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恰与梨花同梦 正文 第19章

所属书籍: 恰与梨花同梦

    第19章第19章算命的说我命好。

    不过口头上不能这么回答,苏月仰脸笑了笑,“陛下别误会,卑下是实心侍奉陛下的,和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都没有关系,真的。”

    皇帝带着狐疑的目光审视了她一眼,倒也没有多说什么,见鲁国夫人缓缓走来,和声道:“今日多谢阿姐款待,叨扰了半日,朕应当回宫了。那位宝成公主,暂且依旧安置在你府上,等过段日子,朕自有安排。”

    鲁国夫人忙道是,“陛下席间的口谕,妾都记下了,以后不得政命,不会再让她见外人,请陛下放心。”

    皇帝点了点头,举步往门上去,门外早就有禁军拱卫的车辇在台阶前恭候。原破岩押刀在一旁随侍,待皇帝登了辇,擡手一挥,法驾队伍行动起来,浩浩荡荡往街市另一头去了。

    鲁国夫人这才回身看苏月,“陛下竟没有给示下,怎么安顿娘子?”

    苏月难堪地说是啊,“卑下是江南小户出身,今时今日,再也入不得陛下法眼了。那么夫人,先前您答应卑下的话,还愿实行吗?”

    鲁国夫人毕竟也不傻,疑惑地审视了她良久,“陛下当真临幸你了吗?”

    这个问题实在不怎么好回答,其实在进入厢房之前,苏月是有准备的,万一皇帝多喝两杯乱了性,她豁出去也就这一回,不成功便成仁吧。但事情的进展并不如她想象的那样,奇怪得很,两下里见了面,居然心思纯净,连半点邪念也没有,实在让人想不明白。

    但她心里的目标很坚定,想回姑苏,想与家人团聚。虽然这种栽赃的事不体面,但她没有其他的路能走了,不好意思正面回答,就旁敲侧击,“夫人若能助卑下离开梨园,夫人的恩德我记在心上。若是改变了心意,那卑下也不敢强求,之好谢过夫人的恩赏,这就回梨园去了。”

    鲁国夫人这会儿也有些摸不着头脑,要说什么事儿都没有,两个人毕竟共处一室好一会儿,但要说发生了什么,看陛下的样子又不太像。一个没有娶妻的年轻男子,对服侍过自己的女郎总会另眼相看,可他先前登车,连头都没回一下,细说起来,实在不合常理。

    她又调转视线望向这位辜娘子,她低着头,神情晦涩难辨。鲁国夫人忽然有些同情她了,平心而论,帝王筹谋深不可测,自己虽然和陛下自小认识,但他十三岁就入军中,跟着武都侯南征北战,没有城府和心机,哪能走到今天。

    譬如刚立国那阵子,有传闻说武都侯的死与他有关,朝中刮过一阵腥风血雨,陛下重用司隶校尉严办了这件案子,最后以几个臣僚的人头落地收场。还有那些有功,但又不愿臣服的将领,也都削减兵权,外派到各处去了。名义上是委以重任,戍守边疆,但到了驻地能活多久,还由他们说了算吗?

    所以你觉得陛下如表面看上去那样一派和风细雨,那就错了。一个执掌天下的人,谁又弄得清他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尤其辜家曾经得罪过他,临幸后又弃之一旁,也不是不可能啊。

    思及此,鲁国夫人终于作了决定,“我答应过的事,向来不会轻易反悔。若你果真侍奉了陛下,陛下却不愿给你个交代,我一定信守承诺,送你回姑苏去。不过这件事,并非你我三言两语就能定夺的,万一陛下还在考虑如何安置你,我抢在前头把你放走了,恐怕陛下会责怪我。莫如再等等,一个月后看陛下的安排。如果他就此作罢,再也想不起你来,那我就兑现对你的承诺,让你们姐妹出梨园,回到家乡和亲人团聚。”

    苏月喜出望外,这样的好事,就这么不偏不倚落到她头上了?虽然不能立刻办成,但等上一个月不是问题,至少每天睁开眼都有希望。

    “多谢夫人。”苏月向她长拜下去,“如此,就以一月为期,卑下敬待夫人的恩典。”

    鲁国夫人点了点头,“梨园的人已经走了,我派遣家人,护送你回去吧。”

    唤来仆从备车,目送她走出大门,这时身旁的傅姆才问:“夫人果真要接她出梨园?万一她诓骗了夫人,岂不是着了她的道?”

