷水尽之际,便削爵为民,回陇西老家去吧。”

    对于寇氏一族,神熙女帝也费了一些心绪去思忖,最终给了这张稍低一级的空白圣旨。

    她不是没有考虑过寇承嗣会用这张圣旨去对付裴玄素,但这张圣旨和她亲笔所书的那张相比,力度差了一筹,落差间也算一个小破绽,毕竟和她即将让裴玄素摄政掌朝的事实细思是有矛盾的,这个就让裴玄素去应付处理吧。

    她把寇氏带上前所未有的辉煌巅峰,但跌落也是彻底粉身碎骨的高处,最后处理身后事之际,她总不能不给寇氏留一条后路的。

    这张空白圣旨,若真有万一,保住寇氏一族的性命是够的。

    因为,即便她身后,明太子或就算是那个小崽子再怎么样去处理,下一朝她哪怕不是皇帝,至少也是皇后。

    正如张陵鉴的挟胁,不能弑母,最起码明面不能。退回去假如玉岭大战明太子获得胜利,为了登基的合法性,他只能让神熙女帝幽禁“病逝”,废帝位,回到皇后的位置上。

    因为他是她的儿子,这大燕还是以孝治天下的,继位还是需要礼法的。

    所以这道圣旨,多的不行,但至少能让寇氏一族回老家去。

    神熙女帝靠坐在朱红引枕上,明黄的帐帷和锦被上金绣万字纹在灯火和天光下流光溢彩,龙涎香馥郁,依旧威严而肃穆。

    神熙女帝闭目说完,睁开眼睛,她淡淡道:“接下来,朕会下旨让裴玄素摄朝掌政,你辅之,寇氏除外的所以东西都将交给他,让他和皇太子抗衡。反正,朕决不允许笙儿身后,那个小崽子登基称帝!”

    路上,江元得到神熙女帝的吩咐,已经把九皇子的事情简单告知过寇承嗣,寇承嗣知道怎么一回事。

    寇承嗣闻言登时大急:“姑母!姑母!这裴玄素?!姑母,我自可为您分忧!侄儿可以……”

    神熙女帝倏地看他一眼:“你不行!”

    “闭嘴。”

    神熙女帝如今是强撑一口气,懒得和寇承嗣废话,寇承嗣说了一阵,郑源席心里叹了一口气,轻轻拉了寇承嗣的衣摆几下,寇承嗣见神熙女帝愠怒之色,极度不甘,但终于还是不得不闭上嘴。

    神熙女帝是寇氏的天,再如何不甘,也只能这样了。

    最后,神熙女帝让下去,寇勋德三人告退,他和郑源席扯了车寇承嗣,三人从后房门下去了。

    神熙女帝疲伤不堪,抿唇阖目休息,梁恩带着宫人内侍回到殿内,许久,她终于缓过气来了,睁开眼睛,沉声吩咐:“替朕更衣,把外面所有的人都召进来。”

    懿阳宫东侧的一所偏殿,朱红宫墙隔扇,金色殿顶,不过御前禁军侍立在偏殿宫廊之下,体贴给留下足够的隐私距离。

    偏殿内外,侍立的是高阶提辖司掌队和宦营掌军的朱郢李仲亨等人。

    梁恩那边倒算照应得宜,张新送来都是上好的起居用品,但那些都不是裴玄素所喜欢的,鎏金鹤嘴小香鼎里面燃烧的是裴玄素极厌恶的龙涎香。

    但这些都是不重要的。

    这个陌生奢华的环境,神熙女帝的起居理政重地,他一直在安静等着。

    裴玄素早已今非昔比,尤其是在禁军稀少集中都在两宫腹心的情况下,他消息非常灵通,裴玄素早就知道神熙女帝醒了,也知道神熙女帝先后召见了简从应颜征的心腹禁军指挥使,以及寇承嗣寇勋德,以及一众三省心腹高官。

    他靠坐在石青色龙纹椅搭的太师椅上,闭目养神,无声等待的。

    朱郢唐盛几个没他这么好的不动声色的功夫,人侍立着,心脏狂跳,紧张到了极点,不时转眼珠子往门口和窗外的宫廊瞄着。

    这时候,外面突然传来急促的快走脚步声。

    宫内不允许奔跑,只能快走,宦官特有的尖头硬底窄靴落地的脚步声比寻常的官将要更响一些,还有熟悉的步伐节奏,所以朱郢和唐盛几个一下就认出来了,这是韩勃的脚步声!

