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花好月半圆 正文 第137章 回家过年喽!(下)

所属书籍: 花好月半圆

    第137章回家过年喽!(下)

    只见林大成熟练地把已经提前切好的一大盘葱姜末和香菜碎,一股脑都倒进了大盆里,又加足了盐、生抽、花椒粉等调料,随后拿起大勺子不停翻搅,直到肉汤、淀粉、猪血还有所有调味料,全都混合均匀。

    之后,他把刚才已经被老李叔处理干净的猪肠子端了过来,拎起一根找到肠子一头,用一个精致的小漏斗插进去,再用勺子舀起大盆里调好的猪血,经过小漏斗一勺一勺灌进猪肠子里,然后对一旁等着打下手的柳福慧说道,“老婆,可以开始系了。”

    随后,柳福慧在生血肠上每隔大约一尺就用撕成绺的玉米皮扎上一道,直到整根肠子都装满猪血,并被牢固地扎好。

    另一口大柴锅里,准备煮血肠的水也已经烧开了。

    “血肠比肉好煮多了,我先煮一根你们吃着,剩下的我慢慢灌,慢慢煮,就不着急了。”林大成一边动作娴熟地往开水里下血肠,一边宠溺地让孩子们先别馋嘴。他动作娴熟,下血肠时,会先拎着玉米皮把血肠绕着锅边转了两圈,不让肠子沉到锅底,防止薄薄的肠皮被锅边烫漏。而下进锅里的血肠表皮则迅速变白,没过多久,整根血肠就浮了起来。

    林大成用针扎了一下,有血从肠皮表面的针孔里渗出来。

    “爸,这是干嘛?”戴守峥又是一阵好奇。

    “这是看熟没熟,冒出来的是血水,就说明里面还没煮透,要是冒出来的是油,就好了。”林大成等了一小会儿,又用针扎了一下,这次渗出来的,就是晶亮的猪油了。

    “好了!”林大成高兴地指挥林英耀去拿盘子,然后拿大筷子夹着系在肠子中间的苞米皮处,一下就把整根血肠捞了出来,然后麻利地放进儿子端来的大盘子里,“拿去切了,跟你姐夫和你姐先吃,解解馋。”

    “好嘞!”林英耀高兴地把盘子端到了一旁不远处的大桌子上。

    戴守峥和林芳照也满脸期待地一起跟了过去。

    林英耀撸起袖子,找出专切熟食的菜刀和菜板,把这一大根血肠都放到菜板上面,然后斜刀先切下几段,“爸妈,你们要不要尝尝?你们看这切面儿,油光水滑,闻着味儿也特好。”

    两个长辈一齐摇头,“我们在看锅呢,顾不上,你们吃吧。”

    见长辈都在忙,几个小的也就不客气了。林芳照先拿了一段还冒着热气的血肠递给戴守峥,“你不是没吃过猪血肠么,你尝尝爸的手艺。”

    戴守峥立即把这段紫红油亮、香气四溢的血肠放进了嘴里,一嚼,弹滑绵密,堪称鲜美至极!

    猪血竟然能有这么牛的做法,他顿时惊为天味,连忙朝正忙活着的岳父赞美道,“爸这手艺,真是绝了!”

    林大成被女婿夸得满面红光,“吃吧,锅里还有呢!”

    一旁的柳福慧看着几个小的吃得满嘴油嘟嘟,心里是说不出的满足,“咱家今年这头猪挺肥,猪血也多,能灌不少。你们在家里就可劲儿吃,等小戴和女儿回北京,也带些回去。”

    “那太好了,给我多带几根!”林芳照一点都没跟妈妈客气。

    眼见着一整根血肠,没多久就被风卷残云般地消灭光了,林大成不忘提醒,“好吃归好吃,你们可别吃饱了啊!刚才这血肠只是你们的开胃‘小菜’,还有杀猪菜呢,留点儿肚子啊。”

    戴守峥早就听说过东北杀猪菜。不过他虽然走南闯北,吃过各地那么多特色菜,好像还就是对这杀猪菜没什么印象。这也让他对这道堪称东北最隆重的年节佳肴,格外期待。

    快到中午,一大锅猪肉都烀好了。

    刚才桃桃叔过来帮忙杀猪,猪杀好了,他就回家去忙活自家过年的事了。

    柳福慧和林大成专门从肉锅里挑了几大块肥瘦相间的上好猪肉,放到一个不小的盆里,又在盆边盘了一大根刚出锅的血肠,让林英耀给桃桃婶家送去。

    但林英耀正在切酸菜,腾不出手,于是林芳照自告奋勇地和戴守峥一起,把这盆刚出锅的美味,送到了桃桃婶家。

    桃桃婶过意不去,把肉和肠拿出来后,又在盆里放了两大块新泛出来的海蜇皮,没让空盆回来。

    戴守峥端着海蜇皮,和林芳照一起出了桃桃婶家的院门。刚要往自家院子里进,就看到不远处有个卖糖葫芦的老大爷,正推着自行车沿路从西往东走着,时不时喊一嗓子“冰糖葫芦欸!好吃的冰糖葫芦!”

