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人给了殷莳三百亩上等田。
这会子地便宜,不是只有王保贵知道收地。沈大人也新收了许多地。
兼并便是这样逐渐发展起来的,累积到两三百年左右,一个王朝就扛不住了,就要灭亡了。
沈大人还给了殷莳两千两现银。
其实还有另一个方案,就是可以按月或者按年给付生活费,和府里的月银一样。这个是可以写进放妻书里的。
一般是约定“三年生活之资”,如果是“五年生活之资”就是很大方了。
沈大人表示,他可以一直给,到殷莳改嫁。如果殷莳不再嫁了,也可以管一辈子。
但殷莳拒绝了,便改为一次性给付两千两现银。
沈大人问殷莳以后的生活怎么安排。
其实槐树街的宅子也还空着没找到新的租客,但殷莳不想生活在京城里。
离沈缇太近了。
且这个时代的城市虽然也比乡村便利些,却也没有那么便利。照样要从井里打水,照样要用木柴烧火。在殷莳的眼里差得不算太多。
新皇帝是个嫡嫡道道的,他的兄弟们也都认了。政治上明显开始趋于平稳。
边境据说也很稳定。京军厉害吧,但真正厉害的兵是边兵。把疆域外头的游牧民族防得死死的,敢露头就打。
这都是武德充沛的老皇帝的遗泽。
殷莳因此判断只要新帝不是突然嘎了,整个京畿地区都会比较稳定繁荣。她决定追求一下前世她一直追求不得的田园生活。
不,不是农村生活,是田园生活。
二者区别大了。
且一出京城的大门,宅子的价格立刻直线下跌,便宜了太多。买得起。
因此她告诉沈大人自己有意在京郊乡下购置个宅子。
这样可以和沈缇冯氏保持一定的距离,又不会太远,有事还可以往沈家跑。
她这打算也不藏着掖着,坦诚地向沈大人表明了。
沈大人嘴角都忍不住抽了抽,后来跟沈夫人说:“你侄女,咱们侄女……十分地务实。”
但沈大人不让殷莳自己买宅子,他在最近新增的资产里扒拉了扒拉,扒拉出一座“小宅子”给了殷莳。
有多“小”呢?
沈大人说:“四进。”
沈大人说:“带东西跨院,一侧是房舍,另一侧是花园。”
殷莳:“……”
而且离官道还近。进城很便利。
是某个官员的别院,官员坏事了,宅子就上市流通了。
沈大人在通政司就是批阅奏折、上下传达的,消息比别人灵通。知道哪些人家坏事了,就去打听人家的资产,合适的就先捡漏。
殷莳说:“那怎么好意思呢,姑父太大方了。”
“拿着吧,跟姑姑姑父不必见外。”沈大人说。
殷莳嘴角压不住:“长者赐,不敢辞。”
沈大人跟沈夫人道:“不给够,你儿子且得气。以他的脾气,便我不给,你儿子也得给。”
他们给了,殷莳笑纳了,大家心里都舒坦了。
恩大成仇,亏欠不能补也易成仇。
于是殷莳拿到了和离书,她获得的这些补偿都在和离书里列得清楚。
和离书该由本人亲签画押,但公公也有代替的权利。
成立了。
将盖了印章画了押的和离书拿在手里,剥离了“沈家媳妇”身份的殷莳,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有一种说不出的松快感。
尤其,和和离书一起办下来的,还有一份户头文书。
女户。
这个在怀溪时候根本办不到的事情,在京城办到了。
因为她和离了,无有夫家。娘家在千里之外。以这个落户京城,沈大人再疏通一下关系,很顺利地立了女户。
其实沈大人原没想着要把她户籍扒出去。便留在沈家也是可以的。
但殷莳想要,沈大人就给她办了。
一桩桩一件件,在怀溪办不到的事,都办成了。
殷莳既松快,又平静。
沈大人也很平静。
唯有沈夫人哭了一鼻子,道:“我怎么与父亲说?”