    鲁国夫人缓缓吸了口气,“这件事我没法求证,但太后可以。太后正因掖庭空空而着急,得知了这个消息,必定会去询问陛下。询问过后无非两个结果,确有其事,不会让人流落在外,倘或根本没有这回事,那我也不算违背承诺。届时不了了之,难道她还能登门来质问我吗?”

    这么一梳理,所有难题都迎刃而解了。鲁国夫人最首要的目标是把人送进宫,至于将来得不得宠,是赌一把的事儿,能成无本万利,不能成,横竖也不损失什么。

    接下来耐着性子等了五日,五日下来一点动静都没有,她就有些坐不住了,挑了个风和日丽的天气,入安福殿拜见了太后。

    太后彼时正看宫人翻晒坐卧的用具,几个八重锦的绣墩成排摆在台阶前,鲁国夫人想入大殿还得绕行。

    “姑母。”鲁国夫人向上行礼,“好几日没来看您了,今日特地进来,向您请安。”

    太后掖手一笑,“知道你忙,听说你家里办了个酒坊,鲁国夫人家的玉泉酒,在上都城中很是出名呢。”

    鲁国夫人“嗐”了声,“本来是闹着玩的,上都的酒太烈,喝不惯,这才自家想辙酿酒。没想到送了几坛出去,挣了个好名声,要不是姑母滴酒不沾,我今日也打算带些进来孝敬您呢。”

    太后说不必了,“前几日用暮食,我一时兴起喝了半杯,夜里浑身起了红疹子,三日才彻底消退。这下子是不敢再沾染了,弄得那个模样,万一有人谒见,不好露面。”

    鲁国夫人说是,“索性不喝,也就不惦记了。”一面搀着太后入殿坐定,这才道,“姑母,我今日来,还有一件要紧事,要向姑母回禀。”

    太后看了她一眼,“别又是给乔家的人讨封,朝中官员的任命我管不了,也不能乱了规矩。”

    鲁国夫人说不是,“乔郎死了,替他侄儿讨个官,已经很对得起乔家了,还能讨个没完吗,我来是为陛下……”

    太后听她提起陛下,偏过头道:“这几日朝中有要事,我已经连着好几日没见到他了。你为他的事而来?他能有什么事?”

    鲁国夫人正了正身子,小声道:“私事。五日前我不是宴请陛下和原将军,来我府里饮酒吗,席间下帖子请了梨园的乐师随席助兴,不想乐师里正有辜家女郎……就是姑苏城里,辜祈年家的小娘子。当时陛下召她入席,我看着就不一般,后来陛下去换衣裳,和辜家女郎同处一室,少说也有一刻钟工夫……姑母您说,这两个人可是发生了什么?陛下正值青春年华,美人在前,能无动于衷吗?”

    太后听得连肩背都挺直了,“真的?召见了辜家的女儿?”

    鲁国夫人说千真万确,“这种事,岂可拿来玩笑!姑母,倘或陛下临幸了人家,就算以前提亲闹得不愉快,也得给人一个交代。若是宫里不便处置,我来替陛下分忧也成,总不能让好好的女孩儿落个无名无分,折辱了帝王家的颜面。再说若果真临幸了,万一怀上子嗣,那怎么办?”

    说起子嗣,太后捂住了胸口,“天爷,关乎社稷!”

    鲁国夫人说可不是,“所以我等了好几日,想看看陛下有何安排,谁料宫里一点消息也没有。我心里着急,这才进来求见姑母,请姑母定夺。”

    可是太后又有些迟疑了,“若当真侍了寝,陛下不会不闻不问的……”

    “想是心里不痛快,还为三年前的事恼火呢。”鲁国夫人自然尽力替苏月打圆场,“姑母,辜家拒婚,那也是辜祈年不识擡举,和女郎无关。早前两个人是没见过面,要是见过,就凭咱们陛下的人品样貌,辜家女郎必定满口答应,哪还管什么父母之命!”

