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花好月半圆 正文 第71章 “戴总,屈才了。”

所属书籍: 花好月半圆

    第71章“戴总,屈才了。”

    戴守峥休完婚假,回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北京第一分公司的老总关奇见面,讨论上次他们聊了一半的账套独立的事。

    因为历史遗留的原因,现在领康英智北京的三家分公司,仍在合用一个账套。

    三份帐共用同一个账套,有些像三家人挤在一处房子里。柴米油盐,水电煤气全都混着用,难免有的家用的多,有的家用的少。可到了最后算费用时,却都要均摊。所以一到要交钱,哪家都说自己没有别家用得多。

    现在北京三家分公司的情况就是这样,公司间经常是收支不清晰,费用摊销也不清晰。财务做数据,常常大小问题不断,一涉及到其他分公司,动不动就面红耳赤,搞得头很大。这无疑在无形中造成了不必要的内耗,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尤其一旦遇到货物丢失,每个分公司都会说自己的数据没问题,问题是出在其他公司。前不久,有十几万的货凭空不见了,明明账面上的货还在,但是仓库里却怎么都找不着了,三家分公司全都往外推,没一家认的。

    随着业务的增长,这样扯皮的事件,以后只会越来越多。

    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让帐套独立,把原先大锅饭式的一个账套拆成三个独立账套,同时顺带着把原先系统里一些设计不合理的业务流程,进一步优化调整。这样分公司的数据,才会不再有交叉、重叠、混淆不清的地方。一旦实现数据的彻底独立,以后就可以做到权责明晰了。是谁的就是谁的,该谁承担的谁也别抵赖。

    戴守峥下楼找关奇时,正好赶上关奇的办公室,在装百叶窗。

    “关总在忙啊?”戴守峥以为下来的不是时候。

    “欸戴总!不忙,正等你过来呢。”关奇看着师傅把旧百叶窗小心拆了下来,“之前的老窗坏了,关关不上、开开不开的。天热了,正好晒在我后背上,现在脖子和后背的肉,都两个颜色了。”说着,关奇笑着朝戴守峥迎了过来,“让师傅先装着吧,咱们换个地方。”

    随后,关奇把戴守峥带到了大会客室。

    这间屋子又大又敞亮,屋子的一旁还放了好些机器,都是市场部在做市场时的样机,搬回来后就暂时整齐地码在会客室的一侧。而往窗外一看,就能看到不远处正在建着的中国尊。

    “嚯,关总找的这个地方,视野可真好。”戴守峥的办公室,朝向和这间屋子相反,平日里看的都是CBD的其他建筑,看不到这在建的北京新地标。

    窗外的中国尊,此时的建设进度,已经几乎和国贸三期的高度齐平了。

    以前没建这中国尊时,国贸三期就是整个CBD的最高建筑了。他还记得国贸三期刚起来的时候,走在那楼底下仰头一望,可真显高,是当时北京的摩天大楼了。

    也没觉出过了多少年,旁边又要盖起一座中国尊。等着这五百多米的大楼建成了,国贸三期真就变成了个受气的小媳妇,再也显不出它来了。

    这片首善之地,就在这“越来越高”,“越来越大”之中,迅速变迁着。每隔几年,就能觉出大不同。

    关奇给戴守峥倒了一杯水,然后两个人开始坐着聊。

    先前关奇已经跟戴守峥要了一些关于账套独立的文件,所以对戴守峥的很多想法都非常认同。同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比如各分公司拆分之后,原先的数据能否也全都迁出来;如果再出现仓库货物和帐套不相符的情况,该怎么处理等等,戴守峥都一一解答。

    然而,这都是账套独立之后的事了,眼下最大的麻烦,则是之前积压的问题,应该怎么收尾。

    “最头疼的,其实是原先几个分公司共用一个帐套时的那些盘亏,缺的那些货,该怎么平账。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戴守峥在梳理账套的过程中,发现平账是最棘手的,老账不平,后面的方案再好,都没法继续推进。

    关奇笑了笑,“那些烂账肯定谁都不爱往自己身上揽。”

    “最大的问题就出在这。如果这账平不了,每个公司的期初数据账实不符,那后头的账套独立,就不好做了。”

    “嗯,卡在这下不去了。”

    因为是自己部门牵头做的这件事,戴守峥也不想拐弯抹角,所以照直说道,“我倒是有个想法。”

    “戴总说来听听?”

    “所有经过确认盘点的实际货物,归属哪个公司的就是哪个公司了。对于先前缺失的和多余的货,我们在老账套里一一排查核实,能找到原因的,就归到对应分公司的账上,做盘盈、盘亏。”

    “嗯。”关奇点头。

    “对于多出来的找不到对应公司的货,则用它们去冲抵盘亏的货物。”

    关奇眼睛一亮,“这个办法好。”

    “抵冲之后的,对于最终那些无法找到货物或无法确认货物丢失原因的,这个盘亏,再看看……咱们三个分公司的老总,有什么想法?”

