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大宋市井人家 正文 第074章

所属书籍: 大宋市井人家

    第074章第74章

    闵公子没有局限于绿荷包子,第二天居然又送了一份獐子肉过来。

    让叶盏有点意外,这份食材的稀罕度也比绿荷包子高多了,虽然如今野味到处是,獐子肉的价钱也比羊肉低,但毕竟也是肉食,可比猪肉价钱贵多了。

    更让她意外的是宓凤娘的态度。

    娘居然说:“这礼太贵重了些,送回去罢。”

    要是往常她定然会喜滋滋收下这贵重的馈赠。

    叶盏看了宓凤娘一眼,狐疑:娘这不是被什么附体了么?

    宓凤娘瞪她一眼:“别乱想。单独送回去恐怕得罪人,不如我们用獐子肉做个什么菜送回去。”

    不愧是叶家的情商王者,叶盏点点头,应了下来。

    宓凤娘见女儿上道,便又吩咐:“动静小点,莫要被你姐姐听见。”

    闵家、厚礼、拒绝、不许玉姐儿知道。

    叶盏将这个元素联系到一起思索了片刻,这才恍然大悟:“娘,您是说闵公子对姐……”

    她刚起了个头,就被宓凤娘拍了一下头:“可别告诉玉姐儿。”

    叶盏嗯了一声。

    闵家家境优渥地位超群,叶家是下九流,别说在古代了就算在已经破了四旧的现代,民间嫁娶依旧很势利。对玉姐儿来说并非良配。

    从上次玉姐儿劝她不要太过分分析裴昭的举动就看出玉姐儿的爱情观与宓凤娘一样,不打算追逐门第不同的爱情。

    所以这件事不让她知道倒是上策,免得扰乱了心神平白伤心。

    她决定这獐子肉就按照宋人的方法做个炙烤獐子肉①。

    大块的獐子肉用调料和酒腌制,随后用羊油包裹外层放在大火上炙烤。

    羊油被烤得滋滋冒油,慢慢流出透明的液体,在铁鏊上慢慢流淌,

    里头的獐子肉也渐渐变色,由原本的新鲜粉红色肉质渐渐变得带白,肉质也肉眼可见得变得紧实。

    整个炙烤獐子肉散发着特有的香气,那种香气是脂肪和炭火碰撞的独有滋味,一闻见那个味道脑海里就自然而然浮现出许多与烧烤、炭烤、肉串的记忆。

    闻着特殊的香气,慢条斯理给獐子肉翻面,是一副很治愈的场景。

    叶盏不由得佩服宋人,能想出用羊油包裹獐子肉烧烤,真的是天才。

    因为獐子肉肉质比较粗,如果直接炙烤,要等到它熟了用很久时间,这期间难免影响獐子肉的口感,所以要加羊油烹饪。

    这跟西餐烹饪时用黄油煎制是类似道理。

    或许是古代资源匮乏每一种资源都要极尽充分利用,宋人很擅长利用动物油脂,许多菜肴都用猪的网格油来烹饪。

    “好香!”玉姐儿进门,就闻见了好一股浓烈的香气,“是什么好吃的?”

    叶盏摇摇头:“给闵家的回礼。”

    闵家不是才送了绿荷包子嘛,前端时间也常送来闵公子四处游历时送来的特产,所以回礼算是合情合理,玉姐儿便没有怀疑。只是看着羊油开玩笑:“别让娘看见,又该心疼了。”

    闵穆收到回礼时很高兴,可打开食盒后发现是炙烤獐子肉时又觉得很纳闷。

    “少爷,那边捎话说要加热吃。”小厮不明白自家少爷为何在发呆,却还是尽职提醒。

    闵穆心不在焉嗯了一声,挥挥手:“拿下去热了再上来吧。”

    炙獐子肉很快就上桌了。

    大火烤熟的獐子肉,剥开脂肪,只吃里面的獐子肉。

    因为羊油的保护,所以入口并不粗糙,反而口感很细腻。

    滑润的獐子肉带着浓郁的香气,让人想起漫步山野的快感,而且加了羊油包裹的缘故,这獐子肉吃起来还沾染了羊油的香气,很是滋润。

    几口肉下去,闵穆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感觉,好吃是好吃,可是为什么退回来了呢?

    肯定不是嫌礼物价格低,那到底是为什么呢?

    饶是对人情世故不大精通的闵公子也隐约猜到了,他叹口气,格外沮丧:难道这是玉姐儿的想法?

    她在用这种方法不动痕迹拒绝自己吗?