    太后对儿子还是很有信心的,颔首道那是定然,“不过陛下心里是什么打算,暂且也摸不清,我须得问过他,看看他预备怎么安置那女郎,我才好替他把事办圆满。”

    鲁国夫人点头不叠,“那姑母尽快打探,日子过起来快得很,别等身子有了反应再捞人,有损名声。”

    太后心里有数,当晚就赶到了徽猷殿。只是新朝刚建立,皇帝有处理不尽的政务,这一等,等到将近亥时,才见他从外面回来。

    他带着满身的疲惫,进门向太后行了个礼,“一时脱不开身,让阿娘久等了。”

    太后说不碍的,“朝政要紧,我今日也是闲着无聊,到处走走,忽然想起好几日没见你了,特地来瞧瞧你。”边说边含笑打量他,“珩儿,你身边要是有个知冷热的人伴着,阿娘也就不必事事操心了。”

    同样的边鼓不知敲过了多少次,几乎是一开口,皇帝就知道她的意思了。

    宫人奉上茶,他亲手接了放到太后面前,耐着性子道:“前几年四处征战,耽误了年纪,阿娘担心我的婚事,也在情理之中。但如今不一样了,我的婚事是国家大事,得从长计议,暂且急不得。”

    然而太后想抱孙子的心,谁也阻挡不了。不能说得太直白,可以欲扬先抑地表达,于是叹息道:“是不急,挑选皇后要慎之又慎,但后宫嫔妃先收上几个,不是易如反掌嘛。你年纪不小了,功建了,业也立了,要是子嗣有着落,那就更好了。你瞧三郎,胸无大志,他那王妃八月里就要生老四了,儿子多了不用愁,天塌下来,还有四个儿子顶着呢……”边说边招手,“你来,坐到阿娘身边来,阿娘有几句话要问你。”

    不管在朝堂上多威严的人,到了母亲面前,也只能做个乖顺的儿子。皇帝只得提袍在太后身旁坐下,“近日朝中正商议迁都……”

    太后打断了他的话,“朝政大事我不懂,我要说的也不是迁都的事。我只问你,你前几日是不是临幸了辜家女郎?”

    皇帝闻言,显见地怔愣了下,“是鲁国夫人进宫回禀的?”

    太后说:“甭管是谁回禀的,只要有这回事就行了。虽说辜家可恶,照理该一生不用才是,但你若是当真幸了人家,就得有个妥善安置的办法,总不能让人把孩子生在梨园吧。”

    皇帝听得发笑,八字还没一撇,这下竟连孩子都有了。

    但太后步步紧逼,他只得尽力解释:“儿没有幸她,不过是在鲁国夫人府上遇见,她又被刻意安排进来,替儿更衣罢了。”

    太后大失所望,“没有吗?那奉儿怎么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皇帝笑了笑,和声对母亲道:“阿娘,以前在姑苏,亲戚们串门走动很随意,但往后尊卑有别,阿娘贵为太后,要渐渐立起威仪来了。有些话,听过不必放在心上,儿办事有分寸,哪里要劳动母后操心。天下方才大定,朝中政务巨万,朕忙那些都忙不过来,怎么会在鲁国夫人府上,做出那等荒唐事。”

    他越说,太后越灰心,泄气地抚额说罢,“没有便没有吧,我也知道你持重,不会乱了章程。但我还是要问你一句,那辜家女郎既然入了上都,你又见过她两回了,依你之见那姑娘怎么样?以前他辜家瞧不上咱们,现如今你把她收入掖庭,他家还要感念祖上积了德呢,你想过要挽回颜面吗?”

    可皇帝却很坦然,人在梨园,飞不出他的五指山,说起这个话题,简直举重若轻。

    “朕的颜面,不必靠把人收入囊中来挽回。那些小情小爱于朕来说不值一提,只有大梁社稷稳定,才是目下的重中之重。在朕看来,那位辜家女郎和寻常乐工没什么分别,今非昔比,咱们既登了高位,就要有容人的雅量,别再为多年前的旧事耿耿于怀了。”

    太后听完这番话,不由得反思自己的执拗,长舒了口气笑道:“我糊涂了,气性太大,说起辜家就像按了机簧,确实不应当。等到了四月里有采选,届时那么多的女郎可供挑选,还惦记那些陈年旧事做什么。既然你没把那个辜家女郎放在心上,那这事以后就不再提了,你只管好好忙你的朝政就是了。”说罢起身离了座儿,“时候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

    皇帝说是,“儿送母后。”

    太后说不必,“你也忙了一整天了,早些休息吧,保重身子要紧。”

    左右上前搀扶,太后悠着步子离开了。守在门外的盛望这才入内,掖着两手问:“陛下当真不借这个机会,把辜家娘子接入掖庭吗?”

