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大宋市井人家 正文 第098章

所属书籍: 大宋市井人家

    第098章第98章

    这茂鸿已经年过中年,但不知道为何行事这般低级,还没开始比试就先试试嘴皮子功夫。

    叶盏倒不意外,她前世工作中见到某些稍有权利的中年男无一不如此:小肚鸡肠、心胸狭隘、打压后辈、造谣女性。

    玉姐儿这暴脾气哪里受得了这种挑衅,当即就准备开始进入狂暴战斗状态,却被叶盏拦住:“莫要理会,反派死于话多。”

    茂鸿:?虽然听不大懂,但直接感觉这不是什么好话。

    还要嘴上占两句便宜怎奈段行老已经开口,便只好悻悻然作罢。

    段行老咳嗽一声:“两家的菜肴我都会检验,之后会各拿一半送进去,好坏由太庙的管事定夺。”

    随后就让自己带来的人上下检验,确定两家送来的饭菜都是满盒,没有充数的情形,这才叫人将各自一半的饭运上自己带来的车:“今日是行会里集会的日子,上下自会分食这些食物。”

    “既然是人人有份,那我家也有了?”玉姐儿上前堂而皇之去拿茂家酒楼的饭勺,“我也尝尝。”

    她说得有理有据,便是茂鸿也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玉姐儿打菜。

    茂家的饭菜没有采用饭盒,而是传统的木盆木桶来打菜,玉姐儿也不客气,掏出自家在家就备好的食盒,狠狠挖了几勺才作罢。

    里头吃饭还有些时间,行老叫人去送饭,和茂鸿踱步欲往旁边的茶楼等候,行老扇子一展,淡蓝色直裰搭配同色系月白鞋履,腰间挂玉佩一枚,看着的确有几分翩翩公子的样子。

    偏偏玉姐儿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小声嘀咕一声:“花木瓜。”立刻让叶盏收回了目光,忍俊不禁。

    段行老打算招呼叶盏一同前往茶楼等候,一擡眼正好捕捉到叶盏的笑意,不由得一愣,面露几分意外,似乎今日才察觉叶盏是位女子。半天才道:“叶老板,叶大姐,可要一起去茶楼?”

    “不用了。我们人多,在茶摊等便是。”叶盏笑着摆摆手,她是半分都不想跟那茂鸿一起打交道,索性在外面茶摊躲会,反正结果由太学里头管事决定,不用讨好行老,再者如果有什么人情交易,茂鸿也不会傻到这会才跟行老商量。

    因此叶盏很放心婉拒了邀请,和玉姐儿几个在旁边的茶摊坐下喝茶休息,安然等待结果。

    玉姐儿要了一壶茶,跟店家打好招呼后便拿出准备好的竹筷子分发诸人:“来尝尝茂家酒楼的饭菜。”

    还多了一份筷子:“豆角今日肚子疼没来,就让她看店了。”

    茂家的饭菜也不容小觑:蓬松的白米饭、羊油炒茭白、瓠瓜片素炒,猪肉炖白菘。

    “这可真是花了大价钱啊。”玉姐儿算算账就咋舌,“里头哪一样不贵?”

    “蒸米饭二百份,就算一份三文钱,足足得六百文吧?”

    “还有茭白,明明是素菜,却用了昂贵的羊油来炒,茂鸿这厮真是下了血本了。”

    城中以羊肉为贵,羊油的价钱也跟着水涨船高,自然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消费得起的,茂鸿居然为了取胜在素菜里面加了羊油。

    但你又不能说他犯规,毕竟羊油只能吃出来,却看不见,他若一口咬定是自家做菜前一锅残留的羊油,你也不好告状。

    玉姐儿想通了这一点,恨恨,只好化悲痛为食欲,狠狠吃了一大口作罢。

    “别看他下了血本,但只要谈下这个单子,以后自然有得赚。”叶盏正色。

    她在初期就算过一笔账,这二百人修建工程怎么也要耗费两月,这样一来等于两个月有固定的二百食客保底,对任何食肆酒楼都是难得的稳定客源。

    更别提后面是太学,账款有保证,后续要账也方便,不至于有欠帐不还的情形。是的,本朝也有欠帐不还的老赖,只能求助于官府打官司,过程冗余,对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煎熬,所以大家都愿意通过行会接洽生意,算作多一层保障。

    “反正他赢不了我妹妹!”玉姐儿对叶盏没来由得充满信心。

    叶盏则不骄不躁,认真品尝着这些饭菜:

    白米饭虽然口感粗粝,可见不是什么好米,但蒸煮得蓬松晶莹,可见茂鸿虽然有点嘴碎,但烹饪技艺还是不低下;

    羊油炒茭白里面,茭白切成块状,羊油放得足量,虽然叶盏吃着有点腻,但对要劳作的劳工来说正好。不过叶盏还是尝到了一块茭白没洗净的土味,还有觉得整体火候偏老,或许是因为节约成本的缘故,对这种不起眼的素菜就没有精心挑选原材料。

