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大宋市井人家 正文 第118章

所属书籍: 大宋市井人家

    第118章第118章

    吃完橙酿蟹和洗手蟹,大家又开始吃清蒸螃蟹。

    这螃蟹都不错,即使只是简单的蒸煮,仍旧吃得出来鲜美,甚至因为没有旁的味道掺和更显清爽,蟹香满口。

    叶盏边吃边感慨,怪不得李渔将买螃蟹钱视作买命钱,的确值得惦记。

    叶大富帮叶璃剔蟹,一边念叨:“这物件好吃倒麻烦,就如嗑松子一般吃得是那股嗑的劲儿。”

    宓凤娘则想起从前在富贵人家的见闻:“先前在杜家见老夫人她们吃蟹,都用什么银子打的物件,看着像掏耳勺剔牙一般,她们拆完后还能将蟹壳拼成一个完整的蝴蝶,说这才叫富贵气象呢。”

    叶盏喝一口温好的黄酒,微微眯着眼:“这便是富贵人家的讲究,好比我们剥鸡头米、从豆荚里剥豌豆粒,从没有过人夸耀自己剥得好是因为出身富贵。”

    大家先是惊讶,随后慢慢回味觉得有道理,纷纷大笑。叶盏也跟着笑,这做饮食的第一步,就是对饮食切魅。

    大家都在笑,裴昭却将一个小碟不动声色挪到叶盏眼前。

    小碟里满满一盘雪白螃蟹肉,他眼前则是一碟螃蟹壳爪。

    叶盏小声道谢,吃了一口螃蟹。

    裴昭见她动筷子,眼梢都了一抹喜色,手剥得更快。

    玉姐儿一瞥眼正好扫见这一幕,咳咳笑了起来,旁人问她,她只说:“我笑有只螃蟹顺杆爬得倒快哩。”

    诸人不解,玉姐儿不解释,只吃吃偷笑。

    吃完螃蟹后,宓凤娘监督着小娘子们喝紫苏汤:“回头受了寒肚子要疼的。”

    再用紫苏叶洗手,让手指上怯除螃蟹的腥味,而后用腻子洗去手上的油脂,这又收拾了碗盘,摆上正餐,大家对着月亮吃肉喝酒起来。

    小娘子们年纪还小,叶盏不许她们喝酒,只用果子露代酒,大家仍旧喝得开怀不已。有人甚至荒腔走板唱起了民谣。

    金哥儿索性从酒楼里取来了一方筝,弹奏了起来。

    叶璃几口就吃饱了,跟那些小娘子们讲一些山野精怪的传说,如今月色正好,此地外面人家不多,除了酒楼院子里亮着灯,再往外望去灯火不多,讲这些便极有氛围。

    小娘子们极捧场,围坐在叶璃身边,不住问:“当真?”、“你师傅讲的?”,说到要紧处齐齐低呼,抱着胳膊一群人缩成一团,宛如雨天取暖的小貍猫。让叶璃成就感十足,讲的越发起兴:

    “山涧流水的精怪叫:喜。你看见它要赶紧叫它的名字,它便能给你取来食物。”

    “额滴个乖乖,我才想不起叫他的名字呢,赶紧跑才是要紧。”有个小娘子不安缩缩脖子。

    可她同伴有旁的疑问:“它取来的食物是不是变化得来的?还是凭空取来的?若是如此我们酒楼里的食物可要看紧了,别被精怪拿了去讨好路人。”

    一时大家哄笑起来,顿觉恐惧被驱散了大半。

    “茅厕精叫做:倚,手里扶着白杖,所谓倚仗倚仗,你看见唤它的名字就能祛除它。

    茅坑精叫卑,状如美女揽镜自照,唤她的名字便能吓跑它①。”叶璃继续讲述。

    叶盏在旁边听得有趣,知道妖怪的名字就不能让对方害到自己,似乎跟自己先前看的《夏目友人帐》和北欧一个神话有点异曲同工之处。

    小娘子们有人问:“茅厕精和茅坑精同处一室么?还是会打架?”

    “同处一室罢?”叶璃从未想过这个问题。犹犹豫豫回答。

    “那也与我们差不多嘛,我和蓬蕊姐姐都是同僚,做工空余还能逗乐约约去夜市闲逛,茅厕精和茅坑精或许也差不多。”小娘子托腮想。

    这下大家甚至都觉得两位精怪有点亲切哩。

    只不过说归说,一会有人要上茅房时还是不敢去,非得唤了几个小娘子陪着才行。

    叶璃说完精怪,又开始说民俗:“黄土涂门扉二寸,能避瘟疫。”

    精怪什么的便也罢了,宓凤娘赶紧大力咳嗽,给她使眼色:女儿啊,这里坐着个朝廷命官,正经拜孔圣人的正人君子,娘可不想你被视作异端抓起来。

    “或许有道理。”就在这时叶盏开口了,她觉得这有一定道理,就如戴口罩一般,黄土层吸附了漂浮在空中含有病毒的气溶胶。

    “?”宓凤娘没想到拦住一个还有一个,赶紧又冲叶盏挤眼。这家里最不操心的女儿怎么也满口神巫之道?

