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老板非要和我结婚 正文 第002章 刻在DNA里的时间

    【恋爱是一种关系缔结,而相亲是一种市场选择】

    ——

    公司的人际关系大概就这样了,毕竟算失业了,接下来我和我爸妈说了一下这个情况,按照常规我爸不直接出面,但会派我妈作为代表打电话过来,我们家一向觉得我奋斗性不足,于是在接听电话之前我做了一点准备,想了两三个未来计划方案,想要应付过去。

    让我很意外地是我妈对我的未来规划居然没什么兴趣,说着工作都好说你的能力我们是放心的,你是打算休息几天吗?几个月?一年?

    “我不知道,今天才第一天啊。”我打断她:“你要说什么就直说。”

    “你考虑考虑正事,正好趁这段时间有空。”

    哎,我已经知道她要说什么了,果然下一句就是:“好好找个男朋友。”

    “这种东西又不是从天上掉的。”

    车轱辘话了,一直以来的拖延政策都是很有效的,动机上我一向表达出非常积极的配合欲望,但实际行动上就根本躺平,再问就说在找了在找了等等缘分吧不是不到时机未至啊妈妈!其实,真要说的话,我并没有抗在拒谈恋爱这件事,只是机会真的不多,学生时代还有人追一追,谈一段,工作了之后遇到的男人越来越少,偶尔有,也目的性明确,开口就奔着结婚去,他们这些人好像命格里面刻着一张时间表一样,总是在喃喃不绝地念一句话。

    时候到了,时候到了。

    你这个年纪,差不多了。

    你给我说清楚,到底是谁快差不多了?

    “也差不多了。”我妈这次非常难对付,绝对是有备而来:“我们本来不想给你安排,让你自己找找看看,结果到现在还不行,那就我们来。”

    反正这一天总会来,但我的确没想到是这个时候来,满打满算我离三十还有好几年呢。

    “是啊,”我妈也觉得疑惑:“你长得也不差,为什么嫁不出去啊?”

    我哈哈说,那可能性格太差吧。

    “不可能。”我妈说:“你随我,我性格也不好,我怎么结婚了?”

    “缘分问题吧。”

    “不能再等玄学了,来不及了。”我妈开始规划:“也不能一谈就结婚,总之要相处两三年,就差不多,太长了不行,太长了就结不了了。”

    又是这句,差不多了,哪来那么多差不多了,人生是什么水位线吗,评估标准到底刻在哪颗DNA螺旋柱上,怎么人人都知道什么叫差不多了,就我不知道?

    不过一味抵抗就不行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现代战争首先是信息战,我开口打探敌情:“那你们打算给我介绍谁?”

    我妈在斗争上的经验当然毫不输我,马上就说:“你是不是愿意相亲?”

    “你先告诉我是谁啊。”

    “你先把态度给我摆端正。”

    “那要看你对相亲怎么定义。”我开始拉扯,“如果吃吃饭,认识一下,了解一下,当多个朋友,那当然可以。”

    “你得愿意结婚。”

    “嗯嗯嗯我愿意结婚。”我以退为进,“那我也不能和谁结都无所谓吧?”

    “我的意思是你要抱着积极的心态去接触别人。”我妈缓和了一点,马上又训道:“别只想着吃吃喝喝嘻嘻哈哈的。”

    这就是基本谈拢了,我就又问:“到底是谁?肯定有个具体的人吧?”

    谁知我妈不仅不回答,还虚晃一枪,骤然反问:“你那里就真的没有什么合适的人吗?”

    “啊。”我说:“没有吧。”

    “同事有没有,现在你都辞职了,总没关系了吧。”

    “两百多个人,我哪能都认识。”

    我想起来了,之前我妈让我在同事中留心一下适龄男青年,但我以不能开展办公室恋情的理由严词拒绝。

    而且我的位置特殊,找下属谈恋爱的话,实在不太合适。

    现在这个理由显然失效了。

    “你们公司的副总不是唯唯的老公吗?他肯定都认识,你让他给你介绍啊。”我妈记忆力很好,对我身边提到过的人脉关系简直了如指掌,这一点上我爸就是个典型的缺席型中国式父亲,念了四年大学也算不准我毕业的具体时间,但我妈就很恐怖了,不仅记得我室友的名字,还记得室友的老公。

    我正在想怎么回复,我妈又顺着这个脉络往下讲:“让你老板介绍也行。”

    “不行。”我下意识脱口而出,但自己愣了一下,我妈像是也反应过来了,不免反省自己,“好像是不太好哈。”

    “你老板结婚了吗?”

    “没有。”

    “还没女朋友?”

    “现在没有。”

    “他怎么还不找。”

    “我怎么知道。”

    “你老板叫什么来着?”

    “嗯?我没说过吗?”

