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大宋市井人家 正文 第073章

所属书籍: 大宋市井人家

    第073章第73章

    叶大富回来,除了带来要古董生意利好的消息,还特意跟宓凤娘私下商量:

    “这闵公子似乎也到了婚配的年纪?”

    两人多年夫妻,叶大富一开口宓凤娘就知道他的想法,觑他一眼问:“你莫不是想让我与他做媒?”

    “不对啊,人家是官家子弟,往来有官媒操心,哪里就需要我了?”宓凤娘纳闷,忽然反应过来,盯着丈夫,“他向你打听哪个女儿了?”

    “打听倒是没打听。”叶大富憨憨摸摸后脑勺,“只不过我看他一路上搜罗吃食,每每有什么特产都会赶紧寄给汴京,一开始我还当他孝顺是给父母寄送,后来发现他给汴京寄送两份,有一份还是给咱家食肆,这就不大对劲。”

    叶大富可不是什么粗人,心细如发,自然发觉不对劲。

    “可咱家食肆有两个呢,他看重谁?”宓凤娘纳闷。

    “那还用问?”叶大富自信回答,“必然是玉姐儿,倘若他寄送做菜的原料那多半是盏儿,可他总寄送直接能吃的点心特产,那必然是给玉姐儿那个贪嘴的。”

    “玉姐儿?莫不会看错了……”宓凤娘看看两个女儿,叶盏正在外面做饭,玉姐儿则在旁边学习,手里还不时抽空拿份玉片糕尝尝,这么看来,就算有人开窍也应当是更沉稳的叶盏吧……

    “怎么会看错。”叶大富对自己的能力很自信,“我若是没有点眼力见如何能做古董生意?”

    “都说竹门对竹门木门对木门,闵家可是官宦人家。”宓凤娘担忧起来,“结交这样人家是为了求财,可不是为了结亲,我们玉姐儿也不是那等能受得了委屈的性子。”

    “且等着。”叶大富很笃定,“我来出手。”

    第二日闵公子就上门了,他早已经洗去了风尘仆仆,一身白衣摇着檀香扇,仍旧一副翩翩佳公子的模样。

    叶盏有心先开口:“闵公子回来了?”

    闵穆则是狠狠行了个大礼:“多谢叶二姐指点迷津才让我多赚了这许多钱。”

    “还是你自己有魄力,看得懂奇石才能赚钱,要不我们寻常人就是知道这法子赚钱也挑捡不出来奇石。”叶盏不打算居功。

    “还是要谢谢,我带了些特产过来。”闵穆翘首打量,“大姐呢?”

    玉姐儿从远远看见他就躲了出去,自然见不到。

    叶盏便道“不知道去哪里了,闵公子是来用餐的么?那今日这顿我来请,算是谢过您回礼。”

    闵公子也不客气,应了一声就坐在椅子上等着,也不知道在等谁。

    先等来的却是叶大富。他笑眯眯进门,跟闵公子打招呼。

    两人这些天同船格外熟稔,因此闵公子也很热络,聊了两句。

    叶大富却忽然转变话题,问叶盏“锅灶可有空着的,昨晚玉姐儿嚷嚷着脑壳被夜风吹了痛,我给她做一道苍耳饭。”

    叶盏虽然不知道亲爹为何这么说,但是应了很快:“有呢,爹尽管用。”

    宓凤娘厨艺不佳,家里的饭菜便都是叶大富做,因此他技艺不错。

    还是宓凤娘提起,叶盏才知道门口的苍耳嫩叶居然也能吃,摘下嫩绿如鼠耳的嫩叶,用刀切得细细碎碎,加上生姜和苦酒搅拌最后略微撒一把粗盐。民间认为这个苍耳饭可以治风疾。

    闵穆眼看叶大富做了一道饭,简直目瞪口呆,他没想到在床舱上事事筹谋的野大富会有这么细心的一面。

    叶大富做了菜却不急着端上去,而是先把叶盏支开:“你去寻你姐姐,叫她来吃饭。”

    等叶盏出去后,叶大富才叹口气:“做儿女的真让父母操心啊。”

    宓凤娘也跟着唱双簧:“大姐儿一说头痛你就给她做饭,自然有操不完的心。”

    “我不求女儿大富大贵,只求几位姐儿都能遇到知冷知热的,这我做爹的才放心。”叶大富开口。

    又朝着闵穆做的方向声音更大些:“便如今天,哪位姐儿说是出风头痛那做良人的立刻做一顿苍耳饭便是上选。”

    两人对视一眼,自觉很是默契。

    等叶盏和玉姐儿一起回来时,就觉店里氛围怪怪的,像是有人背着自己偷吃了东西一样。不过看看屋内几人的神情,却又什么都看不出来。

    叶盏没想明白怎么回事,爹娘倒起身走了,闵家公子坐在原地若有所思,还没顾上问就见江家小少爷走了进来。

    江家小孩自打找回来后身边的侍从就增加了一倍,饶是如此他过来店里吃饭时候他娘亲还要跟着。

    他这次是来目的是感谢叶盏所送蛋糕。上次江家送礼,叶盏回礼了蛋糕,没想到江家小少爷一下就喜欢上了。

    对付爱吃甜的小孩当然要用甜品,叶盏想做一道clafoutis,克拉夫提,这是一道法式甜点。

    需要将鸡蛋白糖牛奶面粉一起搅拌均匀,撒上李子碎,放入烤炉。

    说起李子,玉姐儿纳闷:“怎么妹妹每回说起嘉庆子都叫李子啊?”