沈大人道:“这个事,不能不通知殷家。”
殷家每年要来交割,一般是在十月到十一月,这样,年前可以赶回怀溪去。如今已经是九月下旬,殷家的人就快要来了。
殷莳道:“姑父给太爷写信吧。我也给太爷写封信。太爷和父亲若是要收回我的嫁妆,我便还给他们。”
沈大人嘴角扯扯,道:“不会收回的,你放心吧。”
沈大人算是给了保证。
殷莳勾起了嘴角。
接下来就是准备搬家撤退了。
殷莳把葵儿、蒲儿、英儿、王保贵和云鹃都召集起来。
宝金倒是不在,他跟着沈缇去出公差了。
殷莳宣布了她与沈缇和离的事:“如此这般……已经办完了,以后我就不再是沈家少夫人了。”
大家都懵了。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
葵儿尤其懵。
前几天学士出发前,这两个人还在屋里亲亲呢,出来的时候,少夫人的嘴唇都是肿的。
怎地突然……
可大家也都知道,冯姨娘的哥哥如今显赫了,还来过一趟沈家,把冯姨娘接走了。
本来大家是很担心的,后来见沈家平静无波,学士和少夫人一如往常,才渐渐把心放下来。
谁知道殷莳突然给大家炸了个大的。
葵儿问:“为、为什么呀?”
王保贵沉声问:“是不是和恪靖侯有关?”
大家都看着殷莳。
殷莳道:“算是和他有关。”
葵儿眼睛都红了:“凭什么呀!”
殷莳道:“凭他如今显贵。我再不走,便要成为一段佳话中的那个恶人了。”
葵儿蒲儿都哭起来。英儿看姐姐们哭,也吓得哭起来。
云鹃更是泪水涟涟,决然道:“不能这样,他们就是趁着学士不在家!咱们等学士回来!”
她进来的次数不多,但殷莳常常让葵儿、蒲儿过去看她和孩子。她听这两个妹妹说,学士和少夫人感情是很好的。
“别着急,我还没说完呢。”殷莳告诉了他们,“这个事,是我主动求去的。”
大家又懵了。
殷莳道:“因为留下并不一定是好事。主动求去也不一定是坏事。”
“保贵。”殷莳将和离书递给他,“你看看这个。”
王保贵飞速地读完,问:“上面答应的,都给到了吗?”
殷莳道:“给到了。房契地契都拿到手了。那边也是收拾好了,直接可以搬过去。”
王保贵点了点头,眉头锁的没那么紧了,把和离书还给了殷莳。
殷莳道:“今天召集大家,是跟大家说一下以后的安排。”
“以后,我会挪到新宅里去。新宅子在城外乡下,离官道不远,进城还算方便。”
“现在要考虑的,是对你们的安排。”
“葵儿。”殷莳道,“蒲儿和英儿我是要带走的。”
葵儿一听这话不对,急道:“我呢?怎地只说带她们?”
殷莳道:“你和她们不一样,她们还小呢。你这年纪,得考虑婚嫁了。现在有两条路可以选。我是想把你留下,让姑姑和秦妈妈给你挑个小女婿,以后你就跟着你的夫婿留在沈家。”
葵儿坚决道:“我不留。你都走了,我留在这里干什么!我跟你走。”
殷莳道:“你在这里,大概能嫁什么样的人,咱们心里都有数。你跟我走,到了外面,我实在没法保证了。”
葵儿道:“那我也跟你走!”
殷莳道:“不必现在就决定,现在只是先让你知道。我也不是马上就搬。你过一两日再回答我也行。”
葵儿道:“不用。我就跟你走。”
殷莳无奈:“好吧。”
蒲儿、英儿不用说,是她肯定要带走的。
她问王保贵:“再一两个月,家里那边就要来人了。去年来的是大堂兄,今年不知道谁来。不管是谁,你是要继续跟着我,还是跟家里的人回怀溪去?”
沈夫人当家嫁过来的时候,殷家家底还不够,沈夫人没有陪房,只有三个丫鬟。
如今这三个丫鬟在内院里都是独当一面的。
但因为没有陪房,外院的资源,沈家的资产,沈夫人就插手不了。没有自己人。
殷莳出嫁,老太爷亲自挑的王保贵。
未来随着时间推移,沈缇当家,殷莳成为了沈夫人,王保贵或者王保贵的儿子自然可以进入沈家的产业中。
老太爷肯定是有这种期待的。
故而殷莳才问他,是要留下还是要回去。
她又道:“若都不想,我也可以给你一家放身。你一家都勤快,在京城不愁没饭吃。”
然而就算回怀溪去,也已经没有他的位子了。
等等!王保贵忽然反应了过来!