    “没有。”

    好像真的没有,林州行这个人,在我妈这里好像一直是个背景板,从来都没有正式出现过,是同学,是老板,是一个社会性角色,而不是一个认识的,具体的人。她认识我带回家过的男朋友,也认识我抱怨过的难带下属,认识我的室友和闺蜜,但她不认识林州行。

    “那……也无所谓。”我想了想说,“反正也是前老板了。”

    我有心向我妈展现友好态度,于是完全合作的接纳了她推送过来的微信名片。我妈认为自己是一款非常为他人负责的丈母娘,虽然手上掌握着数位适龄男青年的优质资源,但坚持要我挨个接触,有序洽谈,坚决不搞广撒网式、鱼塘式相亲,秉承着一对一高端服务的理念,我添加了第一位男嘉宾,微信名叫“广志”,头像是大海。

    这位男嘉宾的开场白是:“您好,我是廖广志。”

    尊称为您大概事出有因,他是我妈从家里的公司物色过来的,认为其闪光点主要在于勤奋踏实,和老板的女儿相亲会是什么心态?连我都拿不准该用什么态度,如果回复不用称“您”,说“你”就好,其实就已经有一种不自知的优越感,如果略去不讲,又好像理所当然一样,我想了一会儿,只好先自我介绍说:“嗯你好,我叫邓清。”

    对面秒回:“知道的哈。”

    然后又问。

    “小姐姐喜欢吃什么?有什么忌口?一般什么时候有空?”

    这套话术熟练得如此丝滑,给人一种很诡异的感觉,像劣质天鹅绒毯子似的,看起来顺滑,躺下去又毛扎扎的,说不出哪里不对,初次见面总得给陌生人足够的礼貌,于是我试图忽略这种感觉,为了调节气氛发了数张表情包,然后说:“你选位置就可以了,我刚离职,空闲时间比较多。”

    这位廖先生又发了一串调研问卷似的问题,我耐着性子回答了几个,实在耐心得有限,最后只好试图委婉:“问这么细啊?”

    “我得了解您嘛,不沟通怎么了解,是不是?”

    “见面聊吧。”

    对面这回收手了,回了一个OK的手势。

    涂总强势回归,在朋友圈大发定位,表明自己飞机已经落地,公司的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他这一趟是去找钱了,看涂总如此高调,抱着一种祈福的心态纷纷点赞,其中还有不少这一批离职的同事。但也有人仍然忧心忡忡,王瑶就发微信问我说:“姐,下个月不会发不出工资吧?你都走了,总能透露点内部消息吧?”

    “还不至于。”

    “可是财务说账面上就只剩十几万了。”

    “涂总不是回来了吗?”

    “好吧。”

    如果还没有钱进来,就再裁掉三分之一,林州行当时是这么决定的,第一次的名单是我拟的,实在难以取舍,在办公室坐到半夜。作为技术研发型公司,结构本身就十分扁平化,研发中心和产品中心占了大部分,职能部门人员极少不能再减,最终名单人数不够林州行是不满意的,直接把花名册拉过来用钢笔划掉名字,我看着心痛,倒不是说都有多么深刻的个人感情,只是可惜,这个人性价比真的不错,这个人培养了两年终于出了成色,这个人负责核心代码部分……

    “但是。”林州行说,“总得先活下去。”

    “等缓过来了,再找回来吧。”他又说。

    “谁也不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我皱眉道,“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那就是机缘问题,不可惜。”林州行扣上钢笔,收走了那份花名册,“你既然这么难做,下次这份名单我来出。”

    我就在第二批名单上,难怪他要自己出。

    涂总不食言,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老婆约我吃饭,这个说法其实不够准确,更准确的说法是涂总的夫人柳唯女士携家属邀我吃饭——我们不仅是大学的室友,也是彼此最好的朋友。

    柳唯女士是个美人,是那种书香气的漂亮,喜欢盘发,眼睛是细长的凤眼,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江苏人,连名字都是非常经典的江南风情款,可巧的是我们同寝还有一个叫刘薇的。

    这两个人的名字读起来几乎一样,只是音调的区别,所以一开始在寝室我们就好像四个做牙齿矫正的人,叫人的时候下大重音在音调上,非常费劲,最后就决定算了。每个寝室凑齐后的第一件事当然就是排年龄顺序,于是排名第二的柳唯以后统称为二姐,离谱的是一周后辅导员也开始这么叫,我们认为她大概也觉得刘薇和柳唯连起来十分绕口吧。

    但二姐是很活泼的人,和外表相比不说大相径庭也可以称之为毫不相干,她约我的时间好巧不巧和廖先生的约会撞在同一天,秉承着先来后到的公平原则,我拒了他们,二姐不可置信:“是谁?总不会是林老板吧?”

    “不是,是相亲对象。”

    “你居然去相亲?!”

    “试试。”

    “太不可思议了,你居然会去相亲,这饭非吃不可了,我等你。”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