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一晌贪欢 正文 第六十二章 花气薰人欲破禅

所属书籍: 一晌贪欢

    桑重低头看她,颜如半笑,眉似含啼,他却面无表情,一把推开她,去榻上打坐。

    他的定力,阿绣是领教过的,但彼时他顾忌着她有身孕,今日是否还能如旧,便不好说了。

    阿绣踢了鞋子爬上榻,双臂自背后搂住他的脖颈,雪白的小手抚摸着他衣襟上振翅欲飞的仙鹤,鲜红的唇瓣凑到他耳畔,娇滴滴道:“桑郎,奴什么都告诉你了,有道是一夜夫妻百日恩,你还不肯原谅奴么?”

    一边说,一边上上下下地挪动身子,两团丰盈的玉脂便隔衣蹭着他挺直的背。

    金丝银线的绣花饱满凸起,擦得娇娥蕊尖儿酥痒。桑重闭着眼,双手握固,呼吸有条不紊,仿佛她不存在。

    阿绣伸出粉色的舌尖,舔了舔他的耳垂,竟有些凉意,便含入口中,轻轻地啮噬。

    桑重存心与她较劲,也不拦着她。

    阿绣把手伸进他衣内,一摸胸膛,也是冰冰凉凉的,像个石头人,心知这是坐忘的一种境界——抱神以静,物我两忘。

    她偏不信这个邪,眼珠子一转,从乾坤袋里拿出一物,道:“长老可知这是什么?”

    一枚拇指粗细,龙眼大小的金铃在她掌心震颤,上面花纹繁复,细看竟是一幅镂刻精美的春宫。

    只见玲珑石峰,梅花修竹簇拥着一座亭子,亭中一名女子赤条条地趴在竹簟上,回首看向身后的男子。那男子亦不着寸缕,身材精壮,屈膝跪着,双手扶在她腰间。

    两人含笑对视,春意盎然。

    桑重不看,阿绣便将这缅铃的用处细细说了一遍,放入他手中,红着脸,低声道:“桑郎不想试一试么?”

    这是谁教她的房中术?桑重一想,多半便是她那个行事荒唐的好色前夫,心中蹿起一股怒火,便从物我两忘的境界中出来了,睁开眼瞪着她,又不好说什么。

    做人炉鼎,并不是她的错,要怪只能怪那个看中她的色鬼。但若不是那个色鬼带着她升入天界,她便不会认识辛氏兄妹,也就不会为了经书接近自己。

    钟妃于她有救命之恩,她煞费苦心,布局设计,也情有可原。

    其实她小小一个花精,修为浅薄,自身难保,主人家出事,她就算不帮忙,留在天界享福,谁又能说什么?可她偏要自讨苦吃,傻妮子。

    怒火化作叹息,桑重垂眸看着手中的缅铃,毕竟有些气不过。

    她要报恩,自己便活该被她骗?没这个道理,今日非要给她一点颜色看看不可!

    阿绣被他摁在榻上,衣摆掀至腰间,下面一凉,裤子便被扯落了,两条白生生的腿儿暴露在灯光中。桑重冷着脸,抓住她的脚踝,用力打开。

    她嬉皮笑脸的,也不知道怕,满眼期待地望着他,眼底透着得意。

    不消说,她自是以为魅力无边,他又上钩了。

    桑重只恨自己以往对她太心慈,将缅铃抵上去转了转,毫不怜惜地往里一推。

    玉门微雨,曲径犹涩,阿绣不意他如此粗鲁,似被抽了一鞭,啊的一声挺起身子,平坦的小腹像崭新的鼓面,洁白紧绷,在他眼前乱晃。

    庭院中露华笼着月色,海棠开得秾艳,花瓣层层叠叠,在夜风中翕动,滴下涓涓清露,打湿了地上的蔓草。

    道袍洇开大片水渍,阿绣哆嗦着,低吟娇泣,眼中烟雨蒙蒙,先前的得意荡然无存,只有无助,汗湿的鬓发贴着绯红的脸颊,大敞的双腿无法并拢,模样妖冶诱人。

    桑重却瞑目合眼,兀自打坐。

    铃声嗡嗡辗转,无止无休的快感已让阿绣难以承受,哀求道:“桑郎,帮奴取出来罢。”

    桑重淡淡道:“不是你要玩的么?”