    瓠瓜片则切得大小均匀,素炒时候还加了甜杏仁片,整体吃起来偏甜,口感很是独特。

    猪肉炖白菘则是唯一的荤菜,猪肉品质却不错,叶盏猜测因着是第一回竞技的原因所以茂家好好买了猪肉,新鲜无肉臊味,肉质紧致,一看就是新鲜肉。

    里头的香料也放得很足,黄酱、八角、花椒、酱油,这等菜浓油赤酱,看着汤汁淋漓,很是下饭。

    叶盏尝了几口后心里便有了底:茂鸿的饭菜的确有可圈可点之处,不过对比起自己所做的菜肴自然还有不足之处。

    茶楼上茂鸿和段行老也在品尝饭菜,茂鸿吃完几口后便蹙眉:不是因为饭菜不好吃,而是因为饭菜的确无可挑剔。

    鸡子炒韭菜里头韭菜偏硬,很是脆爽,金黄炒鸡蛋咸淡适宜,茂鸿自家也做菜自然知道这道菜看似简单其实很考验厨子耐心:韭菜很容易软踏踏,常常上一刹那看着还很挺拔,下一瞬立刻变得绵软无比,就如中年男子的□□一般阴晴不定。

    只有有耐心的厨子才会在恰当的时机放入韭菜,确保韭菜不至于软榻。

    至于那红烧肉就更不用提了,色泽亮丽到几乎能在餐桌上单独的“看菜。”(如今大户人家宴饮常常要在桌上摆几道看菜,光看不吃,为的就是装饰作用和勾起来宾食欲。)

    吃进嘴里更是入口即化,甜中带咸,不管是爱吃咸的还是爱吃甜的人此时都无法拒绝这一口神乎其神的红烧肉。

    二米饭是在粟米里加了小米,虽然口感不及大米精细,但烹饪很是精心,确保松松软软,再加上红烧肉的肉汁一浇,自然很是下饭,也不会太过挑剔小米的口感不如大米香软。

    两个素菜都是咸菜,但只腌渍了一夜,不至于太咸,再说了劳工们也喜欢吃咸的,觉得吃了有力气、下饭。酱萝卜吃起来口感脆脆的,萝卜本身的辛辣被转化成了很温润的咸香,回味绵长。

    段行老也尝了两种饭菜,虽然没说话,可是他不断夹红烧肉的行为已经暴露了他的真实想法。

    茂鸿思来想去,只想到一处犯规点:“叶娘子多加了一个荤菜。”

    说好了是一荤两素,她准备了两个荤菜,这不是犯规吗?

    段行老摇摇头:“她刚才说过了,这个鸡子是送的,而且若是选她,等日后她几乎几天就能多送一个荤菜,你若是能做到也可提出。”

    “白送?”茂鸿卡了壳。

    他当然能猜测到叶盏要送的荤菜,多半是炸小河虾、鱼杂乱炖、卤猪下水这样相对便宜的荤菜,不值当太多钱。

    可是自己能做到呢?

    茂鸿扪心自问,他的确咬咬牙能做到,可那时自己赚的钱就要更薄一分。

    他虽然嘲笑叶盏的食肆小不起眼,这时候也从心底里羡慕她没拖累,小食肆的话,店铺租金不多、雇佣的帮工不多、厨子间不会倾轧、泡堂们不会变着法的比赛偷懒。

    这就要求茂鸿必须时时考量每一单生意的利润,送一个荤菜,叶盏的小食肆还有得赚,可是对他而言就难受了,有这精力还不如腾出心思去做旁的有利润的生意。

    正满面沉重坐着,就听小厮上来禀告:“老爷,太学里头好了。”

    “快。快!”茂鸿忙起身,照护着段行老下楼,不管怎么说他都要亲耳听到拒绝。

    太学管事笑吟吟看着几人。

    段行老作揖:“我们食饭行用了两种方式,不知您觉得哪种更好?”为了遮掩,对外说的是用了饭盒和木盆打饭两种,并未提及两人争端。

    太学管事一边挥手示意手下人将空荡荡的木桶等物往车上送,一边说:“我瞧着食盒的方式好。”

    “这样不用打饭,一来省下了一到两个打饭的劳力,二来,劳工们不用等候打饭,省下劳工们休息的时间。”

    茂鸿虽然隐约猜到了是这个解决,但还是不死心,往前一步问:“那饭菜呢?是食盒里的好吃,还是木桶里的那些好?”

    “羊油炒茭白鲜美。”

    茂鸿刚面露喜色,就被下一句噎了回去:“只不过太老了,划拉嗓子。”

    “说起菜品,倒是食盒里的各胜一筹,说也奇怪,你们明明是一家做的,怎么菜式水平不一呢?莫非是店里好几个厨子有的是没出师的徒弟?”管事笑了笑,很是为自己的笑话水平自豪。

    “红烧肉肥美,酱萝卜柔韧有嚼劲,醋浸姜芽清爽怡人。”

    太学管事咂吧下嘴,似乎还在回味那一口红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