    林芳照一下便认出,这是她小时候的那个在夏天卖冰棍,冬天卖冰糖葫芦的老大爷,好像是山后的那个镇子的。这老大爷的叫卖声,是她童年的假日期待里浓墨重彩的一环。每次老大爷一出现,她的零钱包就要瘪一瘪。只是自打她开始在北京工作,没了寒暑假,就很少能遇见这老大爷了。

    林芳照快走几步迎了过去,高兴道,“大爷,这都快过年了,还没歇着呢!”

    “姑娘回来过年了啊!”老大爷对这姑娘有印象,虽然不像本乡本土的邻居那么熟,但是看着也挺亲,“卖完今天这些,就回家歇着了,丫头怎么样?要不要来一串?”

    “一串哪够啊!”林芳照笑着看了眼旁边的戴守峥,“家里人口多,多来几串!”说完,她便开心地挨样挑,糖葫芦,糖草莓,糖山药豆,糖水果什锦……但凡看上的,都被她从草把子上摘了下来。她这一买完,老大爷的草把子一下子就空了一半。看来今天能早早卖完回家过年了,老大爷高兴了,又大气地多送了两根。

    等戴守峥帮着往家里拿这些东西时,他还多少有点担心,“你一下买这么多,吃不了坏了怎么办?”

    “你忘了这是哪?”林芳照指了指院墙脚堆的那一溜没化的雪,“屋外面的温度,比冰箱冷冻层都低。化冻才是麻烦事,你还怕坏了?”

    戴守峥一想,还真是这样,他身上这羽绒服在北京穿,捂得总出汗,在东北这里,真是没觉出一点儿热来。

    等两人进了家,本来要给屋里一人分一根糖葫芦,但是屋里的三人都在忙,没一个有空吃零食。

    两人想帮忙,人家也异口同声地不用。

    尤其林芳照还怀着孕,虽然现在没显怀,但在林家人的眼里,俨然成了一级保护动物,只让歇着,不让动弹。

    戴守峥不用提,林爸林妈从来也没使唤姑爷干过活。

    所以这两口子回来,除了歇着、吃,就是看热闹了。

    林英耀做饭的手艺不比饭店大厨差,酸菜丝切得又细又匀。这些酸菜,都是挑地里上好的大白菜腌渍出来的纯正东北酸菜。姐姐和姐夫回来过年,他也是真心高兴,做菜一点都不糊弄。

    他把酸菜外面的叶子都扒掉扔了,只剩下品相最好的酸菜心儿,而且切了好些棵,足有半大盆。洗好攥干后,他把这些酸菜抖散,均匀地铺到烀肉锅的肉汤里,又新加了不少调料。此时锅里还留着挂满肉的猪脊骨,锅底继续架着柴,肉汤上面咕嘟咕嘟直冒泡。酸菜喜油,所以和肉汤是绝配,一下进锅里,没过多久,便鲜香四溢,让人垂涎欲滴。

    等快炖到时候,林英耀就把大锅里的菜盛到一个大号的铜火锅里,又把切好的肥瘦相间的大肉片子,整齐地码在酸菜上,最后又围着火锅,摆了一圈切好的猪血肠。

    看着这无敌的卖相,林英耀颇为满意,还贴心地跟姐夫解释,“杀猪菜放到铜火锅里,底下加上碳,吃着热乎,不怕凉。”

    除了这最丰盛的一锅,还有手撕肉,凉拌菜,前两天就做好了的各种炸货,摆了满满一大桌。

    饭菜都上桌后,锅底的柴火也灭了。林大成又挑了几个大红薯扔到了柴火炭下面。

    戴守峥不明白这又是干啥,林大成笑答,“下午,你们就能吃上烤地瓜了。”

    戴守峥又笑了,“还能这样?”

    “是啊,姐夫,”在一旁挂围裙的林英耀跟着推荐,“自家灶下面烘出来的烤地瓜,比外面大铁桶里的那种还要好吃。姐夫你吃就知道了,可香了!”

    所以,在中午的一餐丰盛的杀猪菜过后,半下午,戴守峥又吃到了香到天灵盖的烤红薯。

    这是他第一次拿到上面还带着炭火灰的烤红薯,一掰开,里面金黄焦香,比他吃过的所有烤红薯,都要口齿留香。

    晚上,他和林芳照一起躺在西屋的炕上。他隔着妻子的肚皮摸了摸他们的孩子,又揉了揉自己的肚子,“媳妇儿啊,我真撑坏了,我觉得我什么都吃不下了。”

    林芳照听得直想笑,“咱家好不好?”

    “好啊,太好了……”

    “嗯,我也觉得咱家好。”林芳照觉得这次回家,心里没装工作,就像度假一样惬意,她看着窗帘子上的龙和凤,“明天,就过年了。”

    “是啊,就要到鸡年了。”他朝妻子转过身,“但是我觉得今天这个隆重劲儿,就已经比我之前过的所有年,都更像过年了。”

    “这才哪跟哪呢,等明天你再看。”林芳照突然有点可怜老公这城里长大的孩子,“要讲年味儿哪里浓,还真得看东北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