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 正文 第151章

    人都有触不得的逆鳞。

    沈缇大怒!

    “冯二!”沈缇厉喝,“我念着沈冯两家旧情,对你客气有加!你竟如此羞辱于我!”

    冯翊辩解:“我非是羞辱跻云,也不是说笑。跻云,你好好想想,唯有这样,才能顾全所有人。”

    包括小殷氏。

    沈缇闭上眼,运气,再睁开,已经冷静。

    “你若不愿洛娘为妾,我给你一张放妾书。”他道,“洛娘的命运本就非是由我,乃是由冯家而来。我已经为她扛过一回。我本是打算替她扛一辈子的。如今你回来了,很好,接下来,该你替她扛了。”

    女人的命运无法自主抉择,常由男人。

    冯洛仪命运至此,不是沈缇沈跻云造成。是冯家自己的责任。

    若不是沈缇,她如今还不知道流落到哪里去。

    冯翊的大妹已逝,三妹不知踪迹。二妹妹冯洛仪已经是最幸运的了。

    冯家得知沈家的恩。

    冯翊低头了:“跻云,且息怒。是我唐突了。”

    沈大人打圆场:“都冷静些。”

    沈缇负手,把头别过去,根本不想与冯翊说话。

    冯翊受沈家恩,还是肯放低姿态的,对沈大人道:“伯父,今日太匆忙。我先带二妹回去,来日我们慢慢再商量。”

    沈大人道:“正是。事急则缓,事缓则圆。今日先这样。贤侄先回去。”

    沈缇微微侧过头:“慢走不送。”

    沈大人送了冯翊。

    二人在垂花门处等冯洛仪。

    “伯父。”冯翊行个大礼道,“还请劝劝跻云。”

    沈大人叹息:“此事难两全。”

    沈大人熟悉自己的儿子。过往儿子与他争执过多少回,都没有这般发怒过。

    但想到是殷莳,沈大人又能理解。

    冯洛仪出来了。

    冯翊过来原来带着马车和婢女。来的时候装的是礼物,回去的时候可以坐人。专为接冯洛仪的。

    只他看到冯洛仪身边除了领路的婆子,便只有自己派进去接人的婢女,微怔,顺口问了一句:“你的丫头呢?”

    冯洛仪道:“留下看院子。”

    她给沈大人行礼:“大人。好久不见。”

    人和人,可以住在同一座宅子里,却好几年不见面。

    冯洛仪上一次见沈大人,还是刚从牢里被赎买出来,来到沈家,同时见到了沈大人、沈夫人。那之后是沈夫人在安排她的事。

    做了沈缇的妾之后,她便被交到殷莳的手里管理。

    父亲原就不该见儿子的房里人。甚至正经儿媳也是要避嫌的。

    也就是自先帝崩逝这半年的夺嫡之乱,沈缇做了阶下囚,给了殷莳可乘之机,强行令大家习惯了她的做派。沈大人欣赏她做事干练,对她有些行为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沈大人叹息:“同你哥哥好好团聚几日。”

    冯洛仪又福身。

    车子便等在垂花门外,婢女扶着她上车。

    冯翊与沈大人道了别,带着冯洛仪离开了。

    冯洛仪始终跟做梦似的,她已经好几年没有离开过沈家了。她甚至都没有好好逛过沈家的花园。

    她一直被困在四方的小院子里。

    车厢外嘈杂的人声像假的。

    冯洛仪忍不住在袖子里悄悄拧了自己一下,会疼的,说明不是做梦。

    冯洛仪撩开车窗帘子向外看,久违的人间烟火。她又回到人间了。

    “呀。”同车的婢女道,“姑娘,莫哭。马上到家了。”

    掏出帕子给她拭泪。

    一声“姑娘”,简直震颤了灵魂。

    冯洛仪浑浑噩噩地坐着车就到了恪靖侯府。

    冯翊特地让马车在大门外停,让她从外面看看“恪靖侯府”的匾额。

    “以后,这就是家了。”他说。

    他带着妹妹一路进去。

    侯府阔大,更甚于沈家。建筑的规格也更高。

    冯翊带冯洛仪走中路,一路到了正厅。正厅气派恢弘,全是富贵景象。

    “你来了,家里总算有点人气儿。”冯翊说,“要不然就只我一个人。”

    冯洛仪问:“大哥和三弟什么时候能回来?”

    冯翊道:“这个急不了,半年一年的吧。”

    冯洛仪问:“二嫂和绫娘、婉娘什么时候回来?”

    冯翊轻叹:“回不了,她改嫁了。两个月前刚生了一胎。我昨日遣人给她补送了贺礼。”

    冯洛仪沉默片刻:“绫娘、婉娘?”

    “在她们外祖母那里养着。就先在她那吧。我使人送了银子过去。”冯翊道,“咱们家里也没有能教养她们的人。什么时候我娶继妻,什么时候再把她们接回来。”

    “大嫂子呢?”

    “也嫁了。”

    女子青春有限,也很难一直在娘家容身,终还是得再嫁。

    这些还都是知道人在哪里,往哪里去找的。

    冯洛仪问:“小妹还能找到吗?”

    冯翊道:“找不找得到也得找。已经在找了。”

    “洛娘。”冯翊道,“你是最幸运的一个。”

    冯洛仪垂下头去:“……我知道。一直都知道。”

    “洛娘。”冯翊道,“若最后,事不能如愿。不得怨恨沈家。”

    冯洛仪擡起眼:“他不肯是吗?”