    外面守门的侯伯升张鸿急忙把殿门推开,“咿呀”一声!韩勃一冲进来,他说:“哥!陛下传召。”

    “太初宫外面的所有朝臣和武将,能来的,全部。”

    那当然也包括了如今暂执掌金令代天子行事的裴玄素的。

    在场所有人都是有品阶的,他们也是。

    冯维和贾平等人进出没那么方便,他们除了少部分人外面守殿以外,剩下的都在内殿替裴玄素处理密报。裴玄素人在宫内,才刚刚缓下来,他们还在里面处理碎纸砚台等物,闻言立即冲了出来。

    韩勃呼吸很急促,冯维等人不方便,裴玄素这一天多做的事情都是他和赵怀义亲自出去传递的。

    他们很清楚,到了最后揭盅的时刻了。

    韩勃心脏咄咄狂跳,感觉快跳出胸腔了,饶是他,也紧张地出了一后脊热汗,里面的衣服已经被黏腻热汗湿透了。

    裴玄素早就听见脚步声的时候张开眼睛,他迅速站起来,这一刻,眉目沉凝而锋锐,他深深吐纳,擡脚快步往外走。

    出去之前,裴玄素顿了一下,他叮嘱一句:“赵青马上会召人,去看看星星回来没有。没有让她赶紧回来。稍候,让她不要跪太前。”

    衣料和铠甲摩挲,在紧绷而安静的殿内都尤其清晰,裴玄素站在朱红的门槛后,话罢,立即擡脚出去。

    韩勃:“妹妹已经回来了,不过她不方便过来这边,在后面。就是有些伤,不过是亲上。我这就去给她说一声。”

    韩勃踩着风火轮般急忙掉头去了。

    两边人一出偏殿门口分开,裴玄素率朱郢唐盛往前面的懿阳宫方向快步而去,冯维贾平等级不够,焦急留在原位。

    裴玄素走了一段,就遇上了窦世安,窦世安的羽林卫就值守在太初大广场,一擡脚就上来了。

    窦世安急忙快走两步跟上他,两人快步往懿阳宫方向走,低声讨论两句,闭嘴快速下了台阶,又重新登上懿阳宫的须弥座。

    ……

    外面的人很多。

    事发到了今日,满朝文武不拘中高低阶的,都已经全部回到东都之内。

    这等情况下,没人待在家里。

    实在的品阶低和不敢凑上前的,都待在外朝的衙门里,但无人有心办公,都在张头等着外面的消息。

    太初宫和圣山海的朝臣,则各自在两仪宫和太初宫。

    没错,东宫距离太初宫有点太近了,明太子折返皇宫之后,直接带着他的三千禁军和亲信文武去了两仪宫。

    ——昔日两仪宫皇帝仅存的心腹宫人闻讯,已经提前一步匆匆带着小公主和秦王世子往太初宫那边避去了。

    至于太初宫这边从大到小的文臣武将,都在太初大广场两侧的偏殿内等着消息,有心急的,嘴角甚至已经长了一溜的燎泡。

    大家都很焦急啊。

    神熙女帝再度重伤,千万要撑住啊!但他们隐隐也有所觉,这次圣躬恐怕不妙了。

    这样他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焦急得简直不行,但凡有点身份的,都已经去寻顶阶的如掌令的裴少师、寇承嗣窦世安等人去探问过,但问不出什么来。

    甚至连真正的中立派们都来了,甚至张陵鉴都命长子日夜在这边守着。

    无他,神熙女帝的状态实在太关键了,不管是撑不住……驾崩,抑或清醒后下废太子的圣旨,对现今这个局面而言,都山崩一般的效果。

    他们等了一天多的时间,终于等到了传召的消息!对于太初宫一党而言是大好消息,对于中立派而言则是紧张的消息。

    当然,太初宫这边的文武臣将,这个喜悦的情绪维持了没多久,很快就变得紧绷起来了。

    他们很快发现,神熙女帝只是清醒,她伤势显然并未有起色。

    并且随着圣旨和皇帝口谕颁下,他们马上就意识到,皇帝陛下要好不起来了!

