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第109章
第一批乡下小娘子们初来用了好些时日来适应汴京生涯,第二批却容易些,先来那十四个小娘子叽叽喳喳带新人:“这是牙刷子和牙粉可以刷牙。”“这是澡豆能沐浴。”,还热心带她们去香水行:“不然会把乡下的虱子带进来。”
第二批的小姑娘们怯生生看着新世界,热气腾腾的雾气中女子们脱得精光,白花花一片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当即吓得缩了回去:“这可不成”,却被第一批的先辈们笑吟吟摁回去:“洗干净了才好开始新日子。”
还开导她们:“洗一回你就知道好了,上回那个谁也不愿意洗,哭天抢地说要去地府喝洗澡水,谁知现在两天一次比谁都洗得勤。”
被她们取笑的小娘子也不恼火,反而跟着帮忙剥衣服:“赶紧洗了带你们去买衣裳买头绳发梳。”
这下小娘子们都激动起来:“新衣衫?首饰?”头绳发梳对穷人家孩子就算是首饰了。
“那还有假?”都是过来人,自然知道大家心里想头,“不过上回我们的衣裳是师傅买来送我们的,你们的却由我们来出钱。”
酒楼里生意好,她们这一批小娘子们手里也跟着银钱宽裕,日子久了除了个别老实的全额寄给老家,那些脑子活络的都已经自己私藏了不少,闲暇里拿着铜钱逛汴京:
吃小摊上的槐叶冷淘、结伴去逛州桥夜市,你捧着一杯饮子甜水、我嗑一把旋炒银杏、手里拎一提溜香药果子罐子党梅,口里评论着街头巷尾的八卦逸闻。
脸上有痘痘的去买张戴花洗面药家的洗面药粉,也敢去枣王家金银铺踮脚看人家店里的金银首饰,盘算着等自己攒攒钱也能买一对塞耳朵的银丁香戴一戴。
不过短短几个月,原本的乡下丫头如今已经变成了正儿八经的汴京小娘子。
这批小娘子还记得叮嘱后辈们学会藏私:“把工钱说低些,别跟家里什么都说。”、“要是家里待你好你再把钱拿出来,若是家里指望送你出来当摇钱树,你须要早早为自己打算。”
有了她们帮忙,叶盏和玉姐儿甚至都没怎么费大力气引导第二批小娘子们。那些小娘子适应得很快,第二天就各个干净衣服整洁,说话也开始慢条斯理学起了汴京口音。
“难得先头那些小娘子们还愿意拿钱出来给妹妹们置办东西。”宓凤娘很欣慰能少出些银钱。
装修好了,叶盏便将小娘子住进这座前店后院,开始传授她们一些简单的厨艺。
如何洗干净蔬菜、分辨蔬菜新鲜度、处理蒜等调味料、认识各种香料。小娘子们学习的很认真,没几天都能应付基本的洗菜业务。
叶盏便又教导了更加进阶版的知识,教导她们切菜、备菜。
这却麻烦些,但叶盏很是耐心,便是有人不小心切坏叶盏也不生气,只交待后厨将她们切坏的拿来做员工餐或是做成免费的汤汁发放。
员工餐没有任何区别,叶盏每每跟着她们一起吃饭,大家都是平等的大锅饭,并无不同。
做成免费的汤汁发放客人也是店里的传统,只不过切得横七竖八被食客们看见总是不好意思,小娘子们便越发用功学习。
“知道用功是好事。”宓凤娘夸奖,但转念一想又发愁,“这回又增添十五张嘴,可难养活哩。”
便是酒楼生意再好,也撑不起养活三十个人白吃白喝吧:“如今只盼盏儿能早日帮她们寻个去处。”哪怕是帮这些小娘子谋求个绣娘、浚糟娘子、梳头娘子的职位,也好过让她们再回乡下。
那个中央后厨虽然大,但酒楼本身并不需要那么多后厨,便是设置了也是白设置。
叶娘子雇佣这么多小娘子们做甚,谁也不知道,但风凉话却有不少人说:“莫非是发达了人也抖起来了?”