    皇帝脸上神色淡漠,“她嘴上不敢高攀,背后的那些小动作,朕看得一清二楚。世上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她想侍君就侍君,她想拒婚就拒婚,简直不把朕放在眼里。”

    盛望道是,“那可要关照梨园一声?毕竟乐工受邀去王公府上的机会颇多,万一遇了事就不好了。”

    皇帝随口道:“吩咐掌事的看顾她,这件事不要走漏了风声,更不能让她本人知道,免得她骄矜,又在朕面前扮清高。”

    盛望心领神会,“一切依着陛下的吩咐行事。”略顿了下,就该提及朝中大事了,敛神回禀,“司隶校尉查明了,寿春侯不得上命,在秦田征用百姓为卒,强占民田,蓄养庄奴无数。桩桩件件都有据可查,请陛下裁夺。”

    皇帝沉默下来,眉眼逐渐变得森冷,抚着圈椅的扶手感叹:“昔日并肩作战的部下,却在论功行赏之后离心离德,所以才有历朝皇帝诛杀功臣的先例,看来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啊。大梁开国将领共有十二人,余下的十一人都看着韩盎呢,依侍监之见,朕该如何处置?”

    这种国家大事,断乎不能说错半句话。盛望能坐上侍监的位置,自然深谙揣摩上意的门道。陛下铁腕压制朝堂时,可不像对待私事那么和软,自己跟随他半年,看得透帝王巩固政权的决心,便小心翼翼道:“十二大将虽有汗马功劳,但陛下御极之后并未亏待他们。韩盎拜大将军、寿春侯,已是无上的荣耀,他却不知感恩,日渐骄横,长此以往,未必没有不臣之嫌。奴婢以为,立国之道在于治,或者此番正是杀鸡儆猴的好时机,大可细细列出韩盎罪状,交由平章政事承办。”

    皇帝笑起来,“平章政事是韩盎的姐夫,侍监这招杀人诛心,恐怕令俞庭昭为难啊。”

    盛望从皇帝眼中读出了赞同,悬着的心也终于落回了肚子里,俯首道:“朝中势力盘根错节,谁是谁的姐夫,谁又是谁的小舅子,如此勾勾绕绕,将来必成祸患。陛下要建万世不朽之基业,首要便是归拢权力,打断他们的联系。将寿春侯交由平章政事处置,既可检验宰辅的忠心,也可令他们彼此之间生嫌隙。若宰辅不忠,则一石二鸟,恰好借由此事整顿朝堂,肃清乾坤。”

    皇帝望向他,食指笃笃扣击着扶手,一面嗟叹:“侍监有如此见解,令朕欣慰。只不过这一石二鸟,阵仗未免大了些,朕眼下还有用得上俞庭昭的地方,若是将他们二人一同收拾了,难免引得朝野侧目,朕不能背上个过河拆桥的骂名。”说着沉吟了下,“这样,韩盎交由你去处置,事要办得磊落漂亮,要堵得住悠悠众口,侍监可能办到?”

    盛望怔住了,“陛下,臣只是内侍……”

    皇帝道:“你是天子近臣,仗着这个身份,行事无人敢置喙,只管放开手去办就是了。”

    可这个差事,无异于烫手的山芋。陛下说要办得磊落漂亮,言外之意既要证据确凿,又要避免和诛杀功臣沾上关系。这就很考验办事的能力了,但若是做得好,就此成为陛下膀臂,也是指日可待。

    诱惑不可谓不大,新朝刚建立,正是最易挣功勋的时候,但凡有机会,谁也不想错过。盛望终还是斗胆领了命,“请陛下放心,奴婢一定尽力而为,绝不让朝堂上起半点流言。”

    皇帝唇角勾出了一丝浅笑,“侍监办事,朕向来放心。”说罢摆摆手,靠向椅背,闭上了眼睛。

    盛望见状,俯首行了个礼,却行退到殿外,忙于张罗承办的差事去了。

    相较于定寿春侯的罪,眼下更要紧的是安排好梨园里的辜娘子。其实他也闹不清,明明直接把人弄进掖庭,不过是一句话的事,为什么陛下偏要兜那么大的圈子,硬铮铮表现得浑不在意。大概是因为辜娘子没有真心后悔,而陛下又着力较劲的缘故吧!