“少夫人不回怀溪?”
总算有个人反应过来了。
王保贵这么一说,旁的人也才反应过来:“咦?”
是哦,若和离了,不该是一起回怀溪去吗?
殷莳笑笑:“不回,我回怀溪干什么。难道等着二嫁吗?”
“我只不过以后不做学士的妻子,沈家的少夫人了。可我还是姑姑姑父的侄女,以后,自然是傍着姑姑姑父生活。要不然为什么姑姑姑父给我的田和宅,都在京畿呢。”
王保贵精神一振。
他问:“那嫁妆如何处理?”
殷莳道:“姑父与我保证了,不会被殷家收回去。”
这样的话,王保贵就心里有数了。结合着冯姨娘的哥哥发达了这件事来看,理解了刚才殷莳所说的“留下并不一定是好事,主动求去也不一定是坏事”。
还真不一定是坏事。
算上沈家给的和离的补偿,如今殷莳手里有七百五十亩良田,城外一座四进带双跨院的大宅,城里一座可出租的宅子,两个铺面。
还有现银。
他如今在跟有意的租客接触着,如今京城安定下来了,相信很快都能租出去,每个月又可以有出息了。
殷莳这份家产,搁在地方上也算是个富绅的水平了。
她明示了“还是姑姑姑父的侄女”,意味着她已经处理好了和沈家的关系。虽从沈家出来了,但沈家会继续庇护她。
那他回去怀溪干什么。
京城虽然很大有很多机会,但王保贵亲厉了战乱时期粮价飞涨,殷实的小生意人都破产卖儿卖女,许多百姓人家典当度日甚至被迫低价卖了宅子流落街头。
他是不想离开大户的。
小民的抗风险能力实在太弱了。大户才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他跟着殷莳这大户,殷莳再背靠着沈大人这样的高官,才能稳稳的。
以王保贵的脑子,几息便想得清楚了。
他道:“我不回去。太爷将我给了少夫人,原就是替少夫人打理资产的。如今少夫人也是需要我的。”
殷莳当然需要王保贵,她现在实际上最需要的就是王保贵了。因为很多事情是没法女子直接出面的,必须得有男人去办。
但强扭的瓜不甜,须得王保贵自己愿意留下。
如今王保贵选择继续跟着她,再好不过了。
最后,她看向云鹃。
云鹃还抱着孩子。
不必等云鹃为难去做抉择。殷莳从来不干考验人性的事。
吃饱了撑得才考验人性。人性得维护,而不是去考验的。
所以她不等云鹃开口,便直接告诉她:“你和宝金留下,你们两夫妻的身契,我留给学士。”
云鹃道:“可是……”
她和赵宝金是殷莳的陪房。理论上他们就应该跟着殷莳进退的。
可宝金如今是跟着沈缇的。
但殷莳跟沈家的关系非但不能生疏了,以后,还必须走动起来。因为人的感情是需要维护的。长久地不在眼前,自然就会疏远。
“没有可是。”殷莳道,“云鹃,等宝金回来了,你告诉他。”
“我需要有我的人留在沈家,我需要一个我的人留在学士身边。”
“就让宝金跟着学士。”
安排完了自己的陪嫁们,也得跟璟荣院的婢女们有个交待。
婢女们都很震惊,屋里伺候的几个还哭了。
“你们几个,我是看不到你们发嫁了,但你们是学士身边伺候的,别怕,都会有好归宿。”殷莳说,“看绿烟、荷心。学士身边的,都不会差。”
“只以后你们出嫁我赶不上,便提前把嫁妆给你们吧。”
按照家里的规矩,殷莳不能越过沈夫人去。她给婢女们的嫁妆都是十五两。但额外再给她们留一些小首饰,不贵重,需要时候也能当钱使。
大家哭得更厉害。
感情是处出来的。少夫人嫁过来快两年了,日日相处,璟荣院气氛和谐,主人宽厚,是大家都羡慕的去处。
京城混乱的时间少夫人像定海神针似的,让大家心安。
怎么就……
学士什么时候回来呢?
学士快回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