    但他们还来不及紧张惶恐,很快就知道,神熙女帝已经为他们择了两个党魁,一个正,一个副。

    偌大的皇宫之内,风呼啸刮过,凛风吹开的积云,天际隐隐泛出白亮,禁军林立甲胄染血痕迹,红墙金瓦的皇宫巍峨耸立,手掌天下生杀大权的天子威仪赫赫如昔。

    太初宫大广场两侧偏殿的文臣武将焦急已久,一得神熙女帝传召口谕,几乎是急切地往太初大殿后面的懿阳宫而去,甚至连赶到引路的大小太监前面去了。

    登上了九十九级的汉白玉天阶,站在宽阔的朱红隔扇墙和巨柱和水磨汉白玉的宫廊上,他们才匆匆整理衣饰冠帽,低头鱼贯而入。

    不少像吴柏、唐甄、宋明运等等文武重臣,跪下已急切喊道:“陛下!陛下——”

    神熙女帝一生要强,她已经换了一身整洁的明黄寝衣,头发也梳着整整齐齐的,脸色苍白如纸,很虚弱的状态依靠在朱红引枕上,但神志很清醒。

    她不拘言笑,和平时一样的严肃模样,微微冲吴柏等人点了点头。

    吴柏等人声音渐渐平息了,大家纷纷跪在龙榻之前。

    跪在最前面的是一身宦营甲胄身披蟒纹黑披风的裴玄素,右边则是鄂国公寇承嗣。

    偌大的懿阳宫之内,满满当当跪满了人,从龙榻前的大鼎位置,一路跪倒外殿,外殿殿门大敞,一直跪到外面的宫廊上。

    人很多,但雅雀无声。

    大家都意识到了什么,一阵短暂的骚动后,都在面露焦急在等待着。

    神熙女帝擡了擡下巴,侍立在龙榻一侧的梁恩上前一步,宣读圣旨。

    ——梁恩身侧的高案上,一共放了三卷明黄的圣旨。吴柏宋明运等人已经站起来了,站到圣旨一侧。三省内神熙女帝的心腹阁臣和平章政事都站起来了,一共九人,站成一排,方才这些圣旨是他们拟写,并直接在懿阳宫内走了三省程序的。

    殿内殿外群臣将,嗅着殿内淡淡的血腥味和浓郁的辛涩药味,连馥郁的龙涎香息都压不下去,他们都紧张着,伏身聆听圣旨。

    外殿和宫廊看不见内殿场景的,听到“有旨——”这一梁恩熟悉的尖细唱声,都全部安静了下来。

    殿内殿外,落针可闻,梁恩宦官特有的尖细声音异常地清晰。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自古创业维艰,殊多不易之事,朕忆往昔,烽火连天,海内沸腾,全赖将士用命,与诸卿共克时困,方有今日之国基,一统四海之朝也。然天不假年,朕躬违和,恐将不豫,皇太子虽颇有才能,然体弱多病,不能长久,朕心甚忧。

    再思国之大计,非但须有君王在朝,更要能臣辅弼。朕观国朝内外,人才济济,而少师裴玄素,德才兼备,能力卓绝,忠心耿耿,屡建奇功,实乃社稷之栋梁,国家之干城。

    朕恐皇太子之后,继位之君无能矣,故特加封裴玄素,今后,代朕行辅弼监督之事,摄掌朝纲。

    自即日起,裴玄素持首辅、平章政事金印,代持虎符,辅助皇太子及继任之君,凡军国之大事,皆须与裴卿共商决之。望裴卿不负朕望,恪尽职守,统帅群臣,辅弼帝王。

    朕知此举非常小可,然为国为民,必得此行。朕深信,有裴卿在朝,必能安邦定国,辅皇太子及其后继君王,继往开来。布告天下,咸使听闻,钦此!”

    梁恩声音的穿透力非常之前,一口气不歇读完,加上一句:“陛下口谕,此旨即日起行。若朕驾崩,若伤厥长达三日,宣告天下。”

    梁恩唰一声阖上这份圣旨,递给身边的王新,立即宣读第二封。

    第二封,是重重加封裴玄素的。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朕承天命,夙兴夜寐,以图国家之昌盛,百姓之安康。然岁月不居,圣躬违和,朕忧皇太子体羸多病,后继之君无能也,特敕少师裴玄素辅政掌朝之权。

    为江山之固,群臣温安,君王无后顾之忧,即日起,加封裴玄素为太师、太保,兼武英殿内阁首辅、中书省平章政事之首,并授吏部尚书、中军都督府右都督之职,晋超品齐国公。代掌十三右虎符,摄政掌朝,辅弼帝王。

    赐十色朱蟒过肩罗,赐宅,赐币,赐半幅銮驾,赐帑金,赐金钮玉印。

    布告天下,咸使听闻,钦此!