    反正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如此陛下才不会失了脸面。第二日盛望见了太乐丞,委婉地表示要他格外看顾辜娘子,并未说明是陛下的口谕。

    结果太乐丞机灵,不等他说完就恍然大悟,“明白明白……这是上意,卑职无不从命。”

    盛望不由蹙眉,“我何时说过,这是上意?”

    太乐丞道:“梨园里都传遍了,当年陛下向辜家求亲,辜家家主不允……”忽然发现言多必失,忙又讪讪笑了笑,“总之侍监就放心吧,卑职定会仔细留意,绝不让辜娘子出纰漏的。”

    既然已经是秃子头上的虱子了,也没什么可遮掩,盛望再三告诫他:“这事儿不能让辜娘子知道,记住了?”

    太乐丞连连说是,“卑职嘴严得很,泄露出去一个字,侍监来摘卑职的脑袋。”

    盛望方才满意,转头又压声问:“我让你预备的人,可预备好了?”

    太乐丞说是,“前头人里挑了几个出挑的,回头送到侍监府上。都是老人儿,心里明白得很。前朝那样生不如死的日子都经历了,如今不过是陪客,运气好的就此留下,不比一辈子窝在梨园强么。”

    如此就好,盛望在太乐丞肩上拍了拍,对他办事的能力表示赞许。

    大梁建立半年,一切都在向好,表面的清正看得见,但在不为人知的地方,阴影从来没有消散过。

    譬如梨园,就有一阴一阳两面,新征调来的乐工是正经乐工,而前朝遗留下来的老人儿,却并不只是乐工那么简单。官员们喜欢有才情的女郎,嫌青楼的脏,教坊的贱,那么内敬坊的乐师就是最好的选择。这些女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又曾都是好人家的女儿,多年调理下来已经极通人情世故了,因此奏乐之外也作他用,深得那些王侯将相的喜欢。

    当然,朝廷有明令,不得逼迫乐工,使其沦为私娼。但政令是政令,以前的惯例私底下并没有改变,照旧还是有人用乐工为自己铺路,凭此拉拢朝廷要员。

    盛望在前朝时期,任内侍省常侍,因打开宫门迎接义军有功,新帝提拔他当上了侍监。人往高处走,新朝的王公们是必要结交的,梨园的前头人便又派上了用场。他甚至同太乐丞打趣:“什么时候能令那些新人听话,孙丞才算真正有了道行。”

    太乐丞略一怔,旋即发笑,“眼下风声紧,各处都是新官上任,谁也不敢造次。等时候一长,兴头过了,内敬坊还是内敬坊,变不成瑶池。”

    两下里又闲话了几句,方才散了。太乐丞摇着袖子返回青龙直道上的乐场,吩咐掌乐和典乐,过两天威远将军府上有宴饮,要从银台院点二十个弹家过去助兴。

    不过弹家的琴艺,应付外行人足够,万一遇上通音律的贵妇们,就有些捉襟见肘了,因此还是需要宜春院的前头人撑场面。

    掌乐站在场边发话:“枕上溪的人……”

    太乐丞一听忙阻止,“怎的宜春院只有枕上溪能派遣了?换换换……赶紧换一拨人。”

    掌乐只得道是,调转视线朝远处看了一眼,“知闲观的,预备起来。”

    直到人选都定下了,颜在才松了口气,喃喃说:“我最怕去人家府邸,上回到益国公府上,宴请的是一帮武将,那些人眼睛都泛绿光,唬人得很……”说了半晌,发现苏月正神游太虚,便拿手肘顶了顶她,“你这两天怎么总是心不在焉的,想什么呢?”

    苏月方才回过神来,这不是心急得很嘛,整天都在琢磨那件事。见颜在还在眼巴巴看着她,她老实地回答:“我想家,想回姑苏。”

    颜在顿时也惆怅起来,“我也是。最近我老是梦见家里人,梦见我阿娘站在屋外等我。咱们的人生,怎么如此艰难呢,打仗的时候盼天下太平,天下太平了,自己又被充了梨园。”说罢问她,“我快受不住了,你是怎么熬过来的?”