    冯翊问:“他和小殷氏何时成亲的?”

    冯洛仪回忆:“去年四月里。”

    冯翊问:“他们感情很好?”

    他的提议可以说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案。沈缇却暴怒了。

    他为了小殷氏,完全不考虑利益。

    只有一个解释,他是真的很在乎小殷氏。

    可明明,是为了洛娘才低娶的。

    冯洛仪茫然。

    耳边似乎又响起了那日在璟荣院听到的琴声。

    她的沈郎,日日弹琴给小殷氏。

    她的沈郎,在婚后爱上了他的妻子。

    一个丈夫爱自己的妻子有什么错呢?谁也不能指责他的。

    只有冯洛仪,苦到了心肝肺脾里。

    冯洛仪涩然的神情给了冯翊答案。

    他叹息一声:难怪。

    送走了冯翊兄妹两个,沈大人转回书房里,沈缇还在那里等他。

    见到他,沈缇冷冷地道:“父亲动心了是吗?”

    沈大人瞥了他一眼,走到书案后坐下。

    “抛开别的不谈,”他道,“你得承认,冯翊给的已经是最好的解决方式。怀溪殷家若是出一位侯夫人,你外祖只怕立刻年轻十岁。”

    “那抛开的是什么呢?”沈缇问,“是我与莳娘乃是结发夫妻这件事吗?”

    沈大人叹了口气:“造化弄人啊。”

    可不是吗。谁知道冯家出了个冯翊呢,转眼成了皇帝心腹,新贵里风头最盛的人物。

    若没有他,便是冯家平反回来,冯大郎也没有能力像今天冯翊这样与沈家谈判。

    一个刚平反起复的人根本没有筹码,只会对沈家收容了他妹妹感激涕零。

    沈大人道:“冯翊是不可能让他妹妹再做妾室的。这个事你打算怎么解决?”

    沈缇道:“我说了,我给他放妾书。”

    沈大人嘿道:“当初死活要纳也是你,今日宁死不擡也是你。”

    沈缇却道:“昔日纳冯氏,今日护莳娘,都是没有错的。只是今时今日形势变了而已。”

    沈大人问:“真要放妾?那是松哥儿的生母。”

    “对冯家,我是问心无愧的。”沈缇道,“父亲不知道,其实冯氏在我家一直郁郁寡欢。”

    沈大人哂然:“她做妾,当然郁郁寡欢。你擡她做妻看看她还郁郁不郁郁。”

    沈缇沉默了片刻。

    “但我的妻子,已经是莳娘了。也只会是莳娘。”

    “她想要的,我给不了。不如放她回家。”

    “她心心念念,都想回到从前。”

    不是沈家的妾,而是冯家娇养深闺的姑娘。作诗烹茶,含羞待嫁。

    沈大人只是觉得可惜。

    因他家人丁单薄,沈缇没有兄弟,殷家子弟没有成器的,舅子们谁也不能给他提供什么帮助。

    其实若是普普通通的舅子也没什么,不会这么遗憾,偏冯翊这个实在特殊。

    他现在刚掌了京军,根基还浅,但只要好好经营个三五年,便可以在京城横着走了。

    这般权势,谁能不动心呢。

    沈大人也身在世俗红尘,肉骨凡胎。

    门外忽然响起程远的声音:“大人,宫里来人,召翰林入宫陛见。”

    书房里的谈话结束了,沈大人也站起来:“去吧。”

    沈缇便回璟荣院去换衣服。

    璟荣院里,婢女们迎他:“翰林。”

    沈缇问:“少夫人呢?”

    殷莳却从厢房里出来:“客人回去了吗?”

    她身后还跟着个中年男人,垂手行礼:“翰林。”

    沈缇认得这个人,是殷莳的陪房王保贵。殷莳说他是个勤快能干的人。

    他对王保贵点点头,对殷莳道:“宫里来人召我,我回来换个衣服。”

    殷莳微讶,对王保贵说:“你先回屋等着。”

    便随着沈缇进屋了:“知道是什么事吗?”

    沈缇擡起手臂,婢女们麻利地给他换官袍。他道:“不知道。”

    殷莳道:“陛下单独召你吗?”

    如果是的话,这还是新帝登基以来第一次呢。

    “我还未见到宫使。”沈缇说。

    殷莳就不问了。

    屋子里安静了短暂片刻。沈缇道:“冯二把冯氏接回去团聚了。”

    咦,昨天还“冯二郎”,今天怎么就“冯二”了。一字之差,口吻就完全不一样了。

    殷莳道:“我知道。她走的时候,来给我打招呼了。”

    她道:“她没带家里的丫头,只自己跟着恪靖侯的丫头走了。”

    沈缇嘴角扯扯,接过官帽低头戴上。

    婢女们给他整理好玉佩、腰牌,又抚平衣摆。鱼贯退了出去。

    “我去了。”沈缇说。

    “好。”殷莳跟在他后面送他。

    沈缇走出正堂,步下台阶,擡头看了看太阳。金秋时节,时近正午,阳光正耀眼。

    沈缇回头,殷莳站在正房台阶上带着笑目送他。

    沈缇朝着院门走了两步,又转身看她。

    她还在那儿,还在笑。

    沈缇忽然大步走回去,站在阶下,看着她。

    殷莳挑眉。

    明媚的阳光打在青年俊朗的面孔上。

    “莳娘。”他道,“无事的。”

    “我不是十七岁了。”

    “你等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