    他将阿绣推入欲海,自己却在岸边袖手旁观,阿绣浮浮沉沉,狼狈不堪,他还是衣冠齐楚的清冷模样。

    道貌岸然,无过于此。

    “桑长老,好哥哥,奴再也不敢骗你啦!”

    阿绣心知他有气,故意折磨自己,便拣好听的话说,越说越浪。

    桑重终于听不下去,取出湿漉漉的缅铃,解除了施加在她身上的禁制。阿绣长长地舒了口气,紧绷的身子松懈下来。

    桑重也已忍到极限,顾不上宽衣解带,让她面朝窗牖趴着,自己在她身后掀起衣摆,便行那春宫图上的事。

    窗外天高云淡,星河潋滟,在阿绣眼前摇闪,忽而化作素光一道,直冲斗府。

    她瘫软在桑重怀中,痴痴地望着他,歪斜的莲花冠下是一张眼炀情怡的脸,被绚丽灿烂的法衣烘托出一种别样的韵味。

    她毕竟又将他拉下泥潭,于是扬起唇角,露出得逞的笑。

    桑重洞悉她的心思,在她潮红的腮上拧了一记,道:“真是个祸水。”

    水字咬重,他手上沾满花蜜,滑腻腻的,抹了阿绣一脸。阿绣害臊,眼中闪过一抹捉狭的光,把脸贴上他的天仙洞衣。

    花气薰人,法衣染春。

    桑重笑了笑,推开她,下榻宽衣。他里面的衣衫已被汗水浸透了。

    江面上白浪滚滚,雾气茫茫,岸边两团红光浑似鬼魅血色氤氲的眼睛,引诱着众人向它走去。

    这群人有十七个,钟晚晴是其中之一。

    她穿着鸡冠紫的长袄,鹅黄缎子百褶裙,宝蓝缎子平底鞋,走起路来腰肢轻摆,一身光彩流动,头上挽着个一窝蜂的髻儿,戴着花冠和面纱,在这群穿着朴素,打扮低调的人里像一枝出挑的宝石花。

    在掬月教引起众人好奇的当下,她觉得自己越显眼,越不容易被怀疑。

    走到江边,冰凉的水汽扑面,带着淡淡的腥味,那两团红光变得清晰,原来是挂在船上的两只灯笼。

    江风阵阵,灯笼却纹丝不动,上面画着两张狰狞的鬼脸。

    这艘江船看起来有些老旧,一名身披蓑衣的小老头坐在船头的小杌子上,看见众人也不招呼。众人依次上船,进舱坐下。

    船是开往鬼母关的,鬼母关是一个地名,也是一个贩卖情报的组织。首领鬼母神通广大,身份成谜,手下众多,散布在修仙界的各个角落。

    一个月前,钟晚晴化名丁白,请鬼母关的人打听《隐芝大洞经》的下落。对方给她一块令牌,让她今日来此乘船,前往鬼母关收取消息。

    其他人是六女十男,坐在钟晚晴对面的男子身材高大,满面虬髯,手里摆弄着三枚玉环。她旁边的两名女子一胖一瘦,胖女子白如粉团,大腿比钟晚晴的腰还粗,秋香色布衫紧紧地绷在身上。

    瘦女子黄黄的一张脸,头发稀疏,皮好像黏着骨头,一点肉都没有。

    船行如飞,舱内无人交谈,静悄悄的。

    一个多时辰后,外面的小老头说了声到了,众人走出来,只见漆黑一片。小老头取下一盏红灯笼,走在前面。

    岸上的路直而窄,走了十余里,四面叠嶂崒嵂,冷风凄然,似有声声哭嚎夹杂其中,难辨方向。若是一般人听了,少不得毛骨悚然,这一行人皆面不改色,步履矫健。

    又走了数十里,到了一座巍峨城门前,门上横书鬼母关三字。

    小老头道:“诸位稍等片刻,左主簿马上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