    苏月茫然思索了良久,“算命的说我命好。”

    颜在噎了下,所以这人生,全靠一句吉祥话支撑到现在,细想起来不可谓不悲哀啊。

    不过眼下不是感慨的时候,再过十来天就是月望日了,清明过后的头一次满月叫做送晦,从前朝起就有庆贺的惯例。到了那天宫中有大宴,设燕乐和百戏,乐工们承办的差事很多,每天有数不完的排演,要从晨间一直排到下半晌。

    因为演习多,银台院的搊弹家也一并移到这里来。有时能看到苏意,可她存心回避,见了苏月,脑袋说转便转过去了。

    苏月很失望,也不去过多关注她,但今天不知是怎么回事,她横穿了整个乐场到她面前,期期艾艾地说:“阿姐,你当真生我的气了吗?这么长时间不理我,我在银台院孤寂得很,心里想你又不敢来找你……阿姐,我知道自己犯了大错,往后再也不敢了,求阿姐原谅我吧。我在上都只有阿姐一个亲人,你疏远了我,那我将来要是遇见事儿,就真的没人可依靠了。”

    苏月不由蹙眉,“敢情你是怕遇上难处,才想起有我这个阿姐?”

    苏意红着脸支吾,“阿姐如今对我有成见了,我说什么都是错,所以才不敢来见你,怕你骂我。”

    至于为什么今天不怕骂了呢,终究还是事出有因。

    身在内敬坊,只要不是实在上不得台面的乐工,都有被分派到王公大臣们的府邸奏乐的机会,苏意前两日就去了茂侯府上。那茂侯今年四十来岁,仗着父辈对权家有恩,受封了侯爵,归根结底不过是个得了势的色鬼,看见成裙的搊弹家就移不开眼睛。苏意的容貌,在银台院也算是出挑的,因此茂侯一眼就相中了她,在大宴将要散场的时候一把搂住了她,努着臭烘烘的嘴,贴在她腮边问,小娘子想不想飞黄腾达。

    苏意没见过这样的阵仗,当即吓得魂飞魄散,领队的典乐不敢得罪茂侯,装作没看见,她实在挣不脱,现成的阿姐又成了她的救命稻草。

    “侯爷……侯爷……卑下蒲柳之姿,不敢入贵人的眼。”她结结巴巴说,“我我……我有位堂姐,那才是天人之姿,当初陛下向她求婚都被拒之门外……凭侯爷的身份,只有她配侍奉侯爷。”

    茂侯一听,两眼放光,连陛下的婚都曾拒过,那是何等的美貌,非得见识一下不可了。

    “如今人在哪里?”茂侯问,“和陛下还有往来吗?”

    苏意说没有,“人在宜春院,正因为得罪了陛下,才充作乐工的。她家在姑苏城是有名的富户,家境殷实,琴技好,人又生得貌美……和卑下天壤之别,侯爷见过就知道了。”

    这下茂侯果然对她不感兴趣了,开始抓耳挠腮地惦记起了苏月。苏意虽然借此脱身,万分庆幸,但过后一思量,又觉得十分愧对苏月,才有了今天的壮胆搭话。

    苏月呢,对这个堂妹还是有几分了解的。她长在三房,三房阖家都是那样的脾性,没有事到临头,等闲见不着人影。然而哪天他们要是腼着脸凑上来,就说明有事要发生了,她看着苏意那张脸,一瞬间冒出了许多不好的预感,又追问了一遍,“你遇见什么事了?最好现在说出来,不要隐瞒。”

    苏意这回口风紧得很,她知道一旦说了实话,苏月必定饶不了她。万一茂侯见不到苏月转头又惦记自己,那这几天的担惊受怕就白挨了。

    倒不如隐瞒到底,万一生米煮成熟饭,苏月回不来了,两下里就不用再见面了。等时候长了,苏月的气消了,再慢慢论一论姐妹情谊,说不定还能凭借她在外疏通,把自己救出梨园。

    这番算盘打下来,心念愈发坚定了,她一副怪委屈的模样,嗫嚅道:“我在银台院能遇见什么事,银台院都是不起眼的搊弹家,又不像前头人,个个光彩夺目,时刻被人惦记。”