    国朝之中,已经有太师张陵鉴了,但并无条文只能加封一个,神熙女帝手腕异常强硬,开前人先河,当代同时加封两名太师。

    裴玄素同时加封太师、太保,天下第一人。

    前武英殿内阁首辅,门阀文氏家主文仲寅因为站队圣山海的原因,被神熙女帝撸下去了,目前首辅空悬;中书省的平章政事无定员,一般都是十来个,但第一次帝皇旨意分出首位赐金印。

    吏部尚书,天下官员委任升降的核心职能衙门之首脑;中军都督府也是,左右前后中五军府,总理军务,各设左右都督,其中右更上,裴玄素占了一个。

    军、政,神熙女帝都给予了最高的实权名职,不管面子里子都齐备。

    齐国公原来是一品,现在加晋为超品。

    然后,更重要的是!

    王新自龙榻一侧的大案上,捧起了一个很大的楠木红丝绒托盘,上面有一十三枚右半的飞虎形兵符。

    前面裴玄素给沈星解释的时候说过了,天下兵马分十三道兵符,出兵需要圣旨加完整的虎符。这十三道黑色纹路众多的玄铁飞虎形兵符,即太.祖皇帝亲自主持铸造,一剖为二,左半存兵部,右半乃帝皇亲掌的大燕虎符。

    另外,王新身侧还有一个叫魏敏的太初宫副总管太监,也小心从大案上捧起另一个托盘,其上三摞名册,左边一摞石青封面十几本颇多,中间一摞只有两本是红绫封面的,右侧一摞则是只有一本薄薄的蓝色封面。三者前面还有七八块大小的铜制令牌和印鉴。

    这三者很多不知道是什么,但也有秒懂的,这是神熙女帝暗地里的东西。

    没错,这三者分别是,梅花内卫的详细人员名册;监察司女官的名册;最后一个,是神熙女帝身边的帝皇暗卫名册。

    那些铜牌,神熙女帝一直手持的令牌的秘印。

    神熙女帝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底!她将明暗的一切全部都交给裴玄素。

    当然,除寇氏以外。

    寇氏没法交,寇承嗣也不可能干,寇氏本身也是一个庞然大物。多年在神熙朝不断茁壮,神熙女帝将两者强行切割之后,寇氏大概能占太初宫的三分之一左右的势力,非常厉害的。

    所以在神熙女帝计划中,裴玄素和寇承嗣都摄朝掌政,一正一副。

    至于后续寇承嗣混成怎么样,空白圣旨她已经给了,她也没后眼再看了,不管也管不了了。

    梁恩马上打开了第三道圣旨,正是加封寇承嗣,不过要简洁一些,因为寇氏本身就深值朝野。太傅、太保;武英殿内阁次辅、平章政事、右军右都督,另外还有种种加封赏赐,不过吏部尚书这些寇承嗣就不需要了,虎符梅花内卫也不给他。不过令他一并摄政掌朝。

    除了寇氏之外,神熙女帝把一切军政明暗势力都转交给裴玄素。

    在梁恩宣读第一道明黄圣旨伊始,读到他的名字,裴玄素绷紧的心一松,他知道稳了。

    果然一切如他谋算。

    但知道归知道,在这个明黄朱红满目皇威的偌大天子殿宇,在承前启后的这一刻,他筹谋多时,终于触及了他想要的东西,即将登上这个高高在上的殿堂代表的权位着这一刻。随着梁恩一字一句,清晰的宣读,他的心依然不可抑制地咄咄重跳起来,浑身血液往头上冲。

    虽然他表面一点都看不出来,但内心的情绪,排山倒海,呼啸一般。

    终于,梁恩把三道圣旨全部宣读完毕了。

    该接旨了!

    裴玄素面色一如既往沉稳,寇承嗣就有些强颜欢笑了,两人俯身跪拜:“臣,谨遵圣谕!”