    “要是这么弄的话……反倒好办了,”关奇若有所思地点了几下头,“最后剩下来的,那我们就三个公司均摊吧。毕竟烂账谁都有份,虽然都不爱认,但谁也都摘不干净。均摊也就这一次了,以后也好独立。我想另两个分公司,应该不至于连这点事都不批。反正我们北一分,是没意见的。”

    戴守峥笑道:“如果那样,就简单多了。”

    “还是戴总思路清晰,几句话就说到了关节上。”关奇觉得和聪明人谈事情,就是舒服,通透,高效,没废话,一语中的。

    其实账套独立牵扯到方方面面,内里的细节非常繁琐。戴守峥之前的信息总监,当年也曾试着牵头搞过一次账套独立。结果思路不太清晰,一顿操作猛如虎,却只是让复杂的问题更无头绪,各分公司打作一团,局面更乱,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就像战场上的将领,无能的,能把兵溜死,困死,最后白折腾。而有能力的,只要顺着他的思路,最后就是最大战果。

    这件事,自打戴守峥一牵头,就能迅速把主次矛盾理清楚,不光抛出问题,还能给出解决方案。同样是“均摊”,以前几个分公司动辄吵得面红耳赤。但是戴守峥给出的优化版均摊方案,则是把分公司的压力降到最低,所以接受度大大提高。

    这还只是这件事,以前和戴守峥谈事情,关奇就发现,戴守峥平日低调务实,从不在乎那些风头,却实在是个解决问题的高手。这样人才难得,又人品贵重,关奇由衷道,“戴总只管着一个信息中心,屈才了。”

    “关总净开我玩笑,光一个信息中心,就已经够我忙到脚不沾地了。”其实戴守峥嘴里没说,比起总部那些尸位素餐成天想着勾心斗角的,这位身先士卒的闯将只负责着这区区一个北京分公司,也是屈才了。

    两人正聊着,门响了,随后有员工把一个箱子搬到了那堆样机旁。

    等那人出了门,戴守峥看了眼箱子的包装,正是他给林芳照通州房子装的那款机器。应该是刚做完市场,又给搬了回来,他看着机器上的宣传语,对关奇道,“这款机器用着挺好的。”

    关奇也朝那箱子看了眼,“是,这是新款里配置最高的。”

    戴守峥又问:“现在卖的怎么样?”

    关奇想了一下,“怎么讲呢……”

    戴守峥朝他转了转身。

    “按理说这么好的新机型,其实应该走高端路线,也应该有更好的市场表现。”

    戴守峥听出了弦外音。

    “但是现在总部的销售策略,更多是侧重在求量上,这一两个月甚至打起了价格战。低价策略之下,暂时销量不算差……”关奇擡杯喝了口水,“但是你想,净水机这种东西是耐用消费品,不像米饭、牛奶,今天吃完了明天还得吃,今天喝完了明天接着喝。这机器买了一台装上去,除了滤芯,几年都不用动。所以短期里销量倒是催上去了,但在消费者的心目当中的产品定位,也就渐渐掉下去了。”

    戴守峥听说了销售最近一直在搞促销,但是在最先进高端的机型上,用这么激进的销售策略,他没料到。

    “你像这款机型,综合表现在市场上,前几位能站得上,但连这一款都开始降价,成天让利大酬宾的。接下来的话……”关奇没继续说下去,只是摇了摇头。

    戴守峥也喝了一口水。结合上次从修贤办公室出来,杜长健跟他说的那番话,戴守峥大约明白了总领销售的修贤,是要干嘛了。

    恐怕是慌不择路了。

    为了抢占市场,提振他的销售业绩,保住他在领康英智的位子,他不惜打价格战和竞争对手比低价,属实是饮鸩止渴了。眼前的销量虽然上去了,但是未来的利润也下来了,销售人员的提成以后也很难涨了。长此以往,难以为继。

    当然了,看来修贤也管不了什么长期不长期的了,他只能去顾自己眼前能不能活下去。

    戴守峥和关奇聊完了之后,便不再多打扰,去坐电梯回楼上。

    电梯门一开,正好就遇到了丁德勋。

    “丁总好。”

    “戴总去了分公司?”

    “对,聊一下账套独立的事。”

    “嗯,那账套确实得分开,要不然挠头事一大堆。”

    电梯转眼就到了,一出了电梯,两人就分头走了。

    但在戴守峥看来,这丁总比以前更多了几分忧心忡忡,浑身遮掩不住的憔悴,看来上面,又给这总裁施压了。

    唉,业绩重压之下,从上到下的,都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