    这时太乐令踱着方步来巡园,途径苏月面前时顿住了步子,“茂侯府上设宴,点名要你们院里的人。你预备预备,赶明晚的场子,千万不要贻误了。”

    苏意一听,顿时心头直蹦跶,再也不敢多逗留了,匆匆忙忙赶回搊弹家那边去了。

    苏月哪里知道里头的内情,因为之前去公主夫人们的府邸,一切都算顺利,便也没有往别处想。第二天如常准备,到了将要入夜前,侯府上派了马车来接人,连同太乐丞,一行六人赶往新昌苑。进入宅邸之后也没有什么异样,侯府上设了个小宴,宴请十来位官员,点了除夕那晚的《白纻曲》,说要忆一忆江南。

    早就已经精熟的曲子,弹奏起来并不费力,但不知为什么,今天总觉得有些不自在。大概因为席上没有女客的缘故,男客的目光每每盘桓,恍惚要穿透皮肤一样。

    苏月压下心头的不适,把经历专注在弦上。那位茂侯的嗓门很大,热络地劝酒,张扬地笑谈,雅乐没有让这场宴饮变得更高雅,反倒愈发显得乱哄哄了。

    对于乐工们来说,为这类人奏曲是一种折磨,总算等到曲目全部奏完,大家起身行礼退场时,茂侯忽然发了话,“乐师们奏了半天,辛苦了,请赏脸入席,陪将军们喝两杯吧。”

    大家站定了脚面面相觑,这种事老乐工见过不少,但新朝建立后入园的新乐工,从没有入席陪男客的先例。

    太乐丞见状忙斡旋,“都是些年轻的女郎,不知分寸,不善饮酒,唯恐扫了贵客的雅兴,还望见谅。”

    茂侯并不买太乐丞的账,借着醉意拂袖,“少给老子装样。你们这些梨园的小官儿,不就是给人做牵头的吗,这会儿装起正经来了。”

    同桌的一位官员劝解,“既然不便,就不要强人所难了……”

    结果茂侯直说“你别管”,走到苏月面前上下打量,笑道:“果真闻名不如见面。你那阿妹说,你比她美上千倍万辈,本侯还不信。如今见到了真佛,果真有目中无人的本钱,很合本侯的心意。”

    嘴里说着,伸手就上来抱人,调笑道:“好好的人才,埋没在梨园可惜了。”

    苏月被他强抱,又惊又急,同来的乐工们也乱作了一团。

    太乐丞吓得舌根都麻了,连忙上来救人,“使不得……侯爷使不得……”

    可他的力量在茂侯面前微不足道,不过被一推,就推了老大的趔趄。

    苏月脱身不得,慌得心都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了。可能因为她的惊恐呼喊,引发了旁观者的恻隐之心,一个年轻人上前两步,把她从茂侯的禁锢下解救了出来,偏身把她护在身后,拱手对茂侯道:“请侯爷自矜身份,别因一时纵情,引来御史弹劾。”

    不知是因为言辞有震慑力,还是因为虎口夺人用力过大,茂侯吃了一惊,当即怔住了。太乐丞这时蹒跚着上前,凑在茂侯耳边说了一番话,说得茂侯瞠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问:“真的?”

    太乐丞点头不叠,“请侯爷高擡贵手,让卑职带乐工们回去复命吧。”

    苏月惊魂未定,到这时才擡眼看身前的人。这是个英伟的男子,瞧身量应当是武将,没有过于精致的五官,但眉眼间透出清正之气,挡在你面前,能够遮蔽狂风暴雨。

    很稀奇,长到这么大,除了阿爹,鲜少有第二个人能给她这样的感觉。因为离得近,隐约能闻见他身上柏木的气息,不甚香,但能安定人的情绪。

    而茂侯呢,之前的气焰也萎顿了,只是狠狠看了苏月两眼,不甘不愿地让出了一条路。

    颜在忙拽着她的肘弯离开,走了一程回头望,茂侯心里的怨恨无处发泄,居然和那位将军大吵起来,拔了剑就要当场比试。

    “赶紧走、赶紧走。”颜在心惊肉跳道。

    一行人慌忙出了门,七手八脚爬上车,苏月却有些担心,“人家替我出头,我就这么跑了,是不是太不厚道了?”