    因为后世出了一位皇帝,为了避名讳将所有嘉庆子改了名字,叶盏在心底默默说。

    这款甜点极其好做,但是卖相很好看,所以属于哄小孩神器。

    果然江小看见后眼睛都直了:“什么?我要。”这句我要是他扭头对母亲说的,他还未曾见过这么好看的美食呢。

    闵穆也跟着看:“我也要一份。”又看了看玉姐儿:“头还疼吗?吃点甜食可好?”

    等甜点上来,他自己没吃,推到玉姐儿跟前“吃完苍耳饭再吃这个?”苍耳饭有点微苦,玉姐儿应该不喜欢吃,加点甜食更好入口。

    蛋糕绵软,但是这份点心却很顺滑,里头的馅料是成泥的,烤制后多了外表焦脆,吃起来更加可口。

    江家小少爷越吃越爱吃,自己还不吃独食,一口气定了七八份,分别要送给两边的翁翁婆婆,亲戚朋友,最后还不忘玉姐儿:“给我娘子也送一份。”

    闵穆:?

    玉姐儿赶紧纠正他:“先前你惊慌失措便没有纠正你,你太小了,大人跟小孩不能成婚。那是占小孩便宜。若是有人告诉你能成婚你可以将他骂一顿告诉大人。”

    江家夫人和气:“他最近刚明白成婚的意思,每日里成婚对象形形色色。”昨天是吃饭的饭碗今天是跟屋檐下的燕子,做不得数。

    既然只是小孩子特殊时期的口癖,玉姐儿便也不再如临大敌,反而笑嘻嘻去逗江家小公子:“我以后可是很能吃的,要家里足够有银山供我吃喝才好。你还是找别人吧。”

    “我供得起,我房里那些珍玩都给你,我爹娘给我的压岁钱都给你,以后都交给你。”江家小公子掷地有声。

    闵穆坐在一旁脸都绿了。

    他的确对玉姐儿一见钟情,初相见时就看中了她松弛的气质,等熟悉后发现玉姐儿属于心宽体胖却又处处透着着调。

    一面吃着零食大喊吃不够吃不够宛如几岁孩童,一面却能将满汴京城那么多娘子们提篮叫卖的账册盘得清清楚楚。这种反差感太让人着迷了。

    于是闵穆开始不由自主往食肆里跑,今天吃点饭明天吃点点心,甚至吃什么都变得不甚在意,只想多见见玉姐儿,看看她傻笑自己一天都有劲。

    当时没觉得有什么,但是等去了湖广才发觉不对劲。

    每天他觉得吃也吃不惯穿也穿不舒服,跟班还当他是水土不服,给他特意买了汴京的土兑了冲水喝,想用这样的民间偏方治疗自家少爷。

    闵穆便当自己也是病了,索性给家里写信提起,家里很贴心,寄送了家里的灶心土,还因为叶家食肆做饭好吃的缘故还跟叶盏讨要了一包灶心土。

    灶心土加水兑服,闵穆留下了那包灶心土的纸张,他跟来送东西的人东拉西扯,套出了这灶心土是玉姐儿撕了一张写废了的菜谱残页包好的。

    从此闵穆的水土不服彻底好转,别人都惊叹灶心土加水服用果然有效,只有闵穆知道是因为那半张她笔迹的纸张。

    被他叠在书页里叠放得整整齐齐。

    可如今叶大富这一番话到底什么意思?

    闵穆坐在一旁,只觉得好好的饭菜越吃越无味,简直要噎在嗓子里吃不下去。

    江家吃了点心也有回礼,回礼便是绿荷包子,汴京伏天有吃绿荷包子的习俗。

    荷叶性寒,在里面加了姜丝等物,正好怯寒。

    宓凤娘便念叨两位女儿:“你们自己也多吃点,去去寒气。”

    “娘——您好生啰嗦,这三伏天热得我脑门晕,哪里就有寒了。”姐俩压根儿不觉得这件事有什么。娘嘴里说的寒气看不见摸不着,对年轻人来说格外遥远。

    宓凤娘摇摇头“小孩儿家家,不听劝,以后老了你就知道吃亏了”

    却没想到这一幕再次被闵穆看见,晚上回家时吃到家里做的绿荷花包子。

    因为是节日礼互送,闵家自然也做了许多,都预备着分赠各种亲戚。

    闵穆吃完绿荷包子,想起这一遭,吩咐厨子:“有份多加点生姜。”

    好吃的吃食送到家里,玉姐儿想着这是个好人,一边咬了一口绿荷包子。随后爆发出一声惊呼。

    “啊!”

    好多姜!好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