    接着擡起身,将双手举起来,裴玄素先接了两道明黄圣旨,严峻郑重的姿态,将那第一道丝绸飞龙的夺目色泽的圣旨接过来,然后递到身后,陈英顺韩勃急忙膝行上前,帮着捧过。

    然后是第二道。

    在然后,是十三块玄黑金纹飞虎的大燕兵符。

    裴玄素举起手,连托盘一并接过。

    陈英顺韩勃已经分别捧着圣旨,跪在裴玄素右侧身后的窦世安忙膝行上前,帮忙把托盘接过来。

    最后,是那一托盘的不知名名册和同牌印鉴。

    裴玄素瞥一眼,就知道是什么了。

    跪在内殿右侧的赵青带着监察司一众女官,她一眼就把监察司名册认出来了,和严婕玉几人对视一眼,个个心情复杂,但赵青急忙看回神熙女帝。

    可神熙女帝这会儿还没有空闲见她心爱的外孙女,等裴玄寇承嗣一一接旨和接过一切东西之后。

    神熙女帝开口了,她声音比平时虚弱不少,但依然沉肃威稳极了,她让裴玄素和寇承嗣站起来,并招手让裴玄素站过来一些,就站在龙榻一侧,神熙女帝环视殿内殿内,沉声:“自即日起,裴卿将代朕行事,诸卿可以他为首!寇承嗣辅掌。”

    “好了,都退下罢。”

    神熙女帝将所有人屏退,独留下裴玄素。

    众臣将齐声领旨,之后鱼贯而出,退出了懿阳宫。后续怎么讨论,神熙女帝也不理了。

    偌大的懿阳宫之内,一下子就清空了。

    裴玄素跪在龙榻之前,恭谨沉肃的模样,神熙女帝冷冷瞥了他的发顶和侧脸一眼,这阉人野心不臣,不过现在她也不作理会了。

    梁恩小心翼翼端来晾好的汤药,神熙女帝一饮而尽,她冷冷道:“安陆王楚淳风乃太.祖皇帝之九皇子,皇太子之后,你务必要阻止此人登基!”

    “过后,可在寇氏挑选年幼族子,登基继位。”

    和裴玄素这人说些冠冕堂皇的话已经没有必要了,神熙女帝单刀直入,把九皇子的事说了。

    楚淳风年轻体健,人又颇有才敢贤名,裴玄素为了自己,也会和明太子剧斗,不会为楚淳风成功登基的。

    神熙女帝也不说辅助寇承嗣之类的废话。

    她简明扼要,若到了那一天,就从寇氏挑选皇嗣,反正绝对不能让皇位回到楚氏宗室!

    神熙女帝恨毒了太.祖皇帝,她可以容忍明太子,那是因为他是自己问心有愧的亲生儿子,唯一可以例外的。

    但所有的楚氏族人,全部都不可以!

    “听见了吗?”

    裴玄素恭谨聆听,肃容:“臣领旨!”

    “出去吧。”

    神熙女帝本来想说滚吧,但思及如今委以重任,她最终淡淡说了出去。

    裴玄素心里明白的很,若非这个关头,神熙女帝下一步该设法杀他了,心存厌恶那是必然的。

    城外很多东西,也是他故意露出来的。

    当然,他也并未对神熙女帝有什么好感就是了。今日这个局面,裴玄素废了多少心思,才最终推波助澜成功的。

    他垂下眼睑,恭敬告退,起身,倒退出内殿,起身出去了。

    一步踏出懿阳宫的朱红殿门,风很大,呼呼吹动的他甲胄之下的里衣下摆,守门的小太监立即把他进殿前脱下的绣金黑披风捧归来了。

    这些圣旨和虎符等物一下,效果立竿见影,连懿阳宫的小太监都恭敬了很多。

    小太监慇勤抖开玄黑披风,大风猎猎,金线在天光中粼粼闪动,小太监轻手轻脚给颀长的他披上了黑披风,裴玄素随手接过领扣,把扣子扣上,转身快步而去。

    他也没有动,回到偏殿之内,两个大托盘上的名册虎符和两道圣旨,冠服官印都已经全部送来了。

    裴玄素随手给了赏赐,他伸手,垂眸,将那只疤痕斑驳的手放在其中一道明黄的圣旨上。

    殿内的长明烛只点燃了一般,半昏半明间,他的掌心下丝滑的云锦和丝绸触感,裴玄素深呼吸一口气,按捺下胸臆间翻滚的心绪。

    他心道,不急,还差一点,神熙女帝还坐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