    太乐丞在车外接话,“不碍的,他是宣威将军裴忌,就算十个茂侯也打不过他,放心吧。”

    眼下最为要紧的是保全自己,太乐丞也顾不上和侯府结算银钱了,匆匆催促赶车的,逃也似的返回了圆璧城。

    回头想想,着实是好险啊,那个茂侯直接托人寻了太乐令,点名要辜娘子到府里奏乐,其实早就打了觊觎的主意。自己不过是个丞,既不能违抗上司的令,也不能随意泄露陛下暗中保人的真相,最后自己成了汤饼里的馅料,差一点就被炖糊了。

    好在抓住机会和茂侯言明了,那茂侯纵是个色中饿鬼,也不敢再打辜娘子的主意。只是他心里有怨气,和裴忌那样的人物打起来。想当年江都之战,那位裴将军一人领三百将士力克敌军八千,都不带一点擦伤的。但愿裴将军揍他的时候手下留情,否则那么个吃祖荫的家伙,怕是够不上人家一拳。

    不过话又说回来,太乐丞摇头,“最不厚道就数你那堂妹,就这么把你卖了。这次是运气好,有裴将军替你出头,要是没有他,凭我一人之力,怕是拦不住茂侯。”

    苏月颓然靠着车围子喃喃:“难怪昨日莫名跑来见我,原来是打着这个主意。我们堂姐妹以前虽然来往不多,但离家千里,我不求她和我一心,起码不要害我,结果到最后,就落得这样收场。看来以后果然不用再牵挂她了,这样也好,我独善其身,行事也方便。”

    颜在说是啊,“这世道,各人保得住自己就很好了。我不为别人操心,自己落了难,反正也不会有人来救我。这么一想就舒坦多了,夫妻尚且大难临头各自飞呢,何况一个不亲厚的堂妹。”

    苏意是不足挂齿了,苏月心里倒十万分惦记那位裴将军,只是碍于自己被困梨园,很难有机会出去,否则一定要当面向人家道谢。

    春潮听说了前因后果,只管笑话她,“人家英雄救美,你就此喜欢上人家,也是人之常情啊。”

    苏月忙说没有的事,“我感激人家,哪里就喜欢了。”

    春潮说:“喜欢有什么,喜欢又不犯王法。我们宜春院的小娘子,都是拿得出手的,看上他难道还辱没了他吗?再说那位宣威将军我知道,家中没有妻房,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儿郎啊。”

    颜在见苏月欲言又止,知道她好奇,便帮着追问:“裴将军看上去得有二十五了,这么大的年纪还没娶妻,是家里的缘故,还是他自己的缘故?”

    春潮说:“没有妻房,又不是说他没娶过。早前也曾有过一位夫人的,新朝建立之前病故了。我前几日去巴陵公府上,公爷夫人是他姑母,正张罗替他说合亲事呢。”言罢直朝苏月眨眼睛,“先夫人没有留下孩子,和头婚没什么两样。毕竟人品好,官职高的男子不多,如果能搭上这艘船,管他以前有没有人乘过,如今船上只你一人就行了。”

    苏月赧然摆手,“快别说了,越说越不着边际。”

    “哪里不着边际了?”春潮道,“心里喜欢,就去试试。我们这些人困守在这里一辈子,要是谈情说爱之余能自救,不也是一桩幸事吗。我同你们说,后日就是月望日了,西夹城里有筵宴,五品以上官员都要参加,裴将军肯定在列。到时候我们要入仪鸾殿奏乐,仪鸾殿在九洲之上,四周围全是水,还愁裴将军飞了?到时候你只要去堵他,拿出小娘子的万千风采,一下子俘获他的心。不说修成正果,痛痛快快地相爱一场,也算不枉此生。”

    苏月被他说动了,红着脸道:“那我就试试?”

    春潮说当然,“不去试试,你都不知道自己多招人喜欢。”

    身边有个善于给你鼓劲儿的朋友,人生自会变得积极向上。以前苏月一直觉得男子多读书,少舞刀弄剑,才能培养出上佳的德行。这次遇见了裴将军,这个认知逐渐被打破了,其实只要品格好,一身正气,就算是个武将,也有可亲可爱的一面。

    只是不知道自己如今身在梨园,人家会不会看不起她,还有早前拒了权家的婚,但愿也不要因此让人忌惮。

    当然,去见人家一面,并非带着那么明确的目的,即便没有希望,客气地道一声谢,还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