    “时疫之人咳嗽打喷嚏的唾沫里头就有毒,这被黄土吸走了,说不定飘不到家里,就能防着些。”叶盏说起自己的分析。

    就如中药里一味药是寡妇床头土,后来现代科学发现因着寡妇寂寥,床头多年不动便发霉了,落灰里头有几率生成青霉素,所以这味药其实是青霉素在起作用。这个中医传说叶盏不知其真假,但从侧面反应了叶璃琢磨的巫蛊之道仔细辨认使用或许有其可取之处。

    宓凤娘正发急,就听小裴大人开口:“有道理。”瞧着叶盏,目光灼灼。

    宓凤娘一愣,那目光她当然不陌生,叶大富有时候瞧她时就这般:崇拜、惊讶、发觉身边人一处优点接着一处时的惊喜。

    宓凤娘一笑,好么,若是能成,也算是家风传承了。

    金哥儿喝得兴起:“我来做首词罢。”说着便去屋里拿出毛笔宣纸,泼墨挥毫写起了词。

    诸人凑过去看,玉姐儿大声念了出来,叶盏听出这词虽然比不上文豪所做,但也平实温情,说尽了月色。

    再一瞥见大哥看向瑛娘的方向,面露愁容,瑛娘端了酒转过身去。

    再看玉姐儿吃着甜瓜,满意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听说这甜瓜是闵穆公子所赠。

    叶盏摇摇头,这回可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了。

    银哥儿也借着酒劲,抽出佩剑开始舞剑。

    裴昭道了声饶,也抽出佩剑与银哥儿共舞。

    两人刀光剑影你来我往好不热闹,金哥儿便放下那些愁绪,索性弹筝伴奏。

    来如雷霆,罢如江海。小娘子们各个眼睛圆睁,看得尽兴。

    一会散席,裴昭和金哥儿银哥儿一起动身回城里,叶大富不想让哥俩走:“喝多了酒,要走到城门那里才能拦到车。”

    金哥儿执意要走,宓凤娘便让银哥儿带点解酒的茶水走,几人四处找装茶的葫芦,正乱哄哄,裴昭则小心走到叶盏身边,递过来一方碧玉雕如意灵芝纹的大象:“本想送你象牙的,但听你说象牙残忍,便换了碧玉。”

    这是?碧玉雕的象,巴掌大,煞是可爱。

    裴昭解释:“旁人家酒楼用象牙做象宴噱头,你们也摆个大象,回头好有噱头。还有一对大些的,明日到。”

    寻常礼物能收,贵重的叶盏却不敢收,赶紧摆摆手:“心意领了。”

    “这不贵重。”

    叶盏想了想,反而将那小的收下:“这样便成了罢。”

    她不收大的反而收下小的,裴昭看见非但没有失望,反而高高兴兴,连眉梢都松快了许多。

    第二天便是中秋节正日子,叶家酒楼早早就开始准备晚上的宴席。

    叶盏还抽空做了些点心,给各处亲友分赠,叶璃则拎了一篮子去陪师傅过节。

    酒楼的小娘子们昨天跟着叶盏学做了橙酿蟹和洗手蟹,有那心灵手巧的已经能做出来八成,笨些的也不气馁,跟着剥螃蟹、拆蟹肉。

    众人齐心准备着晚上的宴席,叶盏除了那两道螃蟹菜,又做了黄金蟹羹、锅贴蟹贝、嫩姜蟹钳等几道螃蟹菜。

    转眼晚上,客人们到齐,伙计们将菜式端了上去,玉姐儿还没忘记给每桌上一个中秋月亮蛋糕,那黄色是用奶油和姜黄花调制,是嫩黄,中间还有兔子嫦娥。

    食客们纷纷称赞:“看着就有巧思。”这道宴席实在是值当,有螃蟹有蛋糕,比城里许多酒楼更划算,就算偏僻点也值得。

    而且偏僻也有好处,城外灯火少,月亮就显得更圆更亮,遥望城里灯火重重,宛如万千星辰陨落,甚为有中秋之思。

    当夜丝簧鼎沸、竽笙不绝,城里的小孩们连夜在城里玩,夜市直到白天,吵闹过了一夜。

    第二天早上盘账,店里上下又是一喜:单是昨天一晚上就赚了一百贯铜钱!

    而且中秋宴上来酒楼吃饭的客人里居然有一位时下很有名的文人,挥墨泼毫在酒楼屏风上写了一首中秋月圆词。

    这消息传出去,来了更多客人来酒楼,许多看穿着打扮应当是书生,或许是文人的粉丝,指名道姓就要在那间齐楚阁儿里用餐。

    叶盏索性又推出了那位文人同款的套餐,菜式安排与那天一模一样,果然又赚了一笔。

    再者中秋宴的成功让叶家酒楼名声大噪,再加上如今是秋季,许多人都有吃螃蟹的需求,听闻叶家酒楼的螃蟹做得好,索性都来酒楼吃螃蟹宴。

    叶盏便又推出了全蟹宴。

    就这样,到了年底叶家酒楼赚得的钱已经够买一处院子。

    叶盏便按照原计划,去寻中人推荐房屋。

    中人自然知道叶家酒楼的大名,见两位老板光临,早就乐得合不拢嘴,听闻她们的需求后便将手头合适的院子都拿出来给两位挑选。