    情之一字,当真是难解啊。

    被他念叨的玉姐儿浑然不知发生了什么,还在催叶盏呢:“那道獐子炙闻着就香,我们家什么时候能吃一口啊?我可以从我工钱里扣。”

    她现在有店里一半的股份,算是个小富婆,常拿自己的收入自掏腰包来购买一些稀罕食材。

    叶盏便答应了下来,又做了一回,既然要用油脂做菜,她忍不住买了猪网格油,打算做个网油炸肉馅。

    网格油是包裹猪内脏的一大块油脂,网格状有点像蜘蛛网,撕开后摊开一大片,大概能铺满一张方桌。

    猪网油绝对是脂肪盛宴,但就是很难收拾,首先要完整将它撕下来,其次那玩意儿清洗起来太麻烦了,上面带了血液和脏东西,洗起来很费力,要洗好多次才成洗成好看的雪白色。

    大宋流行用猪网油包裹食物烹饪,后世还有痕迹,像一些老粤菜馆子还有四川某些地方仍旧保留了用猪网油做菜的手法,应当就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饮食文化。

    只不过猪网油清洗起来太费力,吃起来又容易导致营养过剩的现代人产生心脑血管隐患,所以也在逐渐退出市场。

    也是因着叶盏对烹饪有异乎寻常的热爱,加上大厨的身份,所以才会留意各种濒临失传的烹饪技巧。

    猪网油收拾好之后,包裹上小块的肉馅,将它包成规整的方方正正模样,再下油锅油炸。

    油锅噼里啪啦,肉馅从生到熟,食客们走进门:“今日又有了新菜谱?”

    不得不佩服这位叶老板,时不时就能想出新菜单,让这家小小食肆总是能带个人惊喜。

    “是。”叶盏点点头。

    食客自然都点了那份网格油炸肉馅。

    按照古人的口味来说,这份油脂简直让人大满足:网格油被炸得外酥里嫩,油炸过程中猪油进了油锅,又被网格油吸收,猪油和锅里的胡麻油一起混合进入网格油和肉馅,菜肴一下吸收了两种油,一下就美味了许多。

    肉馅油炸后变成了好看的焦黄色,又脆又酥,吃起来焦焦脆脆,再加上外面油炸网格油的加持,简直是双重油脂暴击,堪称一份油脂盛宴。

    食客们纷纷称赞:“这份味道不错。”还有人点了贵点的炙烤獐子肉,评价也颇为不错。

    食肆的生意如今已经算稳定下来了,可以每日里平稳增长。

    看着这部分生意已经步入正轨,叶盏便腾开手准备自己的第二步策略:做全城的奶油批发商。

    如今蛋糕渐渐开始小范围流行,许多人家家里祝寿都愿意来购买一份蛋糕,为家人贺寿,既有面子又好吃。

    甚至还有一些人上门打听,想要购买蛋糕带到外地去馈赠亲友,被叶盏委婉劝退,这蛋糕禁不住储存,想要运送到外地不现实,而且容易变形,即使到了现代仍旧不大好运输。

    可是店里的蛋糕产量仍旧有限,根据大斧的线报,黑市上甚至开始有蛋糕转让。

    就是有人提前在叶家食肆订好了蛋糕,等到日子就去市场上询问有无顾客购买。因着叶家食肆蛋糕太过出名,难免有人着急当天用,可时间上来不及,就只能求助于这些二道贩子。

    叶盏听完后目瞪口呆:好家伙,古代版黄牛。

    因着蛋糕的受欢迎,她也随之开始推销自家奶油。

    叶盏寻了些附近街头的小儿,请他们编了一条歌谣,在街头玩闹的时候用,以达到广告的作用。

    中国谣谶文化里童谣曾经占据过非常重要的位置,从“檿弧箕服,实亡周国”到最近朝代的“杨花落,李花开;桃李子,有天下”,让统治者很是警惕,所以叶盏也不敢太过分,免得惊动官府,所以只是简单编了两句类似“奶油哪里买,叶家食肆最便宜”之类简单明了带有明显商业特征的口号。以松子糖为诱饵,诱他们在闹市处处传唱。

    敏锐的商人们立刻就留意到了市面上的新消息:

    “听说了吗,那叶家食肆开始卖奶油了。”

    “是做蛋糕的那家?”

    叶家蛋糕风靡汴京,其他食肆的老板自然也都留意到了,他们也曾自己买来钻研仿制过,只是无论如何在市面上寻觅都没有找到同款商品,怎么琢磨都做不出类似的东西。

    既然叶家能出售奶油,那么自家买了最重要的配方,意味着蛋糕也能做出来。

    因此得到消息后商家们纷纷来到叶家食肆询问。毕竟大家心里还是有所疑问,叶家的生意这么好,舍得出让这一块利益吗?

    就听叶老板点点头:“我们家一处塌房专门做奶油,你去买便是。”

    跟着她来到汴京的一处河边塌房,就见那塌房上有个窗口,上面还挂了一个大牌子:“专供奶油。”

    奶油的价钱很贵,一碗能要价五十文,那可是小小一碗啊。

    可是联系到蛋糕高昂的价格和供不应求的架势,那些食肆老板又觉得这桩生意稳赚不赔。

    因此他们回去商量后,最终还是决定咬咬牙:“买。”

    买了这奶油,琢磨出了蛋糕,到时候出售,还能获得更多利益,这门生意也不赔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