“想学人家有钱士绅做乡贤,也不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个实力?”这话来自同行。
“要做乡贤那应当是回乡办学资助孤老书生,这资助些小女子算什么?”有些老家的乡绅被叶盏此举抢了风头,难免有怨言。
“就是,教会了那些小女子外面的奇门淫技,教得她们心大了不愿意嫁人,让乡下的朴实农夫们又去哪里讨老婆?”这话来自老家不得志的穷书生,识了两个字便自认为悲天悯人。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都巴巴看着叶盏阴沟里翻船:这三十人莫非她都养得起?等待养不起时候女子们必然心生罅隙,呵呵,到时候狗咬狗有得好看。
叶盏却浑然不听这些传言,只一心筹备自己要做的事情,每日里在后厨钻研菜品,时而欢喜“就是这个味!”时而摇头“与整体风格不协调”,说些让女子们听不懂的话。
但她这种镇定坦然让身边人都有了主心骨,便也将焦虑和疑惑放下,安心踏实跟着叶盏做菜。
仔细一打量,却发现叶盏最近琢磨的菜都是素肉。
素肉,顾名思义就是以各种素食代替肉类,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
什么素鳝鱼、炒素鸡、素海参、素炒腰脑、素炸排骨、红烧素肉圆、贴素肉饼、素火腿炖素鸡、黄焖素鹅、板栗烧素鸡、扒凤眼鸽蛋、红烧肥肠。
菜式的味道尝起来都如素菜一般,几乎能以假乱真,美中不足就是每种素菜都不是肉为原料,而是货真价实的豆皮或者豆干、茄子。
玉姐儿不解:“你从前不是说要茹素就清清静静茹素嘛,将菜做出肉味其实也是在欺骗自己,如今怎么又改了主意?”
叶盏一笑:"过两天便知。"
玉姐儿虽然不明就里,但还是踏实跟着妹妹学做素菜,一学才发现其中大有玄机。
好比这莲藕一般都是切成藕片,偏叶盏要切成拇指常的小节,随后再切成五六块小段,再裹上面粉入油锅油炸。
“这炸莲藕有什么好吃的?”玉姐儿不解。
叶盏却又起锅烧油,融化了冰糖后再放入莲藕段开炒,临起锅时再加一勺香醋。
玉姐儿闻着香醋遇热后好闻的气息,忽然福至心灵:“莫非这是糖醋排骨?”
叶盏笑着赞许点点头,玉姐儿接过“糖醋排骨”仔细品尝:厚密的糖醋汁在嘴里几乎能勾芡拉丝,不对,这回是真能拉丝。咬下去后口感很有嚼劲,排骨酸酸嫩嫩,甜味和酸味交织的恰到好处。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这是莲藕,玉姐儿是半点都猜不到这糖醋排骨其实是糖醋莲藕。
至于用香菇、松箪、豆干等食材做成烤鸭、烧鸡、甲鱼的样子就更厉害了,堪称偷天换日。
玉姐儿虽然从前在叶盏做的素寿宴上领略过一二,可如今系统学习仍觉妹妹这手艺极其厉害。
不过她还是不明白:“这种素肉菜其实最贵的是工费,你手艺这么好,可食客并不一定会次次买单。”
毕竟酒楼面向的客人是中端消费的客人,并不会愿意花了肉类的价钱买个素菜。
“谁说我要卖给酒楼来的客人?”叶盏仍旧是那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除了传统的素菜之外,叶盏还在多次试验现代的各种人造肉。
不得不说现代人站在前人肩膀上也是研制出了不少成果,譬如素鱼肉、素鸡肉。现代有一些勾兑三花淡奶、加些科技与狠活调制出来的素肉,也有很多认真用豆干面筋研究出的肉食。
在研究过程中叶盏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总算也是都一一成功研究了出来:将面筋包藕条做成小排、将杏鲍菇切成鲍鱼大小再切花刀来冒充鲍鱼、将干香菇反复碾碎打粉做成肉松。
她拿起食盒,往四邻走动,这地方偏僻,除了女道士观,还有旁的道观诸如延真观、佑神观、五岳观和法云寺、天清寺、小婆台寺这样的寺庙。
过了几天,叶盏兴冲冲宣布一个好消息:“以后我们中央后厨的菜除了供应女道士观还要再多供应八座寺庙道观。”
“什么?”宓凤娘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家女道士观就能赚大笔收益,不敢想再多八笔盈利是何等舒畅之事。
“是了,我跟他们的主持或主管都说好了,往后他们要招待贵人们宴饮便都由我们中央后厨来供菜。”叶盏宣布了这个好消息。
她早有预谋,想要将中央厨房的经营范围扩大到不止为叶家酒楼供货。
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为更多家道观供货,才能实现化批量化生产,靠着边际成本递减获得利益最大化。
宓凤娘虽然不明白现代的管理理念,但脑子也好使:“也是,单是洗韭菜,就要择菜、打水、浸泡、淘洗二遍。可若是一人专门择菜、一人专门打水,一人专门浸泡。就省力得多。”中央后厨的意义便在于这里。
叶家酒楼这些日子接连有许多大新闻震撼众人:一是老板雇了共计快三十个厨娘。
二是老板建造了一座硕大的中央后厨。
三是老板一口气拿下了八家方外之地的订单,声称从此为这八家提供定制化的菜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